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人物誌
聲音能量密度、包圍感及現場感全面再提昇,士林曹醫師影音系統再擴增為17.3聲道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九篇已經刊出!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是的,沒想到上次報導士林曹醫師的主影音系統竟然已時隔將近三年,而揭開曹醫師副系統「秘密基地」的神秘面紗更已有四年!其實,在過去這三、四年間曹醫師主、副兩套影音系統的變動還真是不小,主系統部分在三年前報導之後不久就將投影機更換為Sony VPL-VW5000ES旗艦雷射光源投影機,之後又增加了兩支側前方環繞喇叭,也把驅動前方三聲道之外所有環繞喇叭改以三部ATI AT6700七聲道後級驅動,在今年初則將4K影音訊源更新為Panasonic DP-UB9000日本版(副系統也是)。不過,相對於主系統,這四年來曹醫師副系統「秘密基地」變動幅度還要更大,報導全文可點擊這裡查閱。

廖斐森  2019.10.21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八篇已經刊出!

此次曹醫師主系統之更動,最主要的部分並非再增加了四支喇叭,而是曹醫師對他視聽室的電力系統施作了二十年以來的最大工程,從主電源箱、器材的供電到主系統所有喇叭的喇叭線,全都都換成6.5mm平方線徑、每米長度內只有3至5個結晶的PCOCC高純度單晶銅線。我 必須說這是二十年來我在曹醫師影音系統所體會到最大幅度的跳躍式變化,影像與聲音都像吃了大力丸一般,彷彿充滿了無限的精力與內勁,色彩的濃度與聲音的密 度都有過人的重量感,影像的透明度與明暗對比顯著增加,色彩的階調豐富許多。聲音部分,明快的反應又兼具無比綿密扎實勁道的能量感,就像是超大馬力、超大扭力賽車般讓人興奮不已。這篇達八千一 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6.10.30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七篇已經刊出!

本篇是曹醫師「副系統」的首度深入報導,由於每天使用四、五部BS錄放影機同時錄製日本衛星各頻道的音樂節目,曹醫師都在這裡篩選及剪接。不僅曹醫師耗費在副系統的時間不會比主系統少,因為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判定錄下節目影音品質的優劣,因此曹醫師對於副系統的要求並不會低於主系統,甚至在精準重播與細節剖析方面的標準還要更高。所以,位於主系統後方的這間參考級個人影音剪輯室,儼然就是曹醫師的秘密基地,連經常往曹醫師家跑的筆者有幸造訪次數都屈指可數,此處的影音效果完全不遜於主系統,而是另有一番更為精準與鮮明的美感。這篇達七千一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5.10.05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六篇已經刊出!

這次曹醫師更換Gryphon Mephisto後級的升級行動,原本筆者只預期在音質、中低頻的能量感、解析力與層次等方面,會有相當程度的明顯提升,但萬萬沒想到,不但這些部分的進化幅度遠大於預期,樂器的質感及光澤、音場整體的透明、由高至低的音像密度與實體感、動靜起伏的收放及靈巧之程度,全都有巨幅的增進。Gryphon Mephisto後級為曹醫師的17.3聲道系統注入滿滿的活力,就有如全盛時期的「空中飛人」Michael Jordan一般,既靈巧又充滿爆發能量,這篇達八千五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3.11.26


前言:
本文為本站對士林曹醫師的第五篇超重量級家訪報導,其內容乃延續第一篇「開放‧執著‧極致,舉世無雙的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 、第二篇「朝完美不斷邁進的『影音指揮家』士林曹醫師」、第三篇 「兩聲道、多聲道自在悠遊,士林曹醫師的超幸福影音空間」及第四篇「影音合一的超寫實現場感,士林曹醫師建構全球唯一13.2聲道影音系統」而來,假使您尚未閱讀過前四篇報導,建議您先依序點擊上方文章標題查閱,之後再回來觀看本文,應能得到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三月初我們才詳盡報導士林曹醫師建構了全球唯一的13.2聲道影音系統,他在原有9.2聲道系統之基礎上,以新增的一部最新版Denon AVP-A1HD添加Front Height及Front Wide聲道,已得到出乎意料的整體聲音表現提升,無論前方音場的遠近層次、高低位置呈現、前方與側面音場的連貫性、音場的寬深程度與包圍感、影像與聲音的更密切結合,甚至連頻率響應範圍高低兩端的延伸及密度,都有顯著的增進。……但是,時隔不久曹醫師就決定在「後場」再追加兩對「Height高度」效果喇叭,把13.2聲道擴充為17.2聲道系統(之後再於側面添加一支超低音成為17.3聲道)。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絕大多數家庭劇院主要用來觀賞電影,但曹醫師播放BS Digital或BD等古典音樂會節目的比例高得多,當聆賞這類節目內容的時候,「後場」六支環繞喇叭主要任務為負責音樂廳空間描繪及包圍感之營造,原本均衡的9.2聲道擴增為13.2聲道後,在此並沒有問題。不過,當觀賞電影BD軟體時,就會明顯察覺「後場」之聲音密度相對降低了!這是曹醫師必須再進階為17.2聲道的關鍵因素。

 

倘若仔細比對9.2及13.2聲道發聲狀況的差異,就可理解「後場」聲音密度之「降低」,其實應該是由於新增四支喇叭而使得「前場」聲音密度增加的結果。另一方面,由於有四支喇叭加入陣容,原本9.2聲道系統那部Denon AVP-A1HD音量是略微減少的,這也使得「後場」六支喇叭所發出的音壓減低了一些。當然,曹醫師可以透過音壓平衡參數設定、略微提高它們的音量,讓音場前後整體的平衡度更好。不過,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還是得在「後場」再增加四支「Height高度」效果喇叭,方能真正提昇聲音密度以與「前場」充分對應,也可與Front Height喇叭一起構成「上層」的喇叭陣列,達成更綿密的包圍感與更完整的音場刻畫。曹醫師的17.2聲道系統在四月初建構調整完成,我於四月中旬及五月中旬各前往造訪聆賞,幾天前曹醫師又在聆聽區域左側再加了一支超低音,構成了17.3聲道系統,最後這段的改變我還沒機會親身體驗,但經由曹醫師的描述,我也能瞭解其所帶來的改變。以下,就讓我以現場照片帶領各位聆賞這舉世無雙的17.3聲道家庭劇院影音系統吧!

 

「後場」再增添兩對「Height高度」效果喇叭

曹醫師新增的兩對後場「Height高度」效果喇叭分別為側方的Surround A與後環繞Surround Back,主要是由於上次建構13.2聲道所新購入的Denon AVP-A1HD 3D Edition,其Surround B環繞聲道已擔任「Front Wide」處理,曹醫師分別由該機的Surround A及Surround Back前級輸出拉出信號,來調整建構後場的兩對「Height高度」效果聲道。這張照片上方左右兩側高處所見到者,就是新加入的右側兩支 「Height高度」效果喇叭。
同樣地,在主要視聽位置的左側及左後方,也增加了兩支「Height高度」效果喇叭,為了與「前場」相呼應以及音色更容易一致的考量,採用與Front Height聲道相同的TAD PRO TSM-2201-LR喇叭(詳細剖析請參閱本站先前這篇「火熱新品研究室」報導)。
從接近視聽區域後方角落的位置察看,新增的Back Height喇叭與Surround Back後環繞喇叭,兩者間位置的相對關係很容易可比對出來。就好比Front Height相對於左右聲道一般,Back Height喇叭處於比Surround Back更高、更遠的位置,能夠讓後方音場高度與遠近層次的演繹更理想完整。
站在中央聲道前方往後望過去,可以看到「後場」部分共有五對(十支)喇叭包圍著主要視聽區域(照片中央偏左側的咖啡色皮沙發),分別是「下層」的側環繞、 後側環繞、後環繞與「上層」的 Side Height及Back Height等喇叭。此外,前幾日曹醫師又把原本用於副系統的Veloydyne DD-15超低音加入、成為17.3聲道影音系統,這支超低音擺放的位置就在左側環繞喇叭前方地板上(也就是照片右方的黃色皮沙發旁,照片中未顯示)。
從左喇叭前方朝視聽室右側看,右喇叭、右側Front Wide、右側環繞都位於與視聽位置耳朵相同的高度,17.3聲道系統新增的Side Height、Back Height與先前裝設的Front Height喇叭,能交織成較高一層的包覆音場。對了,曹醫師原有Denon POA-A1HD十聲道後級,在先前建構13.2聲道時已經用盡,為推動此次新增的四個Height聲道,曹醫師另外再添購了一部黑色機身的Denon POA-A1HD,就擺放在這張照片中央偏下方、右側Front Wide喇叭前方。

 

聲音能量密度、包圍感及現場感全面再提昇 

1895年由指揮家亨利伍德(Henry Wood)與羅伯特紐曼(Robert Newman)共同創立的逍遙音樂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27年此音樂盛會改由BBC接手並改稱「BBC Proms」,每年七月中旬起在倫敦Royal Albert Hall(皇家亞柏特音樂廳)一連進行八週,堪稱是全球最大的音樂盛會。曹醫師在BS Digital錄下的這段《青少年管弦指南》(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演出,先前在13.2聲道系統時也曾聆賞過,這次透過17.3聲道很明顯感受到觀眾容納量達五、六萬人的Royal Albert Hall,空間感顯得更為廣闊、也更為高聳,但在音場規模擴大的同時,無論人聲或各項管弦樂器的形體感與厚度不減反增,帶來更接近真實的現場感。特別是來自側面與後方的空間反射音更為豐富,把音樂廳廣闊的規模感刻畫得更清晰。
先前13.2系統藉由Front Height及Front Wide聲道的加入,讓前方音場的高、低、遠、近發聲定位精準明確許多,與投射影像的結合度也更好。這次「後場」四支Height喇叭再加入發聲,百人合 唱團演唱的力度更從容,每位團員的形體顯得更厚實,曲目之間現場觀眾的掌聲更讓自己有身處現場的錯覺,這是由於新增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讓後場聲音密度大大提高的關係。
先前就提過曹醫師13.2系統最令人驚喜之處,就是在音場層次與聲音細節的提昇外,連強弱起伏、動靜暫態及低頻以下的解析都更為清楚。這次後場加入四支Height喇叭,對此仍有些許的提昇,大鼓猛力搥下立即以左手掌止住鼓皮震動的音樂表情,顯得更為鮮明確實。
日本音樂大師冨田勲是全球第一位將電子合成音樂引進古典音樂者,這首「仏法僧に捧げるシンフォニー」(獻給佛的交響曲)是2006年10月利用鳳來寺山鏡岩作反射的「天然立體聲」所發表的作品,錄音現場共有寺廟前廣場與高處遠山兩個地點,出動了兩個小學的合唱團相互唱和,照片中可見到此小學合唱團團員圍成一個圓圈,在他們前方以立架支撐的數個球狀物是收音的麥克風,最終混音時就是作成小學生們圍繞著主聆聽位置歌唱的狀況。在曹醫師的17.3聲道系統上,來自側面及後方的發聲定位精準至極,如果少了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喇叭,聲音的密度與實體感就會有很大的減損。
來看看電影吧!《阿凡達》裡傑克第一次出任務的片段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這段怪獸追逐攻擊的場面,衝撞的能量感表現得力道十足。最令我訝異的是傑克跌落瀑布旁深池的片段,除了雙腳與池面接觸時的巨大衝擊力外,落入水中往下沈、再往上浮出水面過程中,水壓充斥四面八方與「水面」上下的巨大差異,曹醫師這裡的真實感要比一般5.1、7.1、9.1或11.1聲道系統強烈許多。
當夜晚來臨,傑克被六隻腳的狼群包圍,同樣是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大顯身手的片段,尤其側面與後方高高低低吼叫聲的移動與定位,都要遠遠高過一般的多聲道系統。左後側方被箭射傷土狼的哀嚎聲,其發聲位置之明確、形體感之厚實,遠遠超越一般多聲道系統。
徐克執導的《龍門飛甲》才在4月15日席捲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五項技術大獎,其中也包括最佳音效在內 (預料也將是今年底台灣金馬獎之大熱門片)。當大風暴來臨時,曹醫師17.2聲道系統將龍捲風的極低頻波動詮釋得十分清晰,但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聲道所帶來的更明確上方音場,以及側、後方的包圍感及聲音定位,才是更迷人之處。以這個凌雁秋與素慧容藏身「龍門客棧」下方石窟,偷聽上方眾人談話的場景為例,上下兩層的高低對比就顯得明確許多,而當顧少堂等一行人發現兩人發出之聲響,追到地窖裡面時,凌雁秋在側面及後方講話如鬼魅般快速移動的音效,曹醫師的17.3系統能顯現非常明確之實體感與定位,後來我特別在5.1及7.1聲道系統上播放比對,曹醫師「後場」多達十支喇叭的魅力確實驚人。此外,顧少堂一方等人所射出的飛鏢及匕首,有了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聲道加持,劃破空氣之勁道與飛行之路徑,也比9.2或13.2聲道凝聚清晰許多。對了,以上所描述的,其實是我對曹醫師17.2聲道系統之聽感,七月初曹醫師左側再加上一支超低音的17.3聲道,直到發稿為止我還未有機會前往聆聽,但據曹醫師表示「後場」的聲音密度與整體低頻以下的解析力與層次,是17.3聲道再提昇之處,提供給各位參考。

 

按部就班、逐步提昇所建構而成的17.3聲道

還記得上一篇報導,我曾經對曹醫師由9.2到13.2聲道的改變,在原本的9.2聲道部分竟然完全沒有更動,感到十分訝異嗎?其實,這次再提昇為17.2 甚至17.3聲道,曹醫師原本的9.2聲道部分同樣沒有變動,但卻一次又一次獲得了相當大幅度的聲音表現提昇。就此我請教了曹醫師,絕大多數視聽玩家建構多聲道系統多是「一次到位」,將5.1、7.1或9.1等多聲道喇叭作整體設定,但事實上良好的多聲道應該建築在優異兩聲道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建構多聲道應該要先將左右聲道的擺位及性能拉到極致,接著再加入地位同樣重要的中央聲道,以及環繞聲道等喇叭,也由於逐步打好每一步的根基,方能讓新加入的變動擁有平順與最大發揮的舞台。

 

在系統的擴充及搭配上,也要秉持各聲道「客觀條件」儘量一致的原則,比如現在各品牌環繞擴大機的自動等化功能都很強,但如果可能各聲道喇叭音色還是要盡量選擇系出同門或音色一致者,所搭配的線材與擴大機等條件也應該盡量相同。以曹醫師目前主聲道的喇叭系統來說,在左右聲道TAD Reference One進駐之前,所使用的就是全套Pioneer Excellence系列與Velodyne超低音,進階為13.2聲道時除 了Front Wide使用原本封存的Pioneer S-2EX喇叭,前方Front Height就選了系出同源的TAD PRO TSM-2201-LR喇叭,這次再擴充為17.3聲道還是沿用了這對喇叭與Velodyne DD-15超低音。至於擴大機及線材部分,曹醫師前方三聲道配置相同的Pass Labs X600.5單聲道後級三部,喇叭線部分都採用Telos Gold Reference系列Bi-Wire,前方三聲道之外的所有喇叭動用了兩部Denon POA-A1HD十聲道後級,新增的八支喇叭也都用了相同的Telos Black Reference喇叭線。再來,各聲道前後級之間的訊號線也全數採用日本Oyaide AR-910純銀信號線,所求正是讓各聲道在訊號線傳輸這個環節的誤差最少。

 

除此之外,包括喇叭安裝設置與抑震、吸音處理等,全都對最終的音樂及音效重播表現,有很大程度的影響。以下,就讓我們深入觀察曹醫師這次Side Hight與Back Height聲道喇叭的種種細心之處。

 

此次擴增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聲道,最棘手的當然是主視聽位置右上方的這支TAD PRO TSM-2201-LR喇叭,由於它最靠近視聽位置使得傾斜角度最大,甚至為了要「瞄準」主聆聽位略後方的位置,左右兩側傾斜的角度還不一樣!對 了,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的聲音信號從何而來?就是新增那部Denon AVP-A1HD 3D Edition環繞前級的Surround A與Surround Back聲道,因此以這張照片的兩支喇叭而言,它們所發出的聲音信號是一樣的囉?沒錯,雖然如此,但由於上下兩點發聲的「包覆範圍」與「包覆能量」都增加 了,整體聲音的表現遠遠超過單單只有下方喇叭的場合,尤其在「高度」方面的演繹缺了Height喇叭更是無法辦到。
跟一般多聲道系統環繞喇叭設置只是釘個承放架,再將喇叭平放上去不同,曹醫師堅持所有喇叭都必須朝向主聆聽位置發聲,如此方能有相同的軸向發聲頻率響應與精準定位。這次17.2聲道進階設置,在喇叭、喇叭線、後級等器材就定位之後,曹醫師其實只花了一、兩天就調整妥當了,倒是這個「喇叭架」的施工耗去了約半個月的時間。為求最穩固的支撐,曹醫師請木工師傅將階梯側板挖開一個方形孔洞,厚實的原木背板及底板就牢牢地釘在樓梯主結構上,TAD PRO TSM-2201-LR喇叭的底部用螺絲緊緊鎖固,底下的三角形基座也是不對稱的狀態,以使得喇叭發聲面斜朝向後方。
這是主要視聽區域朝向正左側望過去的模樣,這裡是一整面櫃子與軟體架,中間空出一段作為容納左側喇叭的空間,設置上當然比右側簡單得多,新增的左側Side Height喇叭就放置在中央偏上方的原木隔板上。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這支TAD PRO TSM-2201-LR喇叭底下墊了羊毛氈,後側也用墊材撐起讓喇叭呈現微向下方的發聲角度,前障板底下的角錐與橡膠墊是黏貼於原木層板上的,為的是穩固喇叭的位置使其不會移動。另外,喇叭的頂部及背面都貼了吸音棉,其作用是吸收靠近天花板與背牆的繞射聲波。對了,這對喇叭所使用的喇叭線是從右下方的管道穿出的,難道曹醫師這次還大費周章地鑿牆施工?就此詢問曹醫師,還真的嚇了一大跳,因為這個喇叭線管道以及原木層板,竟然是曹醫師十幾年前視聽室裝潢時就做好的!難道曹醫師竟能「預見」十幾年後會有安裝Side Height喇叭的需求嗎?真是不可思議!
左側環繞喇叭的後方牆面也貼了一些吸音棉,其頂部後方與上頭層板間還加了角錐與橡膠圓柱,來讓這支喇叭的發聲更為穩固。
曹醫師主視聽區域後方以木製CD櫃與軟體櫃,作為與後方副系統視聽空間的區隔,新增的兩支Back Hight喇叭正好可以擺在左右兩側較低的軟體櫃上,難道這也是曹醫師多年前就「規劃」好的嗎?
由於要讓Back Height喇叭盡量「頂天」,因此喇叭與軟體櫃之間還加了一個方型的原木板凳,當然也要將它牢牢地固定在軟體櫃上,曹醫師甚至在其中兩支腳座下方加墊了塑膠卡片(曹醫師曾表示過CD轉盤或喇叭這類「會動的」器材之「絕對水平」非常重要)。再來以較高的角度看看右圖,除了羊毛氈與小小的方形橡膠墊外,在喇叭底座後方及頂部曹醫師還用了半球型及長橢圓型的橡膠墊牢牢固定(此兩者是TAD PRO TSM-2201-LR內附的墊材)。
從後側看這支Back Height喇叭,喇叭線與原木板凳及喇叭接觸的地方,還用了羊毛氈或Acoustics Revive的「PSA-100避震用棉花」作抑震處理。
右側Back Height喇叭的設置與左側那支大致相同。
喇叭底下也墊了羊毛氈與原廠所附的抑震墊材,請注意橡膠圓球與喇叭本體接觸的部分。沒錯,為了確保兩者的相對位置不變,以及喇叭位置不會移動,曹醫師使用強力膠水將它們緊密黏合在一起。
照片中央是曹醫師為推動後場新增的四支Height喇叭,在原有Denon POA-A1HD十聲道後級之外,再新購的另一部。換句話說,現階段曹醫師17.3聲道系統的核心,就是兩套由Denon AVP-A1HD與POA-A1HD「併聯運作」的。當然,這部新增的POA-A1HD後級,在供電與抑震處理等細節也都不馬虎。
電源線部分本機使用本站做過器材評鑑的Telos Golden Reference,推 動後場四支Height喇叭的喇叭線是與Front Height及Front Wide相同的Telos Black Reference,至於與前級相接之平衡訊號線,是與其他13.3聲道都相同的日本Oyaide AR-910純銀信號線
在HDMI線材部分,曹醫師以美國Golden Sound為主要配備,這也是本站視聽室的HDMI參考線材。
後方環繞喇叭從樓梯下方的管道往後傳送,由於曹醫師預留的管道孔徑足夠,因此兩支新增Back Height所使用的Telos喇叭線(兩條外皮灰色者),仍可透過此一管道達成走線之目的。
右側Side Height喇叭是此次新增四支Height喇叭,唯一採用「明線」布置喇叭走線者,不過其位置剛好在樓梯下方,因此並不容易被看見,除了以半圓形塑膠環 釘在壁面上之外,與階梯相交的轉角處也用了Acoustics Revive的「PSA-100避震用棉花」抑震。對了,造訪過曹醫師視聽室那麼多次,我還是第一次留意到樓梯下方的斜面,其表面是貼附著略有吸音作用的 短毛壁布哩。

 

17.3聲道之外,影像同步晉升4K2K超高解像畫質

先前曹醫師聲音系統還處於13.2時期,就已在試用Sony VPL-VW1000ES這部當前唯一「真實4K2K」解析度的投影機。我在四月中旬造訪時,發現曹醫師除了聲音擴展為17.2聲道之外,也已正式購入這部投影機,同步將影像也提昇到4K2K的新境界。
正式購入之後,曹醫師將Sony VPL-VW1000ES擺放到定位,透過更仔細的調整,我看到了比先前「試用時期」更優的影像表現,包括黑色更為深沈、暗部階調更豐富、色彩飽滿程度與 物件的立體感,全都有顯著的再進步。話說Sony這部投影機體型不小,但擺放在曹醫師的音響架裡還真是尺寸恰當。有關Sony這部最新的旗艦投影機的詳盡 剖析,請點擊參閱本站先前這篇【火熱新品研究室】世界首發原生4K家用3D投影機Sony VPL-VW1000ES超高畫質解密報導,以及本站【影音終極百科】Sony VPL-VW1000ES專屬頁面內各相關文章連結。以下,就讓我們以幾張在曹醫師系統上實拍的畫面,來觀摩曹醫師影像系統的表現(當然,透過數位相機拍攝畫質仍有所減損,實際上曹醫師視聽室投射的畫質遠高於此)。
這張是JVC最新製作的影像示範片,2D部分是以4K攝影機拍攝之素材製作,儘管壓製成BD必須將畫質降轉為Full HD(2K1K,1,920×1,080),其畫質仍比一般BD更優異些,透過Sony VPL-VW1000ES上轉4K2K也有更細膩的影像呈現。這段拍攝收錄的京都天龍寺,於西元1345年時由室町幕府首位大將軍足利尊氏所興建,1994年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上圖為本堂參拜入口上方屋脊的特寫,請注意大小兩個龍頭雕刻燒鑄的細膩工法及質感,由豐富深淺階調所勾勒的立體感,以 及屋脊下方木材歷經數百年風吹日曬的紋理,在曹醫師的調整下是多麼地傳真寫實。
延續上張畫面,此處對於屋瓦相近色調的明暗層次變化,具有相當豐富的描寫與表達,也讓遠近立體感的鋪陳特別良好(左下方漆成紅色的木材也是如此)。
這是《2012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播放畫面,無論暗部的細節、整體的遠近層次與立體感、黃金音樂廳金碧輝煌的色澤、樂器及服裝質感的刻畫,在曹醫師這裡都表現得讓人目眩神迷,充分展現Sony VPL-VW1000ES高達2,000ANSI流明光輸出強度與一百萬比一之動態對比能力。
同樣是《2012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裡的一禎畫面,除了後面鐵琴金屬條與木質底座質感之刻畫外,請特別注意右下方這個鏽蝕斑駁的鐵盤,Sony VPL-VW1000ES上轉4K2K的細節描繪與立體感讓人讚嘆。
這是《BBC Proms》音樂會演出的畫面,請注意音樂家纖細髮絲的刻畫,兩人服裝不同材質的表現,還有低音管表面深淺色澤的變化。
Sony VPL-VW1000ES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在3D模式能以4K2K解析度呈現的家用投影機,再加上高達2,000ANSI流明的高亮度能力,在3D觀賞模式時可提供當前最流暢舒適的視覺感受,在曹醫師的視聽室裡觀賞3D版本的《阿凡達》或《龍門飛甲》都有十分自然的立體感,對於暗部細節與相近色澤的表達尤其令人讚賞(本圖及下圖為2D影像截圖,並非曹醫師視聽室實拍3D畫面)。
曹醫師視聽室裡的Sony VPL-VW1000ES投影機,對於相近色彩明暗階調刻畫之精準豐富,實在讓人印象深刻,你知道《阿凡達》裡納美人臉上與身上的「亮點」,在3D模式觀看時竟然是「立體」的嗎?除了在曹醫師這裡以外,我不曾在其他地方有過如此鮮明的視覺震撼。

 

曹醫師視聽室的影音表現還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嗎? 

其實,這個答案是十分肯定的。因為,每次到曹醫師的視聽室學習,即使所有器材都沒有變動,曹醫師透過更細膩的調整總能有更好的影音表現,更何況近期陸續還 將有一些可能的升級途徑。例如曹醫師主系統上使用不少的Telos Golden Reference系列電源線與喇叭線,近期陸續將有第二代產品問市,據開發者小林兄表示性能有相當大的提昇,曹醫師若全面換用影音表現應有不小的升級空 間。此外,聲道數再增加或許也是曹醫師另一個可能的途徑。……什麼!曹醫師影音系統已經是17.3聲道了,還能再增加嗎?又真的有需要再增加嗎?請看看上面這張由視聽室前方往右側後方望去的照片,有注意到視聽區域前方音響架上方就有一道大橫樑嗎(照片上方貼著紅色吸音棉處)?它對前後兩區Height喇叭的連貫性其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再換個角度從主要視聽座位往前看,您發現了嗎?曹醫師的視聽室寬度超過五米,前方靠近銀幕處有中央聲道加入,但左右兩支Front Wide聲道卻相隔遙遠,這使得「前上方」音場出現空洞,再加上曹醫師新購入的Denon AVP-A1HD 3D Edition多聲道前級,有一個中央聲道輸出還未「物盡其用」,這當然是未來可考慮的升級方向。此外,關於影像部分,儘管目前Sony VPL-VW1000ES投影機搭配Kikuchi PG 120吋銀幕,整體畫質表現已經相當優異,但由於本站去年底購入Stewart StudioTek 130 G3做為參考銀幕,日前也於日月音響實際體驗Sony VPL-VW1000ES搭配Stewart Reflections Active 170 3D銀幕的優異表現,因此也建議曹醫師有機會可以嘗試比較一番。事實上,曹醫師十餘年前在Barco三槍投影機時期就是Stewart銀幕的愛用者,並且其色彩濃郁厚重之特色也符合曹醫師的要求,或許不久後的將來,曹醫師有可能重新擁抱Stewart銀幕哩。
話題再回到曹醫師視聽室的「前上方音場喇叭」,這又是曹醫師另一個令我驚訝莫名之處。話說在我第一次聆賞曹醫師17.2聲道系統的四月中旬,曹醫師就向我 提及增加「前上方音場喇叭」之構思,沒想到就在稍後的4月24日Dolby實驗室宣佈推出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技術,初期將裝設在專業電影院及大型視聽場所的Dolby Atmos,其規格最多可支援多達64聲道,「上方音場喇叭」也是其所強調的重點之一(請看看上圖正中央天花板左右兩側的兩排喇叭),這正與曹醫師的思考方向不謀而合!(有關Dolby Atmos的詳盡剖析,請點擊本站這篇【影音特搜隊】前進板橋秀泰影城,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環繞音效體驗與揭密,我們於2013年10月2日又造訪了新裝設Dolby Atmos的台北市西門國賓影城,該處效果更勝板橋秀泰,各位可點擊這裡查閱深入報導,更多相關訊息也可鎖定本站【影音終極百科】Dolby Atmos專屬頁面)。

其實,倘若不是曹醫師位於地下室的視聽室高度實在不夠充分,曹醫師很可能早就真的將「前上方音場喇叭」付諸行動了。那麼,什麼喇叭最適合拿來作為曹醫師的 「前上方音場喇叭」呢?曹醫師先前使用於Height的TAD PRO TSM-2201-LR當然是首選,但曹醫師其實也可以嘗試KEF新近推出的50週年紀念鑑聽喇叭LS50(詳細介紹請見本站先前這篇【海外新品搶鮮速報】),一方面其中高音同軸發聲Uni-Q單體,可說與曹醫師使用的TAD Reference One及Pioneer Excellence喇叭「系出同源」,另一方面,其深度與TAD PRO TSM-2201-LR相近,但體積及前障板面積則小得多,裝設在前上方視覺的壓迫感比較小。再者,KEF LS50的頻率響應規格(47Hz-45kHz,-6dB)還比TAD PRO TSM-2201-LR的50Hz-40kHz,-10dB優異一些,其整體聲音表現不見得會遜於曹醫師現用的TAD PRO TSM-2201-LR。那有沒有負面的因素呢?KEF LS50與其他作為Height喇叭的TAD PRO TSM-2201-LR相比,當然多少會有些音色上的些微差異,不過對於調整功力超乎尋常的曹醫師來說,只要透過Denon AVP-A1HD的EQ調整就能搞定,當然絕對不會有問題。曹醫師視聽室影音系統的聲道數是否會再增加?從而達到更「無處不在」的包圍音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別忘了曹醫師新購的Denon AVP-A1HD 3D Edition多聲道前級,上頭可是有三個超低音輸出還閒著呢!

 

曹醫師主系統於本篇採訪報導時所使用的主要器材
◎兩聲道Hi-End音響部分

◎多聲道家庭劇院部分(全球唯一17.3聲道家庭劇院系統)

  • BS Tuner/BD錄放影機:Sony BDZ-AX1000及BDZ-EX200
  • BD/CD/SACD/DVD-Audio播放機:Denon DVD-A1UDCI
  • 環繞前級擴大機:Denon AVP-A1HD(兩部)
  • 前方三聲道後級:Pass Labs X600.5單聲道後級三部
  • 十聲道後級(推前方三聲道之外的所有聲道):Denon POA-A1HD(兩部)
  • 喇叭:TAD Reference One左右聲道、TAD Reference Center中央聲道、Pioneer Excellence系列(共六支)與TAD PRO TSM-2201-LR(共八支)
  • 超低音:Velodyne DD-18(前方一支)、DD-15(前方一支、左側方一支)
  • 投影機:Sony VPL-VW1000ES(前一部使用JVC DLA-X9)
  • 銀幕:Kikuchi PG 120吋
  • 線材:Golden SoundOyaideSiltechTelos Gold Reference、OnixFurutech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Sony VPL-VW1000ES、Stewart Reflections Active 170 3D銀幕,日月音響建構最極致4K2K家庭劇院 >>
<< 數位流的先驅Playback Designs,專訪當代數位音訊處理大師Andreas Koch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