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Cello前後級擴大機器材外燴試聽,在台北大直博韻音響二樓聆聽室進行,Cello前後級就擺放在聆聽座位前方。 |
先前由於一些因素,Cello在台灣銷聲匿跡好幾年,新一代的製品也改由當年的設計大將Matthew James全新打造,但這並沒有減損Cello在Hi-End音響迷心中的評價與渴望,Matthew James兼顧傳統與創新的思維,反倒讓人感受到Cello蓬勃有朝氣的新動感。此次於大直博韻音響聆聽Cello Chorale前級與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前端所搭配的是同樣以中性精準著稱的Mark Levinson No.512 SACD/CD唱盤,喇叭是來自德國的Kaiser Acoustics Kawero,至於線材則全為來自義大利的A.R.T.,與Cello這同為百萬身價的前後級相得益彰。由仙瑟企業新取得代理的Cello,是在去年八月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於台北王朝大飯店首度公開的,九月下旬在台南展樂音響所舉辦的發表會我也有幸參與,這兩次聆聽體驗的時間儘管短暫,但已讓我對新一代Cello留下深刻的印象,此番在博韻音響能有一下午的時間共處,當然能更清楚深入瞭解。十餘年前筆者曾聆聽過Cello的Encore 1MΩ Line前級與Encore 150後級,當時就為其有如照妖鏡般的剖析能力感到震撼,你很難確切描繪Cello前後級擴大機的面貌,因為相較於其他多少帶有自身個性的Hi-End音響品牌,Cello簡直純淨得有如高山湧出的清泉,由於它不帶一絲色彩的澄澈,系統前後端有任何改變就能立即清楚顯現。單獨從動態、衝擊力、速度及暫態反應,或者低頻的能量感、中頻的飽滿度、高頻的甜美等音響性評斷,Cello擴大機並非樣樣皆能奪冠,但若論及全面性的均衡及音樂詮釋,要好聽迷人到讓人忘卻究竟有哪些部分不足的,還真是非Cello莫屬。
博韻音響的聆聽室環境
博韻二樓聆聽室地板鋪設了地毯,喇叭背牆使用窗簾吸音,聆聽室角落及側牆則可看到不少吸音擴散板。令人訝異的是,安裝在右側牆面這造型十分特殊雅致的木製擴散板,竟然是楊老闆自己設計的。 | |
左圖:除了最基本的聆聽空間聲學處理,博韻楊老闆對於其他影響聲音的環節也都沒有放過,在喇叭背牆前木桌上的Audio Research器材上面,可以看到擺放了一些A.R.T.的神奇調音錐,聆聽室裡其他幾個位置也都有擺放。說起A.R.T.這調音錐確實有令人訝異的神 奇功效,前段時間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在我的推薦下也在他的視聽室使用,同樣對這小小調音錐的效果感到十分驚奇並大為讚賞(士林曹醫師近一年來音響及視聽系統變化極大,我的第三篇專訪正撰寫中,近期即將刊出),有關A.R.T.調音錐的詳細介紹,請點擊本站先前這篇報導參閱。 右圖:影響甚大的電源部分博韻也沒輕忽,地板上就可看到電源線都插在Quantum的QB4電源排插上。 |
試聽搭配器材
博韻音響二樓視聽室音響架上器材一字排開,此次試聽主角之一的Cello Chorale前級就擺放在正中央的音響架上,坐在聆聽位置沙發正中央,伸出手就可碰到它的旋鈕。其實,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儘管市面上絕大多數Hi- End音響器材都已加入遙控功能,Cello的老闆兼設計師Matthew James卻依然「抵死不從」,只因為他認為遙控線路不可能對聲音表現毫無影響。由於Cello Chorale前級並不具備任何遙控功能(連音量控制都沒有!),因此用家在音響系統配置時,最好將它放在聆聽位置前觸手可及之處。對了,如前所 述,Cello器材非常關注電源電路對聲音表現的干擾及劣化,Cello Chorale前級是兩件式的設計,分離式外接電源就放置在音響架的下層位置。 | |
當天使用的訊源主要有兩部,分別是Mark Levinson No.512 SACD/CD唱盤(左)與來自瑞士、配有Benz Micro Glider SL唱頭的Holborne黑膠唱盤(有關Mark Levinson No.512 SACD/CD唱盤的詳細介紹與器材評鑑報導,請點擊參閱其【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 |
Cello Chorale前級
Cello 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
在音響架的後方中央花崗石板上疊成一落的是Cello Encore單聲道後級,同樣採用獨立外接電源箱,因此兩聲道合計就有四個機箱之多。 | |
左圖:外接電源箱與主機之間的連接Cello附有專用線材,本次聆聽的音響系統其他線材包括電源線、訊號線與喇叭線全都採用同為仙瑟代理的義大利A.R.T.製品,本站目前正試用他家的Synapsis SE版系列線材,詳細試用報告稍後將刊出。
右圖: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主機的背板,Cello內部放大電路為全平衡架構設計,僅備有一組平衡類比輸入,包括喇叭端子與直流電源輸入都採用保證能緊緊鎖固密合的Y插,由此可窺知Matthew James有多麼注重器材的可靠度與聲音表現。
|
|
左圖:為排除電源電路對聲音表現的不利影響,Cello器材全都堅持使用外接電源供應器,這就是Master外接電源箱的內部照片。 右圖:這是Encore立體聲後級內部的照片(Encore單聲道後級為橋接架構,內部與此大致相同),即使已經有了外接電源箱,直流電源進入機箱之後仍要再經過幾道電源處理。或許您會質疑,這Encore後級內部看起來似乎不太「壯觀」,連電路板的面積都不大,事實上這卻是Cello致力於縮短聲音傳輸路徑的好聲秘密。Cello台灣總代理仙瑟公司黃信先生在正 式代理之前,也曾對Cello後級功率晶體只使用一塊鋁板散熱感到質疑,但設計者Matthew James對元件的嚴格篩選其實都以聲音表現為依歸,全機用料及架構都已協調到最佳狀況。 |
Kaiser Acoustics Kawero喇叭
本次器材外燴試聽所採用的Kaiser Acoustics Kawero喇叭(左圖中),該公司在音響圈資歷並不長,目前產品也只有Kawero這對喇叭,但卻憑藉它就可一鳴驚人,主要就在於對加工及聲音品質的至 高要求。高音部分採用極高頻延伸可到100kHz的RAAL 7020XR鋁帶高音並有獨立音箱,包括高音及中低音音箱都是不平行面架構以抑制共振,要知道Kawero喇叭的箱體採用的是密度極高、連子彈都打不穿的 tankwood合成夾板,每支重量高達95公斤。Kaiser Acoustics Kawero喇叭在台灣身價達280萬元新台幣,整體音響及音樂重播性能都極為優異,詳細品牌介紹與器材評鑑報導請點擊參閱【影音終極百科】Kaiser Acoustics專屬頁面。 |
上次在台南展樂這套Cello前後級所推動的是Wilson Benesch Chimera旗艦喇叭,其低音部分採四支7吋單體兩兩相對推挽發聲,藉此以得到25Hz(-6dB時,-3dB點為34Hz)的過人極低頻延伸,其實這種架構相當考驗後級的驅動及控制能力,當時Cello 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輕鬆過關的悠遊自在仍歷歷在目,沒想到在博韻音響所遇到的情況還更為險阻。怎麼說呢?博韻二樓聆聽室的長度相當長,樓板面積就有十餘坪,再加上聆聽座位左後方與一樓相連的樓梯並未密閉,Cello前後級所驅動的Kaiser Acoustics Kawero喇叭,實際上需要應付的空間非常大。當我播放《神鬼戰士》電影原聲帶時,其中定音鼓與大鼓猛搥的低頻震撼度稍有缺憾(過大的空間是主要關鍵因素),但Cello前後級仍對Kaiser Acoustics Kawero喇叭展現了極為沈穩的精準控制,強度一波高過一波的低頻力度如同巨浪拍案般綿密,但下一瞬間細若遊絲的弦樂獨奏卻又能溫柔靜謐地吟唱。這種幾無侷限的動態與強弱對比,肯定是Cello擴大機活生感與音樂感染力特別過人的緣由。
相隔近二十年,Cello擴大機有所變有所不變,外型同樣典雅質樸,操作手感細膩的旋鈕顯得圓潤許多,面板右下角多了Matthew Jones字樣,象徵Cello傳奇邁向新的篇章。 |
隨著技術及元件材料的演進,相較於十餘年前、二十世紀時的「老Cello」,在我們眼前這嶄新的Chorale前級與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一方面承繼過去Cello對音樂重播與精密製作的嚴苛要求,另一方面則賦予了新世紀的新穎面貌,在保留精密音量控制、分離電源架構與不裝設遙控的音質至上堅持之同時,也有了更為緊實凝縮的新外觀。聲音表現如同前面所述,原本Cello過人的音域平衡及透明度更為精進,更精鍊與更短傳輸路徑的線路帶來更醇化的音質,活生感、動態與細節的描寫都更生動。儘管不再有過往壯碩龐大機身的視覺震撼,但新Cello精緻的製作工藝依舊,以真實音樂重播為唯一目標的堅持不變。
過去老Cello前後級之間採用特殊的Fischer平衡接頭,除非另外特製Fischer轉XLR的平衡訊號線,用家都得整套Cello前後級一併使用。既然現代的新Cello已改換普遍通用的XLR平衡端子,那麼用家不就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品牌的前後級來搭配?理論上確實如此,但由於Cello過人的純淨透明感及音樂感染力,唯有當前後級一起使用時方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方能確保Cello絕對真實的演繹不受絲毫扭曲;相信我,只要你聆聽過Cello Chorale前級與Encore Mono單聲道後級的聯手演繹,你很難將它們拆散以獲得部分更突出的音響特性,卻失去了全面且均衡的、彷如觸手可及的真實音樂感動。上一世紀末的Cello已成就了音響史上的經典傳奇,由Matthew Jones掌廚的新Cello則顯然將開啟它在新世紀更璀璨的篇章。
Cello Chorale前級重要規格
|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