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好是PSB創廠四十週年,台灣總代理「海威科技」特別製作了與龍年呼應的PSB 40週年紀念圖騰,象徵著歷經四十年歲月的PSB猶如飛龍在天般充滿活力。 |
或許正因為如此,可說是加拿大Hi-End音響開山祖師爺的Paul Barton,被全球知名權威音響雜誌美國《Stereophile》(發燒天書)譽為揚聲器界的傳奇人物,極力推崇他對平價音響普及的努力。然而,儘管PSB喇叭和IKEA家具一樣走平價路線,卻無損其優秀的設計與一定的品質,多年來得獎無數,也備受全球專業媒體肯定,去年PSB Alpha B1書架喇叭引進台灣時,還掀起一股音響專業雜誌編輯團購熱潮;目前PSB旗艦Synchrony One系列多聲道喇叭系統,也長駐本站視聽室作為重要的器評參考聆聽系統(Synchrony系列亦曾被《Stereophile》推選為參考級標準)。時值PSB創立40週年,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Paul Barton這位令人敬仰的音響大師,以及他一手創立的國民喇叭品牌PSB Speakers。
放棄文憑開創PSB理想的Paul Barton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對其終身價值觀的影響相當大,Paul Barton的人生啟蒙者與重要推手不是別人,正是他最親近的父親。他曾經在媒體訪談時回憶童年往事,說自己從7歲就開始學習小提琴,但到了9歲不適合再拉兒童專用的小尺寸琴,而應轉為使用一般小提琴之後,父親不但沒買一把新琴給他,反而是自學研究如何製造小提琴,甚至連製作小提琴的工具都親手設計,如此過了兩年,父親才做出了一把兒子專屬的小提琴。Paul Barton對此結語是:「大概是遺傳到父親如此個性,我並不是很喜歡唸書,高中時期就自己做了一對喇叭來聽。」從親手做小提琴到做喇叭,完全可看出這對父子的創造力真是一般人難及(上圖為Paul Barton與其父親的合照)。
Paul Barton自小培養的小提琴才藝,不僅讓他真心喜歡音樂,也讓他瞭解如何分辨聲音的好壞,進而對聲音工程產生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Paul Barton如願進入有「加拿大MIT」美名的University of Waterloo就讀,並加入了學校的音訊研究團隊;而同一時間,他也應用學校所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St. Jacobs,創立了自己的喇叭品牌PSB Speakers。為什麼取PSB這個名字呢?原來其中「P」與「B」是Paul Barton自己姓名的縮寫,而包圍其中的「S」則代表了他從高中結識至今的妻子Sue,這樣獨特又深情的品牌命名方式,別說在音響圈,放眼全球市場都不多見。
當時Paul Barton就這樣半工半讀過著蠟燭兩頭燒的生活,想當然,這條創業路既辛苦又崎嶇不平,儘管1973年PSB發表了加拿大第一對伺服回授(Servo-Feedback)全音域喇叭Beta Ⅱ,但一個毛頭小伙子做喇叭難免給人業餘水準的印象,而且當時他也沒有儀器輔助,一切只能靠自己的耳朵判斷,要達到量產程度確實非常困難。直到1974年,奇蹟出現了,Paul Barton經由朋友引薦,認識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貴人」──NRC的Floyd E. Toole博士。NRC是位處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裡面有包括聲學在內的多個研發單位,不僅設備先進,研究人員素質也非常高,光是具有博士學歷的就超過千人,有如我們台灣的中研院或工研院。由於Floyd博士本身就是一位音響愛好者,看到年輕又有熱情的Paul Barton猶如伯樂識千里駒,於是大方地出借頂級設備給他研發喇叭,尤其是堪稱全世界最棒的無響室,這對PSB奠定研發技術的基礎非常重要。
在創業兩年半後,醉心喇叭技術的Paul Barton終究放棄了學業、放棄了大學文憑的世俗肯定。他離開學校專心投入聲學領域研究,從此展開PSB與NRC的密切合作。1975年,PSB推出首款從設計到生產皆於國家研究中心完成的喇叭Avante li,備受好評;三年後,PSB又發表了Beta Ⅱa,並進軍美國市場,而且還獲頒第一座CES消費電子展設計與技術大獎,比起台灣首位得獎廠商足足早了三十幾年。
從1974到1982年間,PSB是唯一能夠使用NRC儀器與無響室的喇叭廠商。1982年PSB推出新一代旗艦B2,得到當年度「INNOVATION IN DESIGN AWARD」大獎肯定,Paul Barton自豪地表示:「B2奠定了PSB音響技術的新標準,我們日後的喇叭設計,必將遵循同樣的水準。」時至今日,雖然NRC已開放與許多加拿大喇叭品牌合作,但PSB仍是其中重要的領頭羊,並持續不斷開發出各式令人讚賞的新產品。
Paul Barton正在檢視PSB喇叭的儀器量測資料,分析如何讓聲音表現更為優異傳真。 |
1985年,基於品牌經營發展並希望自己能專注在喇叭設計上,Paul Barton與國際集團Lenbrock合作,將PSB品牌推廣至全世界。於是,全球專業音響媒體都注意到了這個物廉價美的新興國民品牌,且對其表現讚不絕口。如1987年PSB一推出Stratus系列喇叭,就立刻獲得《Stereophile》的編輯推薦;1991年不但有「萬瓦功率喇叭(The 10,000 Watt LoudSpeaker)」之稱的Stratus Gold登上了《Audio》雜誌封面,Alpha系列也入選《Stereophile》年度百大音響推薦名單,而且這兩項產品在兩年後又獲頒Audio Video International的「Hi-Fi音響大賞」;1994年Stratus Mini、100C與Alpha Subsonic都獲得了發燒音響雜誌《Sound and Vision》編輯最佳推薦……。
進入21世紀,PSB仍然得獎無數,光是2001年就靠Image 7PT拿下CES創新獎,之後更是「足繁不及備載」,經常是全系列都被列為權威音響雜誌年度首選。然而,面對這麼多專業肯定,Paul Barton仍不改初衷,儘管已是備受尊崇的大師級人物,但熱愛音樂與音響的他始終念茲在茲如何在最少的預算下開發出最好的產品,讓一般大眾也能聆賞好音樂。今年年初,Paul Barton親自操刀推出首款耳機M4U 2,將過去PSB喇叭精準超值的表現導入耳機領域,一問世就又拿下CES「創新設計與工程獎」,完全驗證大師的研發創作能力依然強勁。走過40年,Paul Barton與國民喇叭品牌PSB的未來,肯定還有不少精彩的篇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或許是受NRC向頂尖看齊的宗旨影響,Paul Barton對於投資製造設備從不手軟,PSB採用專業高週波儀器(原理與牙醫製作齒模的儀器相同)來製作堅固無比的弧形箱體,而且組裝完成出廠前還要對喇叭做輸出測試波,以醫師聽診器來判斷單體運作是否無礙。這種做喇叭如同醫師看病般的嚴謹作法,在平價喇叭品牌中真是獨樹一幟。 |
Paul Barton的PSB「模範生」喇叭
從創立以來,在Paul Barton的堅持下,PSB始終稟持平價好聲的最高原則。他家喇叭多次入圍美國《Stereophile》與《TAS》雜誌推薦榜單,但有趣的是同列榜單的其他喇叭都是價錢高出數倍以上的產品,套句行話就是絕對的「高性價比」、「高C/P值」。價格平實的PSB喇叭外觀簡潔,不像豪門子弟一身貴氣,反倒像一般家庭裡的乖小孩,沒有強烈的個性(聲音乾淨中性無音染)、和誰都可以玩在一起(很好搭配擴大機),而且功課也很不錯(品質、聲音表現都備受專業肯定),這樣看來,還真像小學班級裡大家喜歡的模範生。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自嘲「不是很喜歡唸書」的Paul Barton,所一手「栽培」的「乖小孩」們有何表現。
(一)完美的當家旗艦Synchrony系列
Synchrony系列是Paul Barton引以為傲的家中老大,《Stereophile》曾如此形容Synchrony One落地喇叭這個「小孩」的優秀程度:「一如我對Paul Barton設計的期待,PSB Synchrony One提供了超群表現。」「Synchrony One已經達到頂峰了,非常難想像,也無法再更加完美了,我們給予至高的推薦。」從上面右側的剖面圖,可清楚看見Synchrony One音箱由上至下區隔為三個區塊,三支6.5吋低音單體擁有各自獨立的箱室與低音反射管。這是相當獨特的設計,一方面使Synchrony One的水滴型截面音箱具備更高的剛性,另一方面也讓體型不大(高109.2公分、寬22.8公分、深32.8公分)的這對喇叭擁有30Hz(-3dB) 的優異極低頻延伸性能。 | |||
《Stereophile》稱讚得太誇張了嗎?Synchrony One系列(包含One B書架喇叭與One C中央聲道)從去年底迄今,在本站視聽室做為參考喇叭系統(見上圖)已有半年的時間,其豐富的細節、活生的動態與開闊的音場等表現全都得到具體驗證,而且搭配不同器材演出都很出色,難怪會被見多識廣的Stereophile編輯部列為首選,並推選為參考級標準(本站先前搭配其他器材所完成的器評報導,請點擊以下產品名稱查閱:A.R.T. A100低頻效果器、Pioneer BDP-LX55藍光播放機、Sony STR-DH820環繞擴大機、Lead Audio LA-100 USB DAC及耳擴、Pioneer SC-LX85環繞擴大機)。 | |||
PSB喇叭的擴散性一向頗受好評,因為Paul Barton認為好聲音應該「人人共享」,不應獨厚坐在「皇帝位」上的人,因此在單體的設計排列下了不少心思,而Synchrony系列的落地喇叭就是最佳範例。以Synchrony One落地喇叭來說,其最上方的兩只單體分別是採玻璃纖維振膜的低音與中音,其下方的高音則是採具備高輸出、低失真特性的鈦合金振膜,且振膜前方還有類似相位錐的裝置,以增加高頻擴散角度。在高音下方還有遙遙分開的兩個低音單體,它們和最上方的低音一樣都各有獨立箱室,所以背板上有三個低音反射孔,這樣獨特的 單體配置比起一般MTM排列更能獲得良好的擴散表現,也讓Synchrony系列非常適合做為「闔家皆宜」的家庭影音娛樂系統一員。 | |||
目前Synchrony旗艦系列分為Synchrony One、Synchrony Two兩個子系列,每個子系列都有落地喇叭、書架喇叭與中央聲道(後兩者會在型號後加上B、C),可以輕鬆組合成家庭劇院喇叭系統。 |
(二)多樣化豐富組合的Imagine系列
(三)充滿舞台能量感的Image系列
(四)可玩性極高的最佳入門喇叭Alpha系列
看了上述這麼多款「模範生」喇叭,也許有人會說我就是不喜歡沒個性的模範生,或我就是想要喇叭裡有發燒元件,沒關係,PSB的入門喇叭Alpha系列絕對可以滿足玩家需求,因為它的改機空間很大,只要少少花費(例如Alpha B1台灣改機冠軍才花了六百多塊,其改機示範實況請見這篇報導,),就能讓模範生變身為個性型男,展現用家喜好的聲音特質,讓喇叭更具個人濃厚的色彩,也感覺更有人味,而這絕對是高價喇叭無法做到的。 其實,就算不改機,售價低廉的Alpha喇叭在品質與聲音表現也有口皆碑,也是《Stereophile》年度特刊的百大最佳推薦器材之一。目前Alpha系列共有五位家族成員,除了目前極受全球音響界肯定的書架喇叭Alpha B1(本站先前做過詳盡報導,請點擊參閱這裡) 外,還有搭載2顆5.25吋低音單體與0.75吋高音單體的Alpha T1落地喇叭,原廠表示此對喇叭搭配PSB超低音使用輸出能力會更為強大。另外,Alpha系列也擁有聲音結實自然的中央聲道C1,以及精緻型環繞/書架喇叭LR-1 、精緻型中央聲道CLR-1,可以輕鬆組合一套出色的家庭劇院喇叭系統卻又無須擔心荷包大失血。 |
同場加映1:同樣物超所值的PSB超低音
觀察PSB的產品線,可發現Paul Barton非常重視家庭影音娛樂多聲道系統,所以每個系列都有相對應的中央與環繞聲道可組合搭配;而對於預算不足的年輕人來說,也可以先從兩聲道小型書架喇叭開始買起,再逐漸擴充完整的家庭劇院系統,成長空間相當寬廣。當然,既然要組家庭劇院系統,怎麼可以沒有超低音?前面提過Image系列的低頻實力,要Paul Barton設計能量充沛的超低音當然也不是難事,上方左圖是擁有12吋低音單體、內建500瓦超大功率後級,極低頻延伸可達25Hz、聲勢能量非常驚人的SubSeries 500主動式超低音,先前本站測試製作《侏儸紀公園》BD的藍光音效解析時,這支超低音就能完整且輕鬆地重現裡面的種種震撼場面(詳細音效內容剖析請見這裡)。 至於右上角則是配備10吋大口徑單體、750瓦後級,再加上左右各兩支10吋被動輻射器,建構為獨特三面發聲型態的HD10超低音,儘管體型、能量與極低頻延伸都不像老大哥SubSeries 500那麼驚人,但精準、快速且極富彈性的低頻線條相當迷人,搭配其他PSB系列喇叭不僅看電影爽度一流,連聽音樂都顯得更加生動。 |
同場加映2:性能絕佳的PSB首款耳機M4U 2
近來隨著隨身音樂裝置日漸盛行,耳機變得非常熱門,許多音響大廠也開始陸續投入設計生產,作為加拿大喇叭領導品牌之一的PSB,當然也不會缺席,今年年初,他家就推出首款耳機M4U 2。以Paul Barton的嚴謹工作態度,這款耳機當然不會是泛泛之輩,其外型出自紐約知名設計公司DF-ID的主設計師David Farrage之手,並搭載獨門「Room Feel」技術,原廠表示即便是聆聽耳機也可感受如同整套高級音響系統於聆聽室發聲的氛圍,難怪一推出便獲得CES2012「創新設計與工程獎」殊榮。本耳機本站日前已完成測試,飽滿、紮實、有勁的音色讓音樂充滿躍動感,詳細深入之器材評鑑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有興趣先瞭解M4U 2耳機並看看Paul Barton談論設計理念的影片,請點擊參閱這篇【火熱新品研究室】MUSIC FOR YOU!凝聚PSB四十年功力的首款耳機力作M4U 2。 |
PSB歷年重要產品年表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
(本文使用圖片由PSB台灣總代理「海威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