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名廠大搜密
Light Harmonic Da Vinci Dual DAC,外型前衛卻有濃厚類比音色的數位音樂大師達文西


今年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可說特別火紅,連在南台灣舉辦的「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大展人氣都強強滾(10月31日起將移師台北故宮);但其實達文西不僅是位知名畫家,還是雕刻家、建築師、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解剖學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作家和……音樂家。因此,當一部數類轉換器被命名為「Da Vinci」(達文西),雖不是很意外,卻會令人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產品,膽敢以大師為名?

這家美國公司叫做Light Harmonic,從字面看好像和「光」有什麼關係,讓人覺得很酷很高科技;但其實這個名字謙虛得很,Light Harmonic指的是「很輕微的諧波失真」,對於一家上上下下都是死忠音響迷、甚至還都是不折不扣的「黑膠愛好者」所組成的公司來說,讓數位器材失真降到極低、讓訊號干擾降到最小,才是他們致力追求的目標。2010年,Light Harmonic以向藝術工藝大師達文西致敬之意,將旗下創業作命名為Da Vinci DAC,這部全球第一款支援384 kHz高規格傳輸的USB DAC,一推出就以領先群倫的研發創新實力,以及極具設計感的絕美外型,備受全球各地專業音響媒體讚譽,可謂完全不辱沒大師達文西之名。

Light Harmonic最新作品Da Vinci Dual DAC,堪稱是前代Da Vinci DAC的二合一進化版(Dual為「雙重」之意)。官網標示Da Vinci Dual DAC是「384K PCM Plus DSD 128」,除具備原有的384 kHz傳輸的USB DAC功能外,還增加了DSD解碼(並且與PCM部分完全分離),功能更為全面,難怪推出沒多久就一舉拿下2013CES創新大獎。日前,Light Harmonic主掌行銷的副總裁Gavin Fish特地來台,為專業媒體介紹這部自傲新作,以下,我們就來看看這部集美感與創新於一身的「音樂大師達文西」,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吧!

CES 2013的創新獎官網頁面上寫著Da Vinci Dual DAC不僅能對應DSD與PCM雙解碼,完全分離的DSD與PCM解碼核心讓兩者的音樂重播品質得以最佳化,幾乎與最佳的類比音樂系統沒有區別(for audio virtu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best analog sources in both formats)。

完美結合類比與數位技術,與眾不同的Light Harmonic

位於加州首府薩加緬度的Light Harmonic,雖然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但其創業作Da Vinci DAC一推出就因與眾不同的設計(詳見後述)而備受矚目,不僅廣受Hi-End音響圈好評,連國外電視媒體也做了報導。點擊上圖就可從這段英文影片看見不少Da Vinci DAC的研發與製作過程,老闆Larry Ho與副總裁Gavin Fish也現身說法剖析產品特點,而且還可搶先一睹Light Harmonic研發中的GEEK隨身型入門級USB DAC(融入了Da Vinci百分之九十的技術,但只要價約三百美元)!

主掌Light Harmonic研發設計的是老闆Larry Ho(賀元,出生於台灣),外貌年輕卻有雄厚的資深電子學背景。精通程式設計的他,26歲就寫出一套即時通訊軟體,當時用戶就超過四百萬人;在創立 Light Harmonic之前,他曾創辦過兩家成功的科技公司,也曾在Intel、Asus等國際大公司工作過,甚至還參與USB 2.0規格的制定工作。

這位電腦數位領域的專家為何會轉換跑道投入音響?Gavin Fish說當初Larry Ho只是擔心即將出生的小孩會毀了自己心愛的黑膠珍藏,所以想把所有的黑膠唱片轉為數位檔案儲存、播放,但由於市面上這類產品效果都無法令他滿意,就乾脆自己動手做,結果做得太好,朋友們紛紛勸進,Light Harmonic就此誕生,而完美結合類比與數位概念研發而成的Da Vinci DAC,也以獨具創見的設計迅速在市場崛起。

日前Light Harmonic在台發表會,由副總裁Gavin Fish為大家解說。Gavin非常爽朗健談又幽默,他甚至還笑稱自己是怪胎,老闆Larry Ho也是怪胎,就連造型工業設計者Raymond Ray也是怪胎,他說有這麼多怪胎湊在一起,才能做出傑出的產品。和一般國外行銷經理不同,Gavin本人就是個發燒音響迷,他甚至還擁有令大家驚嘆連連的「超夢幻的夢幻逸品」──Wilson Audio「WATT的001號和002號」(很難想像這對創業作竟然不在Dave Wilson本人家中),以及在Puppy出現之前,由錄音大師Keith O Johnson所設計與WATT搭配的Entec超低音。
因為Gavin的關係,Light Harmonic產品參加音響展的最佳搭檔,當然非Wilson Audio喇叭莫屬。圖中是官方臉書粉絲團頁面所發表的2013CES大展Light Harmonic展房照片,所搭配的喇叭是Wilson Audio的Sasha W/P(詳細剖析與多篇器材評鑑報導請參閱本站【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
Light Harmonic本地總代理和申達,也在發表會視聽室安排Wilson Audio Alexia喇叭,來搭配Light Harmonic Da Vinci Dual DAC演出,使用的擴大機是Dan D'Agostino Momentum前級與單聲道後級,線材則為Transparent製品(詳細可點擊參閱本站這篇「名廠大搜密」報導)。咦,或許各位對於前述的組合不會感到陌生,沒錯,這就是今年八月TAA圓山音響展Light Harmonic Da Vinci Dual DAC首次公開發聲的系統(本站詳細報導請見這裡)。有趣的是,在發表會這個比音響展展房大上數倍的空間,其實更有條件展露大開大闔的氣勢;不過,發表會時卻刻意安排了室內樂、爵士樂、鋼琴及人聲等相對較為「小品」的曲目,為的是讓在場專業媒體體認Light Harmonic Da Vinci Dual DAC對於音樂細節的超強演繹能力。幾曲聆聽下來,不由得不讓人對本機那極具「類比風味」的溫暖厚實音色佩服至極,完全沒有一絲生硬冷調的「數位聲」,讓人有正在聆聽細節豐富、音色溫潤、起伏靈巧、動態凌厲又完全沒有炒豆聲的頂級黑膠系統之錯覺!
這段畫面唯美、音樂動聽的影片,收錄的是全球各地知名音響評論員對Light Harmonic Da Vinci DAC的讚美之詞。不僅如此,這部器材還得到眾多頂尖音響雜誌與網站的推薦(如Tone Audio、Audio Stream、Stereo、Hi-Fi News與6 Moons等),可見其技術、設計與聲音表現都備受專業媒體肯定(Light Harmonic官網有收錄詳盡報導文章連結,請點擊此頁面連結最下方雜誌封面及獎項圖案查閱)。

設計來自功能!Da Vinci Dual DAC獨特外型下的秘密

這是Light Harmonic創業作Da Vinci DAC的孿生兄弟──Da Vinci Dual DAC。從外觀來看,兩者實在無法明顯分辨不同,只是後者增加了當今數位流最火紅的DSD解碼功能。不過,Light Harmonic並非如同一般省事作法只加上DSD解碼晶片,而是整個PCM與DSD架構各自獨立,從解碼電路、時鐘校正乃至電源供應(包括穩壓與整流電路)全都各自獨立,根本是兩部DAC的正規作法,照理說Da Vinci Dual DAC價格應貴上一倍,不過由於Light Harmonic很努力地控管成本,讓機箱與變壓器共用,因此這部新機價格僅高出五成左右。
現在坊間USB DAC一大堆,桌上型便當盒大小的也為數不少,Gavin就說有些人質疑他們的產品有必要做得那麼大、那麼重嗎?看看Da Vinci Dual DAC的規格,寬度及深度各470mm、高度200mm、重量28公斤,和一般純數位器材相比當然是「重量級」製品;但若從Hi-End音響來著眼,這樣 的體型絕對有其必要,其機身由六塊6061-T6航太級實心鋁合金錠以CNC挖空車製組合而成,就是許多發燒器材抑制機箱震動的重要作法。Gavin再三強調,Da Vinci的每一個設計都是「有道理」的,即使是看起來充滿科技感且很酷炫的特殊外型,也是基於功能性需求,而非設計師刻意賣弄創意。
為了強調「設計來自功能」這個重要理念,Gavin還提出好幾點作為印證。第一點是Da Vinci機箱為什麼要設計成上下兩截式?答案是為了徹底隔離干擾。Da Vinci下半部是電源供應,上半部則是數類轉換電路,如此就能把會相互干擾的兩部分獨立分離;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不乾脆做成電源分體式設計?Gavin解釋訊號傳輸路徑越短,Jitter時基誤差就越低,所以他們刻意不做分離式機箱以縮短路徑。
儘管如此,Light Harmonic對電源供應的講究絕不遜於一般分體式機種,這個電源供應箱內藏有三組獨立電源供應,且各自配備獨立變壓器,分別供電給「面板與USB介面」、「數位電路」與「類比電路」,同樣也是將相互干擾降到最低的根本作法。另外,還記得前面提過的PCM與DSD架構各自獨立嗎?當Da Vinci執行PCM解碼時,DSD電路不工作也不吃電,所以無從產生干擾;反之,當執行DSD解碼時,PCM也同樣關閉,如此煞費苦心以求電源純淨的努力絕對值得讚賞。
還有,為何Da Vinci機箱要可以「變身」,做成上半部可以旋轉錯開角度?上圖就是讓機箱可以旋轉的內部齒輪結構。儘管這樣轉動上半部、形成星芒狀的獨特外觀,很容易讓人覺得單純只是出自美學觀點,但實際上卻是由於Light Harmonic對好聲的追求,使其內部電路發熱量高出一般DAC許多,「旋轉變身」之目的,其實是為了達到最佳散熱效果!
左圖是轉成「星芒」外觀後,從前端操控面板下方往上看的模樣,除了中央較大者是底板螺絲固定孔之外,其他四個小孔都是貫穿底板的「進氣孔」。至於右圖則是左右兩端突出處底部的樣子,左右側各有十個「進氣孔」。當Da Vinci機箱轉成「星芒」模樣後,冷空氣就可由三處共24個小孔進入機箱內。
外界的冷空氣流經機箱內部,就可透過後方三角形的大孔洞流出,將機箱內部電路元件的熱量帶走,使本機擁有自然對流的最佳散熱效率,不需要另外安裝散熱風扇,因此也不會有運作時噪音干擾的顧慮。如此結合造型美感的特殊散熱架構設計,在Hi-End音響界可說絕無僅有。
這是Da Vinci Dual DAC取下最上層頂蓋的內部俯視照片,左下角是前端觸控面板處,右上角則為背板接線處,可以清楚看到前方與左右的「進氣孔」,整個聲音處理電路則安裝於內圈的圓環內,固定於整塊航太鋁合金材質的框架裡。
再者,Da Vinci上半部機箱為什麼有一圈壓克力冷光LED燈?答案當然不只是裝飾美觀!這個壓克力冷光LED燈有兩個用途,一是為了上下兩層鋁合金硬機殼的阻尼,二是溫度控制。Gavin說兩層堅硬組件之間必須有軟材料作為阻尼,而壓克力正好是軟性阻尼材料;此外,其內藏LED燈也可進行溫度控制,讓器材內部保持恆溫運作,如果機身內部溫度太高燈光亮度會削弱,反之溫度太低則亮度會提升,讓所有內部元件都能在最適當的溫度下工作,如此聲音表現當然穩定。況且,猶如「星艦」般的光芒也讓本機看起來更富科技感。
看了這麼多「設計來自功能」的說明,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就沒有單純只是設計嗎?那個前方帥氣有如戰鬥機駕駛艙的黑色觸控式操控面板,應該只是為了好看吧?很抱歉,它還是具有功能性!首先,那個有如傾斜駕駛艙的外型,是為了方便用家手握旋轉上半部機身;其次,表面完全平整的觸控式操控面板,也是Light Harmonic追求極簡設計的一個具體手法,其功能只有單純的切換,用家要進行選曲播放等作業都是以手邊的電腦、平板進行。
這是Da Vinci DAC和Da Vinci Dual DAC背面的接線板,左右聲道的平衡與非平衡類比輸出分列兩側,中間則有USB、SPDIF同軸與AES平衡數位輸入端子。至於消費者關心的升級問題,目前Da Vinci和Da Vinci Dual配備的都是USB 2.0,但Gavin說由於器材本來就採模組化設計,因此日後USB 3.0音訊傳輸規格一旦出爐,他們馬上就能提供USB 3.0的升級模組。原則上,本地代理商應能直接更換無需送回原廠,但詳細升級條件與相關細節,還是要等到新規格確定後才能公布。

以類比為概念與架構來設計數位器材

光從外觀就能找出這麼多端倪,內部的數類轉換電路與類比輸出架構應該也很精彩。還記得最前面我們提過,Light Harmonic上上下下都是不折不扣的「黑膠愛好者」嗎?這樣一群人來做數位產品,當然會有不同的觀點,Gavin就說Da Vinci是以「類比」為概念與架構而設計的,違背了許多一般設計DAC的法則。
違背一般設計DAC的法則?這種和別人反其道而行的作法真令人感到新鮮,究竟Light Harmonic有哪些「反骨作法」呢?據Gavin所言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特點:

設計特點一:極度精簡數位濾波、捨棄升頻訊號處理
看到這第一個特點,很多數位流玩家應該都會大惑不解,現在絕大多數的數位訊源廠商都強打自家的「數位濾波」、「升頻能力」一等一,哪有人會違背市場主流,堅持不用任何升頻的bit-perfect(精準位元對應)設計?Light Harmonic的理由是這兩者雖然能讓測試數據更理想,卻會造成pre-ringing(預鈴振)與post-ringing(後鈴振)失真,而這正是造成「數位聲」遠不如「類比聲」的元兇。為了證實這點,他們還找來目前最頂尖的數位濾波電路作比較,結果證實不用任何升頻的bit-perfect聲音果然更好。因此,Light Harmonic盡可能作「精簡」設計,Da Vinci的PCM解碼電路完全沒有任何濾波,至於DSD部分因本身極高頻的噪訊就大,不可能完全不濾波,但也只有兩組「必要」的濾波。如此將「數位」因子降到最低,就能讓Light Harmonic的產品更接近「類比」。

設計特點二:採用高成本、高難度的多位元R2R數類轉換電路
現今數位訊源大都採用方便省事的現成Delta-Sigma DAC晶片,但Light Harmonic卻走回老路,改用多位元R2R數類轉換電路。許多DIY音響迷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他們瘋了,因為這種「老式作法」聲音雖好聽,但製作難度與成本都不低,每一個Ladder都需要昂貴的精密電阻,而且需以手工將電阻陣列慢慢堆砌,只要稍有誤差就會影響轉換結果,光是以前做44.1/48kHz的R2R Ladder DAC就很難,更何況Da Vinci的規格拉高到384kHz?
但是,Light Harmonic卻認為,唯有透過R2R將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在解碼過程中不涉及任何運算處理,才接近「純類比」解碼架構,同時也是轉換速度最快的理想作法。為了尋找完美的精密電阻,Larry不斷測試比較,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Motorola日本廠製造的雷射切割精密電阻,只不過這顆具備超低誤差特性的電阻價格非常昂貴,一顆電阻就接近一片Delta-sigma DAC晶片的價錢,想想Da Vinci的R2R DAC解析度高達32 bit,而且還是全平衡架構,這得用上多少電阻?耗費多少成本?這種業界認為「呆子才會做的蠢事」,除了一心追求「類比聲」的Light Harmonic外,大概也不會有其他廠商跟進吧!至於DSD的解碼部分,由於採用R2R Ladder DAC製作的話,本機的機箱肯定無法容納,因此是採用Delta-Sigma晶片加上兩道降低Jitter處理,它與PCM電路除了變壓器共用,從穩壓到整流處理都是各自獨立的。

設計特點三:導入純A類放大管機作法,打造極致類比輸出架構
Da Vinci的類比輸出電路也相當精采,由於Larry不僅是黑膠迷也是個管迷,因此導入許多管機常用的作法。Light Harmonic堅持使用JFET做單端純A類放大,設計雙單聲道差動放大電路,不使用一般市面上現成的IC放大晶片,沒有任何負回授也不用OP放大器,而是全部由自己慢慢用晶體分砌、搭建出放大電路,輸出端的緩衝級還能消除高次諧波失真、讓音質自然,這種費時費工的「苦力」作法,若非「類比狂熱者」還真是做不出來。
另外要補充一點,純A類放大電路的發熱量高出許多,但Light Harmonic始終堅持不能有任何噪訊干擾,怎麼可能會裝上吵人的散熱風扇?他們的解決作法,就是前面提過在器材上半部尖角下方安排許多小孔洞,藉由溫差讓空氣自然對流帶走熱氣。

Light Harmonic在DAC數位科技的獨家技術

光是設計內部的數類轉換電路與類比輸出架構就這麼有想法,Light Harmonic一定還有其他引以自豪的獨家技術吧!畢竟Larry可是個精通程式設計與電子學的專家,又在一流電腦公司帶領過研發團隊,要開發出與傳統音響迥然不同的DAC技術應該也不是問題。在這次發表會上,Gavin當然信心滿滿地提出三項他們引以為傲的技術特點:

技術特點一:以「三重緩衝」(Three-Layer buffer)重整時脈,消除時基誤差
許多數位訊源廠商都會使用暫存技術,也就是在接收到數位訊號後先暫存緩衝以重整時脈;不過,Light Harmonic的「三重緩衝」(Three-Layer buffer)技術卻與眾不同,強調對數位音頻信號的轉換,可以達到完全精準的時基,不受到其他時脈的影響,他們正在申請專利的Three-Layer buffer緩衝技術與今日許多超高速電腦所使用的類似,但還是第一次運用於Hi-End音響領域。

技術特點二:捨棄最夯原子鐘,以三個傳統石英振盪器全面校正時基
在校正時基誤差部分,Da Vinci內部配備三個校正時鐘,原廠稱之為Triple (3X) Clock,分別給USB Clock、Multiple 44.1與Multiple 48;詳細來說,就是一個專門負責USB介面的時脈,44.1kHz訊號與其倍頻處理用一個時鐘,而48kHz訊號與其倍頻處理再用一個時鐘,以提供數位類比轉換電路最精準的時脈。
有趣的是,近來許多數位訊源都以精度一個比一個高的「原子鐘」做號召,有些時基誤差甚至低到有如天文數字,如此來看Light Harmonic竟還使用傳統的石英振盪器,會不會太遜了些?原來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原子鐘,但就像DAC晶片不如R2R一樣,傳統技術不見得一定差。Larry認為,無論原子或石英都只是時鐘裡產生震盪的元件,哪個震盪的頻率最準就是最好,原子鐘校正雖然準確,但世上卻沒有任何已知原子震盪準確度等同44.1kHz或48kHz頻率。
也許有人會問,那許多高階數位訊源使用的銣原子鐘呢?銣這種原子的震盪頻率大約是48.7kHz,雖然最接近但還是有些許誤差,而且隨著倍頻提高誤差會更大;此外,它必須經過運算修正之後才能使用,但修正的過程中會產生噪訊,這是Light Harmonic所無法容許的。相反地,石英震盪的準確度取決於石英尺寸與品質,這部分可以人為控制,只要找到尺寸更大、品質最好的石英經過精密切割,就能精確產生44.1kHz或48kHz的震盪頻率,由此來看石英振盪器的準確度反而會比原子鐘更高。

技術特點三:以LSB修正技術來填補訊號、消除誤差
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當16 bit的訊號要進到24 bit或32 bit的DAC時,一定會先將16 bit訊號轉換為24或32 bit,其實不然,市面上的DAC多只是將16 bit後面補上「0」而已,也就是所謂的Least Significant Bit(LSB,最低有效位元),這樣不會產生可以聽聞的誤差嗎?當然會,但業界卻普遍忽視這個「小」問題。
Light Harmonic不想像同業一樣,於是他們研發出LSB修正技術,將16 bit填補成真正的32 bit訊號,這種轉換不會改變原始訊號,卻可以消除LSB誤差。為什麼是32 bit訊號?不是16 bit、24 bit、32 bit DAC各自獨立?Gavin笑說這樣分別處理不同位元深度的訊號當然很理想,但以R2R的作法來做Da Vinci的體積會超大、成本也會貴到嚇死人。況且,儘管只是將16 bit填補成真正的32 bit訊號,這個有效解決之道就已震驚業界,讓Da Vinci一推出就爆紅。

同場加映:以「光速」為名的數位線,Light Speed USB Cable

不僅推出高水準的DAC,近來Light Harmonic還致力推廣數位線材,Light Speed USB Cable就是他們自家研發的優秀新作。相較許多標榜「粗壯」的發燒Hi-End線材,Light Speed USB外觀顯得細瘦,但可別因此就小看它,其傳輸頻寬可是高達10GHz,訊號快速通過時絕不會遇到任何阻礙,當然也不會受到雜訊干擾、造成損失,因此能完整傳達現場音樂予人的感動。
除了頻寬規格高到難以想像,Light Speed USB Cable設計也非常特別,其分為兩款,一款為單線式USB線,另一款則是將電源供應與訊號分離的雙線式,中間可外加阻隔器,讓電源與訊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此電源噪訊就不會干擾到數位訊號。Gavin說由於Da Vinci的USB介面本身就有供電,無需從電腦端USB取得電力,所以用家購買單線式的USB線即可;反之若使用的是其他從電腦端供電的USB DAC,就得選用雙線式的Light Speed USB線。
這是雙線式的Light Speed USB Cable,共有紅白兩款,加上阻隔器各有不同味道。
在這次Light Harmonic新品發表會場,Light Speed USB Cable也有完整陳列。值得注意的是,盒內保證卡上竟寫著「No Questions Asked Warranty」(完全不囉唆的保固服務),Gavin說用家碰到任何狀況,即使是家中貓狗把它咬破洞,他們也會直接更換一條新的,如此難得的「終身保固」服務,看得出該公司對「顧客至上」確實落實得相當徹底,也印證了Light Harmonic這家與眾不同的公司,真是在在充滿發燒音響迷的用心與熱血啊!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Burmester德國原廠專訪之一:引領潮流、創新技術,美學與工藝的完美結合 >>
<< 2013年第34屆台北國際Hi-End音響暨影視大展現場報導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