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音響圈最熱門的商品無疑就屬耳機類製品,由於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支,再加上NAS網路硬碟所提供的「個人雲」功能,只要手機能夠連上網際網路,就可將儲存在家裡或辦公室NAS裡的數位音樂檔案,透過網際網路「抓」到手機上播放,實在是方便極了!而且,以往智慧型手機儲存空間有限(即使裝上大容量的記憶卡,目前最多也才64GB),幾乎都只能存放MP3等壓縮音質的數位音樂檔案,但透過個人雲就沒有這種限制了,輕鬆就能享受NAS上數百張、甚至數千張音樂專輯的美妙旋律,而且別說是FLAC或APE這類無損壓縮檔案,就算是想聽等同儲存在CD上的Wave原音高音質檔案也沒問題!
不過,耳機雖然輕巧方便,但長時間聆聽實在有損聽力,而且也很難與朋友共享;再者,耳機的性能再優異,受限於先天的物理限制,低頻的能量與滿足感總是無法與音響系統相提並論。為此,創立已近七十年的美國著名Hi-End喇叭名廠Klipsch,早在去年年初的CES展就盛大推出了KMC 3隨身音樂播放系統(本站當時的深入報導請見這裡),可說完全顛覆了過往同類型產品的性能侷限。怎麼說?過去不少其他品牌類似製品誇張地強化低頻量感,乍聽之下非常過癮震撼,但以音響迷的眼光來評斷,就會發現過量的低頻已經損及整體的平衡,而且那些製品的低音往往空有量感卻無解析,無論大鼓敲擊、電貝斯彈奏都無法呈現音樂真實的律動。Klipsch憑藉著數十年的功力與對原音重現的要求,所推出的KMC 3當然大大改善了上述的缺點,而且價位還出奇地低廉,難怪正式推出近一年來在全球各地好評不斷、普受樂迷愛戴。
日前,Klipsch在KMC 3的基礎上,又再接再厲研發推出體型更為小巧(體積僅約四分之一)的KMC 1,單手就能持握且內建可充電鋰電池,更方便隨身攜帶,但整體聲音表現並不會比KMC 3遜色太多。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詳細剖析KMC 3及KMC 1這兩部Klipsch的隨身音樂精靈吧。
2.1聲道設計的Klipsch KMC 3
小巧迷你的Klipsch KMC 1
相對於KMC 3,Klipsch新近推出的KMC 1體型與重量都小巧得多,從上面這張與CD盒的比較,就可以看出它是多麼迷你可愛。 | |
KMC 1的外型基本上與KMC 3相同,機箱外表的材質也一樣,側面與前面網中央都有Klipsch的箭頭型商標。 | |
KMC 1頂板中央也有可放置智慧型手機的防滑墊,前端的觸控面板設計基本上與KMC 3相同。對了,您有注意到這塊防滑墊前方中央有一個「N」字型標誌嗎?沒錯,新推出的KMC 1也支援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技術,如果您的智慧型手持裝置支援NFC功能,就可透過它將數位音樂檔案傳送給KMC 1播放。 | |
KMC 1的背板與大哥KMC 3不一樣,是完全由金屬網所覆蓋的,因此背板上也看不到低音反射孔。不過,儘管KMC 1僅配備了兩支2.5吋全音域單體(分別由10瓦RMS後級驅動),但背板金屬網內還裝設了兩支3吋的低頻被動輻射單體,藉此來增強低頻表現能力,以 KMC 1相當小巧的體型來說,頻率響應達65Hz-18KHz±3dB(實用低頻延伸至56Hz)、0.5公尺前最大音壓輸出有102dB,已經是相當傑出的規格了。 | |
背板中央的三組插孔之功用,與KMC 3並無二致,但最上方還多了一組撥桿,那是主電源開關。為何KMC 1要比KMC 3多這個主電源開關?因為它的體型超小巧,平常攜帶有可能放置在隨身包包內,有了這個主開關就可避免誤觸浪費電池的電力。對了,KMC 1內建可充電鋰電池,不需要另外再加裝電池才可攜帶外出使用。 | |
這是KMC 1底部的模樣,底座中央也有一個可以打開的蓋子,作為日後更換內建鋰電池的窗口。不過,畢竟它在平時是沒有需要打開的,因此Klipsch就使用一般螺絲釘鎖固囉! | |
從這張照片,可以透過前面板的鐵網,看到裡面分列左右的兩顆全音域單體。 | |
和大哥KMC 3一樣,KMC 1也有多種不同色彩的外觀供用家挑選。從上面的詳細介紹,大家應該已經對KMC 3與KMC 1的設計特徵有全面的認識了,接著就讓我們透過藍牙連接,聆賞這兩部隨身音樂良伴的音樂重播表現。 |
低頻量感與解析能力不凡
創立於1968年英國「國王歌手合唱團」(The King’s Singers)是全球最知名的無伴奏合唱團,完全不用任何樂器伴奏,所有和聲效果都是六個人、六張嘴巴的神奇口技與身體共鳴所發出的,這張《Good Vibrations》(最佳拍檔)是1993年他們慶祝創團25週年所推出的專輯之一,收錄多首經典流行歌曲。國王歌手的演唱,包括「低頻樂器」在內都是人聲模擬出來的,整體音域涵蓋範圍約在男低音的70Hz至男高音的700Hz之間,確實無法與真實樂器相比擬。但「國王歌手」憑藉著良好的默契與和聲,在有限音域範圍內表現出最豐富的變化,也由於音域的高低轉折、能量的起伏集中在中低至中高頻範圍內,要是音響系統對各項細節的描繪不夠俐落,不免就會糊成一團。Klipsch KMC-3與KMC-1對此張專輯的表現,應該會超出許多人原本的期待。以第二首《Cecilia》開頭的「大鼓」而言,低頻的飽滿與彈性就頗為出色,稍後轉為與頻率高一點的鼓聲交錯出現,兩者的鼓聲形體感都相當具體、不會有所混淆。再來是中後段類似「沙鈴」的樂器與拍掌的聲音,也顯得十分明快清晰。由於KMC-3與KMC-1左右兩支單體距離比一般音響系統近得多,要求它有寬廣的音場與精準的定位就太過份了,但以主唱與伴奏的空間感營造而言,不得不說Klipsch已經處理得相當好。
Klipsch設計KMC系列的初衷,就是想讓愛樂者出外也能隨時有高水準的悠揚音符與旋律圍繞,無論機箱材質或底座設計全都能夠「隨遇而安」,隨手擺放在長凳、階梯甚至地板上,都不用擔心會刮損KMC隨身音樂播放器的外觀。 |
靈巧的隨身音樂精靈
就功能而言,Klipsch KMC 3與KMC 1是完全相同的,儘管兩者的體積相差四倍,但聲音能量(尤其是低頻)都超過其視覺印象,很顯然Klipsch對它們的低頻有些加料,但身為歷史悠久的Hi-End音響名廠,Klipsch對於「加料」的程度拿捏非常有一套,無論KMC 3或KMC 1的低頻量感都不會過於誇張,而且低頻的層次與解析明顯超越其他一些品牌。嚴格來說,KMC 3及KMC 1對於流行音樂、搖滾歌曲的對應較為全面,拿來聆賞要求細膩的古典音樂(尤其大編制的交響樂曲)的話,就無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但衡量兩者僅新台幣一萬多元的身價,這無疑是不合情理的苛求。
事實上,Klipsch這兩部無線藍牙音響系統,最大的價值在於隨時可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推播音樂,也有靈巧移動的方便性。無奈的是,兩者的價差只有新台幣三千元,純以音樂重播表現切入比較,KMC 3的低頻能量、高低兩端的頻寬與強弱動態表現,全都明顯勝過KMC 1;然而,KMC 3想帶著隨意移動,就必須裝入8顆1號電池(每顆重約100公克),再加上自身約3.5公斤的重量,總重就達到約4.3公斤,和KMC 1約1.63公斤相比,確實有不小的差距。兩相權衡,KMC 3與KMC 1究竟該如何選擇呢?倘若攜帶外出的機率並不高,當然該選音樂重播表現更全面的KMC 3,反之則應以可輕鬆攜帶的KMC 1為優先。當然,倘若手邊的預算夠充裕,不妨一次同時擁抱KMC 3與KMC 1,如此就能兼得日常聆賞的音樂享受與外出攜帶的方便性了!
Klipsch KMC 3無線音樂系統主要性能規格
|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