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器材評鑑
融合醇美音質及無窮推力,「日月音響」聆聽全方位演繹音樂的Constellation Audio 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


近幾年全球Hi-End音響圈最令人震驚欣喜的品牌,莫過於2009年才成立、2010年美國CES展首度現身即造成轟動的Constellation Audio,這個集結多達十七位業界最知名達人設計大師(包括設計過Mark Levinson JC2前級的類比電路大師John Curl、Playback Designs總設計工程師Andreas Koch與以Audio Alchemy知名的Peter Modnick等)所組成「夢幻團隊」,為的就是打造不計成本、只為達成最完美音樂重播的音響系統,伴隨「星座」之名問市的參考級(Reference) 系列製品,無疑確實完成了上述的夢想。不過,完全沒有成本考量的Reference系列售價實在驚人,光是旗艦前後級要價就達新台幣千萬元之譜,能夠大手筆購入的全球消費者相當有限,絕大多數音響迷及愛樂者都只能「仰望星空」而無法真實擁有。Constellation Audio設計團隊當然早就預期到這個結果,在以Reference系列展現駭人的堅強實力與先進技術後,立即就投入價位低廉許多的 Performance系列之研發,並且核心技術及電路都承襲Reference系列之成果,只在機箱及零件成本上稍予妥協,如此一來Performance系列的成本及售價得以大幅下降到接近「高階Hi-End音響製品」的等級,不再有如耀眼星辰般遙不可及,甚至由於音質與整體性能具備Reference系列的「大部分功力」,但擁有的代價卻僅是數分之一!這使得Performance系列絕非低廉的身價竟然還顯得無比超值!

「日月音響」二樓頂級視聽室

創立於1971年的「日月音響」迄今已有四十餘年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最著名的頂級Hi-End音響薈萃之地(本站先前的專訪報導請點擊參閱這篇「堅持專業與誠摯之整體服務的日月音響」)。本次測試聆賞Constellation Audio Performance系列的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就在日月音響二樓的VIP視聽室進行。

永恆的設計經典Dynaudio Consequence UE終極版喇叭

到日月音響之前,只知道聆聽的主角是Constellation Audio的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還不知道要搭配推動的是哪一對喇叭,進入二樓VIP視聽室才發現竟然是Dynaudio Consequence UE終極版喇叭,儘管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在四歐姆負載時推力高達八百瓦,沒實際聆聽之前還是讓人對推動這對「惡名昭彰」喇叭的表現捏一把冷汗。對了,照片後方喇叭背牆前面可看到Stewart銀幕懸掛著,事實上日月音響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功力頂呱呱之外,對於高畫質影像及多聲道音響系統同樣在行,先前就以Sony VPL-VW1000ES投影機與Stewart這張獲獎連連的Reflections Active 170 3D銀幕,建構全台灣最極致的4K2K及3D家庭劇院(本站先前的深入報導請見這裡)。
Dynaudio Consequence UE是該廠1984年「前旗艦」的終極版本,2009年推出的「UE終極版」外型大致相仿,只有身高多了七公分,但「體重」卻暴增了40%之多,可見箱體的結構與用料比二十五年前考究多多。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的「三箱式」特殊結構,照片看過去左下方長條型的是中高音音箱,最上面長方形是低音音箱(有一支12吋單體朝前發聲),右下方是另一個低音音箱,兩者交接處藏有另一支12吋低音單體向上發聲,藉此維持頂部朝前發聲低音單體內部容積與壓力之恆定,不會受到「空氣彈簧」的影響讓振膜的震動及發聲不精準。至於後側下方音箱內同步運行的12吋低音單體,除了輔助前障板頂部低音單體之發聲外,由於新的UE終極版此處音箱由前代的「密閉式」改為「低音反射式」(低音反射管朝下往底板發射),因此實際上也是整體發聲之一部分。
從斜側面看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與一般喇叭剛好相反的單體排列是最大的特徵,這是為了讓低音、中音、高音、超高音等單體到聆聽者耳朵的距離及相位一致,所做的絕無僅有的特殊設計。1984年第一代Dynaudio Consequence推出時,有不少音響玩家開玩笑說這喇叭是否要倒立著聽,事實上五音路六單體設計的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分頻點分別是800Hz、1.4kHz、2.7kHz及15kHz,僅上面兩支單體就涵蓋了一般兩音路喇叭中低音單體的發聲範圍,底下三支單體負責的是高頻與極高頻之延伸,只要聆聽距離足夠,並不會有明顯音場偏低或高度感不對的狀況發生。Dynaudio這對Consequence UE喇叭本站先前2009年全球首度公開時就做過詳盡的剖析,相關設計細節與特色解說可點擊這裡詳閱,多篇器材評鑑報導各位也可進一步查閱本站【影音終極百科】 Dynaudio Consequence UE專屬頁面

天上星辰落入凡間的Constellation Performance系列 

擺在Dynaudio Consequence UE之間的,就是體型驚人的Dynaudio Evidence Center中央聲道喇叭,以及前端所搭配的音響器材,包括Constellation 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Virgo前級與Palyback Designs MPS-5數位訊源。

音質細膩、推力無窮的Constellation 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 

Constellation Audio Reference系列後級有Pegasus立體聲與Hercules單聲道兩款(請參閱這裡),較「平價」的Performance系列同樣也有立體聲及單聲道兩款,前者名為Centaur(半人馬座),後者型號則是Centaur Mono,日月音響動態展示的是單聲道版本的Centaur Mono,八歐姆負載時每聲道輸出功率500瓦、四歐姆時800瓦、二歐姆時則有1,000瓦。
儘管Constellation Audio說已在Performance系列的機箱上大幅削減成本,但近距離觀察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機箱作工,仍然細緻得遠超過絕大多數Hi-End音響製品。頂板與前面板的接合幾乎看不到縫隙,表面也佈滿了精細的顆痕與長條形顆粒突起。
視線轉到側面,可以發現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頂板不是厚度均一的「平板」,靠近邊緣處還有ㄇ字形的圓弧凹槽,這不僅僅是為了美觀,也能排除單一厚度頂板固定諧振頻率對聲音的劣化。當然,如此結構機箱的製作要比一般作法費工費時多了,但Constellation Audio即使推出較「平價」的Performance系列,也不願意在此有所妥協。對了,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側板與Reference系列相同,都是由整塊厚厚的鋁合金板材CNC車削出許多孔洞所製作出來的,各位可發現到每個「圓孔」開口的面積都不相同,可別以為Constellation Audio金屬加工技藝不佳,竟然無法做出整齊美觀的孔洞。事實上,這同樣是為了排除「規則化結構」單一諧振頻率的影響,實際上讓加工的複雜度又提高不少。
再來觀察一下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背板,備有兩組大型喇叭端子可作Bi-Wire使用。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備有兩組平衡輸入,其中一組標示為「Direct」者是搭配自家Virgo前級專用的,由於Virgo前級可輸出高達20V的無失真音訊,並且輸出阻抗低至50歐姆,和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Direct」輸入端連接時,可跳過Centaur Mono的輸入級電路,少一層放大可得到更為精純的音質,這也是Constellation Audio建議前後級要一起購買搭配的理由。

現代工藝極致Constellation Audio Virgo前級

Constellation Audio Virgo(處女座)前級是電源分離式設計,左側長方形的鋁合金機箱就是外接式電源,由交流電整流濾波穩壓為直流電的工作,就在裡面進行,可排除電源變壓器震動及電磁波發射對聲音放大電路的不利影響。即使只是電源箱,各位可看到Constellation Audio對機箱的製作仍是一絲不苟,前面板是厚度不一的鋁材且有三道凹槽處理。至於主機箱的作工當然更為細緻,整體造型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相互呼應。
貼近觀察Virgo前級機箱的精緻作工,相當於Reference系列Pyxis(羅盤座)全功能系統控制無線遙控器的432×230高解析度全彩顯示幕,也一併整合移植到Virgo處女座前級的前面板上,無論操作手感或螢幕顯示的字體都很有質感。
Virgo前級的機箱CNC加工廠與旗艦前級Altair是同一家,為降低成本沒有使用整塊鋁錠切削,但從側面頂板、前面板與側板的交接處,就可看出金屬加工處理的精細度。包括Virgo前級的外接電源箱在內,可以發現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機箱的前面板都是厚度不一的,為何要如此「厚工」?除了美觀之外,排除固定頻率諧振及讓前面板與背板呈「非平行結構」,讓整體聲音表現盡善盡美,才是最重要的理由。
仔細看看Virgo的背板,左右聲道的電源輸入也是完全分離的。此外,您注意到它左右聲道的接線板與一般不同,似乎是往內凹還有一層的架構嗎?事實上,這是沿用自Altair旗艦前級的「內部線路獨立避震」架構,左右兩聲道的放大電路是「獨立懸浮」在機箱裡,並且和背板是不相連的(用手按就可發現它會浮動),這是為了徹底排除震動對放大電路的不利影響,也是Constellation Audio獨有的設計。不僅如此,Virgo前級放大線路更是與Altair旗艦前級「完全一樣」,只是零件用料沒那麼不計成本而已,售價竟然可降低到僅數分之一!如果不講這是超值,也太說不過去了。

Palyback Designs MPS-5數位訊源與Siltech線材

Constellation Audio的Performance系列另有一部Cygnus數位檔案播放器,它是一部面向數位流音樂的數位訊源,不能播放傳統CD及SACD等音樂光碟。因此,日月音響在這套系統準備了同樣身為Constellation Audio「夢幻團隊」一員、可說是當代數位音訊處理大師Andreas Koch(本站專訪請見這裡)所推出的旗艦數位音樂播放系統Playback Designs MPS-5,來擔任CD、SACD與數位流音訊的播放任務,有關Playback Designs的背景及相關器材評鑑報導,各位請點擊參閱本站這篇「新一代數位訊源機皇Playback Designs」【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
優異的音響系統要有頂尖的線材來串連各個環節,從這個角度可看到Constellation Audio Virgo前級與Palyback Designs MPS-5數位訊源,所使用的電源線及訊號線都是荷蘭線王Siltech頂級製品,能徹底發揮本套頂級系統的完整實力。當天筆者在日月音響播放聆賞了許多錄音及音樂內容絕佳的CD與SACD,接著就以其中幾張為例來說明這套頂尖音響系統的表現。

融合醇美音質及無窮推力的全方位演繹音樂

這是由「鈦孚音響」所製作的第五張示範CD,收錄了包括Reference Recordings、Ancalagon、Audiofon、Delos Productions、MDG、Impex Records等唱片公司之選曲,內容涵蓋大型交響樂、室內樂、鋼琴、爵士樂、中國樂曲與西洋流行樂,這張「只送不賣」的超級發燒CD能全面檢測音響系統的音樂重播表現,當然是檢測日月音響這套超級組合的好題材(由蔡克信醫師所撰寫的本張CD深入導聆請見這裡)。第一首《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是取自RR-93CD的經典發燒錄音,在Constellation 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的驅動下,Dynaudio Consequence UE展現了寬深的舞台規模,一開始後排中央大鼓敲擊的能量驚人,但更出色的是低頻的「質感」與「解析」,這套組合不僅讓大鼓的定位「堅定不移」,包括大鼓的形體、鼓皮震動起伏的彈性,甚至連打到音樂廳天花板及牆壁的反射聲波,全都能鉅細靡遺地刻畫清晰。緊接著右側的銅鈸、銅管及左側的定音鼓,都有相當明確厚實的細節與空氣感,一方面顯示Constellation Virgo前級的失真極低,另一方面則是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能確實掌控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眾多單體的動作,包括日月音響這個空間,過去筆者曾多次聆賞過這對喇叭,其中也不乏他牌超大功率的後級,但能將Consequence UE「玩弄」得如此輕鬆寫意、靈活生動,同時還保有細膩音質與豐富細節的,還真是絕無僅有。至於規模較小的曲目表現如何呢?這張CD第八軌是《貝多芬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鋼琴觸鍵彈奏的細節及力度變化,以及大提琴的拉奏及唱和皆歷歷在目,音樂家的指法及情緒投入都可明白感受,顯現Constellation這套前後級反應的俐落明快。而且Consequence UE喇叭所表現出來既綿密又滑順的質感,實在迷人至極,讓人將這張CD不自覺地一首接一首聽完,無論古箏、二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或吉他等中西樂器,全都散發著既真實又直接的美感,原來這才是Consequence UE身為Dynauio旗艦等級製品的音質與音樂演繹實力。

為了進一步檢驗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是否真能被Constellation 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游刃有餘」地驅動,我特別播放了喇叭花的《The Sheffield Track Record/Drum Record》第六首《Jim Keltner》,這是鼓手Jim Keltner的單人表演秀,錄音充分捕捉了整套爵士鼓暢興敲擊的過程,大大小小多個鼓的形體及發聲定位都相當飽滿精準,此起彼落的鼓皮震動彈跳Q勁迷人,銅鈸的敲擊亦具實在的厚度與光澤,彷彿就有一套爵士鼓真實設置在聆聽室裡一般。還記得嗎?五音路六單體架構的Consequence UE喇叭,除了最頂端外露的12吋低音之外,「肚子裡」還另有一顆同為12吋的低音,兩者所負責的是800Hz以下的中低頻、低頻與極低頻(Consequence UE可低至17Hz),因此幾乎整個爵士套鼓的鼓聲都由後級驅動這兩支12吋低音單體發出,令人訝異的是Constellation 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竟能將每一聲鼓擊,都呈現得那麼敏捷、快速又充滿重量感,顯示這對單聲道後級確實可「牢牢抓住」Consequence UE喇叭這兩支12吋單體的動作。接著,我再拿出蔡克信醫師為「台灣音響愛樂協會」所製作的《天籟入魂》音響發燒友參考CD(詳細介紹及曲目導聆請見這裡),其中第二軌《鼓‧舞》正好與今年八月「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所贈送Blu-Spec CD的最後一軌是相同的錄音,但由於前者是蔡醫師執行過帶處理製作的,兩張CD播放的音響效果有些差異。怎麼說?蔡醫師《天籟入魂》版本的空間感、透明度、形體感都比較好,相對之下音響展Blu-Spec CD版本的低頻量感較多,但鼓皮細微震動的交代就顯得含渾不清,音場深度較淺、前後排的層次也較為模糊。一般系統要仔細比較方能分辨的差異,在這套系統上卻有如透過顯微鏡觀察般輕鬆浮現,除了Constellation Virgo前級的極低失真讓微小差異得以靈巧放大之外,Constellation 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對Dynaudio Consequence UE的「完全驅動」,讓這對喇叭的實力與潛力全然發揮出來,更是一大關鍵。

在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的外側,擺放了一對Dynaudio Evidence Temptation喇叭。其實,先前八月份「2012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的801展房裡,坐鎮掌廚的日月音響就以Constellation Audio Performance搭配此對喇叭,而且僅以功率只有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一半的Centaur立體聲後級驅動,就得到極為優異的整體音樂重播表現,堪稱是該次音響展全場聲音表現最佳的展房之一(相關報導請見這裡)。

Hi-End音響系統涵蓋訊源、擴大機、喇叭與串連各環節的線材,所有組成都是影響音樂重播的關鍵。然而,對於追求至高體驗的Hi-End音響迷來說,精純細膩的音質與完整龐大的動態,往往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兩難。前者只要各環節以重視電源、抑震、用料及干擾等用心去掌握,就能得到相當程度的回報;不過,基於物理限制,想要擁抱接近真實樂器演出的動態、能量與氣勢,作為發聲咽喉的喇叭無法以小巧玲瓏身軀達成任務,但如此一來就很難使用小功率的擴大機妥善驅動。在過去,基於種種因素,大功率擴大機始終無法擁有小功率、尤其是單端管機的醇美音質,這使得意圖擁抱大場面真實感的愛樂者,只能無奈地放棄對細膩音質的追求,然而「眾星雲集」的Constellation Audio卻扭轉了此一桎梏,無論旗艦Reference系列的Pegasus或Hercules,或者Performance系列的Centaur及Centaur Mono後級,都以同時擁有小功率細膩音質及大功率驅動能力,作為整體設計唯一的標竿,由多個125瓦單端放大模組所組成的架構,實現了過去這個Hi-End音響界難以企及的夢想。

此次在「日月音響」聆賞Constellation Virgo前級與Centaur Mono單聲道後級,確實是個十分難得的體驗,連Dynaudio Consequence UE如此「難搞」的喇叭都能整治得服服貼貼,發出如斯充滿光澤、綿密又活力十足的天籟,目前地球上應該它沒有無法妥善掌控的喇叭了(絕大多數更只要出動立體聲版的Centaur就可搞定)。完美的擴大機應該是通透純淨得不帶一點色彩,忠實地做好將訊源傳來之音樂訊號放大,並且精準驅動喇叭發聲的角色。從這個角度切入,Constellation Audio的擴大機製品確實是當前Hi-End精神及製作工藝之極致展現,親自走一趟日月音響,聆賞本文這套頂級音響系統的全方位音樂演繹,相信您也會對此有深深的讚同。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大顯創業125年的技術本色,Yamaha 全新AVENTAGE系列環繞擴大機RX-A3020、RX-A2020和RX-A1020 >>
<< 精雕細琢、處處用心,MBL Corona系列製作,全球最深入剖析探秘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