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器材評鑑
聲形皆美的Onix MC6音樂中心,集優質數位訊源與擴大機於一身


第一眼看到Onix MC6的人,第一句話一定是:「好漂亮!」接著往往是:「好漂亮的CD唱盤。」沒錯,Onix MC6外形確實非常漂亮又美得極有特色,但它並非只有播放CD的功能而已,還身兼數位類比轉換器、AM/FM收音機、MP3以及iPod/iPhone播放機與綜合擴大機(還可作為前級使用)於一體,可說是功能全面的多媒體音樂中心,只要接上喇叭,就能享受美妙的音樂。放眼Hi-End音響界,外型這麼漂亮迷人、功能多元豐富、價格又僅有三萬出頭的All-in-One機種,還真是絕無僅有。

誕生於1979年的英國音響品牌Onix,最早是以擴大機起家,隨著英國許多品牌的揚聲器在全球音響市場上大受歡迎,Onix擴大機也以其醇厚的音質廣受喜愛。如今,Onix已蛻變成產品線齊全的公司,但其優美的音樂性、高貴典雅的外型與平實的價格依然不變,因此在國內外音響界與專業媒體界評價都很高,本文的主角Onix MC6音樂中心,就是另一部備受好評之作。以下,就為大家剖析評測這台聲形皆美的全能音樂中心。

外型獨特、功能齊備的愛樂良伴

MC6 其實並不是Onix首部美形音樂中心,之前還有一台模樣相同的MC5。換言之,MC6是MC5的後繼機種。從外觀來看,這兩部器材有如孿生姊妹讓人分不出來,但其實內在有不少差異,詳見後述。
Onix MC6全鋁製外殼質感極佳,精緻做工遠遠超乎其身價。堅固厚實的四根腳柱中,其中有三根巧妙地分別作為「電源控制開關」、「音量大小調整」或「輸入訊源選擇」之用,實在是匠心獨具的高明設計,搭配透明壓克力CD壓盤的藍色LED光環,整體外型品味出眾。
從背板的端子配置,可知MC6的功能有多麼全面。從右側往左看,第一個端子就是當紅對應數位流音樂播放的USB DAC,而且MC6還是最高可對應192kHz/24bit數位音樂信號的非同步傳輸者,許多歐美品牌光是如此機能的一部USB DAC,價格就與本機相當了!接著往左是一組RCA輸入端子,可外接類比音樂訊源使用,再來是一組前級聲音信號輸出,可外接更大功率的後級來推動喇叭。不只如此,儘管MC6內建的DAC等級很高,你仍可以透過數位同軸輸出外接更高級的數位類比轉換器,至於底下那組Video輸出是什麼呢?原來是對應將 iPod/iPhone內的視頻輸出至電視之用。再往左看,是本機內建FM/AM廣播收音的天線連接端子,背板最左側則是內部後級可直接驅動喇叭的喇叭端子。
許多歐美Hi-End音響製品,就算身價高達數十萬元新台幣,所配備的遙控器卻是輕薄的塑膠製品,它們在Onix MC6面前肯定會羞愧得抬不起頭來!為什麼?MC6這支拿在手上沈甸甸頗具份量的遙控器,是極高品質的鋁合金製品,也是Onix產品一貫的標準配備。對於怕麻煩的人來說,操作Hi-End音響輕鬆選曲就像遙控電視節目一樣簡單,真是再方便不過了。
MC6的CD唱盤採用Sanyo讀取機構,與Philips的伺服控制電路。相對於一般常見的抽屜承盤設計,MC6特別做成上掀式,必須以手動開啟,這種設計不但看起來更漂亮,少了帶動馬達還可減低惱人的雜訊干擾,排除抽屜承盤的震動影響,並增加使用壽命。
本機CD讀取機構的上蓋是厚度相當厚的透明壓克力,平常一眼就可看見是否有音樂CD放置其中,只要一開機,U型鋁合金上支架底部的三顆藍色LED就會發光,讓整個透明壓克力圓盤發出迷人的藍色光芒!
現在iPod/iPhone Dock音響很流行,但聲音普遍很糟糕,因此Onix早在MC5時代就於頂板後部中央設了專用接埠底座,提供蘋果迷更佳的音樂聆賞品質。MC6沿用前者設計,但專用接埠換成品質更好的版本,對於聲音表現自然有所提昇。上圖可看到Onix隨附了一個塑膠保護蓋,無論運送途中或平常不使用時,都可將連接埠蓋上,避免灰塵影響接觸緊密度與音樂重播品質。

質感及作工出色的全鋁合金機箱 

儘管Onix MC6的價位平實,但包括頂板、底板都是鋁合金材質,前後面板、側板及腳座也不例外。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前後面板與兩塊側板,也是使用弧形的鋁合金組件連接,由交接處接合緊密,可見本機金屬加工精度之精確。對了,右前方這支圓柱腳座的頂部,就是本機的音量控制旋鈕。
翻過來看看底部,整塊金屬底板大部分面積都有散熱孔分佈,平常使用時冷空氣可大量進入本機散熱。從這個角度,也可發現MC6渾身上下都沒有一處銳角。
MC6的四根圓柱腳座底部是一塊鋁合金圓墊,正中央則是一個半圓球突起的橡膠墊,即使堆疊在其他器材或放置於書桌上,都不會損傷到底下的物件。對了,要拆卸本機的底板之前,得先將四支圓柱腳座的鋁合金圓墊先旋轉拆下。
拆下圓墊之後,就可看到四支圓柱腳座其實是略大於半圓形的鋁合金鑄件,內部雖然是中空的,但整體的強度與剛性相當高。此外,透過中央的螺絲孔向下望,可發現三支具備控制功能者,有相對應的電路板伸入其中。
Onix MC6拆下底板之後,可以看到內部有多塊電路板,眾多主動及被動電子元件塞得滿滿的,照片右上方那塊電路板就是對應USB輸入之用。

極為考究的用料與製作

為了讓震動影響降到最低,這塊USB電路板的排線用膠封住了,因此無法完全拆下,只能這樣掀開來拍照。相較於前一代的MC5,本機使用的XMOS XS1-L1 USB接收晶片(上圖電路板正中央有打勾記號者)要高級許多,這顆XMOS晶片有多火紅?從目前許多歐美高階數位類比轉換器內都可見其身影即知(包括身價數十萬元的器材,Onix與本機售價相同的USB DAC兼耳擴DAC25B也使用同一元件),如今售價僅三萬多元的Onix MC6也用上這種好料,不可謂不超值。XMOS XS1-L1 USB晶片不僅可接受最高192kHz/24bit格式的音樂檔案,還能進行非同步訊號傳輸,由DAC內部的時鐘系統加以時基校正,如此降低了時基誤差對聲音的影響,聲音表現自然更加精確。更棒的是,這枚XMOS晶片一併整合了iPod/iPhone音樂檔案的接收功能,再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如此不但聆聽高音質音樂更方便,聲音也更加動聽。
Onix MC6內部核心DAC,則和MC5一樣交由Burr-Brown的PCM1796晶片(上圖中央偏右、由五顆電容圍繞者)負責。這顆備受好評的晶片最高支 持192kHz/24bit高解析取樣頻率,同時也負責USB端訊號的解碼。在Burr-Brown PCM1796將數位音樂信號轉換為類比之後,傳送到上圖左側的兩顆Burr-Brown OPA2134PA進行I/V(電流/電壓)轉換,之後再由一顆相同的OP作低通濾波處理,接著再送入前後級放大電路。
MC6是前管後晶(真空管前級搭配晶體後級)設計,上圖就是前級部分所採用的5670真空管。前面說過Onix是靠擴大機起家的,對於放大電路的設計與元件用料自然是行家,新款的MC6訊號放大用真空管,從大陸製造的6N3管改成美國原裝GE軍規的5670中放大因數雙三極管,不但耐用性更高,音色更得到大幅提升。至於後級部分,MC6所使用的是兩顆ST意法半導體的TDA2050作功率放大。
也許有人看到功率輸出比起MC5的15瓦僅微幅提升為20瓦(8歐姆負載時),會懷疑MC6的推力並擔心喇叭該怎麼搭配,其實無須杞人憂天,TDA2050功率晶體最高可做成50瓦輸出,Onix MC6設定的20瓦輸出只是為了讓功率晶體的工作更為線性、失真更低、音樂更傳真而已,況且這樣的輸出功率搭配好推的書架喇叭已綽綽有餘。如果日後想升級搭配大型落地喇叭,也可以將MC6單純作為數位訊源與前級使用,透過其前級聲音信號輸出到外接大功率後級,就能享受更全面的音樂表現。而且,您真的以為 Onix MC6只推得動小型書架喇叭嗎?其實不然,看看上面兩張照片,MC6機箱內右後方的電路板都是供電源使用(左圖),左側三分之一機箱更全為電源電路佔據, 充沛的供電讓本機推力絕對不可小覷。
對了,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Onix MC6內部似乎沒看到任何散熱片、頂板上也沒有散熱片的蹤跡,那麼本機究竟怎麼處理散熱問題?仔細瞧瞧,就可發現機箱側面電源部分這幾顆整流晶體鎖在一塊 L型黑色金屬片上,而且其頂部還有白色的散熱膏,原來Onix利用這塊L型金屬片與底板連接,透過底板來散熱。

聆聽搭配器材與線材

原本使用了一些小型書架式喇叭來搭配Onix MC6,發現本機都推動得輕鬆愉快,為了試試它驅動更大型落地式喇叭之能耐,特別以剛好也在本站的Atlantic Technology Atlantic AT-1搭配看看(左圖)。這款喇叭有著結合低音反射式、氣墊式及傳輸線式等特點的獨家H-PAS(Hybrid Pressure Acceleration System混合壓力加速系統)特殊音箱結構,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驅動的,沒想到Onix MC6推起來居然仍是出乎意料地靈巧,於是便以此作為定稿搭配(Atlantic Technology AT-1詳細器材評鑑請見這裡)。

線材方面,由於本機已經結合完整的數位訊源及擴大機功能,所需要的線材只有喇叭線與USB線而已,我所搭配的是「管迷 工坊」所製作及代理之線材,包括「Tube Fan Studio SC-2喇叭線」「ViaBlue KR-2 Silver USB線」(兩款線材詳細器評報導請點擊各自品名查閱)。

極為優異的音樂重播表現

去年十月初才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聆聽過Carol Kidd的現場演唱,渾厚飽滿的歌聲迄今仍深深印在腦海,以Onix MC6播放由Linn以20位元A/D轉換器並使用24K金壓片的Carol Kidd《Gold》金曲精選集,開頭最著名的招牌曲《When I Dream》實在是恰到好處,Onix一向較為厚實的聲底在此有極佳的幫襯,雖然只是簡單的吉他伴奏,但吉他的撥弦細節相當清晰寫實、吉他音箱的共鳴形體紮實明確,音場整體的空間感描繪歷歷在目,Carol Kidd的嗓音既飽滿又透明、既甜美又溫潤,而吉他彈撥的力度更充滿勁道。原本還對Onix MC6看似「小巧」的每聲道20瓦推力(8歐姆負載時)有點擔心,但它驅動結合結合低音反射式、氣墊式及傳輸線式等特點之H-PAS特殊音箱結構的Atlantic Technology AT-1喇叭(詳細請見這裡),播放第七首《Angel Eyes》時,Q彈有勁又表情鮮明的貝斯顯現極為出色的低頻控制力,加上鋼琴俐落晶瑩的觸鍵,以及爵士鼓飽滿的鼓聲及清脆的銅鈸敲擊,襯托Carol Kidd充滿磁性的魅力歌聲,彷彿讓人置身Pub的氛圍實在令人迷醉,此時要是把聆聽室燈光都關掉,看著Onix MC6透明CD壓盤的藍光與兩側紅咚咚的真空管相互輝映,確實有讓人緊繃情緒立即放鬆的魔力。

播放較大編制的曲目時又如何呢?當然我們不會期待Onix MC6可輕鬆應付馬勒的交響曲或華格納的歌劇,但類似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這類不是那麼爆棚的管弦樂曲倒是沒有問題,由EMI所出版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的版本,一般都認為是本曲目演繹及錄音皆上乘的佳作。普列文的指揮可說是爽朗鮮活、充滿朝氣的,全曲旋律的起伏昂揚透過Onix MC6顯得相當靈巧,弦樂部的光澤感頗為可人,銅管的吹奏則有足夠的厚度,由高至低全頻段的平衡性不錯,絲毫沒有小功率擴大機容易出現的「頭重腳輕」之弊病。嚴格來說,Onix MC6管弦樂團演出的聲音厚度仍無法與大功率擴大機相比,但關於細微強弱起伏的刻畫可說讓人喜出望外。無論搭配B&W Silver Signature書架式或Atlantic Technology AT-1落地式喇叭,Onix MC6都能拉開一個具體有形的音場,前後左右的層次分明且在大音壓樂段依舊穩定,光以擴大機部分而論已屬不易,更別提本機還有包括192kHz/24bit非同步USB DAC在內的豐富訊源功能。另外找了一些同樣曲目的CD等級(44.1kHz/16bit)與192kHz/24bit音樂檔案作比較,Onix MC6同樣能輕易地解析出後者具備更豐富的細節與更凌厲的動態,顯示本機從DAC以後的類比電路中性及解析能力。

泡一杯好茶或咖啡,關掉聆聽室的燈光,眼睛看著Onix MC6散發如此迷人的光芒,耳朵聽著它驅動喇叭所流洩的美妙音符,就是本機讓人銷魂的魅力所在!

以Onix MC6集眾多機能與小巧體型於一身,又具備對應192kHz/24bit的USB DAC解碼,再加上十分平實合宜的價格,相信可成為許多愛樂者建構床頭或書桌上小巧音響系統之首選。原因無他,因為只要配上一對小型書架式喇叭,Onix MC6就可播放音樂CD、聆聽 FM/AM電台廣播、插上iPod或iPhone,也能以USB線與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相連,這實在是太方便了!不過,可千萬別以為Onix MC6的能耐僅止於此,上面的音樂聆賞描述,就是驅動Atlantic Technology AT-1喇叭於本站略大於十坪之視聽室聆聽的,儘管大音壓下的控制力與大功率擴大機仍有差距,但Onix貼心地為MC6設置了前級信號輸出,因此給予了本機更大的未來升級可能空間。以Onix MC6聲形皆美、功能滿載又有極佳的升級空間,再加上低廉合宜到不可思議的價格,當然應該獲得本站的「最佳推薦」!

Onix MC6音樂中心主要性能規格
  • 頻率響應:10Hz-20kHz(±1dB)
  • 輸出功率:20W x 2(8歐姆負載時)、30W x 2(4歐姆負載時)
  • 訊噪比:高於90dB
  • 輸入靈敏度:200mV/47KΩ
  • 總諧波失真:低於0.1%
  • 消耗功率:55瓦外觀尺寸:457 x 314 x 142mm(寬x深x高)
  • 重量:9公斤
  • 參考售價:新台幣34,000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固守不斷創新的基因!KEF總工程師Mark Dodd談純粹原音背後的複雜工程奧秘 >>
<< 前進板橋秀泰影城,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環繞音效體驗與揭密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