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VPL-VW80的120Hz Motionflow倍速顯示
2007年年底推出的VPL-VW200,是全世界第一部具備倍速顯示性能的投影機,在這一年間其他廠家陸續跟進120Hz倍速驅動的腳步,Sony也將其命名為Motionflow技術的120Hz倍速顯示「下放」給VPL-VW80,同時這正是此機如此受到業界與消費者矚目的最重要原因。因為,VPL-VW80所配備的Motionflow技術是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移植自VPL-VW200,功能及性能,一點都沒有因為價位低了許多而縮水。
簡單地說,Sony的120Hz Motionflow技術包括「Motion Enhancer」和「Film Projection」兩個部分。「Motion Enhancer」是藉由投影機影像晶片的強大運算能力,在原本輸入影像訊號的原始畫面之間,再插入投影機運算所得的畫面,請注意新加入的畫面是介於前後兩個原始畫面之間的影像,這「無中生有」的畫面讓影像的移動更為流暢。對於原本60Hz的影像信號是插入一個新的運算畫面,對於BD影片常用的1080/24p影像訊號,則是變為更驚人的96Hz呈現,也就是在兩個原始畫面之間,會新插入三個跟原始畫面完全不同的運算畫面,使得動作的流暢度提昇非常非常多。
那麼,「Film Projection」又是什麼呢?這是用來打斷殘影的「黑插入」手法,也就是在原本的兩個畫面之間插入一個黑畫面,打斷人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讓畫面的殘影感降低。「Film Projection」可以和「Motion Enhancer」搭配使用,以BD影片的1080/24p影像輸入而言,當「Motion Enhancer」開啟、「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1的時候,原本兩個原始畫面之間所插入的三個運算畫面,就變成只插入中間的運算畫面,前後兩個運算畫面則由全黑的畫面取代,這種模式下打斷殘影的效果最好,但畫面的亮度會大幅降低。因此,Sony還提供了「Film Projection Mode 2」和「Film Projection Mode 3」兩種模式,藉由將前一個畫面調亮、後一個畫面調暗的「逆Gamma補正」技術,讓整合的畫面亮度不會降低太多,但仍擁有部分「黑插入」打斷殘影的效果。關於VPL-VW200及VPL-VW80所使用的120Hz Motionflow技術,《PRIME AV新視聽》雜誌技術主編陸怡昶兄在該刊154期作了非常詳盡的解說,目前已經公布在《普洛影音網》上頭,請點選這裡免費加入會員,進入154期即可查閱,在此不再贅述。
![]() |
||
![]() |
![]() |
![]() |
Motionflow的處理效果,使用解析度測試影片來觀察更為清楚(上面三個測試畫面都會由靜止變成由左至右快速水平移動,都是《Hi-Definition Reference Disc》BD的 測試畫面)深淺不同紅色系的微小差異呈現,以及不同水果的質感與表面光澤變化、整體的立體感與重量感。)。「Motion Enhancer」開啟在High、「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1時,是動態解析度最高的狀態,VPL-VW80的畫面垂直解析度約在950線左右,非常驚人!「Film Projection」設定在Mode 3的時候,動態解析度會受到影響,但垂直解析度仍有約800線以上的實力,超出一般非倍速顯示投影機非常非常多。 |
![]() |
||
![]() |
![]() |
![]() |
要看清楚左圖快速橫向行進車輛的車牌,對Motionflow處理只是簡單的小菜。真正嚴苛的考驗,像是中圖海浪拍打岩壁的複雜水波起伏,還有右圖《007:皇家夜總會》片頭那細密幾何線條的旋轉交織,VPL-VW80也能輕鬆過關,帶來清晰鮮明的動態影像。 |
(請點擊下方頁面分頁頁碼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