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再訪「仙瑟」聆聽室,A.R.T. A100低頻效果器、調音錐與調音針的音頻優化幅度令人讚嘆


代理義大利A.R.T.及美國Cello的「仙瑟」音響,由於近幾年為A.R.T.集中火力於中國市場之推廣,每年在中國所參與的音響展多達六場,因此比較少在台灣的各個音響展出現;不過,相信之前曾經在台北或高雄音響展參觀過「仙瑟」展房的朋友,都會訝異於明明是熟悉不過的喇叭及音響系統,但是在A.R.T.調音物件的加持下,竟然呈現出極為寬深且空間感具體提升許多的音場,再者動態及能量的釋放往往讓人耳目一新。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驚奇」,是某次在仙瑟展房內聽到George Winston《December》,這張創下新世紀音樂銷售量達300萬張的鋼琴演奏,已聽過無數次的旋律卻蘊含了數倍的張力及能量,即使在輕輕觸鍵的樂段依然既清晰細膩又有力度,彷彿展房內就有一架鋼琴那般寫實!

 

由於「仙瑟」黃信兄曾帶著A.R.T.調音錐至本站視聽室現場示範調音,還留了一套在本站提供演練測試並做為調音參考,我們很清楚A.R.T.調音錐的潛力及黃信兄高超的調音功力,也因此對展房內George Winston《December》專輯的巨幅提升關鍵更心知肚明。近幾年A.R.T.在「調音錐」之外,又新開發出主要可運用於喇叭一線後方音場及音域整體優化的「調音針」,除了在「仙瑟」的聆聽室現場體驗之外,黃信兄也提供一些「調音針」給本站體驗。經過幾個月的測試驗證,我覺得A.R.T.調音針相較A.R.T.調音錐複數組合「千變萬化」的幅度雖有不及,但「上手」的難度要低得多,很值得推薦給想讓自家音響系統表現更提升的愛樂者及音響迷。

 

A.R.T.最新製品調音針讓音場、音像、強弱動態更為分明

去年夏季,「仙瑟」辦公室搬遷到位於台北市松山區新東街31巷1號一樓的新址,也將剛入門處的「客廳」布置成兩聲道音響系統聆聽空間。以「客廳」稱呼是由於此處是與走廊及後方辦公區相連的開放空間,清爽看似完全沒有聲音處理的環境也與一般居家的客廳無異。當然,實際上此處的聲音處理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大量運用了A.R.T.調音錐與A.R.T.調音針。日前第二度造訪時,器材部分主要更動之處在於喇叭,空間部分則在喇叭背牆加掛了一大幅畫作(去年八月的採訪報導請點擊這裡查閱)。
A.R.T.調音錐製品包括五款金屬錐及深淺兩款木頭錐,五種金屬錐有不同的直徑與尺寸,上圖由左到右所對應的頻率為12kHz極高頻、5kHz高頻、2kHz中頻1kHz中高頻與500Hz中低頻。至於A.R.T.木錐則有兩種,左側中低頻木錐對應200Hz,右側密度較高、較硬的低頻木錐對應80Hz。實際運用時,A.R.T.調音錐以金屬錐為主,大致上木錐主要只運用於左右聲道後方外側的「基本組」,以及視聽室中軸線兩喇叭之間的「核心組」。A.R.T.調音錐雖然只有七種不同頻率,但每次增加調音錐時透過「三角形」擺法向外擴張,就可達到複數頻率相乘變化的效果。
怎麼使用呢?500Hz中低頻與1kHz中高頻A.R.T.金屬錐為三截式結構、另外三種則為兩截式結構,使用時必須將它們的接觸面轉鬆約半圈,讓金屬錐的三截或兩截結構分開,方能與視聽室內音響系統所發出聲波「共鳴」產生作用。A.R.T.金屬錐的螺紋溝槽經過特殊設計,轉鬆之後「上部」就可微幅搖晃,發揮類似音叉吸收或激盪特定頻率的作用。A.R.T.調音錐之運用很考驗對於聲音與各個調音錐效果的判斷力,超級熟捻者如黃信兄可以精準地針對想改變的部分進行處理,但絕大多數經銷商都還未有如此高超之能耐,筆者先前曾依據黃信兄的傳授及個人摸索之經驗撰寫了一篇「實戰攻略密笈」,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這裡查閱參考。
不過,日前到「仙瑟」發現黃信兄對於A.R.T.調音錐又有新的領悟了。各位請看看喇叭前方地板上用紅色圈起的兩顆調音錐,左側的是對應1kHz中高頻、右側則是對應500Hz中低頻的A.R.T.金屬錐,它們原本就是A.R.T.整組調音錐的要角,只要放置在視聽室左右兩側高處就可擴大音場空間感;此次,黃信兄發現將它們放置在地板上、與喇叭背牆中點構成正三角形,就可相當程度地提升音場與音像的實體感,而將兩顆調音錐之間的距離減少,則能讓音像更為凝聚,可以依據音響系統狀況及個人要求做調整。不過,對於音場與音像的刻畫,其實A.R.T.較新推出的「調音針」還更有奇效,各位看看上圖喇叭背牆上的眾多「黃色點點」,就是A.R.T.調音針所在位置。
A.R.T.調音針是純銅鍍金材質、直徑約為1mm的長針,外表金光閃閃。
A.R.T.調音針外觀和牙籤相當近似,但當然不是用來剔牙的。A.R.T.調音針有長短兩種尺寸,分別為60mm與55mm,長針對應的是中低頻域,短針則主要影響中頻範圍。
A.R.T.調音針如何使用呢?音響器材外部多是堅硬材質,以往黃信兄貼覆黏土來插A.R.T.調音針,但發現時日一久A.R.T.調音針由於自身重量下垂,指向角度不同會造成聲音改變,因此後來使用質輕易黏且剛性強的3M黃色泡棉來做為基座。A.R.T.調音針主要作用在優化音場範圍與人聲樂器定位之高低,因此A.R.T.調音針運用時會有不同的指向,上圖紅色圈圈內都是調音針所在位置,各位點擊上圖放大就可看到每塊3M泡棉上調音針數量及指向都不相同。
A.R.T.調音針主要作用在調整音場寬深、高度以及音像形體的精準度,當然不是只能用於喇叭背牆,在喇叭後方對著牆面方向也可施作,照片左上角Pioneer PT-R100超高音喇叭底下的喇叭架之金色柱子,以及照片中央處黑色喇叭架頂部與中段都各有一組A.R.T.調音針,在兩者之間的地板上與喇叭線身上,也都插有A.R.T.調音針。那麼,除了調音針的指向之外,這些高低不同的位置會有差異嗎?黃信兄的建議是先以離地約60公分為基準設置,比60公分高的話低頻量感會增加,比60公分低的話則低頻量感會減少。
如果只是在「仙瑟」體驗的話,很難確實理解個別A.R.T.調音針的影響,於是我跟黃信兄拿了些A.R.T.調音針在環境及器材都熟悉的本站視聽室測試,由於本站以Denon雙旗艦環擴為核心所建構的21.1聲道家庭劇院,在前方三聲道後面有兩張120吋以上的銀幕,其中OS BU-201為電動下拉式,但另一張Stewart StudioTek 130 G3為固定式,因此無法如同「仙瑟」聆聽室般在喇叭背牆大規模使用A.R.T.調音針,因此我決定仿效黃信兄的作法,先在左右聲道喇叭DALI Opticon 8背板上佈局。

請看上圖,目前我在DALI Opticon 8喇叭背板設置了一高一低兩組A.R.T.調音針,上面那組有三根調音針、下面那組有一根向下的調音針,另外在其3M黃色泡棉上方還放了A.R.T.調音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調音針和調音錐並非一次到位,我是一件一件加上去以比較其變化的。最早我只在高處插了一根向上的A.R.T.長調音針,相較於音場音像高度的拉升,女高音音像更扎實、氣力更充足、樂器伴奏強弱更分明等變化更明顯。接著我在泡棉側面、也就是對著音場正中央的方向再插上一根長針,結果歌唱與鋼琴的結像都更具體、交響樂弦樂組輕聲演奏的表情更明確、鼓聲的彈性及共鳴更顯著。

 

再來是在喇叭背面、也就是朝向左右外側那面再加一根長針,男聲演唱歌聲的厚實度增加、換氣等演唱細節更清晰、低頻速度也顯得更快。接著是在低處離地約40公分處再加上另一塊3M泡棉,並且插上一根向下的A.R.T.短調音針,前述各項變化幅度都更增加了些,但唯一不理想之處是低頻(像是鼓聲)略有膨脹、反應速度減緩。此時我想起在「仙瑟」聆聽室裡,第一次造訪時喇叭背板低處這塊泡棉頂部是沒有放置A.R.T.調音錐的,日前第二次造訪時才有,顯然是這段間隔時間內黃信兄加上的,於是我便「依樣畫葫蘆」地也在左右喇叭背板低處泡棉頂部加上A.R.T.調音錐,竟然發現上述問題迎刃而解!

本站銀幕位置左側是通道、右側則放有音響架,左右喇叭之間則是120吋大的銀幕,因此喇叭後方能運用「插針」之處,就只有Stewart銀幕的固定框,目前我在離地60公分處貼上3M泡棉,並插上一根往上的A.R.T.長調音針。有什麼變化呢?音像高度又提高了一點,另外樂器演奏的活生感也更為增進,像是吉他的撥弦就顯得清晰快速不少,而鼓聲的鼓皮震動聲波細節亦更為明確。從以上實際體驗到的聲音變化,驗證A.R.T.調音針確實有效,之後我們還會繼續嘗試。
這是「仙瑟」聆聽室右側喇叭附近地面的模樣,除了A.R.T.調音錐、A.R.T.調音針之外,甚至連音叉也是黃信兄的調音利器。其實,比對先後兩次造訪「仙瑟」的現場照片時,就發現先前黃信兄在這個聆聽室就有使用A.R.T.調音針了,只是時隔半年多再次到訪,A.R.T.調音針的數量增加了不少,這是黃信兄針對其所追求的音樂重播表現陸續優化的結果,其實這也正是A.R.T.調音錐與A.R.T.調音針等聲音優化物件可塑性強之魅力所在。

 

A.R.T.調音物件讓音響系統充分展現實力與不同面貌

第一次造訪此處時,黃信兄音響系統所使用的喇叭是落地款YG Acoustics Carmel 2,此次則由外型為書架式的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擔綱,由原廠所公布的數據規格來看,後者43Hz-30kHz±2dB的頻率響應確實不如前者的32Hz-40kHz±2dB寬廣,但實際在此聆賞音樂重播時,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不僅有不遜於YG Acoustics Carmel 2的動態與低頻能量,甚至不輸過往我聽過Wilson Benesch Discovery喇叭加上同廠配備18吋單體的Torus超低音!其中奧妙之處,除了A.R.T. A100低頻效果器的助力外,A.R.T.調音錐與A.R.T.調音針的優化亦功不可沒。
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喇叭為2.5音路設計,外觀雖為書架式喇叭,但除了前障板的1吋高音與7吋中音以外,音箱底部除了外露的7吋低音,音箱內部還藏有一支與其推挽Isobaric Bass設計的7吋低音單體,早在2001年第一代Discovery喇叭推出時就以其等同落地式喇叭頻寬的優異性能震驚業界,第二代Discovery II P1的單體、音箱都更為精進。當日在「仙瑟」聽了幾張CD,《行星組曲》「火星」樂章裡的弦樂群與銅管厚度都讓人訝異,大提琴拉奏與定音鼓的敲擊更難以置信是由這麼小的音箱所發出來的;《神鬼戰士》電影原聲帶層層疊疊的低頻層次,也是我在更大型落地式喇叭上都不見得能體驗得到的;人聲如何呢?中國女歌手毛阿敏的《呼喚》既有嘹亮的光澤又充滿聲音力度與動態,Harry Belafonte卡內基音樂廳演唱會有著寬深具體的舞台描繪,《Day O》一曲裡他在舞台上「邊走邊唱」的定位清清楚楚,台下觀眾熱烈鼓掌互動的空間感氛圍更是精彩。
能有如此「身歷其境」的音樂感動,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喇叭優異的性能固然是重要因素,但黃信兄對於A.R.T.調音錐及調音針運用之掌握,更是最終結果呈現之關鍵,至於在低頻下潛、量感及解析等方面,A.R.T.低頻效果器無疑就居功厥偉了。「仙瑟」聆聽室的數位訊源放置在音響架最頂層,是dCS Verdi-La Scala轉盤與RME ADI-2 PRO數位類比轉換器之組合,在兩者之間銀白色機箱的器材就是A.R.T. A100低頻效果器,此機筆者曾做過深入器材評鑑剖析,各位可點擊查閱這篇「完整釋放喇叭與音響系統潛力的A.R.T.A100低頻效果器」【影音終極百科】A.R.T. A100專屬頁面
對於可以Bi-Amp的喇叭,黃信兄的經驗是採用雙擴大機推動,讓中高音摒除低音單體反電動勢之影響,使整體聲音表現大幅提升,因此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喇叭也採用雙擴大機推動。一般有此需求時,絕大多數音響玩家都傾向使用相同的後級,但黃信兄認為由於中高音及低音的推動需求不同,各自採用最適合的後級反而更好,至於不同後級增益可能有差異的問題,黃信兄認為只要在線材搭配對應調整即可解決。此處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喇叭在低音部分,就是採用後方音響架下層每聲道功率輸出125瓦(8歐姆負載時)的Cello Encore立體聲後級驅動,由於它是電源分體式設計,所以有兩個機箱,相關特色剖析與聲音性能,可點擊查閱筆者先前這篇「絕對真實的音樂演繹——Cello Chorale前級與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深入器材評鑑;至於中高音部分,黃信兄是以音響架前方地板上這部法國Audioanalyse A9純A類後級推動。
中高音部分使用的喇叭線是A.R.T. Monolith 4.6,這款A.R.T.旗下較為平價的喇叭線也是《Hi-AV影音網》長期以來的參考喇叭線,其設計獨特之處是它由細、中、粗三種不同尺寸的線股組成,仔細瞧瞧可發現去除外皮後內蕊的顏色不太相同,其實它們都是高純度的銅材,看起來像是銀色外觀的部分是因為外層鍍上不同材料的關係,「細股線」的正極鍍了銀,可以讓聲音更細緻延伸,「中股線」及「粗股線」的負極則鍍了錫,可以讓聲音有更佳的解析,三種線股運用不同的接法就可變化出很多樣化的聲音走向,詳細可點擊參閱筆者先前的深入器材評鑑報導。至於低頻部分的喇叭線,搭配的是A.R.T.高階的Analysts EVO喇叭,雖然A.R.T.線材基本聲音走向一樣,但越高級款式的音樂質感、細節、紋理與活生感就更上層樓,A.R.T.的Analysts EVO系列本站曾做過電源線與訊號線的器材評鑑,詳細可點擊這裡查閱。
「仙瑟」聆聽室裡的音響架外觀辨識度很高,各位或許以為它是層板裡有不同頻率音叉調音的德國Finite Elemente音響架;不過,仔細瞧瞧,這座音響架底層前方竟有A.R.T.商標與Synapsis之型號標示,原來這是A.R.T.特別訂製品,整體設計及品質與Finite Elemente無異,但是價格廉宜很多,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向「仙瑟」洽詢購買。
除了Wilson Benesch Discovery II P1喇叭使用雙擴大機驅動發聲之外,「仙瑟」聆聽室裡靠牆處還有一對極高頻延伸可達120kHz的Pioneer PT-R100超高音助陣,這也是「仙瑟」征戰各音響展經常用到的「秘密武器」之一。比較特別的是黃信兄將Pioneer PT-R100內部的分音器廢除了,因為他發現不同的分頻點無法適應所有類型音樂,因此他讓Pioneer PT-R100全頻段發聲,另外自製了一個可變電阻串接來調整這款超高音的量感。
上圖是音響展「仙瑟」展房裡,運用於音響架頂部及後方的A.R.T.調音錐與A.R.T.調音針,它們都是「仙瑟」展房好聲的重要功臣。目前「仙瑟」已經比較少參與台灣的音響展,不過有興趣的朋友仍然可預約時間至「仙瑟」公司聆聽室體驗,黃信先生很歡迎音響及音樂同好前往交流。
仙瑟音響:台北市松山區新東街31巷1號一樓,聯絡電話0931-214-233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Magico A系列增添A1書架式、ACC中央聲道與ASUB主動式超低音,建構頂級家庭劇院享受精準音樂與電影重播就是現在! >>
<< 第六元素#FUTURE量子降噪電源處理器對交流及直流降噪同步處理,音樂、電影與影像重播優化大躍進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