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原廠人物專訪
數位流的先驅Playback Designs,專訪當代數位音訊處理大師Andreas Koch


隨著數位流高解析音樂播放潮流的勢不可擋,有越來越多Hi-End音響廠家投入相關製品的研發,但若以產品之前瞻性、設計架構之完整、技術背景實力之堅強、或者最終也最重要的聲音重播表現考量,2008年推出創業作MPS-5 SACD/CD唱盤與MPD-5數位類比轉換器,立即就一炮而紅且席捲各國多項重要獎項的Playback Designs,無疑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這當然與其主事者、創辦人、總設計工程師Andreas Koch,在數位音訊專業處理業界三十餘年的豐富經驗與傲人資歷脫不了關係。Andreas先前僅在約二十年前為Studer工作時來過台灣一次,所以此番應總代理極品之邀來台,對各個前往採訪的專業音響媒體編輯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機會與體驗。

Andreas Koch的理想是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優質」甚至「超值」的數位音樂訊源,因此Playback Designs沒有華而不實的機箱外觀,一切以聲音優先及功能性作考量,即使價格遠低於同等級的競爭對手,但細緻的機箱處理仍顯現精巧的質感。

Andreas Koch是徹徹底底的技術人,而且在數位音訊處理(尤其是DSD技術)方面絕對是最頂尖的人物,但詢問了幾位分別對其專訪的同業,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非常親切謙虛,對於艱深的數位音訊處理相關技術,都能信手拈來以淺顯語句作說明,果真是對該領域有完整全面理解的大師。儘管目前Playback Designs產品鎖定兩聲道Hi-End數位音樂訊源,但由於本站是此次訪問Andreas媒體中唯一橫跨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者,我特別先詢問了Andreas有關他打造Dolby AC-1及AC-3的歷程。原來Andreas竟然是杜比實驗室(Dolby Labs)所聘請的第一位數位音訊工程師,廣泛運用於數位電視廣播及DVD的Dolby AC-3(Dolby Digital)雖然是破壞性的有損失壓縮音效,與DSD編解碼「高音質優先」之取向看似南轅北轍,但由於Dolby Digital必須將資料量壓縮到原有的十二分之一,在研發當時Andreas必須瞭解割捨哪些資訊才不會導致嚴重的失真,因此徹徹底底地將人類的「聽覺」研究過,這些經驗及知識對他設計Playback Designs獨特的解碼演算法很有幫助,也是該廠數位類比轉換勝過其他品牌的關鍵之一。

這是有光碟承盤抽屜的Playback Designs MPS-5,MPD-5機箱外觀設計也與其相同,此機箱由厚實的鋁合金板組構結合,機身分為銀白色及黑色上下兩截,機箱寬度部分也非死板的方正造型,除了讓視覺有所變化外,更重要的是排除固定諧振頻率的不利影響。前面板有細密的橫紋切削帶出現代雕刻藝術般的質感,顯示幕則分為上下兩部份,下方大型數字可顯示曲目軌道數及時間資訊,即使坐在遠處也能看得很清楚,上半部的小顯示幕則可告知目前播放的是CD、SACD或其他訊源。

1995年Sony及Philips發佈SACD規格,Andreas就是負責打造錄音室使用DSD錄音及編輯設備Sonoma的首席工程師,那是一套可作八軌數位類比轉換及類比數位轉換的DSD錄音剪輯混音系統,說Andreas Koch是SACD(音樂光碟)及DSD(SACD所使用編碼解碼技術)之父,可是十分恰當的講法。目前Playback Designs的產品,除了2008年推出的創業作MPD-5及MPS-5,就是去年新推出的MPD-3與MPS-3(詳細請參閱本站先前的詳盡新品剖析),「5系列」與「3系列」分屬高階與入門款、也都各自有「含轉盤」與「純DAC」的差別,這種作法直到現在都還是Playback Designs所獨有的。原本我覺得這當然是著眼於可共用機箱降低成本及售價,藉以提昇品牌之市場競爭力,而且數位類比轉換原本就是Andreas Koch所擅長的項目;不過,在訪談中Andreas不只一次強調他認為「記錄媒體沒有未來」,MPS-5及MPS-3分別加上SACD/CD與CD讀取機構,就是為了讓「傳統音響迷」能夠很方便地以SACD或CD光碟,透過Playback Designs的優異數位類比轉換技術,聆賞優美傳真的音樂重播而已,數位串流音樂下載應該才是未來音樂聆賞來源的主流。

左圖是純數位類比轉換器MPD-5的內部,右圖則為加上Esoteric VOSP光碟讀取機構的MPS-5,前者的用家可付費升級加購Esoteric VOSP並更換前面板,使其變身為具備SACD與CD播放功能的MPD-5,此種服務在Hi-End音響業界可說前所未有。

像Andreas Koch這樣在數位音訊領域已投入三十餘年歲月,甚至還領導全新開發DSD編碼及錄音設備的技術人,肯定非常注重儀器測試吧?這又是Andreas另一個令我感到訝異之處。沒錯,在研發過程裡他當然得動用各項尖端儀器量測,找出設計上的瑕疵或不足之處,不過他表示音響器材最終是要拿來用耳朵聆聽的,因此最後的調音及線路、零件用料都要以聆聽結果決定。這是由於他深切瞭解「耳朵是如何運作」,某些測試項目只要高出特定數值,對於人耳來說就無法分辨,假使一昧追求測試數據的漂亮,最終造出的可能就是儀器量測無與倫比,但實際聆聽卻不能讓人充分領略音樂之美的音響器材。舉例而言,MPS-5所使用的日本Esoteric UMK-5(VOSP)SACD/CD轉盤,著眼點就在其精密結構的耐用性,至於為何不用更高階的VRDS機構?透過Playback Designs獨家的PDFAS時鐘電路控制,實際聆聽配備VOSP與VRDS完全聽不出差異,自然沒有必要選擇昂貴許多的VRDS。另一方面,許多音響迷都發現數位流音樂檔案使用不同播放軟體,對於音樂重播表現都有差異,Andreas也有如此之體驗,確實有幾款播放軟體獲得較普遍的好評,不過他強調每個人電腦配備及設定都不同,也會是影響差異的變數,該如何選擇?每個用家都該在自己的系統上親自聆聽比較,再作最終的決定。

這是位於MPS-5/MPD-5機箱右後方上部的數位電路板,其下方則是類比電路板,Playback Designs是全球少數幾家自行撰寫數位音訊處理程式,不使用現成數位類比轉換晶片的品牌之一。

眾所周知,Playback Designs的數位類比轉換電路並沒有使用現成的DAC晶片,而是以自行撰寫的數位運算程式處理,所有不同格式的數位音訊(甚至包括MP3)都先升頻轉換為1bit/5.644MHz(DSD取樣頻率之兩倍),接著再以四倍升頻取樣至22.576MHz,然後才會進行數位類比轉換的動作,這是為了讓DAC設計最為單純簡化的緣故。你知道嗎?由於取樣頻率高達22.576MHz,Playback Designs的數位類比轉換電路竟然只需要使用一顆電阻!另一方面,一般傳統數位訊源的時脈管理都使用PLL時間相位鎖定技術,只處理頻率振幅的部分,將數位訊號內的高頻噪訊濾除,但卻完全不管時間軸的問題。而Playback Designs所運用的是「時間領域」(Time Domain)的濾波處理,在處理數位聲音信號的同時,也將輸入端產生之Jitter同步轉換為數位信號,將構成聲音的頻率與時間軸同步數位化,如此才可完全消除傳統PLL方式的時基誤差。然而,以上這些並非現成DAC晶片所能做到的功能,因此Andreas Koch必須以FPGAs可程式化晶片執行其數位運算程式,並且以分砌式線路來設計數位類比轉換電路。

MPS-5/MPD-5除了配備可連結個人電腦的USB端子,也有同軸數位與Toslink光纖輸入,是一部功能完整的頂級數位類比轉換器。值得注意的 是,由於內部對於數位時鐘相關電路已有完整的考量,Andreas Koch不認為外接數位時鐘會更好(即便是高精度的原子鐘),因此Playback Designs並未備有外接數位時鐘輸入端。

談到數位傳輸介面之選擇,顯然USB是Playback Designs所支持的格式,而且也是最多Hi-End音響廠家共同的選擇。為何如此?Andreas說USB開發之初並不是為數位音訊傳輸所設計的,標準規範並不支援24bit/96kHz以上高解析度音訊的傳輸,更不支援他所看重的DSD規格,但相較於其他介面,USB卻是「唯一」普及且可「雙向傳輸」的介面(Firewire也可雙向傳輸,但產品支援度低),這使得USB能以非同步傳輸方式,讓DAC端作為主時鐘信號控制個人電腦的數位音訊傳輸,將Jitter時基誤差予以排除。目前Playback Designs新推出的MPS-3與MPD-3已可直接支援24bit/192kHz、24bit/384kHz與DSD數位音訊輸入,先前的MPS-5與MPD-5則可透過外接USB介面加以對應。USB介面較大的缺點是傳輸距離較短,Andreas認為理想傳輸極限應該控制在五米以內,但如果在傳送及接收兩端使用USB及乙太網路的轉換器,中間的長距離傳輸就可使用乙太網路線,這是解決傳輸距離太短的好辦法。

目前數位音樂檔案傳輸下載越來越風行,正印證了Andreas早在2008年就推出MPD-5這樣鎖定數位流產品之遠見。由於SACD在市場上的接受度不高,Sony與Philips早已放棄此一新格式的推廣,儘管同等音質解析度的數位檔案DSD比PCM小得多,但已擁有DSD數位錄音剪輯設備的錄音室相對為少數,目前提供DSD數位音樂檔案下載的網站也不多,這對於以DSD處理為核心的Playback Designs會有影響嗎?Andreas表示DSD升頻只是他們為了讓「極簡化」的數位類比轉換提昇音質的必要過程,針對PCM數位音訊格式他家的獨特數位演算技術依然適用,因此Playback Designs用家並不需擔心相關的問題,只要放鬆心情、聆賞Playback Designs所帶來的動聽音符與旋律就可以了!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聲音能量密度、包圍感及現場感全面再提昇,士林曹醫師影音系統再擴增為17.3聲道 >>
<< 剽悍有力、智慧無敵,Integra DTR-30.4 環繞擴大機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