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燒機深入研究
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全新世代參考前級,再立Hi-End音樂重播表現指標


創立於1970年的美國發燒管機名廠Audio Research(以下簡稱ARC),在1995年推出旗艦Reference參考級系列,該系列器材不僅凝聚該廠長久以來所累積的頂尖技術菁華,同時也是Hi-End音樂重播的表現指標,因此更迭絕不頻繁,且每次新品推出都吸引無數追求高品質音樂重播的音響迷及愛樂者關注。2013年,該廠推出全新旗艦前級Reference 10(以下簡稱REF 10),這套採電源分體設計的兩件式前級,以優異的電路設計與發燒的豪華用料,展現了該廠為求聲音表現盡善盡美的用心(本站剖析請見這裡)。不過,基於高昂的雙機製造成本,Reference 10的售價自然令許多發燒友大嘆遙不可及,許多人因此指望該廠能將技術下放,推出售價較親民的參考系列,例如將廣受好評的Reference 5SE(以下簡稱REF 5SE)升級為新版。

 

就這樣,音響迷望穿秋水等了兩年多,終於等到REF 5SE改版。這等待值得嗎?相信所有看到全新Reference 6(以下簡稱REF 6)的朋友都會認為絕對值得!因為不僅外觀有了極為劇烈的嶄新變化,內在也大幅進化,其類比線路真空管增加到六支,電源部份也更加精進,低頻控制能力更好、速度反應更快,聲音也更為透明,該廠負責聲音研究的Warren Gehl先生甚至自豪地表示,全新的參考級系列音樂性與動態已能達旗艦REF 10前級上的水準。日前,ARC國際業務經理Antoine Furber來台訪問,為大家帶來更多有關REF 6的訊息,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全新進化版的REF 6究竟有何令人驚喜之處。

 

Antoine Furbur是一位非常熱愛音樂、也對音響極有熱情的原廠代表。他肯定地表示,雖然ARC加入了義大利Fine Sounds Group,但原本的設計理念與聲音走向絕不會改變。他說他們至今依然遵循創辦人William Johnson遺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the state of the art),始終堅持純手工少量生產,產品線也只鎖定管機(沒錯,如今連晶體機都捨棄了)與數位訊源領域。更關鍵的是,該廠所有器材都經過有「金耳朵」之稱的Warren Gehl先生試聽驗收,有了這位堪稱是「ARC之聲的守護神」把關,大家大可放心。
圖中這位「神人」就是Wrren Gehl先生,在ARC任職長達20餘年的他擁有不可思議的「聽覺記憶力」,據說他甚至能夠聽出儀器數據看不出來的問題。ARC無論哪一部產品開發,從機殼、面板要用什麼材料到內部要用哪些元件,都得等他聽過才能決定,甚至連贈送的電源線也要他確認聲音符合器材特性才行,當然,器材的最終階段也務必經由他試聽驗收(REF 6當然也通過了神人的嚴苛考驗),就連所有回廠維修的產品也要經由他的金耳朵聽過才能送還給客戶,如此守護「ARC的經典之聲」真是太令人佩服了。
Antoine Furbur表示,ARC所有器材都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州工廠裡手藝純熟的師傅(該廠員工平均年資超過20年)純手工組裝,所以產量相當稀少,一天的產量差不多僅僅10至12部,這稀少性驗證了ARC器材不凡的價值;但可貴的是價值不等於價格,他家一直都不是市場上售價最為昂貴的品牌,以聲論價,ARC製品在業界有著絕對超值的優勢。
不僅手工打造,Antoine Furbur說他們還嚴格要求每一顆組裝元件,都必須百分百完全測試配對,不只是真空管,就算小至一顆電阻都必須經過同樣嚴謹程序。他還透過一個小故事說明ARC對品質的重視:某次Wrren Gehl先生在試聽一批器材時覺得聲音不太對,經過追根究底探查原因,才發現是變壓器供應商私下改了用料,儘管規格沒變聲音卻受到些微影響,於是他們毅然將整批產品全部退回重做,這種一絲一毫都絕不妥協的態度,證明該廠「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絕非空泛口號。
一看到REF 6的外觀,就知道它延續了ARC近年來在全球各地音響圈掀起風潮的Galileo伽利略系列設計精髓,如此出色洗鍊的工業設計,當然仍是來自Fine Sounds Group當家設計師Livio Cucuzza之手。這位自小生長於音響店的義大利設計天才,最愛的品牌之一就是ARC!也因此讓他得以成功地將品牌經典元素重新翻新,將ARC管機外觀修飾得更精緻、更優雅也更現代化。
ARC品牌最強烈的識別標誌,就是前面板一定要有兩支「招牌印記」把手,在Galileo伽利略系列這兩支手把被移往兩側,但到了REF 6仍被保留於前面板,以延續同系列旗艦REF 10的大器作風。不過,從REF 6前面板上左右兩顆閃耀光澤的大旋鈕、以黑底加襯的液晶銀幕顯示窗,以及下方中央六個小圓按鍵,都可以看出融入了Galileo伽利略GSPre前級「復古又時髦」的設計風格。
REF 6前面板左右兩顆大旋鈕,分別負責輸入選擇與音量控制,其中音量控制的調整級數比REF 5SE分得更細共103階,讓用家能進行更細膩的調整。中間的長條形液晶銀幕顯示窗,可顯示音量及操作狀況等眾多資訊。下方六個小圓按鍵由左至右分別是電源、選單、輸入、MONO單音、相位反轉與靜音。

REF 6的機箱本體採全新設計,不但更漂亮有型,機箱剛性也強化了,內部結構也更加堅固,可進一步隔絕來自電子與機械的干擾。值得注意的是,REF 6的上蓋沿用REF 10的透明設計,而且用的還是透明壓克力,其上方有許多可以幫助散熱的透氣孔,既實用又美觀。

不過,或許有人會心生質疑,這透明壓克力板夠堅固嗎?它會比一般擴大機常用的金屬上蓋好嗎?壓克力板會不會受到真空管發熱的影響?Antoine Furbur說完全別擔心,他們測試比較後發現透明壓克力上蓋本身的阻尼可以讓聲音更理想,而且管機前級的溫度根本對透明壓克力板沒什麼影響,他說自REF 6去年中推出以來沒有一部用家反應有狀況,大家大可信任ARC產品「比德國車還厲害」的品質管制。

由於REF 6在內部線路與用料成本上提高許多,且原廠認為過去REF 5SE 的背板端子似乎多了些,某些端子使用頻率也很低,所以REF 6的背板減少了一些端子以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不過儘管如此,REF 6配備了四組XLR平衡輸入、四組RCA單端輸入,以及平衡及單端輸出各三組(其中之一為錄音輸出),對於一般用家已算相當齊全、非常夠用了。

透過透明上蓋透視下方的真空管等各式音響元件,是否增添了不少玩機樂趣?原廠表示REF 6內部的變壓器、耦合電容器、音控電路、真空管穩壓電路,以及品質更優的機內配線等都是全新量身打造,基本上已經等於一款全新前級,說它是REF 5SE的進化版還真是小看了它。

僅就電源供應線路來看,REF 6就採用了更嚴密的真空管穩壓線路,以及電流輸出更大的獨家變壓器,有效提升大動態表現與細節再生能力,並且降低了失真。這顆獨家變壓器是ARC自行設計、選用材料再委託專業廠特製的,而且每顆變壓器都得反覆進行各種嚴格測試,像是把特殊麥克風塞入變壓器中,以測量線路工作時變壓器的噪訊,這比一般音響廠使用現成變壓器成本高出不少。此外,REF 6所使用的鐵弗龍材質交連電容也很驚人,單顆要價就高達150元美金,因為ARC認為交連電容對聲音的影響很大,現在所使用者是經過他們反覆測試各式各樣優質元件才精挑細選出來的。

REF 6內部最明顯可見的改變,是類比電路所使用的訊號管,由前代REF 5SE的四支6H30管(每聲道兩支)增加為六支6H30管(每聲道三支),原廠表示如此不但失真更低、背景更安靜,頻寬與動態表現也會更好。當然,ARC的招牌作法,在真空管頂端加橡膠環(圖中黑色部分)以減少麥克風效應,也依然可見於REF 6之中。

另值得一提的是,ARC對於內部整體線路的耐用度也更加強化。原本該廠機板線路銅箔就比別家「粗壯」,但REF 6的銅箔又進一步加厚了,不但聲音更好,對抗潮溼環境的能力也大幅提昇,這對身處潮濕氣候的亞洲國家來說可是一大好處,由此也可見該廠對於各地用家的體貼。

ARC對於用家的體貼,或許可以從Antoine Furber說的這個小故事看得出來。他說自己從20年前起就是該廠用家了,光是一套LS-22前級與VT-100後級就已「服役」18年,半年前他第一天去ARC上班時順便抱了一台老器材去維修,沒想到公司不但幫他修好還免費升級,讓他老婆開心不已。

當然,台灣用家要送器材回美國原廠維修、升級不可能免費,但一部耐用近20年的老音響還能在原廠完善的呵護下重獲新生,那可就令人感動了。一直以來,ARC不僅重視器材的聲音表現、經久耐用,更令人讚許的是他們非常注重完整的售後服務,在擁有齊全的零件庫存之外(其器材重要元件上都有ARC獨特編碼,以利維修時能迅速找到適合者補上),更珍貴的是工作崗位上那些傳承技術經驗的資深老師傅,Antoine Furber說維修部門最資深員工已待37年了,也許自己的器材當年就是這位維修師傅手工製作的。

在這個習慣物品大量複製、壞掉就丟的速食世代,ARC始終不隨波逐流、依舊以工匠精神細細打造每一部音響的態度,讓我們真正瞭解,Hi-End音響的價值不在高昂價格與稀少性,也不是它們播放音樂的表現有多逼真,而是足以傳家的美好珍貴回憶。

 

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參考前級主要性能規格
  • 頻率響應:+0-3dB, 0.4Hz至200kHz於額定輸出範圍內(平衡輸出,200k歐姆負載)
  • 失真率:低於0.01%於2V RMS平衡輸出時
  • 增益:主要輸出為12dB(平衡)/6dB(單端),錄音輸出為0dB
  • 輸入阻抗:120K歐姆(平衡)、60K歐姆(單端)
  • 輸入端子:四組平衡、四組單端,可指定旁通
  • 輸出阻抗:600歐姆(平衡)、300歐姆(單端),20K歐姆最低負載與2000pF最大電容量
  • 輸出端子:兩組主要輸出、一組錄音輸出(XLR與RCA端子皆備)
  • 最大輸入:20V RMS(平衡)、10V RMS(單端)
  • 額定輸出:2V RMS(平衡)、1V RMS(單端)
  • 串音:-80dB以上(在1kHz與10kHz)
  • 使用真空管:六支6H30P雙三極管,電源部分有6550C與6H30P各一支
  • 機箱尺寸(寬×高×深,mm):480×198×419
  • 重量:16.6公斤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全球限量200對的美聲藝術品,Vivid Audio十周年紀念版B1 Decade >>
<< Blue Aura X30攜手X-SUB超低音,不只豐滿下半身,更是全面的「超有感升級」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