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弘立捷HLJ以除去震動干擾、讓生活更美好為職志,應用十餘年磁浮減振專業技術打造Hi-End音響隔振利器


一套音響系統最終的音樂重播表現,深受每個環節的影響,不僅與訊源、擴大機、揚聲器及傳輸音訊的線材等的素質有關,甚至各器材、線材的「工作狀態」也會有差別。而「震動」就是影響電路工作穩定性的重要相關因素,在日本音響展曾有過以訊號產生器、訊號線、示波器顯現「震動」對電氣傳輸之影響,就是使用一部訊號產生器連結圍繞桌面數圈的訊號線再接至示波器,結果發現只要用手輕敲桌面,就可看到示波器上的原本穩定的波形受到干擾,這是由於貼著桌面的訊號線受到震動污染干擾之證明。

 

那麼,對於Hi-End音響的音樂重播呢?音響系統裡明顯自身會產生震動的器材是有單體動作的喇叭與超低音,但其實前端訊源及擴大機不可或缺的電源變壓器也會產生震動,這是不少高階器材採用「電源分體式」架構的原因之一。也由於Hi-End音響業界很早就發現震動對音樂重播表現之不利影響,早從1980年代時就有各種抑震腳錐產品出現,大多數設計以減少器材與震動源(例如地面、桌面或音響架)的接觸面積出發,尖錐與凹座的組合是最常見的。而唱針讀取放大倍率超高的黑膠唱盤,也早有廠商開發出「磁浮平台」或「氣浮平台」讓黑膠唱盤「懸浮在空中」。

 

然而,上述方式看起來雖然不錯,但漂浮在空氣中的黑膠唱盤或音響器材,固然可以隔絕來自下方的震動,但是在水平方向其實是不穩定的,只要輕輕碰觸(或接收喇叭聲波)就會左右前後晃動。為了排除上述的不穩定狀況,擁有十餘年工業機具(通常重達1,000公斤以上)減振豐富經驗的台灣廠商「弘立捷」,就以HLJ為品牌開發了技術及創意獨具的「磁浮隔振腳墊」,來讓Hi-End音響器材的音樂(甚至家庭劇院的影像)重播有更好之表現。

 

HLJ磁浮隔振腳墊以專業數據分析確認良好隔振效果

HLJ最早推出的磁浮隔振腳墊有Maglev-M1(右側較大者)與Maglev-S1(左側較小者)兩款,與器材或喇叭的接觸面是在頂部較小的突起,其下方有強力釹磁鐵與底座內部的強力釹磁鐵磁性相反互斥,讓上方的音響器材與下方底座承接面隔開,以切斷下方傳遞至器材之震動能量,而由於上下釹磁鐵在水平方向的移動受到約致,即可排除過往磁浮平台水平方向不穩定之弊病。在承重規格部分,只要以六角扳手在底部轉動,改變上下兩個釹磁鐵的距離,單一個Maglev-M1的承重可在2.5公斤與12.5公斤之間變化、Maglev-M1則在0.5至4.5公斤之間;換句話說,HLJ Maglev四個的承重重量可對應2公斤至50公斤,可適用於絕大多數音響器材之運用。HLJ Maglev-M1與Maglev-S1的效用如何?各位可點擊本站【影音終極百科】HLJ專屬頁面內各專業音響媒體的器材評鑑報導瞭解。
弘立捷團隊成員皆為專業防震背景出身,不僅通過台灣工研院振動訓練課程,也有Mobius國際振動分析二級證書。HLJ所推出的Maglev-M1與Maglev-S1等磁浮隔振腳墊都經過專業數據分析,也通過耐壓測量考驗。
為了瞭解自家製品的效用以及與其他品牌製品的隔振性能差異,今年第一季HLJ推出新一代製品Maglev-M2、Maglev-S2與WSSN系列時,就分別量測比較了「無隔振墊材」及使用「一般金屬腳錐」、「IsoAcoustics OREA」、「HLJ Maglev-S2」與「HLJ WSS20N」等墊材之差異,而且是分別將單軸向感應器先後安裝於同一喇叭前障板(量測X軸前後振動)、側板(量測Y軸左右振動)、頂板(量測Z軸上下振動),分別以15個頻段的音頻量測(包括5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0與3,000Hz),將詳細過程與比較刊登於公開網頁
上面是50Hz音頻輸入時,在X軸、Y軸、Z軸五種狀態(無隔振墊材以及使用四種不同隔振墊材)的量測數值比較圖表(無隔振墊材為螢光綠線、一般金屬腳錐為黃色線、IsoAcoustics OREA為紅色線、HLJ WSS20N為深綠色線、HLJ WSS20N為淺藍色線)。很有意思的是,弘立捷發現在量測3,000Hz頻率時,即使只是人員在喇叭前面走動或揮動手掌,都會對喇叭發聲的振動量測產生影響,可見隔振對於音響系統音樂重播之重要性!
HLJ的隔振腳墊製品可以直接運用在音響器材或喇叭下,但弘立捷也可提供各種特別訂製尺寸的厚鋁板,將HLJ隔振腳墊鎖固於厚鋁板的四角、厚鋁板上方可放置音響器材或喇叭音箱做隔振處理。
弘立捷從2020年起就積極參展台北圓山大飯店音響展,推廣HLJ隔振墊材。上圖是去年2023年年底12月圓山音響展303房,弘立捷搭配Creek器材與Pylon喇叭展出的展房照片。
展房內發聲主要系統的喇叭是波蘭Pylon的中型書架式製品,其音箱下方除了使用厚鋁板與HLJ Maglev-M1之外,其下方還有一座由木材與高阻尼材料製作的隔振音響架,這是近期HLJ將推出的新製品。此外,HLJ也正在開發獨特的「充器式隔振音響架」,是由弘立捷對於精密儀器之隔振處理經驗而來的,預計將在今年底12月的台北圓山音響展現身。
展房內右側的小型音響系統,使用了HLJ最新推出的WSSN系列隔振腳墊製品示範。

 

HLJ開發出功效直逼磁浮架構的WSSN平價系列造福大眾

在今年四月的高雄圓山大飯店音響展424韶韻音響展房,也有展示使用弘立捷HLJ的隔振墊材製品,前方由左至右分別是WWSN系列、 Maglev-S2與 Maglev-M2,可以發現WSSN系列的體型比Maglev-S2與 Maglev-M小得多,這是為什麼呢?後文會有解說。
韶韻音響在展房開聲展示系統的VV Audio Lab器材下方,就使用了HLJ  Maglev-M2做隔振處理,這部Vanadium MusicServer多路線性電源音樂伺服器是整套音響系統音樂重播的重要核心,使用了HLJ  Maglev-M2讓整套音響系統的音樂重播表現有不小之提昇。
WSSN系列是弘立捷HLJ最新推出的隔振腳墊,源由是基於HLJ  Maglev磁浮系列有極佳的隔振性能,但磁浮架構整體成本與售價較為高昂,弘立捷為了讓更多愛樂者能享有HLJ過人的隔振技術,享受該公司除去震動干擾、讓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因此推出此WSSN系列,共有WWS20N、WWS50N與WSS80N等三款WSSN這三款製品的外型尺寸相同,型號裡的數字代表單顆承重之最大牛頓數,而一牛頓約等於0.1公斤,所以單顆WWS20N的最大承重約為2公斤,因此一組四顆的承重範圍分別是WWS20N由1公斤至8公斤、WWS50N由9公斤至20公斤與WSS80N由21公斤至30公斤。
WSSN系列採用鋁製外框,內部隔震材除了特殊彈簧外還有使用橡膠阻尼,也利用空氣阻尼來增加阻尼係數,這些都是基於弘立捷十餘年來抑振專業技術之經驗累積。在WSSN系列的底座下方有一圈防滑抑振環,另外在包裝裡還附有四根螺柱,這是做什麼用的?
原來在WSSN系列頂部有一個橡膠帽,將其取下可以露出裡面的螺絲孔,將包裝所附的螺柱轉入,上半部就可將音響器材或喇叭原本的腳座取下,將HLJ WSSN系列直接鎖在器材或喇叭底板使用,抑振效果更好。
弘立捷在其官網網頁也發佈了WSS20N的量測數據,同樣是針對喇叭前後、左右、上下的XYZ三軸做量測。
直接有喇叭安裝HLJ WSS20N之後XYZ三軸的波形比較。
網路上有網友在將HLJ WSS50N與Maglev-S1借回家比較之心得,他認為HLJ WSS50N僅以數分之一之價格卻能有與HLJ高階磁浮抑振腳墊等級有差別但方向一致之提昇效果感到非常訝異。其實,HLJ全套WSSN系列製品(包括WSS20N、WSS50N與WSS80N)進駐《Hi-AV影音網》視聽室試用體驗已有兩個多月,運用於音樂訊源、擴大機、喇叭都能對音樂重播表現有顯著之提昇,甚至用於8K影音播放機Dune HD Pro One 8K PlusEpson EH-LS12000B旗艦投影機下方,對於大畫面投影影像與多聲道音樂、電影重播聲音表現都很有幫助!關於HLJ WSSN系列隔振腳墊的深入器評報導稍後刊出,敬請期待。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Innuos推出Next Generation新製品,在數位音樂串流領域不斷精進前行 >>
<< 蘇格蘭ART Loudspeakers Expression 5落地式喇叭,以內部完全無吸音棉之音箱設計,帶來超乎想像的活生感與能量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三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