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 313 »


【影音最前線】Ayre研發團隊再添大將,前B&W Group技術長Alan Clark震撼加入!
初級會員
註冊日期:
2008/5/30 1:06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0

產品線以最頂尖前後級、綜合擴大機與數位訊源為主的Ayre,旗下製品都由創辦人兼總設計師Charles Hansen操刀,全平衡與無負回授設計造就Ayre極細膩的音質、極低的失真、極高的透明感、極清晰的音場與極寬廣的動態。就學時主修物理的Charles Hansen,不僅在電子類音響製品的設計表現傑出,Ayre所推出的「調音木塊」也頗受音響發燒友推崇;他在創立Ayre之前為Avalon設計的創業作Ascent喇叭,更開啟「鑽石切割」全無平行面音箱喇叭之先河,真可說是Hi-End音響業界難得一見的全方位設計奇才。

在過去,Charles Hansen是Ayre公司的靈魂,也是Ayre產品精神的代表。Charles過人的創意與對音樂重播品質的苛求,也是Ayre製品始終領先業界的保證。不過,從現在開始Ayre的「戰鬥力」又更強悍了——因為Charles Hansen網羅了另一位頂尖知名設計師Alan Clark,並授予研發執行副總裁職務,他們倆人將與Ayre的資深工程師Ariel Brown,一起組成空前的研發鐵三角。有了Alan Clark這位強將加入,可預期未來Ayre產品將會有更優異的影音品質、產品線內容可能更廣泛、甚至連造型設計都可能更有新意!

為什麼?這就要從Alan Clark的精彩背景說起,他在Hi-End音響業界已有超過十七年的資歷,前面十年任職於Linn,後面七年則擔任B&W Group的技術長與Classé Audio研發副總裁,這段期間內三個品牌最重要的音響及視訊器材,幾乎全都出自Alan Clark之手。以Linn而言,包括Unidisk、Classik Movie、Linn Kivor、Sondek CD12、 Ikemi、Genki、Karik、Mimik、Classik Audio以及AV5103多聲道環繞處理前級,Alan都是研發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推手。至於B&W與Classé最近這十年內的重要產品,包括B&W ASW DB1主動式超低音、B&W Zeppelin iPod專屬音響與Classé CP-800前級、SSP-800多聲道環繞音場處理器、CA (Delta)及CT後級,還有CDP-502、CDP-300、CDT-300、CDP-202以及CDP-102等CD/DVD播放器,都是由擔任技術長與研發副總裁的Alan Clark大力推動。看到上述這些洋洋灑灑的明星名單,就讓人對Ayre未來新品的推出充滿期待!

Alan Clark過往所參與設計的部份著名Hi-End音響製品

Linn Sondek CD12:儘管Linn早在2009年年底就率先宣佈全面終止CD唱盤生產,並全力投入推展DS(Digital Stream,數位流)唱盤,但這部於1998年推出、售價兩萬美元的Linn Sondek CD12 CD唱盤,依舊是Hi-End音響史上的經典之作。Sondek CD12的機箱尺寸、由整塊鋁錠所銑切出來的厚實機箱、甚至是「微笑曲線」的前面板與顯示幕,全都在後續DS系列數位流播放機的旗艦製品Klimax DS上頭保留下來了!
Linn AV5103多聲道環繞處理前級: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製品,Linn也是少數對多聲道家庭劇院同樣專精的廠家,這部當年的旗艦多聲道環繞處理前級AV5103,性能表現擁有極高評價。後來Classé著名的SSP-800多聲道環繞音場處理器,同樣也出自Alan Clark之手。Ayre是否會在超強全能數位影音訊源DX-5之後,由Alan Clark主導再推出相對應的新世代多聲道環繞音場處理器呢?實在非常令人期待!
Classé CP-800前級:光是前面板與側板一體成形的漂亮弧線就讓人眼睛發亮,這部CP-800前級與同時推出的CA系列後級,除了聲音性能表現一流之外,多年後來看其簡潔雅緻的美感,還是令人讚嘆。
B&W ASW DB1主動式超低音:這支使用兩顆12吋大口徑、長衝程低音單體背對背配置,並且內建1,000瓦後級的主動式超低音,其極低頻延伸可達17Hz(-3dB),低頻的速度與量感表現都很精彩。
B&W Zeppelin iPod專屬音響:這個在2008年推出、外型獨特的「齊柏林飛船」,凡是看過的人應該都留下「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它是Hi-End音響業界最早洞悉iPod對應潮流的產品之一,聲音及外觀設計同樣不流於俗。當年機能如此先進、外觀如此「吸睛」的這款新製品是誰催生的呢?沒錯,就是Ayre新任研發執行副總裁Alan Clark!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8 21:22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回覆: Sound Reach 交誼廳
初級會員
註冊日期:
2009/8/13 23:58
來自 得橙企業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18
2011 第32屆台北國際Hi-End音響大展
展出日期:2011 11/24~27 共四天
展出地點: 王朝大酒店 Sunworld Dynasty 台北市敦化北路100號
展出房號:763房
展出內容:前管後晶的超值組合 真空管前級SR-21T3i & 純A類晶體後級SR-21P3i

歡 迎 舊 雨 新 知 參 觀 指 教

2011/10/16 18:00
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參觀試聽
http://www.soundreach.com.tw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影音最前線】全球首創無線感應式充電,LaunchPort釋放iPad 2無限自由
初級會員
註冊日期:
2008/5/30 1:06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0

最新一代的iPhones 4S智慧型手機才剛上市,全球立刻又陷入一股蘋果產品的熱烈風潮之中。而對於家庭影音愛好者來說,iPad/iPad 2平板電腦更是不可多得的良伴,有越來越多品牌推出專屬app應用軟體,輕輕鬆鬆就可把iPad/iPad 2變身為螢幕超大、功能超強的遙控器,完全掌控影音系統的檔案播放與調整。你知道嗎?根據美國尼爾森的最新市場調查報告,全美國有40%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用戶,「每天」都會在看電視的同時使用這些隨身裝置,從來不曾這麼做的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用戶更只有12%與13%的比率。無論是收發電子郵件、造訪社群網站或查閱資訊,大小適中、閱讀容易的iPad 2都是最佳工具,也難怪銷售量不斷攀升,持續帶動其他平板電腦跟進的風潮。

當然,人們與iPad這麼「難分難捨」還是會造成一些問題。雖然iPad/iPad 2相當以其省電性能自豪,但使用時間一長總是會遇到需要充電的時候,拿在手上的iPad不免受到充電線的羈絆;再者,最輕重量為601公克的iPad 2要長久握持,手腕還是會有點吃力,要是有廠商能開發出可穩固吸附支撐iPad,甚至同時還能自動充電的底座,該有多好?如此不是能更輕鬆自在地與iPad長相廝守了嗎?沒問題,還記得本站在七月下旬「2011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曾經介紹過海威展出的美國iPort產品嗎(請見這裡)?當時展房內就可見到iPort專為iPad量身打造的CM-IW2000,它可瞬間將iPad變身為安裝於壁面的控制面板,同時兼具不間斷的充電與WiFi無線網路連結能力。藉由多種程式的下載安裝,嵌入其上的iPad就可用於家庭自動控制系統,提供天氣、股市行情與新聞等眾多生活資訊,也能用來調整影音、燈光與空調溫度 等項目。最近,iPort再接再厲推出名為LaunchPort系列的整套設計,包括PowerShuttle無線感應式充電保護套、BaseStation桌上型底座與WallStation壁面固定座,有了LaunchPort這三個法寶,就能讓iPad 2真正釋放無窮的無線便利性。底下,先讓我們看一段原廠的宣傳影片吧。

 

PowerShuttle無線感應式充電保護套

PowerShuttle外表看起來就像是個厚度稍厚一點的iPad 2保護套(厚23.4mm),但它除了穩固包覆的保護功能外,背板的充電感應環可快速與BaseStation或WallStation吸附結合。

左圖:PowerShuttle的背面及側面留有開口,iPad 2的開關按鍵、後端鏡頭、靜音及螢幕旋轉鎖定鍵還有音量控制等操作,全都可正常使用。

右圖:PowerShuttle保護套右下角有「聲波導引技術」設計,可以將iPad播放的聲音導向至前方的聆聽者,提昇音響效果體驗(PowerShuttle參考售價新台幣7,500元)。

 

BaseStation桌上型無線感應式充電底座

左圖:BaseStation桌上型底座本體為髮絲拋光處理的鋁合金板,側面為三角型模樣,三處圓角都是完全圓滑的曲線。斜面上的圓盤就是對應PowerShuttle的磁性充電盤,裝於PowerShuttle內的iPad 2可以很輕鬆地固定及拿取,充電同時可將iPad垂直或水平旋轉擺放,各項操作都可正常執行。

右圖:無論iPad垂直或水平擺放,頂部及側面的按鍵還是都可輕鬆使用。

有了BaseStation,就可將iPad 2擺放在廚房流理台上,一邊看著食譜或料理示範影片,一邊做菜(BaseStation桌上型無線感應式充電底座參考售價為9,950元)。

 

WallStation壁面型無線感應式充電底座

LaunchPort系列也有針對壁面固定設計的WallStation壁面型底座,讓iPad 2可輕鬆吸附在牆面上,作為資訊提供中心、視訊中心或當成數位相框播放照片影像。
WallStation底座就是這個模樣,由於電源從背後送入,安裝於壁面上顯得十分清爽,裝入PowerShuttle內的iPad 2在WallStation上可以360度自由旋轉(WallStation壁面充電底座參考售價新台幣9,950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4 8:40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影音最前線】 內建96kHz/24bit USB DAC的ADL Cruise耳機擴大機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8/1/3 23:40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28974 | 精華: 1

ADL的全名是Alpha Design Labs,也是日本著名線材、電源部品、音響端子品牌Furutech於去年所創立的新品牌,目前旗下製品以電腦音樂及相關週邊產品為主軸,包括耳機擴大機、USB線、HDMI線與訊號線等。這部型號為Cruise的耳機擴大機是ADL最新推出的製品,造型與功能都十分獨特,除了一組類比立體聲輸入外,Cruise也備有對應個人電腦數位輸入的USB端子(而且最高可支援96kHz/24bit音樂訊號),這部最新上市的耳機擴大機參考售價為新台幣15,200元,新品上市促銷推廣前30台購買者加贈價值1,600元的ADL iD-35SP耳機線(0.15m)一組。機會十分難得,有興趣的朋友可要好好把握。至於這套ADL Cruise與iD-35SP耳機線有何特長呢?請繼續往下看便能分曉。

內建96kHz/24bit USB DAC的ADL Cruise耳機擴大機

ADL的母公司Furutech可說是最早將碳纖維運用於Hi-End音響器材的業界先驅,不僅對聲音有實質上的好處,細緻的質感也能為器材加分不少。ADL這部Cruise耳機擴大機不光是機箱主體外被覆了碳纖維板,側面看為漂亮弧線所構成的鏟型機箱也是由鏡面拋光的不鏽鋼製成,以其15,200元的參考售價確實相當亮眼。上圖所顯示的為Cruise的右側(也可以說是前面板),上面有音量旋鈕、電源指示燈、類比高電平信號輸入與耳機插孔。
另外一側可看到電源開關撥桿與一個USB插座,ADL Cruise內建3.7伏特、940mAh容量的鋰電池,在以USB線連接個人電腦聆聽高解析音樂檔案的同時,也可同時透過USB端子為內建電池充電,使用上十分便利。

ADL iD-35SP耳機線

這次慶祝ADL Cruise上市,前30台購買者將加贈價值1,600元的ADL iD-35SP耳機線(0.15m)一組,如上圖所示,這條耳機線使用高品質的鍍金端子接頭。
ADL iD-35SP耳機線的線材剖面圖,內部導體採用鍍銀的Alpha OCC導線,外部則有多層隔離屏蔽與抑震處理,製作相當用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3 15:38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軟體新鮮報】Hänssler Classic超值年度雙CD限定盤《璀璨.日耳曼》2011-12年精選集
中級會員
註冊日期:
2008/6/28 15:5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48
編號:HAN010006

享譽全球的德國頂級獨立古典音樂品牌hänssler,為了感謝台灣樂迷支持,每年都會與代理金革唱片合作推出超值年度精選限定盤。就如同瓷器迷每年必蒐皇家哥本哈根年度限定盤一樣,對古典樂迷來說,收藏每年份的「The Best of hänssler」也很重要,因為hänssler CD限定盤所收錄的,全是當年度最精彩的經典錄音,加上價格超級殺,當然不能錯過。

今年度推出的《璀璨日耳曼2011-2012 The Best of hänssler》,是繼2009年《狂飆日耳曼》、2010年《精彩日耳曼》後,再度推出的超值年度精選。適逢民國百年,金革唱片特別向德國原廠爭取,讓這張最新精選以加量不加價的方式,來答謝一路支持hänssler的台灣樂迷!樂迷只要花199元,就可以享受雙CD超過100分鐘的璀璨樂音,真的是非常划算。

Hänssler的高水準錄音一向有口皆碑,廣受國內外各大專業媒體好評,而且本張精選除了曲目經典,陣容也很堅強,由國際樂壇大師、新生代演奏巨星、葛萊美桂冠錄音名匠攜手合作,收錄貝森朵夫、史坦威、貝克斯坦三大名琴發燒錄音,聲音乾淨清澈、完整保留音樂中的細節與動態,喜愛享受德式風格古典樂的人,《璀璨日耳曼2011-2012 The Best of hänssler》絕對是值得珍藏的年度限定盤。

曲目
CD1
01. 莫札特: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 第二樂章
Mozart:Sonata E Minor KV304, 2nd Mvt.

02. 馬勒:《大地之歌》 第三樂章「青春」
Mahler:Das Lied von der Erde, "Von der Jugend"

03. 韋瓦第:《四季》「冬」 第一樂章
Vivaldi:The Four Seasons "Winter", 1st Mvt.

04. 海頓: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Haydn: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3rd Mvt.

05. 巴哈:F小調鍵盤協奏曲 第二樂章
Bach:Harpsichord Concerto in F Minor, 2nd Mvt.

06. 生日快樂歌+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管樂變奏版)
Happy Birthday Variation... Beethoven:Symphony No.5(arr. Irvin L. Wagner)

07.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Beethoven:Symphony No.6, 4th Mvt.

08. 莫札特:第二十九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Mozart:Symphony No.29, 4th Mvt.

09. 舒曼:夜曲
Schumann:Abendlied(arr. Joseph Joachim)

10.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第三樂章(節選)
Liszt:Sonata in B Minor, 3rd Mvt. (excerpt)

11. 巴爾托克:為弦樂器、敲擊樂器、鋼片琴所作的樂曲 第四樂章
Bartók: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4th Mvt.

12.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二部 - 「無常之事本為一」
Mahler:Symphony No.8, 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


CD2
01. 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選自歌劇《強尼史基基》
Puccini:O mio babbino caro from Gianni Schicchi

02. 拉威爾:《鏡》,第四曲 - 「小丑的晨歌」
Ravel:Miroirs - Alborada del gracioso. Assez vif

03.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第四樂章
Berlioz:Symphonie Fantastique, 4th Mvt.

04.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1, 3rd Mvt.

05.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第二樂章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2nd Mvt.

06. 蕭斯塔柯维奇:E小調第四號前奏曲
Dmitry Shostakovich:Prelude No.4 in E minor

07. 蕭斯塔柯维奇:鋼琴五重奏 第三樂章
Dmitry Shostakovich:Piano Quintet op.57, 3rd Mvt.

08.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少女的獻祭」
Igor Stravinsky:Le Cacre du printemps, danse sacrale

09. 布列頓:大提琴奏鳴曲 第五樂章
Britten:Sonata in C for Cello and Piano, 5th Mvt.

10. 梅湘:艷調交響曲(節選)
Messiaen:Turangalila Symphonie (excerpt)

11. 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
Rachmaninov:Vocalise(arr. Brandukov)

曲目介紹(以下資料由金格唱片提供,本站僅作文字潤飾):
CD1
01. 莫札特: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 第二樂章
Mozart:Sonata E Minor KV304, 2nd Mvt.

演出藝人:Dmitry Sitkovetsky, Violin / Antonio Pappano, Piano
選自專輯:98.254 【Mozart: Complete Sonatas for Piano and Violin】
集合了小提琴大師席可維斯基、義大利名指揮帕帕諾、俄國鋼琴巨擘列夫席玆三大樂壇巨星的夢幻組合,讓這套膾炙人口的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全集有著不同於早期錄音的美感與詮釋。這套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無疑是近年來最夠份量的鉅作之一。

02. 馬勒:《大地之歌》第三樂章「青春」
Mahler:Das Lied von der Erde, "Von der Jugend"

演出藝人:Siegfried Jerusalem, Tenor / 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 / Michael Giele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269 【Mahler:Das Lied von der Erde】
指揮大師吉倫所詮釋的馬勒作品早已是樂迷公認的新世代經典,吉倫的馬勒整體非常自然,聲部平衡讓聽者宛如坐在音樂會前排座位一般。吉倫的馬勒交響曲全集推出已久,可惜獨缺了這首「大地之歌」而讓樂迷們心中滿是缺憾。在樂迷引頸期盼下,2011年hänssler終將這張錄音完成並公開發行。
「演奏、音效滿分!」- Classics Today

03. 韋瓦第:《四季》「冬」 第一樂章
Vivaldi:The Four Seasons "Winter", 1st Mvt.

演出藝人:Iona Brown, Violin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選自專輯:98.490 【Iona Brown, the Collection】
擁有「英國國寶」稱號的伊歐娜.布朗,被譽為當代最成功的女性音樂家之一。和大部份的英國音樂家不同,伊歐娜.布朗恣意揮灑的浪漫風格和一針見血的直接徹底顛覆了古典音樂界。本錄音由榮獲多屆葛萊美獎的世界級錄音大師Andrew Keener親自操刀,完整呈現伊歐娜.布朗和樂團齊奏時撥弦的張力、寬大深遠的堂音和絲綢般的弦樂浪潮。音響性、音樂性無一不備!

04. 海頓: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Haydn: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3rd Mvt.

演出藝人:Peter Bruns, Cello
選自專輯:98.477 【Joseph Haydn, Cello Concertos】
海頓在1783年左右所譜寫的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一向都是大提琴家必拉的經典曲目,精巧典雅的品味、緩而不遲的聲部交替,充滿了濃濃的宮廷貴族風格。擔任獨奏的布魯恩斯是近代最受德國樂壇矚目的大提琴家之一,琴音明亮富有層次,對樂曲往往展現出絕佳的掌握度。值得一提的是,布魯恩斯現今所使用的紅色Tononi大提琴,正是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在1910年至1920年間所使用的Tononi大提琴(1730),又名ex-Pablo Casals。

05. 巴哈:F小調鍵盤協奏曲 第二樂章
Bach:Harpsichord Concerto in F Minor, 2nd Mvt.

演出藝人:Robert Levin, Harpsichord
選自專輯:98.620【巴哈大全集】
hänssler最引以為傲的巴哈大全集,歷經二十五年製作,是集合各大名家、頂級樂團的傳世鉅作。囊括了所有巴哈的作品,並以最高規格、高水準的錄音技術和製作過程,紀錄下這位德國引以為傲的偉大作曲家一生心血結晶。總製作人巴哈權威Helmut Rilling,特別邀請到當代鍵盤名家Robert Levin,來演出這部大全集中的鍵盤獨奏作品,光芒四射、精采絕倫。

06. 生日快樂歌+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管樂變奏版)
Happy Birthday Variation... Beethoven:Symphony No.5(arr. Irvin L. Wagner)

演出藝人:Stuttgart Brass Quartet
選自專輯:98.623【Crossover】
成立於1986年的司圖嘉特銅管四重奏,一向都以遊走於古典和現代曲目的傑出表演為人所知。其充滿光澤又討喜的管樂聲響,讓司圖嘉特銅管四重奏不論是詮釋古典或爵士曲目,都有著令人讚嘆的表現。其活潑而不拘束的演出,更常常帶給聽眾們與眾不同的驚喜。本曲選自司圖嘉特銅管四重奏甫發行的最新專輯,是一首融合了生日快樂歌和貝多芬著名「命運交響曲」的有趣小品,相當有意思。

07.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Beethoven:Symphony No.6, 4th Mvt.

演出藝人:Radio-Sinfonieorchester Stuttgart des SWR / Roger Norringto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089【Beethoven:Symphonies No. 1 - 9】
指揮大師諾靈頓爵士獨特的古樂見解,爲這部最廣為人知的交響曲集揭開了嶄新的視野。除去了多餘的裝飾奏及顫音,諾靈頓爵士指揮棒下的貝多芬,呈現出更直接的衝擊和更深刻的肌理。快速緊湊、毫不拖泥帶水的「田園」交響曲?聽了就知道!

08. 莫札特:第二十九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Mozart:Symphony No.29, 4th Mvt.

演出藝人:Radio-Sinfonieorchester Stuttgart des SWR / Roger Norringto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230【Mozart Essential Symphonies】
第二十九號交響曲屬於莫札特早年的作品,是一首氣度恢弘的光明大作。從這首交響曲的音樂細節中,不難發現莫札特在維也納作曲家身上所學到的優雅貴族風格。名指揮家諾靈頓以對微小細節的捕捉,和營造音樂整體的線條聞名於世,對於莫札特一貫精緻細膩的詮釋,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09. 舒曼:夜曲
Schumann:Abendlied(arr. Joseph Joachim)

演出藝人:Lena Neudauer, Violin / Deutsche Radio Philharmonie / Pablo González,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258【Robert Schumann Sämtliche Werke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本輯勇奪2011年ICMA國際古典音樂獎-最佳協奏曲大獎!
身為歐洲樂壇最受注目新生代小提琴美女之一的紐德爾雅,在這首由姚阿幸所改編的舒曼晚安曲中,溫柔婉轉的琴音展現出十足的流暢性,是一首不可錯過的精緻小品。另值得一提的是,紐德爾雅目前所使用的小提琴,是一把1743年的羅倫佐.瓜達尼尼名琴。
「一個純粹的天才,乾淨、明亮的聲音自然又溫和地從她的琴弦中流淌出來,並不費力的演出,卻不能掩飾她傑出的才能。」- 布宜諾斯艾利斯新聞報

10.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第三樂章(節選)
Liszt:Sonata in B Minor, 3rd Mvt. (excerpt)

演出藝人:Haiou Zhang 張海鷗, Piano
選自專輯:98.625【Liszt Piano Works】
目前旅居歐洲發展,被譽為繼郎朗、李雲迪後,新一代華人鋼琴巨星的張海鷗,特別在李斯特誕辰200週年發行了此張專輯。專輯不但收錄了李斯特著名的鋼琴作品,並且特別使用李斯特生前愛用的德國頂級C.BECHSTEIN名琴進行錄音,嘗試重現鋼琴之王當年風靡歐洲的燦爛音色與多變琴音。

11. 巴爾托克:為弦樂器、敲擊樂器、鋼片琴所作的樂曲第四樂章
Bartók: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4th Mvt

演出藝人: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 / Michael Giele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127【Béla Bartók】
吉倫對於巴爾托克的作品詮釋,一向都是與眾不同且令人尊敬的。不像其它指揮總是強調巴爾托克的管弦配器美感,吉倫總能挖掘出巴爾托克音樂中更深層、更具戲劇性的那股魔力,並與巴爾托克的歌劇作品相互連結,從而更貼近作曲家的真實意境。
「一張不可或缺的巴爾托克錄音,前所未有的嶄新詮釋」- Fanfare雜誌
「卓越的錄音,極度平衡、真實且充滿活生感」- classicalsource.com


12.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二部 - 「無常之事本為一」
Mahler:Symphony No.8, 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

演出藝人: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 / Michael Giele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130 【Gustav Mahler:Symphony No.1-9, ADAGIO】
不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這套麥可吉倫的馬勒交響曲全集之經典,早已在樂迷間流傳許久。因為,這套全集不只有完整保留動態的錄音,樂團的各個聲部又兼具了清晰和絕佳的平衡度;而且,這更是麥可吉倫這位20世紀的馬勒權威,唯一發行過的一套馬勒交響曲全集。深刻而細膩的演繹和內斂深層的詮釋,麥可吉倫的馬勒絕對是樂迷必收的一套偉大版本!
「吉倫是少數不但演出音樂,更對音樂文化的形成與改變有極大影響力的指揮家。」- 西門子音樂大獎基金會

 


CD2
01. 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選自歌劇《強尼史基基》
Puccini:O mio babbino caro from Gianni Schicchi

演出藝人:Juliane Banse, Soprano / German Radi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Christoph Poppe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262 【Per Amore】
目前在德國廣受歡迎的女高音茱莉葉‧班絲,聲調圓滑、細膩,是非常傑出的抒情女高音。尤其在浪漫歌曲的詮釋上備受好評。她的聲音動態能量及演唱自信驚人,聲線質感豐富、織度綿密。把歌劇詠嘆調中所蘊藏的豐富情感一一唱出,深入人心、非常迷人,難怪得到二十世紀最偉大聲樂家舒娃玆柯芙、費雪迪斯考聯名推薦!

02. 拉威爾:《鏡》,第四曲 - 小丑的晨歌
Ravel:Miroirs - Alborada del gracioso. Assez vif

演出藝人:Svjatoslav Richter, Piano
選自專輯:93.712【Svjatoslav Richter Piano Recital 1994】
1994年5月15日,李希特再度受邀於史瓦辛格音樂節登場。令樂迷們感到驚喜的是,和93年的協奏曲演出不同,大師這次決定呈現的是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所挑選的表演曲目包括拉威爾的鏡子和高雅而憂傷的圓舞曲、葛利格的抒情小品集以及法朗克的前奏曲。這份重要的實況演出,相當難得地被官方以高水準、高品質的規格留下了珍貴錄音。

03.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第四樂章
Berlioz:Symphonie Fantastique, 4th Mvt.

演出藝人:Radio-Sinfonieorchester Stuttgart des SWR / Roger Norringto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103【Berlioz:Symphonie Fantastique】
幻想交響曲是法國作曲家白遼士在1830年的作品,這首有著與眾不同結構的樂曲不但讓白遼士一舉成名,也開啟了浪漫樂派標題音樂的開端,其中著名的第四樂章斷頭台進行曲,大起大落的起伏更是將聽眾的情緒推升到最高點。指揮大師諾靈頓爵士和司圖嘉特廣播交響樂團,在這首交響曲中展現了絕佳的默契,大開大闔又收放自如的聲響,絕對讓聆聽者大呼過癮!

04.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1, 3rd Mvt.

演出藝人:Garrick Ohlsson, piano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選自專輯:98.351【Sir Neville Marriner Anniversary Edition】
這是指揮巨擘馬利納爵士與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歐爾森的頂尖演出!為慶祝馬利納爵士75歲生日及聖馬丁學院樂團成立40年,歐爾森以傳奇名琴貝森朵夫鋼琴,彈奏這首光彩奪目的鋼琴協奏曲。流暢的樂團伴奏輔以歐爾森絕妙的指尖魔力,徹底釋放這首著名柴氏鋼協的內在魅力!

05.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第二樂章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2nd Mvt.

演出藝人:Radio-Sinfonieorchester Stuttgart des SWR / Roger Norrington,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119【Symphonic excerpts Parsifal & Symphony No.6 Pathetique】
有別於許多現代樂團明亮、快速與充滿刺激的聲響,指揮大師諾靈頓爵士在這張專輯裡,試圖重現柴可夫斯基時代的音樂美學。在這首柴可夫斯基著名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中,諾靈頓爵士拿掉了現代樂團所慣用的「顫音」(Vibrato)音色技巧,取而代之的是更直接而深沉的樂器聲響表達。厚重綿密的弦樂群輔以充滿金黃色澤的銅管齊奏,讓人不自覺地深陷在樂曲的靈魂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一張會讓聆聽者大吃一驚的專輯」- 諾靈頓爵士

06. 蕭斯塔柯维奇:E小調第四號前奏曲
Dmitry Shostakovich:Prelude No.4 in E minor

演出藝人:林佳靜,鋼琴 Jenny Lin, piano
選自專輯:98.530【Dmitri Shostakovich 24 Preludes & Fugues】
睿智的選曲、對音樂的高度感受性,和對鋼琴音樂的非凡見解……,再再顯示林佳靜的藝術性格已成為她的個人標誌。經由林佳靜的深入鑽研,這部20世紀的重要鋼琴作品,得以重新回到它應處的軌道上。《Classics Today》評論這張「蕭斯塔柯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專輯時表示:「…林佳靜為這部大規模的作品留下最好的版本…」。
「林佳靜小姐是一名非常有天賦的年輕音樂家與傑出的鋼琴家」- 阿格麗希
「…太好聽」- 紐約時報


07. 蕭斯塔柯维奇:鋼琴五重奏 第三樂章
Dmitry Shostakovich:Piano Quintet op.57, 3rd Mvt.

演出藝人:Matthias Kirschnereit, Piano / Szymanowski Quartet
選自專輯:93.260【Piano Quintets - Weinberg - Shostakovich】
自1995年創團以來,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旋即在國際大賽獲得數個室內樂大賽的首獎, 2005年更獲得波蘭政府頒贈文藝界最高榮譽「波蘭齊瑪諾夫斯基獎」(同時得獎的還有柏林愛樂總監拉圖)。更有趣的是,hänssler CLASSIC的老闆在第一次聽到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的演出之後就驚為天人,馬上將他們簽入旗下並立即開始錄製專輯,從而造就了這張CD的誕生。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hänssler CLASSIC的老闆如此讚賞?聽了您就知道!

08.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少女的獻祭」
Igor Stravinsky:Le Sacre du printemps, danse sacrale

演出藝人: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 / Sylvain Cambreling,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196 【Les Ballets Russes Vol. 1】
德國西南廣播管弦樂團一向都以對當代音樂的理解和精彩演出聞名於樂壇,近年來在兩大指揮Sylvain Cambreling和Michael Gielen的帶領之下,更奠定了德國西南廣播管弦樂團在當代音樂演繹上的地位。《春之祭》這首曲子可說是史特拉汶斯基的招牌作品,在首演時便激起聽眾兩極化的反應,一曲奏完更上演了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首演暴動。「少女的獻祭」樂段是這首曲子中最後的高潮,密集的弦樂齊奏加上指揮精準的刻劃,讓人大呼過癮、痛快淋漓!

09. 布列頓:大提琴奏鳴曲 第五樂章
Britten:Sonata in C for Cello and Piano, 5th Mvt.

演出藝人:Johannes Moser, Cello / Paul Rivinius, Piano
選自專輯:93.257【Cello Sonatas】
自大提琴巨擘卡薩爾斯將大提琴的地位大大提升以來,樂壇開始越來越重視大提琴的作品和演出,作曲家們也開始思考大提琴曲目創作上的可能性。具有強烈歌唱性的大提琴還能如何讓人驚艷?在英國作曲家布列頓的這部大提琴奏鳴曲裡,不但可以聽到各種大提琴的技巧和聲響,更是大提琴家在音響性和音樂性上取得平衡的最佳示範!
「擁有超凡卓越天賦的大提琴家」- 芝加哥論壇報
「目前樂壇中最好、最耀眼的大提琴家之一」- 留聲機雜誌


10. 梅湘:艷調交響曲(節選)
Messiaen:Turangalila Symphonie(excerpt)

演出藝人:Valérie Hartmann-Claverie, Ondes Martenot / 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 / Sylvain Cambreling, conductor
選自專輯:93.225【Messiaen: The Works for Orchestra】
相較於其他作曲家,梅湘的作品在台灣能見度少了許多;但只要聽過一兩曲梅湘的作品,不難發現這位法國作曲家作品中豐富的色彩與想像力。同時也是位鳥類學家的梅湘,不但爲古典音樂帶來了嶄新的觀點,更大膽的將許多從未在古典音樂中使用過的樂器納入其中,成就了所謂無調性音樂的創發,讓聽眾聽見各種宇宙聲響的可能性。正如這首艷調交響曲中所使用的翁德馬特電子琴,絕對讓您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11. 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
Rachmaninov:Vocalise(arr. Brandukov)

演出藝人:David Geringas, Cello / Ian Fountain, Piano
選自專輯:93.245【Sergei Rachmaninov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當柴可夫斯基大賽大提琴首獎得主遇上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冠軍,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傑作,會激出什麼樣的火花?拉赫曼尼諾夫可說是20世紀現代樂派最重要的人物,集作曲家、鋼琴演奏家及指揮於一身的他,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曲家,所沿續的卻是十九世紀由柴可夫斯基留下來的浪漫傳統,除了保有音樂中的浪漫元素和端正風範,更重要的是其旋律充滿俄國式的悲切、哀傷和美感。在這張專輯裡,葛林格斯和方登的詮釋充滿了歌唱性,從飽滿而厚實的音色裡,我們不但能聽見由豐富情感構成的旋律線條,更能從充滿感染力的琴音裡,體會拉赫曼尼諾夫內心深處的共鳴。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3 15:27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問卷】填問卷抽好禮!! 飛利浦品牌認知大調查
初級會員
註冊日期:
2011/10/13 15:1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3
您好,
這是一份關於飛利浦(Philips)系列商品的品牌認知調查問卷。
本問卷希望瞭解您對以下四種飛利浦旗下商品項目的購買經驗與產品認知,
包括:飛利浦docking speaker(iphone/ipod/ipad揚聲器)、飛利浦耳機、飛利浦家庭劇院,以及飛利浦無線電話。
您的意見將是本研究寶貴的資料,感謝您的填答。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survey/407/epr_phillis/70933.phtml

填寫問卷就有機會參加抽獎!!!

獎品包括:
Philips造型隨身碟乙個(50名)
百視達免費藍光影片出租卷乙張(100名)


2011/10/13 15:23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燒機研究室】深入探索榮獲《Stereophile》封面推薦的Vivid Audio B1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8/1/3 23:40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28974 | 精華: 1

一談到Vivid Audio這個讓人印象「鮮明」(vivid)的喇叭品牌,首先浮上大家腦海的應該有以下兩項:其一是造型獨特的Giya旗艦系列(先有G1、後有 G2、G3也將於下個月的日本東京國際音響展裡首度公開),其二是它們的催生者、同時也是B&W傳奇經典Nautilus鸚鵡螺喇叭的設計者Laurence Dickie。無疑現階段旗艦G1 Giya,因為有著能與B&W Nautilus鸚鵡螺(詳細介紹與器材評鑑請見這裡)相比擬的龐大身軀及更好的音響表現,因而更受到超級發燒音響迷的矚目。不過,對於一般聆聽空間不是那麼寬闊、預算沒有那麼充裕的愛樂者來說,Vivid Audio旗下的「小喇叭」B1其實會是更明智且適當的選擇。

為什麼?如果您先前對Vivid Audio B1一無所知,那麼可要先坐好了。首先,這對B1就是Laurence Dickie在研發B&W Nautilus鸚鵡螺之後,亟欲更上一層樓的Vivid Audio創業作。再來,B1所使用的D26高音單體與D50中音單體,後來都沿用在G1 Giya身上,至於158mm低音單體C125,G1 Giya所配備的C125S中低音單體也是其後續製品。不只如此,G1 Giya那一對低音單體的RCCM(Reaction Cancelling Compliant Mount,反作用力順性抵銷安裝)技術也早在這對B1就有了!換句話說,除了在大空間發聲時的低頻延伸、清晰度及量感差異,現在Giya旗艦系列所採用的各項主要技術,Laurence Dickie先前在研發B1時就已具體實現。以B1與Giya系列高達數倍的價差,誰能說B1不是入主Vivid Audio最超值划算的選擇?也難怪最新一期(2011年10月號)美國權威專業音響雜誌《Stereophile》會將Vivid Audio B1放上封面極力推薦,以「能將你吹跑」(blows you away)來形容其超乎體積的龐大氣勢!

其實,《Stereophile》已將評論全文放上官方網站(英文內容,請見這裡),總編John Atkinson對Vivid Audio B1的聲音表現可說讚不絕口,不但以「近乎完美平衡的溫暖與訊息」(near-perfect balance of warmth and information)的結語,來闡述這對喇叭同時擁有過人音樂細節解析與均衡耐聽的豐厚美感,文中也表明Vivid Audio B1的低頻性能足以完整詮釋管風琴演奏,高頻則絕對清晰、透明且毫無顆粒感,中頻的細膩與純粹更讓他印象深刻,在在都顯示Vivid Audio B1重播傳達音樂之美的優越性,即使與售價多出50%以上的他牌喇叭相比,Vivid Audio B1過人的清晰度、音樂感染力與動態,都可讓他毫不保留地大力推薦!為何Vivid Audio B1會有如此令人激賞的音樂演繹能力?看看以下的剖析應該不難明瞭。

從正面(上圖左側)看Vivid Audio B1只有三個單體,但可別被它騙了。事實上,這喇叭的背面(上圖右側)還有一支同樣尺寸的低音單體(背板上半部的兩個圓點是高音與中音單體「背管」的尾端)。Vivid Audio B1音箱內兩支低音單體是背對背鎖固的,用意是將低音單體引發的振動減到最低,由於高音與中音單體都有獨立的背管,整個音箱內部事實上是完全連通的,前後兩個反射孔也是相通的(從前面的反射孔就可「看穿箱體」看到喇叭背後的東西)。

Vivid Audio B1的兩支低音單體負責900Hz以下的頻率,但只在100Hz以下完全一致,後方的低音單體在100Hz以上的頻率能量會逐漸衰減,整體來說是3.5音路、四單體的低音反射式特殊結構,為的是讓這喇叭能擁有既清晰、量感豐富又快速的低頻。另一方面,Vivid Audio B1音箱本體是書架式喇叭的尺寸,但音箱本體與腳架是一體式的設計,喇叭接線端子就設在底座後方底部,左右兩道既纖細又穩固的弧線支架內是中空的,讓內部喇叭線能穿過向上連結分音器與各單體,整體設計非常特別。

包括B1在內,所有Vivid Audio喇叭音箱都是由先進碳纖維聚酯複合材料製成,這張工廠內照片可看到排列整齊的B1喇叭粗胚。

擁有多項專利的獨家專用單體

Viviid Audio喇叭所有單體都是為自家喇叭專門研發的,D50中音單體(上圖左側)與D26高音單體(上圖右側)都有一根前端較粗、後端較細的中空「背管」,其作用是平順吸收高音與中音單體振膜的「背波」,讓它們不會反射回到振膜上影響發聲的清晰度。聽起來似乎與Laurence Dickie先前在B&W Nautilus鸚鵡螺上的設計「很像」,不過Vivid Audio的新單體有更多新技術加入,整體性能與聲音表現都要比 Nautilus鸚鵡螺所使用者更好。兩年前本站專訪Vivid Audio總裁Philip Guttentag時,他就表示要是 Nautilus鸚鵡螺能換上Vivid Audio單體(事實上不可能),整體聲音表現也會有大幅的躍進。
這是Vivid Audio B1所使用的C125低音單體,看看它幾乎不會對聲波產生阻礙的堅固框架,以及超誇張、超巨大的磁鐵總成。
這是D26高音單體後方排列成放射狀的八顆超強力磁鐵,仔細看看上一張C125低音單體的照片,你會發現它也具備類似的環狀八顆超強力磁鐵架構,為的是增強磁力並讓磁力線分佈更為均勻。
這是C125低音單體的音圈與套筒,C125為超長衝程設計,套筒上可看到許多圓孔,除了可降低音圈的移動質量以外,對於散熱也有相當的幫助。
這就是Vivid Audio B1喇叭兩支低音單體的RCCM(Reaction Cancelling Compliant Mount,反作用力順性抵銷安裝)結構,兩支背對背同相發聲的低音單體背面以螺旋金屬柱耦合,再加上音箱內部的補強框架,可讓低音單體振動對音箱發聲的影響大幅降低。

繽紛多彩、可輕易搭配各式居家裝潢

Vivid Audio喇叭外觀都以多層高光澤感頂級汽車烤漆處理,原廠提供多樣化的色彩選擇,各種不同風格的居家裝潢都可找到理想色彩的Vivid Audio喇叭搭配。

 

Vivid Audio B1喇叭主要性能規格
  • 結構:3.5音路反射式音箱
  • 箱體:先進纖維複合材質
  • 外觀處理:多層高光澤感汽車烤漆
  • 使用單體:26 mm金屬半球型高音單體一支、50 mm金屬半球型中音單體一支、158 mm金屬圓錐形低音單體(一對前後耦合)
  • 靈敏度:89 dB / 1W@ 1m
  • 一般阻抗:4歐姆
  • 頻率響應:35Hz - 44,000Hz(- 6dB)、 39Hx-41,000Hz (+/- 2 dB) 於參考軸線上
  • 諧波失真(第二與第三次諧波):全頻率響應範圍低於0.5%
  • 分頻點:100、900、4000Hz
  • 承受功率:300瓦rms
  • 尺寸(高×寬×深,mm):1095×265×375(音箱本體,底座深420mm)
  • 淨重:38公斤(一支)
  • 運送尺寸(高×寬×深,mm):1220×410×510
  • 運送重量:50公斤(一支)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2 16:28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影音特搜隊】PSB喇叭改機冠軍現場示範,楊大銘先生展露快速精準的DIY絕技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8/1/3 23:40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28974 | 精華: 1

本站讀者們對於PSB Alpha B1這對近來大出風頭的書架式喇叭,肯定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對出自加拿大國寶級設計師Paul Barton之手,且完全在加拿大設計製造的喇叭,每對新台幣14,700元的售價低廉到令人無法置信(白色鋼琴烤漆版本也僅18,500元),更重要的是這麼一對小傢伙竟然有著超乎體積的平衡性與有如大喇叭的飽滿氣勢,同時由於單體及音箱設計紮實,只要花少許費用更換線材與分音器上的元件,整體聲音表現還能再突飛猛進,直接單挑售價數倍的他廠喇叭製品。為此,PSB台灣總代理海威公司在7月15日特別舉辦了一場空前的「改機大賽」,眾家DIY高手齊聚一堂並邀集各界專業評審評選出最佳的改機成果(本站當時的詳細報導請見這裡)。不過,由於時間限制,評比當天是由各選手攜帶事先已改機完成的PSB Alpha B1,直接進行音樂播放聆聽比較,雖然各選手都有上台陳述改機構想,並在評比完畢後都「開腸剖肚」檢視改機內容,但無法親眼見到改機過程總是遺憾。

為此,推廣以高品質音響聆賞音樂不遺餘力的「台灣音響愛樂協會」,日前就邀請了PSB改機大賽冠軍楊大銘先生親自展露其快速精準的改機技巧(一支PSB Alpha B1竟然只花了30分鐘就完成),讓該協會的會員(大部分是台灣音響業界專業從業人員)能現場觀摩楊先生的俐落手法,並體會零件用料對音響器材聲音表現影響之重大。有關PSB Alpha B1這對超級超值的喇叭,本站先前已作過詳盡的深入剖析,請點擊參閱這篇「大師設計、絕對物超所值的PSB Alpha B1書架式喇叭」。以下,就讓我們以現場照片詳細介紹楊大銘先生的改機過程,應該可提供對音響DIY有興趣的朋友不少啟發。

活動一開始,先由「台灣音響愛樂協會」秘書長王名弘先生(左)與理事長蔡克信醫師致詞。

左圖:接著由《高傳真視聽》雜誌蒲鴻慶總編輯介紹PSB Alpha B1喇叭,蒲總編回想當時第一次聆聽這對小喇叭的訝異感受,一般而言新喇叭總要經過一段時間熟化,發聲才會穩定自然,但PSB Alpha B1卻是一開聲就很「好聽」,更出人意表的是它的整體均衡性與有如大喇叭的氣勢。進一步檢視其音箱與單體結構後,身為資深DIY玩家的蒲總編認為PSB Alpha B1很有升級改裝的本錢,因此《高傳真視聽》雜誌全體同仁集體團購了數十對之多,並透過換用更好的零件大幅提昇聲音表現,接著更促成了PSB總代理海威公司舉辦改機大賽。

右圖:這位就是PSB改機大賽冠軍楊大銘先生,他個人從事音響維修業已有20多年經驗,早在憲兵司令部服役時即擔任通訊單位無線電器材維護保修,擁有非常優秀的電子技術,尤其擅長電晶體擴大器設計組裝、電路PC板設計與擴大機外觀機殼設計。為何楊先生會報名參與PSB改機大賽?同樣是被Alpha B1的聲音實力所「震懾」的緣故,楊先生說當初Alpha B1剛進門開聲,就發現這對小傢伙的低頻與音場表現竟然不輸他自己所用的10吋低音落地式喇叭,接著檢視PSB Alpha B1的結構與用料,便決定透過改機讓它的表現更上一層樓。

這場活動在代理Mission、Quad、Audiolab與Supra等品牌的「西隄公司」展示室進行,現場有許多「台灣音響愛樂協會」會員參與。

步驟一:拆卸單體及分音器

改機的第一步,當然是將單體與分音器拆卸下來。首先,要將喇叭放在穩固的工作台上,動手之前也要記得先將手錶、戒指等硬物除下,甚至也要留意肚子前面的皮帶環,避免不慎刮傷喇叭或器材。另一方面,絕對要使用規格正確的螺絲起子等工具來拆卸螺絲,也要與螺絲密合垂直操作。
PSB Alpha B1的高音單體接線是採用插鞘結合的,善用適當的工具如尖頭的起子就可輕易取下,當然操作時要留意高音單體的穩固,以免不小心受傷或損害單體及箱體(請注意楊先生握持高音單體的左手,手指是同時按壓在Alpha B1前障板上的。
Alpha B1的19mm鋁質磁液式凸盆高音是PSB自製的,承受功率、音質、延伸與音壓性能都很出色。
Alpha B1的5吋的金屬化聚丙烯音盆低音同樣由PSB自製,擁有超巨大磁鐵與超長衝程音圈架構,從這個角度可看到框架小開口內的彈波,基本上這個低音單體的音圈是開放式架構,擁有極高的散熱性能(蒲總編說這通常是極高價位喇叭才會有的設計),這也是PSB Alpha B1能成為「潛力無窮的喇叭小巨人」之原因。
單體拆卸下來之後,就可以伸手進入箱體內將分音器拆卸下來。從這個角度也可看到內部的吸音棉(這部份楊先生沒有更換)。由於PSB Alpha B1所使用的是玻璃纖維棉,因此楊先生戴上手套才將手伸入音箱內拆卸分音器。
這就是PSB Alpha B1的分音器電路板,由於單體都為PSB開發設計,能完全掌控單體特性,因此分音電路極為簡潔,總共只有五個元件。基於成本的限制,PSB Alpha B1分音器的元件與線材只能使用基本等級者,這對整體音質與聲音表現當然有影響。楊先生改機所更換的部份,包括三組線材與電路板上的兩小顆電解電容。

步驟二:檢視分音器、更換線材及電容

楊先生解說他更換元件的構想與目的。
白色塑膠盒內放置了拆卸下來的螺絲,分類定位擺置,才不會因為手忙腳亂而遺失或錯裝。塑膠盒蓋子上有三顆pp聚丙烯電容(特性要比電解電容好上許多),黑色者容量為5.6μF與高音分頻所用者數值一樣,低音的8μF則以兩顆4μF併聯以得到相同數值。在後方的三組線材,分別為喇叭端子至分音電路板與連結高音及中低音單體所使用,楊先生依據不同特性需求來選用,例如中低音單體接線使用6N無氧銅線,高音則用四股絞繞的鍍銀線。值得注意的是,楊先生並沒有特意選用昂貴的進口發燒元件,線材與電容都是國產品,材料總花費才新台幣六、七百元而已,但只要適得其所就可得到極大的聲音表現提昇。
先來換線,先將剝好的線材兩側上一些銲錫,楊先生所使用的銲錫也非發燒品牌,而是優質的國產銲錫。請注意楊先生把線材放置於鉗子的握把上,如此線材與桌面間就有足夠的空隙,方便操作電烙鐵與銲錫。
接著在電路板要焊線之處上銲錫,請注意由於電路板正面有電感等突起之元件,因此楊先生將分音器電路板後端放在鉗子的握把上,讓電路板保持穩固並接近水平。
由於改機所使用的線材蕊線比原廠的粗壯許多,因此直接焊接於電路板背面。
繼續更換其他線材,請注意楊先生左手拇指及食指握著銲錫,中指與無名指同時按住電路板,讓電路板保持穩固,這對線材的穩固焊接與音質也有正面的幫助。
兩顆要併聯的電容接腳先緊密絞繞,再用銲錫結合在一起。
用電烙鐵與吸錫槍將原電容接腳的銲錫吸走,如此才能夠將舊的電容取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注意到楊先生頭上所戴的物件嗎?它的前端有燈光照明,眼罩部份則是放大鏡,有了這個輔助工具,楊先生就能很輕鬆、很清楚地看見電路板任何微細之處,難怪改機動作能夠快、狠、準!
高音網路用的電容先將接腳折彎到所對應的間距,接著插入電路板焊接。
兩顆併聯的大電容體積不小,必須使用束線帶將它們緊緊綁在電路板上,否則不僅會受到音箱的振動影響音質,甚至還可能脫落讓喇叭無法正常發聲。
三組改機線材與兩組改機電容就位後的模樣。
兩組大型白色電容固定的位置與電路板接線處有一段距離,因此必須先焊上兩條引線。
再拉至電路板上所取代原電容的接腳位置,整塊分音器電路板的改機就完成了。

步驟三:焊接、組裝及檢測

再來要先把分音器電路板先鎖回音箱內部背板上。
為方便快速組裝及維修,原廠量產品單體接線採用插鞘,改機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音質,當然要直接用銲錫焊上接線。請注意為保護單體與喇叭前障板,先放上麻布手套,再將單體放置在上面進行焊接動作。
中低音單體焊接也採用同樣的動作進行。
即使是中低音喇叭單體接線端子這麼大的焊點,楊先生也透過頭戴照明與放大鏡確認焊接完善。
接線焊接完畢就能立即將單體鎖回去嗎?當然不行,接線有可能正負接反,得先用三用電錶量測確認接線相位正確才行。
這是什麼?桌上怎麼會有一包在「大創」39元商店購買的吸管?
原來除了內部線材與分音器電容的改裝以外,楊先生也將PSB Alpha B1的反射孔用吸管塞滿,經過聆聽比較這樣可讓低頻更為凝聚安靜,所需的花費卻是低廉到難以置信,而且就算不會拆箱動電烙鐵的一般用家也可輕鬆操作。

步驟四:接回系統聆聽比較

改機完成當然要接上系統仔細聆聽囉。海威在現場另外準備了一對「原版」未改裝的Alpha B1,因此很容易可比較改機前後的差異,雖然楊先生只花費了新台幣六、七百元的零件費用,但改機後的細節明顯增多、音場更為寬廣、前後左右的層次更為分明,更重要的是音樂重播的起伏與活生感提昇許多,更能感受到現場的氛圍、更加親近音樂。少少的花費、大大的滿足。
改機完成後聆聽測試所使用的音響器材,右側就是7月15日改機大賽時所使用的Moon CD 3.3 CD唱盤與I-3.3綜合擴大機,不過當天活動只用了Moon CD 3.3 CD唱盤。
因為現場環境的不同,事前聆聽時發現搭配Audiolab 8200A綜合擴大機的整體表現更好,因此就改用這部擴大機推動PSB Alpha B1。至於放置於Audiolab 8200A下方的,則是由海威所代理Furman的IT-15i離散式對稱電源,能讓音響系統的供電更純淨充沛。
活動圓滿結束,「台灣音響愛樂協會」理事長蔡克信醫師贈送他親繪的畫作給楊先生留念。
上次PSB改機大賽楊大銘先生獲得冠軍的作品,海威公司將其上網拍賣並將所得NT$36,700全數捐給台灣音響愛樂協會作為推廣活動之用,為此蔡理事長特別回贈海威公司感謝狀,由該公司詹副理代表接受。
再來看一眼PSB Alpha B1這對超值到令人不敢置信的超級小喇叭吧!有興趣買一對來試試自己DIY改機的身手嗎?雖然PSB Alpha B1價格很便宜,但您是否仍顧慮改機之後的維修保固?沒問題,為鼓勵有興趣的愛樂者大膽嘗試,海威公司空前地仍舊提供改機者保固,只要不更動音箱與單體,改機者可大膽改裝分音器、喇叭端子與內部吸音棉,仍可享有海威公司的保固服務(除了外觀,海威公司提供PSB長達十年的產品保固)!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1 20:39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影音最前線】Audiopoint又一超值力作,DA-45超級USB DAC即將推出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8/1/3 23:40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28974 | 精華: 1

產品線包括線材、擴大機及各式調音物件的Audiopoint,最近又有新產品即將問世了,而且還是一部包括USB輸入在內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過去Audiopoint製品最具競爭力之處,就在於講究的用料、用心的調音與超值的聲音表現,這部最新推出的DA-45 USB DAC也不例外。儘管正式量產機預計要等到十一月下旬的「2011台北國際Hi-End音響大展」才會正式公開,但總代理偉盛公司表示聽過原型樣品機的愛樂者都紛紛下訂,截至目前為止所累積的訂單總數已超過十部以上!可說是未演先轟動,由此也可推斷出本機的聲音表現確實不同凡響。

Audiopoint DA-45厚實的前面板線條相當有型,機箱也由3mm厚的鋁板打造,力求降低來自外界的電磁波雜訊干擾,得到更為純淨深邃的音場背景。電源部份,DA-45採用了高效率的環形電源變壓器,電路板規劃及配線都十分用心,至於零件用料乃至於銲錫選擇,全都經過反覆的聆聽比較,務求達到最理想的聲音性能。DA-45的USB輸入可對應44.1、48、 96kHz取樣率,同軸、光纖與平衡端子輸入則可支援44.1至192kHz取樣率、16或24bit精度。另一方面,本機也具備192kHz的升頻處理機能,讓音樂重播細節更豐富細膩。Audiopoint這部跨入數位流的新作,原廠表示是近幾年來他們最大的突破,從外觀就可嗅出不同以往的氣息,聲音表現超值程度值得期待。

Audiopoint DA-45的面板設計簡潔大方且具獨特性,只有電源、訊源選擇與升頻處理等三個大按鍵(以及相對應的指示燈)。
除了最火紅的USB之外,Audiopoint DA-45還備有同軸、光纖及平衡數位輸入各一組,是功能相當完備的數位類比轉換器。本身也有出品特殊抑震墊材的Audiopoint,對於DA-45機箱的抑震處理當然也不會輕忽。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10 17:15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活動】Moon 260D CD唱盤+250i綜擴合購,竹北勝豐群限時限量贈送100D USB數位類比轉換器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08/1/3 23:40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留言: 28974 | 精華: 1

歡慶建國百年雙十國慶,竹北勝豐群音響特別與加拿大Moon總代理「笙合」獨家專案合作,於10月10日至11月10日活動期間內,只要向勝豐群音響合購Moon 260D CD唱盤與250i綜合擴大機之特惠組合,就能獲贈一部Moon 100D USB數位類比轉換器(數量有限),讓用家輕輕鬆鬆就能同時坐擁CD與數位流音樂播放。機會難得,有興趣的朋友可得好好把握。

Moon 260CD CD唱盤

260CD CD唱盤的光碟承盤設置於右側,包括電源在內,所有的相關電路都整合為一大塊電路板,將聲音信號傳輸的路徑降至最低,數位聲音信號處理部分相當考究,CD 光碟上的音樂信號先經過24bit/352.8kHz超取樣倍頻處理,再經由Burr Brown高階數位類比轉換晶片PCM1793進行24bit/192kHz數位類比轉換。

Moon 250i綜合擴大機

250i綜合擴大機則 是將電源與放大電路分隔兩側,大型環形變壓器提供充沛的電源,該機的放大電路十分簡潔,8歐姆時的輸出功率50瓦,4歐姆時則可倍增到 100瓦。雖然輸出功率不算大,但藉由電源充沛的大電流設計,再加上輸出阻抗僅0.04歐姆、阻尼因數高於200,驅動力可說相當強勁(5瓦輸出以內為純 A類放大)。250i的功率晶體直接鎖固在底板上,透過整個鋁製機箱散熱,實際使用溫度並不高。

Moon 100D USB數位類比轉換器

機箱小巧精緻的100 D USB DAC是Moon旗下最搶手的入門級數位類比轉換器,面板設計極為簡潔,左側是待機開關與取樣頻率指示燈,右側則為輸入選擇按鍵與輸入訊源指示燈。
100 D USB DAC配備外接電源變壓器,內部電路板也有整齊寬裕的規劃空間。本機除USB輸入外,還具有同軸及光纖數位輸入各一組。100 D的核心DAC晶片使用解碼能力24bit/192kHz的Burr-Brown的PCM1793,USB接收晶片則是最高支援16bit/48kHz的PCM 2705。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2011/10/7 15:30
編輯 刪除 回覆 舉報 回頂部



« 1 ...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 313 »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