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看外表,實在很難相信這是一套最高功率輸出高達1,000瓦(4歐姆負載時)的單聲道後級。因為,T+A這款M40 HV不但沒有一般超大功率後級的巨型散熱片,也沒有張牙舞爪的外觀,反倒是如同現代藝術品般地呈現柔和的線條,展現主人不流於俗的精緻品味。 |
|
|
其實,T+A M 40 HV單聲道後級除了在「高功率模式」能有每聲道高達1,000瓦(4歐姆負載時)的超大功率輸出外,另外還可以切換到音質更細緻的「高電流模式」,此時最高輸出功率為AB類250瓦、但在60瓦以下為純A類輸出,因此怎麼看後級的發熱量都絕對不低;那麼,T+A如何解決M40 HV的散熱需求呢?從側上方觀察就可以一目瞭然了,原來T+A將M40 HV的機箱設計為高塔狀,側面的散熱片高度是一般擴大機的兩倍以上,更將散熱片設計為圓弧形以增加散熱效率——這實在是既美觀又實用的一舉兩得之高明設計。 |
|
|
既然M40 HV機箱兩側配備有大型散熱片,它應該是晶體後級吧?可是在其機箱頂板前方竟然還看到兩支6SN7真空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來M40 HV的放大電路架構是極為特殊的「前管後晶」設計,事實上這也是這對單聲道後級音樂重播表現迷人的原因之一。 |
|
|
原來早在2013年T+A推出MP3000 HV多功能音樂播放機與PA3000 HV綜合擴大機時,就發現晶體機如果能結合真空管機的「高電壓」工作架構,那麼就可讓電路的失真大幅降低,並且有更好的控制力及動態表現,因此開發出HV(High Voltage)高電壓特殊工作線路。請看上面這張T+A M40 HV的主要工作架構方塊圖,在音頻信號輸入後先以真空管進行50倍的純A類高電壓放大,接著分由兩組晶體電路進行高電流放大,可分別驅動兩組喇叭。 |
|
|
咦,這麼說M40 HV雖是單聲道後級,但每一部(每一聲道)M40 HV實際上卻可推動兩組喇叭?沒錯,因此在M40 HV背板下方除了可切換「高功率輸出」或「高電流輸出」兩種工作模式之外,還可切換為BI-AMPING雙擴大機驅動模式,使用每部M40 HV的兩組喇叭端子做雙擴大機驅動。另一方面,在M40 HV背板上半部可發現兩組XLR平衡輸入端子,其中右側3孔那組是做為前級信號輸入的,左側特殊的4孔平衡端子,則用來外接T+A PS3000 HV電源供應器,讓電源供應更豐沛使得音樂重播表現更上一層樓。 |
|
|
從打開的頂板及側板可以看到M40 HV內部的立體化架構,各位可以發現其機箱兩側的散熱片體積其實非常大,只是T+A巧妙地在頂板中央兩側設計圓弧狀的突出部分,讓散熱片在視覺上體積縮小不少。T+A將M40 HV電流放大的兩顆變壓器安置在機箱底部獨立之金屬盒內,其上方則有總容量高達180,000Μf的電源濾波電容,讓高電流放大電路的電源供應部分與頂板的高電壓放大電路遠離,藉此來降低前者對後者的干擾。畢竟M40 HV高電壓放大部分的放大倍率高達50倍,工作時必須審慎地隔離外界的電磁波干擾。 |
|
|
今年正逢T+A建廠40週年,五月德國慕尼黑音響展時T+A就以這款40週年紀念產品M40 HV旗艦單聲道後級為展出重點。不僅另闢一間展房開聲,也在全系列製品展示房裡陳列了一對M40 HV後級,其中一部還將頂蓋及側板打開讓大家欣賞其精緻的內在美。 |
T+A M40 HV單聲道後級主要性能規格:
- 高功率模式:每聲道功率輸出550瓦(8歐姆負載)/1,000瓦(4歐姆負載)、每聲道峰值功率輸出570瓦(8歐姆負載)/1,070瓦(4歐姆負載)
- 高電流模式:60瓦以內純A類輸出,AB類輸出最高功率250瓦
- 頻率響應:1Hz-150kHz,+0/-3dB
- 迴轉率:65 V/μs
- 阻尼因素(4歐姆負載時):高於115
- 信號雜音比:高於114dB
- 失真(5W, 4歐姆, 1kHz):低於0.009%
- 輸入端子:非平衡RCA一組、平衡XLR 3pin一組、XLR 4pin一組
- 電源供應容量:180,000μF
- 待機耗電量:低於0.5瓦
- 尺寸(高×寬×深,mm):560×360×470
- 重量:52公斤(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