後記4:2023年第四季,因應8K新世代之來臨,本站將雙旗艦環擴系統的主要環擴升級更新為Denon最新之AVR-A1H 15.4聲道旗艦環擴。先前的Denon AVR-X7200WA就此退役,前旗艦AVR-X8500H也退居第二線,由AVR-A1H領軍本站的11.2.14喇叭配置,有關Denon AVR-A1H的超深入器評剖析請點擊參閱《Hi-AV影音網》8K新世代參考環擴(30萬元級)Denon AVR-A1H,前所未有Hi-End級質感音樂與影音重播的15.4聲道環擴。
後記3:2023年第三季,因應家庭劇院超低音聲道數增加之需求,本站在原本的參考超低音M&K Sound X12之外,再加上性能更全面的Perlisten Audio D12s,以得到更均衡全面之低頻與極低頻表現,也讓本站的參考系統由11.1.14擴充至11.2.14配置,有關Perlisten Audio D12s主動式超低音的深入器評請點擊參閱《Hi-AV影音網》新參考超低音Perlisten Audio D12s,失真極低、解析超高、速度飛快、量感磅礴的低頻與極低頻新體驗。
後記2:2021年底,評測Epson EH-LS12000B雷射光源、真實4K新旗艦投影機之後,以其取代原先的Sony VPL-VW520ES成為本站的新參考投影機,詳細剖析報導請點擊參閱【器材評鑑】《Hi-AV影音網》新參考投影機Epson EH-LS12000B,更細膩的像素描繪、更精準的色彩階調、更流暢的動態影像。
後記1:2020年底,Denon原廠提供重大免費韌體升級,讓AVR-X8500H的整體聲音表現更上層樓,詳細剖析報導請點擊參閱【影音實驗室】Denon AVR-X8500H重大韌體更新完全解析,對應DTS:X Pro音效處理及Dolby Home Audio 1.6版眾多追加性能提昇。 |
想要建構超越一般標準的多聲道家庭劇院,近兩年歐美廠家才陸續有比較多的16聲道處理前級出現,日系品牌部分Denon AVR-X8500H環擴與Marantz AV8805環繞前級等兩部率先對應13.2聲道的旗艦機型在2018年推出,直到今年才有更多後續機種登場;倘若想要超過16聲道呢?目前法國Trinnov Audio於2014年推出且持續韌體更新至DTS:X Pro音效對應的Trinnov Audio Altitude32,其32聲道解碼處理性能仍持續居於業界領導地位(並且日前原廠才宣布為首批用家提供五年保固延長專案),超過新台幣百萬元的身價很適合頂級視聽玩家建構超級家庭劇院。不過,雖然沒有使用Trinnov Audio Altitude32這部頂尖多聲道前級,《Hi-AV影音網》以Denon AVR-X8500H及AVR-X7200WA雙旗艦環擴為核心所建構的系統,也由先前的21.1再擴充到25.1聲道,除了方便評測Dolby Atmos/DTS:X環擴時各種喇叭配置的對應外,也有走在前端、探索家庭劇院極致之意圖。
這是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的主系統,《Hi-AV影音網》視聽室參考系統的器材等級與曹醫師相去甚遠,但跟隨追尋曹醫師理念的腳步是一致的。曹醫師也喜歡看電影、但大多在他的副系統進行,這套主系統以聆賞古典音樂現場演出影音為主,目前除了中央聲道與後方左右角落的環繞聲道之外,包括左右聲道、Front Wide、側環繞與後環繞等8支喇叭都添加了上層喇叭,為的是增進音樂廳的寫實空間感描繪,此為類似Auro-3D的喇叭系統架構,但曹醫師是在Auro-3D家用版尚未提出前的2012年就如此規劃。 |
其實,我們如此結合雙環擴建構多聲道系統的作法雖然先進,但並非獨步全球的創舉,而是向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學習而來——早在2012年曹醫師就由於Denon AVP-A1HD升級後仍維持9.3聲道輸出、無法讓他因應視聽室後半場環境需求繼續配置三對環繞喇叭,而決定再添購一部Denon AVP-A1HD 3D Edition建構全球唯一的13.2聲道系統;接著在不到半年內,曹醫師又在主視聽室後半場增添兩對Height高度喇叭與第三支超低音,擴充為17.3聲道、三層式的家庭劇院系統(比Auro-3D的家用化還早);到了2015年5月時曹醫師主系統又增加了一對Front Wide Height與一對天空喇叭,再度擴充為21.3(11.3.10)聲道系統。同樣地,《Hi-AV影音網》家庭劇院參考系統從7.1、11.1、17.1、19.1、21.1到現在25.1聲道配置,喇叭數量不斷增加的過程,所追求的就是更高的聲音能量密度、更好的包圍感及現場感,這是本站在僅僅約10坪大的視聽室裡設置多達25.1聲道家庭劇院系統的原因。
是的,《Hi-AV影音網》視聽空間寬度約4.6米、深度約7.3米、高度2.4米,雖不算小但也不特別大,弄了25支喇叭與一支超低音,數量是一般家庭劇院的三倍甚至五倍,這麼多喇叭一起發聲音量豈不超大,難道不會吵到受不了嗎?有上述誤解的朋友肯定不少,但其實無論看電影或聽音樂,一套家庭劇院系統的「最大音壓」是固定的,並不會因為喇叭數量增多就加大,反而是由於有更多喇叭「分擔」,讓各聲道擴大機與喇叭的負擔降低,從而減少了失真並得到更大的動態起伏餘裕,就好像原本10人的合唱團擴充到30人,每個人只要輕聲唱就可達到同樣的音量一般;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喇叭分佈在視聽室不同的位置,也可讓「球形包覆」更完整無空隙,只要調整妥當、讓所有喇叭確實融合在一起,就能有更為綿密的包圍感,以及更精準的音像定位與移動,再加上更寬廣的動態餘裕,結合起來就是更接近電影音效或音樂現場的效果(前提是所有喇叭要調整至融為一體)。
由7.1、11.1、17.1、19.1、21.1一路擴充到25.1聲道的《Hi-AV影音網》家庭劇院參考系統
喇叭數量不斷增加的主因,自然是由於Dolby Atmos等新世代音效規格之故。Dolby實驗室所公布的「Dolby Atmos家用版」最多喇叭配置是24.x.10,也就是24支與耳朵齊平的平面聲道、多支超低音聲道與10支天空喇叭。從Denon第一部對應Dolby Atmos的AVR-X5200W開始,Denon與Marantz在裝設兩對天空喇叭時就可在上圖的五個位置任選兩個裝設,一般兩對天空喇叭大多選擇「頭頂前置揚聲器」(TFL及TFR)與「頭頂後置揚聲器」(TRL及TRR);不過,我發現如此雖然有更好的上方音場密度,但由於本站視聽室前方左右聲道與背牆相距甚遠(喇叭背板到後牆1.798米、前障板到背牆2.156米),將「頭頂前置揚聲器」(TFL及TFR)改用「前置上方揚聲器」(FHL與FHR)時,前方音場深度與高度感之好處又令人無割捨。怎麼辦呢?目前本站視聽室就是裝滿10支Dolby Atmos天空喇叭,再以Denon雙旗艦環擴讓它們全部同時對應發聲,發揮Dolby Atmos家用版10支天空喇叭的完整實力。 | |
Dolby實驗室於2014年6月23日宣布「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家用版啟動,三個月後Denon及Marantz總代理「環球知音」就率先舉辦了對應環擴之發表會,於是本站便趕緊架設天空喇叭以迎接即將到來的Dolby Atmos新世代環擴,第一部撰寫器評的就是中階機種Denon AVR-X5200W。從視聽室右後方仰望,可以看到四支天空喇叭與視聽室前方天花板角落的兩支Front Height喇叭,它們全都是相當超值的PSB Alpha B1(本站視聽室後方的後環繞喇叭也是,當時總計有四對)。本站的天花板是輕鋼架,而且天花板離地只有2.4米,照理說「天空喇叭」使用嵌頂式喇叭會更容易架設且減少壓迫感,為何我們要自討苦吃選用書架式的PSB Alpha B1?
首先,由於先前Front Height與Rear Surround喇叭就已經用了PSB Alpha B1,天空喇叭採用相同者可以有一致的音色;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對於聲音的考量,一方面嵌頂式喇叭大多只能朝下發聲,而用了吊架的PSB Alpha B1則可「瞄準」視聽區域,無論士林曹醫師主系統或以Pure Audio BD多聲道母帶處理著稱的德國慕尼黑msm-studios錄音室都是如此設置。另一方面,配備5.25吋中低音、音箱容積夠大的PSB Alpha B1喇叭,軸向頻率響應是65Hz-21kHz±3dB的漂亮數據,尤其低頻延伸可達55Hz要比大多數嵌頂式喇叭優異,要知道天空喇叭等上方音場在看電影時也要負責雷鳴、爆炸、飛機或車輛凌空而過等音效,低頻響應能力不足就無法良好表達。有關PSB Alpha B1喇叭的特色剖析與深入器材評鑑,可點擊這裡查閱。 |
|
由左喇叭往視聽室右後方仰望,可以看到天花板下朝向視聽區域的四支天空喇叭、照片右下角不鏽鋼架下層的Rear Surround後環繞喇叭、照片左下角的右側Front Wide喇叭,以及視聽區域右側的右環繞與右側Side Height喇叭,這是本站先前於2016年上半年以Denon AVR-X7200WA與AVR-4520CI雙環擴打造17.1(9.1.10)聲道系統時的配置。 | |
不過,在不久之後的2016年10月中旬,我們又添購了一對PSB Alpha B1作為Rear Height(後方高層)環繞喇叭,擴充為「19.1(9.1.10)聲道家庭劇院系統」。那是由於經過幾個月的測試調整,發現在視聽室後方僅配置一對後環繞喇叭,造成後方的音場包圍感相對顯得略為薄弱,尤其對於上層音場的描繪不如前方與側面區域。原本視聽室後方只有一對環繞喇叭時,後方音場的聲音密度相對較為薄弱;在添加一對Rear Height上層後環繞喇叭之後,四支後環繞喇叭有更大的包覆範圍,聲音的能量增加了,與視聽室前半段喇叭群的銜接更為平順均衡,也有效提升視聽室後上方音場之細節刻畫與能量分布。再者,多添加這對Rear Height喇叭之後,Dolby Atmos家用版的五對天空喇叭位置,除了「頭頂中置揚聲器」(TML與TMR)之外本站全都齊備了,測試新環擴時可以更方便全面。 | |
再來看看視聽室的右側牆,照片右下角的綠色架子就在視聽區域的正右方,上面擺放著右側環繞喇叭(包括下層黑色的M&K Sound X24T與Pioneer PT-R4絲帶振膜超高音以及上層白色音箱、前後雙面發聲的Polk Audio LS f/x,左側有另外一座架子擺放左側環繞喇叭)。從這角度觀察,就可以瞭解本站多聲道系統的Front Wide喇叭為何同樣不可少?由於視聽空間長約7.2米,視聽座位約在靠近後方三分之一的位置,因此右喇叭與右環繞喇叭距離達2.612米(左側也差不多),假使少了Front Wide喇叭,兩者之間很難有理想的連貫與融合。 | |
2018年年底,為評測對應13.1 Auro-3D全球首款13.2聲道旗艦環擴Denon AVR-X8500H,本站參考系統喇叭再增添「上帝之聲」與「上方中央聲道」,擴充為21.1(9.1.12)聲道架構。上圖在本站視聽室天花板正中央的方形黑色物件,就是做為「上帝之聲」的NHT Super Zero喇叭。 | |
Denon AVR-X8500H是全球首部對於「上方中央聲道」喇叭設置有需求的環擴,評測時還未見到喇叭廠商推出能夠懸吊的中央聲道喇叭(後來才發現M&K Sound中央聲道可加上吊架設置),當時我們只好對先前閒置的B&W Matrix HTM中央聲道喇叭做一些加工,為其添加吊架懸掛在銀幕前上方,雖然過程頗費功夫,但所得到的全面聲音提升結果卻是十分值得。 像上圖這個「戰鬥天使」艾莉塔怒吼迎敵的場景,倘若只有位於銀幕下方的中央聲道,即使有向上朝著皇帝位耳朵發聲的仰角,其聲音定位仍舊是稍低的,但有了上方中央聲道加入後,就可將艾莉塔所發出的嘶吼聲精準定位於畫面中央高度處。 或許各位會疑惑這樣B&W Matrix HTM與DALI Opticon Vocal兩支中央聲道的音色差異應該不小吧?上下兩支中央聲道喇叭的發聲能妥善融合嗎?如此的顧慮確實沒錯,但幸運的是後來本站雙環擴更新為Denon AVR-X7200WA與AVR-X8500H之組合,上下兩支中央聲道喇叭透過兩部環擴各自EQ參數的仔細設定就能搞定。 |
加入三對DALI Oberon On-Wall喇叭擴充為25.1(11.1.14)聲道配置
在先前的21.1(9.1.12)聲道配置階段,視聽區域左右方的側置環繞喇叭,由M&K Sound X24T與極高頻延伸可達100kHz的Pioneer PT-R4絲帶振膜超高音組成。或許各位會感到疑惑:怎麼會拿體型這麼小的M&K Sound X24T,來作為主要的側環繞喇叭呢?假使您有同樣的疑問,那就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通病,這款M&K Sound X24T環繞喇叭為三向式設計,正面與左右側面都各有一顆3.25吋中低音單體(正面再多一支1吋高音),承受功率高達200瓦,體積極為小巧卻有100Hz-23kHz±3dB的頻率響應,每對參考售價逼近新台幣四萬元。 為何這麼小的環繞喇叭竟然要價這麼高?您知道嗎?我在M&K Sound總代理「愷銳」視聽室聽過用它來搭配前方三支M&K Sound S300旗艦喇叭,這對X24T三向發聲環繞喇叭的能量竟然能夠與前方的S300喇叭匹配,由這點各位即可知它的厲害了!此外,擺放在Pioneer超高音上的是義大利A.R.T.的調音錐,在本站視聽室各處設置了不少,有關其特色與效果,請點擊這裡查閱。 |
|
原本M&K Sound X24T擔任側置環繞的工作表現一直很稱職,為何會想更換呢?主要緣由就是去年年中DALI Oberon系列5.1聲道家庭劇院喇叭系統送到本站評測,在測試結束後我將Oberon ON-WALL壁掛式喇叭(上圖右側)替換比較,赫然發現這款頻率響應55Hz-26kHz、最大音壓107 dB的環繞喇叭,由於與DALI Opticon前方三聲道喇叭系出同源,音色的一致性相對比M&K Sound X24T高。儘管我透過Denon AVR-X8500H環擴的EQ調整,能讓M&K Sound X24T音色與DALI Opticon十分接近;但換上Oberon ON-WALL之後所需的EQ調整幅度較少,亦提升了整體和諧度的表現。 | |
Oberon ON-WALL極薄的音箱厚度僅有120mm,又只配備一支5.25吋木質纖維振膜中低音,低頻延伸怎麼可以低至55Hz呢?關鍵就在於其低音反射管有著類似「極短傳輸線」之特殊設計,既可有效延伸低頻又不會有長傳輸線「低頻拖尾」的狀況。上圖所見,是2018年10月丹麥DALI原廠國際銷售總監Michael Pederson親自來台發表解說時,手捧著Oberon ON-WALL展示其背面雙低音反射管出口。 | |
我們一共購入了三對Oberon ON-WALL,除了前述的側環繞聲道,後環繞聲道也換上了Oberon ON-WALL,如此一來本站視聽室下層(與視聽位置耳朵同高)就有7支喇叭同為DALI製品,音色的一致性與整體融合度更上層樓。而在這對Oberon ON-WALL擔任後環繞任務後,原處的PSB Alpha B1就可以移至天花板下做為Top Middle天空喇叭,如此一來本站視聽室的5對天空喇叭就成為完整對應Dolby Atmos家用版之配置。 | |
那麼第三對Oberon ON-WALL呢?它取代了原本暫用的NHT Super Zero喇叭做為Auro-3D音效的「上帝之聲」。至於被另一對Oberon ON-WALL替換的M&K Sound X24T,就移到視聽室後方的左右角落(上圖中下方紅色圓圈處),其三向發聲設計剛好能妥善連結側環繞聲道與後環繞聲道。如此一來,本站視聽室新的25.1(11.1.14)架構對最新DTS:X Pro音效就有更完善之對應,也符合DTS:X Pro的五層式喇叭架構。咦,有哪五層?最頂層的「上帝之聲」(紫色圈)、頂層懸吊於天花板下的三對天空喇叭(綠色圈)、上層的後方Rear Height/高層側環繞Side Height/前方Front Height/上方中央聲道(橘色圈)、下層與視聽位置耳朵同高的10支喇叭(紅色圈),以及上圖照片裡看不到、最底層靠近地板的下方中央聲道及超低音喇叭。 | |
什麼是DTS:X Pro環繞音效?簡單地說,就是先前DTS:X音效家用版推出時,受限於搶先一步進入市場的Dolby Atmos以7.1.4(11.1聲道)喇叭做為主流規劃,因此DTS:X家用音效就受限於7.1.4的範疇;但實際上DTS公司的環繞音效技術實力遠高於此,在時機成熟的時刻,就釋放出「火力全開」的DTS:X Pro音效——最多可達30.2聲道、五層式架構、「半球型」包覆的沉浸包圍! 全球最早對應DTS:X Pro音效的是法國Trinnov Audio的Altitude32與Altitude16,本站主力參考環擴Denon AVR-X8500H及今年度Denon與Marantz部分新環擴,也將在稍後收到韌體升級對應DTS:X Pro。去年12月下旬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所舉辦的「TECA第40屆台北國際音響暨藝術大展」裡,Trinnov Audio、Procella Audio及Kaleidescape台灣總代理「寬穎國際」就以13.4.9(22.4)聲道配置,一連四天展出DTS:X Pro沉浸環繞音效的迷人魅力了。想對DTS:X Pro音效技術有更全面瞭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查閱本站當時的深入報導。 |
|
其實《Hi-AV影音網》前一階段的21.1(9.1.12)喇叭配置,雖然少了一對Top Middle天空喇叭,但當時就已對應DTS:X Pro的五層式架構,不過從上面這兩張先後比對照片,還是可發現加入Top Middle的天空喇叭配置,確實讓Top Front與Top Rear兩對天空喇叭之間更緊密連貫。 | |
從這張於視聽座位左側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視聽區域右側及上方的四層喇叭架構,無論橫向、縱向、高低的各聲道喇叭發聲都相當均勻。對了,各位有發現除了Side Height環繞喇叭為前後雙面發聲之外,所有喇叭都是「瞄準」指向視聽區域「皇帝位」的耳朵處嗎? | |
其實這樣的作法並非《Hi-AV影音網》所獨創,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的多聲道系統以及執行2L高音質唱片混音製作的德國慕尼黑msm-studios錄音室,也都堅持如此所有喇叭「瞄準」皇帝位的設置。這是由於任何喇叭發聲的頻率響應都是在軸線處最為平直,並且多聲道喇叭系統調整的最高要求是「聽不到任何一支喇叭的發聲位置」,想要讓視聽室內任何一個位置所聽到的聲音,都是各聲道喇叭「完美融合」表現的話,就得讓所有喇叭的發聲軸線都對準「皇帝位」。如此一來,以「皇帝位」耳朵位置向四面八方輻射的球面擴散,每個方位、每個角度、每個距離所聽到的所有喇叭發聲方能融合一致(上圖是從3軸中心點發射的球面波,將箭頭反過來指向球心是相同之概念)。 | |
Oberon ON-WALL是壁掛式喇叭,要怎麼將它懸吊在天花板下?安裝位置就在視聽區域「皇帝位」的正上方耶,萬一掉下來不就砸到頭了?當然絕對要裝得穩當才行,玩家庭劇院安全最重要,相關施作過程放在本文最後一段做說明。 |
Denon雙旗艦環擴的連結喇叭設定與搭配之其他參考器材
本站「管迷精品音響Castle系列音響架」上的Denon AVR-X8500H及AVR-X7200WA兩部旗艦環擴,放置在上層的AVR-X8500H負責25.1聲道的主要架構部分,下層的AVR-X7200WA則用來驅動其他聲道。 | |||||
除了超低音以外,Denon AVR-X8500H最多可同時接續15支喇叭,不過各種音效模式時最多同時只能有13支喇叭發聲,在Auro-3D模式時,安裝在天花板下的8支喇叭裡一對Top Middle不會出聲,而在Dolby Atmos或DTS:X模式時Top Middle會發聲(三對天空喇叭)但「上方中央聲道」與「上帝之聲」喇叭就不會出聲。因此,本站的應用是將「上方中央聲道」交給另一部環擴AVR-X7200WA驅動,如此一來「上方中央聲道」就能在Dolby Atmos、DTS:X及Auro-3D模式都作用,有效拉高畫面中央區域的音像高度。 | |||||
AVR-X8500H已在Dolby Atmos音效擔任7.1.6、DTS:X音效提供7.1.4與Auro-3D音效對應12.1聲道,另一部AVR-X7200WA環擴就負責加上Front Wide、Side Height、後半場左右角落環繞等三對喇叭,以及Top Front、Top Rear兩對天空喇叭,再加上驅動「上方中央聲道」喇叭的任務。 | |||||
Denon AVR-X8500H旗艦環擴於2018年推出,其實應該已經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但不料Denon雖然以其為本升級、推出更高階的建廠110周年紀念AVR-A110環擴,但是在常態量產機部分仍維持AVR-X8500H的旗艦環擴地位,稍後將提供用家付費升級更換對應8K的HDMI主機板,也將提供免費韌體升級使AVR-X8500H對應最新的DTS:X Pro音效。 | |||||
25.1聲道系統的左右聲道為DALI Opticon 8(左圖為其高音模組特寫),它和該廠高階喇叭一樣採用特殊「複合式架構」,透過此設計獨特的高音模組,Opticon 8極高頻延伸可輕而易舉地達到32kHz。此高音模組的分頻點在14kHz但為1/2音路設計,也就是僅有鋁帶超高音在14kHz以下截除,但絲質軟半球高音在其上段則以量感自然衰減與其銜接,如此可大幅減少高音單體在14kHz附近音樂信號經過分音器的損失與失真,深入器評請點擊這裡參閱。 雖然DALI Opticon 8低頻延伸可達38Hz,但為了完整的極低頻延伸,再搭配使用本站參考超低音M&K Sound旗艦X12(右圖,詳細請見這裡),它配備兩支12吋低音單體推挽運作,推動空氣量相當於一支18吋單體,以內建400瓦RMS(峰值功率700瓦)的後級驅動,並通過THX最高階的THX Ultra 2規範認證。 |
|||||
在DALI Opticon 8左右聲道喇叭與M&K Sound X12旗艦超低音底下,都使用了台灣OBIT Audio的B-50多層金屬抑震墊,在DALI Opticon 8底下還多配合使用了該廠的I-40尖錐。OBIT Audio B-50及I-40的本體都是由軟硬兩種材質金屬,透過熔接處理成七層結構,這源自於對光學多層膜的研究,基於光學多層膜可以控制光穿透或反射的量,並可透過多層膜的材料與厚度去決定光頻寬的範圍,將其應用在抑震錐、墊的多層金屬架構,經過數學公式與實際量測就可發現不同直徑、不同厚度的OBIT Audio抑震墊會有不同的「處理頻率範圍」,OBIT Audio也因此獲得台灣與德國的專利(詳細請點擊這裡查閱)。 | |||||
由於本站DALI Opticon 8喇叭也要在兩聲道狀況使用,因此利用具備Home Thearter Bypass輸入功能的Ayre K-5xe前級(左圖),後端再接續Pass Labs X250後級(右圖)驅動DALI Opticon 8喇叭發聲,讓DALI Opticon 8喇叭在兩聲道與多聲道模式皆可工作。Pass Labs X250在8歐姆負載時每聲道輸出功率為250瓦,對應4歐姆阻抗DALI Opticon 8喇叭每聲道輸出達500瓦。 | |||||
影音訊源採用本站參考4K藍光播放機OPPO UDP-205(左圖),它不僅是當前整體影音性能最強的真4K藍光播放機皇,其內建的USB DAC性能亦十分優異,做為兩聲道音樂訊源也很超值並具代表性,OPPO UDP-205在本站的超深入器材剖析評鑑報導請見這裡。今年下半年我們在OPPO UDP-205及參考投影機Sony VPL-VW520ES之間,添加了一部HDFury Vertex2將(右圖)SDR及HDR10(或原生Dolby Vision)影音內容都能以投影大畫面呈現動態逐幀HDR,讓影像畫質表現更好(詳細請點擊這裡查閱)。 | |||||
《Hi-AV影音網》視聽室備有兩張參考銀幕,分別是123吋、增益1.3的美國Stewart StudioTek 130 G3與120吋、增益2.7的日本OS BU-201,前者為固定框方式,後者為裝設在較前方的電動下拉式,很容易可切換比對使用兩張銀幕。 | |||||
前端器材之間連結的訊號線,採用Akurtek手工精製平衡訊號線(上左圖),Akurtek線材與電源排插等製品在近幾年台灣音響展「先鋒」TAD展房裡都有使用,是價格平實但影音表現優異的產品,值得關注。至於在Ayre K-5xe前級與M&K Sound V10超低音之間則使用「敏諾國際」新引進Tributaries的8S-030D超低音喇叭專用訊號線(上右圖),此訊號線專為低頻音訊傳輸優化設計,採用20AWG直徑規格由多蕊不同粗細LC-OFC導體所組成之線蕊,其詳細推薦器評稍後刊出,各位可先點擊查閱Tributaries的「名廠大搜密」報導瞭解其特色(另外,由OPPO UDP-205到Sony VPL-VW520ES的HDMI線,亦使用Tributaries的UHD Titan HDMI線)。 | |||||
電源處理部分也是本站參考系統很重要的一環,透過澄澈的電源供應及接地處理,更能辨別諸如HDMI線的影音特質差異。在這些部分,去年第六元素所推出的三大重要里程碑製品,包括凝聚曲奇科技舒先生二十餘年經驗的集大成之作「#FUTURE(福雀)量子降噪電源處理器」(上圖1,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以及接續推出的「GTR量子接地樹」(上圖2,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及「KGT唱片鎮」(上圖3,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以及今年新推出的Powerbar ACX電集棒專業版「首雷」,都已納入本站25.1(11.1.14)聲道家庭劇院參考系統的電源與接地處理核心。 | |||||
此外,Denon AVR-X8500H與AVR-X7200WA兩部環擴以及驅動左右聲道的Pass Labs X250後級內部,也都運用了「第六元素」的量子墊、量子球、量子環與量子貼片等物件優化,詳細可點擊參考本站先前對第六元素「PLUS量磁系列」的影音實驗室深入報導。 |
Denon雙旗艦環擴在不同音效模式之運作,以及25.1(11.1.14)聲道家庭劇院參考系統的聲音表現
同場加映:將DALI Oberon ON-WALL壁掛式喇叭改為吊掛式「上帝之聲」的方法
再來要說說如何將壁掛式設計的DALI Oberon ON-WALL喇叭,安全、穩固地改造為懸吊在天花板下的方法。 | |
這是DALI Oberon ON-WALL喇叭的背板,上下兩端各有一個十字形的壁掛孔,可利用它們以垂直或水平方向掛在牆面上,但倘若要用這兩個壁掛孔直接懸掛在天花板下,將有很高的滑動墜落風險。DALI Oberon ON-WALL喇叭背板不像PSB Alpha B1鑲嵌有螺孔可安裝吊掛架,中間那塊強化塑膠射出成型的背板兩側是低音反射管道,也不可能在上面鑽孔鎖定。 | |
能夠利用的,只有背板原本的兩個十字形壁掛孔,我們在水電行找到直徑3/8英吋、長度2英吋的白鐵六角頭螺絲,其墊片剛好可以放入十字形壁掛孔的內部、螺絲直徑剛好與十字形交會處空隙尺寸相合,就連螺絲頂部厚度也正好與壁掛孔內部高度接近(但不超過),簡直就是量身訂作的一般。 | |
將DALI Oberon ON-WALL喇叭背板的14顆螺絲取下,就可看到整塊背面蓋板與音箱內的兩支單體。 | |
音箱內四周塞了些吸音棉。 | |
DALI是少數有能力自行設計製作單體的喇叭品牌,Oberon ON-WALL喇叭內的高音與中低音單體都是專門量身訂製的,單體背面可以見到打著「DALI Oberon」字樣,高音單體背面的磁力機構也相當壯觀。 | |
中低音單體磁力機構就更為雄壯了,以5.25吋的振膜口徑來說,可說是重量級的設計,而且Oberon雖是DALI入門級產品,但與中高階系列同樣運用了DALI獨家的SMC材料,更多特點強項可點擊參閱本站先前的「燒機深入研究」報導。 | |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打開背板的Oberon ON-WALL喇叭。 | |
由於所使用的單體都是量身打造的,因此Oberon ON-WALL喇叭的分音器元件用料非常簡潔,這有助於音質與反應速度之提升。照片右側中央的空間,就是十字形壁掛孔的內部,可以看到直徑3/8英吋、長度2英吋的白鐵六角頭螺絲與墊片,尺寸剛好與這個壁掛孔內部空間完全相合。加上墊片的目的,是為了讓懸吊的施力均勻分布,不會僅集中在十字開口附近。 | |
每支喇叭背面的兩個十字形壁掛孔都如上述處理後,接著再將背板的14顆螺絲鎖回。 | |
如此就完成了可穩固懸吊在天花板下的預備動作。 | |
為何說是預備動作呢?本站天花板是輕鋼架結構,材質鬆軟的矽酸鈣板無法支撐懸吊每支重4.9公斤的Oberon ON-WALL喇叭,做為天空喇叭、每支重4.6公斤的PSB Alpha B1喇叭也是如此。因此,本站先前在安裝PSB Alpha B1做為天空喇叭時,就請求家庭劇院施工經驗非常豐富的「瑪斯音響」(Marsaudio)協助,主事者許先生馬上就想出了在矽酸鈣板上方添加一片硬質松木板,在這片松木板上鑽孔、由它負責支撐懸吊喇叭,如此就既安全又穩固了,本次我們自行安裝Oberon ON-WALL也是採用相同的作法,有需要家庭規劃調校的朋友不妨洽詢「瑪斯音響」服務(聯絡資訊請按這裡)。 |
※※※ 本站這種雙環擴系統設置調整所需注意的重點,四年半前我在第一篇19.1(9.1.10)架構報導內有詳細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這裡前往查閱參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