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展前預報】CD及BD強片聯手出擊,極光音樂/太古國際影音饗宴
Hi-AV編輯部 2010/7/30 19:49

每次參觀Hi-End音響展,除了欣賞各式各樣精品音響系統的迷人演出外,通常也是愛樂者蒐羅精彩音樂及影音軟體的最佳時機,許多軟體代理商都會在人潮薈萃的此刻展出旗下眾多強片,並以特價優惠來吸引買氣。本次音響大展,以代理及出版眾多音樂及影音軟體著名的「極光音樂/太古國際」當然也沒有缺席,將於679及947兩間展房展出,包括古典現場音樂會BD、流行音樂現場演唱BD與發燒音樂CD等。(以下各重點影音軟體專輯介紹圖文,由極光音樂/太古國際提供)

 

古典現場音樂會BD

名稱:破冰之旅~紐約愛樂在北韓 BD
編號:2056944BD

指揮:馬捷爾 Lorin Maazel

演出:紐約愛樂 New York Philharmonic

>>> 詳細軟體評鑑,請點擊這裡參閱

內容簡介:

2007年夏天,紐約愛樂收到一封前所未有的邀請函,韓戰結束50多年後,北韓首次邀請美國樂團到北韓演出;2008年2月紐約愛樂赴約,與世界共同體驗歷史的一刻,當樂團演出韓國民謠「阿里郎」時,不禁讓全場聽眾眼眶泛紅,一切的仇恨,透過音樂,在此刻化為烏有。

北韓與美國始終處於敵對狀態,自美國與蘇俄的「冷戰」結束之後,北韓公認是國際社會最難以預測的火藥庫之一。前陣子受矚目的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自前往北韓,被囚禁在北韓的兩位美國記者因而獲釋。而紐約愛樂,在2008年2月26日北韓的演出,更可以形容為「入虎穴」。之所以選上紐約愛樂,關鍵在於這個交響樂團是北韓政府點名的。北韓方面也宣佈,當天將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文藝表演活動,歡迎紐約愛樂的來訪,此舉令全世界對這場音樂會相當期待。

 

名稱:卡拉楊100歲冥誕紀念音樂會BD
編號:2072514

小提琴:安.蘇菲.慕特

指揮:小澤征爾

樂團:柏林愛樂

>>> 詳細軟體評鑑,請點擊這裡參閱


內容簡介:

2008年是指揮帝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100歲冥誕,世界各地從年初即展開一連串精彩的紀念活動。這位二十世紀影響力最深遠的指揮家,根植舊傳統、擁抱新科技,創造代表完美的「卡拉揚之聲」,為自己建立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音樂帝國。卡拉揚雖已逝世多年,但帝國勢力仍舊存在,這張BD裡的演出者即是他最驕傲的三個子弟兵:小提琴家慕特、指揮家小澤征爾、柏林愛樂; 這組當今在樂壇炙手可熱的黃金鐵三角於2008年1月28日在維也納樂友協會愛樂廳的演出,為一整年在世界各地,連續不斷的卡拉揚紀念活動揭開序幕。

 

名稱: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BD
編號:2080501BD

巴倫波因  指揮.鋼琴

柏林國家交響樂團

>>> 詳細軟體評鑑,請點擊這裡參閱


內容簡介:

在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當中,第一、第二號明顯地繼承了海頓與莫札特的傳統,展現出一種和諧與均衡的理性美。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出現了貝多芬個性中所追求的戲劇性,鋼琴被賦予了明顯的熱情與活力。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除了增加陰柔與陽剛之間的對比,管弦樂也更加趨向交響化,影響了往後的音樂家們創作出所謂「交響化的協奏曲」。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更因為裝飾奏樂段與樂團的相互陪襯,使得整部作品充滿了豪邁與激情,閃爍著輝煌的壯麗之美。這五首鋼琴協奏曲,尤其是後三首和他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也為其後的浪漫樂派協奏曲開闢了新的路徑。

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 1942-)出生在阿根廷的猶太音樂家,早年以鋼琴神童之姿引起樂壇的注意。1962年,巴倫波因將他的音樂生涯擴展到指揮的領域。1974年,他以多年來在指揮方面所累積的聲望,讓他得以繼蕭提爵士之後,成為巴黎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1992年他更成為柏林國家交響樂團的總監,帶領這個歷史悠久的德國百年樂團,擠身於國際級的著名樂團之列。

巴倫波因曾經以鋼琴家和指揮家的身分,灌錄過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全集CD。在這套錄製於2007年5月魯爾區鋼琴音樂節的Blu-ray中,他再次身兼兩職演出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全集。不但為柏林國家交響樂團留下經典的錄影作品,更為他的音樂藝術生涯留下了完美的影音紀錄,絕對值得每一位愛樂人收藏欣賞!

 

名稱:2008歐洲音樂會柏林愛樂重返莫斯科BD
編號:2091101BD

小提琴:雷賓

指揮:賽門.拉圖

樂團:柏林愛樂

內容簡介:

1969年,卡拉揚率領柏林愛樂史無前例的出訪莫斯科,但在政治的迫害下,成為一個「沒有團名」的樂團,四十年後,柏林愛樂光榮重返莫斯科,精湛而優雅的演出,就如同當年的歷史重演,獲得滿堂喝彩。收錄日劇「交響情人夢」受歡迎主題曲「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李斯特稱此曲是「節奏的神化」,華格納更讚譽它為「酒神的舞蹈」。
這是一場足以在柏林愛樂演出史上留下輝煌紀錄的音樂會;在歷年來所舉行的歐洲音樂會之中,它也是歷史意義最重大的一場。在將近四十年之後,柏林愛樂由現任音樂總監拉圖率領再度踏上莫斯科最具有指標意義的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大廳。
1969年,卡拉揚帶領柏林愛樂史無前例的出訪蘇聯,在德國外交部長宣佈柏林愛樂此次出訪是「官方行程」之後,當晚所有搭載聽眾前往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大廳的公車全部停開、會場周邊的餐廳原先舉辦的相關慶祝活動全部喊停。
從預期的受歡迎到成為敵人,就像從天堂瞬間掉入地獄,柏林愛樂被當局稱呼為「階級敵人」,甚至連他們的團名都不見了,宣傳時變成「一個愛樂管弦樂團」。出席這場音樂會的人絕大部分是政府官員,愛樂者與音樂院的學生們完全被警方封鎖在音樂廳大門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演奏會當晚演出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十號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契本人也參加了這場音樂會,在音樂會結束之後他深受感動,前往後台感謝指揮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當晚的演出~多麼感人的一刻!
在將近四十年後,當柏林愛樂再度踏上前蘇聯的首都時,柏林再也不是一分為二了,音樂院學生也可以免費入場聆聽排練,不再像1969年一樣被擋在門外。

 

名稱:馬勒二號「復活」~阿巴多在琉森音樂節 BD
編號:20100201BD

女高音:格瓦扎娃 Eteri Gvazava

女低音:拉森 Anna Larsson

指揮家: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樂團:琉森音樂節慶管弦樂團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 詳細軟體評鑑,請點擊這裡參閱

內容簡介:

琉森音樂節。2003年8月21日晚上。演出地點是一座以鋼鐵與玻璃為材質、建造在琉森湖畔、大而壯觀的音樂廳,寧靜的氛圍籠罩全場。這場音樂會的票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銷售一空。,所有人全神貫注,臉上充滿了期待的表情。只為親眼目睹、從世界頂尖管弦樂團挑選出來的一群最有經驗的音樂家所組成的琉森節慶管弦樂團。最後,大門打開,新成立的琉森音樂節慶管弦樂團團員走向舞台。這裡面有許多熟面孔:兩位來自柏林愛樂的著名器樂家──豎笛家莎賓.梅耶(Sabine Meyer)以及速度敏捷的長笛家帕胡德(Emmanuel Pahud),大提琴部裡坐著顧德曼(Natalia Gutman),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Alban Berg Quartet)的團員也坐在弦樂部裡。
這樣從世界頂尖管弦樂團挑選出來的一群最有經驗的音樂家所組成的指揮琉森節慶管弦樂團,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管弦樂團?
這是阿巴多在2000年春天的構想,而且他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海夫利格(Michael Haefilger)。海夫利格是琉森音樂節的行政管理者:「阿巴多告訴我在琉森曾經有過琉森節慶管弦樂團,是由托斯卡尼尼創立的,並且由他指揮。阿巴多夢想過重現那個時代的盛況。」
尋找合適團員的這份工作,出乎意料地簡單而迅速:被邀請的音樂家,幾乎沒有一位花時間去考慮,都是當下就答應了這份邀約。每位參與音樂節演出的音樂家,都做好為阿巴多而努力的準備。「總是很放心地把音樂交付在他手上,」帕胡德這麼說,「我認識他比認識其他指揮都要來得久,當他指揮的時候,他對音樂的靈感、他的手勢、甚至他的臉部表情,都彷彿是在邀請我,共同製造出完美的音樂。」

 

名稱:「俄羅斯旋律」溫布尼音樂會BD
編號:20100202BD

鋼琴:布朗夫曼 Yefim Bronfman

指揮:塞門.拉圖 Simon Rattle

樂團: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內容簡介:

一年總是有那麼一回,柏林愛樂的成員慶祝樂季終於結束,而他們慶祝的方式便是離開柏林愛樂廳,到戶外演出,風雨無阻,帶給許多人一個難以忘懷的美好夜晚,柏林愛樂在1980年代開始在溫布尼演出,他們選曲的依據以國家為主題,他們每一年都選定一個國家,演出該國的音樂作品。2009年,就是「俄羅斯旋律」。這場音樂會的開頭與結尾分別安排了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胡桃鉗」,然而整場音樂會的重心,則是兩首從歷史觀點來看相當重要的樂曲。在這場音樂會的後半段,他選擇了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1913年這首曲子在巴黎世界首演之際,聽眾認為太過現代而深感震驚,當場抗議,成為「音樂史上傳奇性的醜聞」。

史特拉汶斯基曾經為此表示他的疑惑,他認為這一首精心譜寫、描繪春天祭典、副標為「俄羅斯異教徒的景象」的粗野風格樂曲,具有繁複美感的柏林頂尖管弦樂團是可以演出的。

然而,這場雨早在中場休息之前就開始無聲地下了。當看起來陰鬱的雲朵開始集結於天空時,布朗夫曼走上舞台,彈奏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布朗夫曼這隻雷龍!」是美國作家羅斯(Philip Roth)對這位鋼琴家的稱呼。羅斯在他著名的小說《人性污點》(Human Stain)裡這麼提及布朗夫曼:「布朗夫曼看起來與其說是一位上台彈奏鋼琴的人,還不如說是一位上台要挪動鋼琴的人。他看起來是那麼健壯,當他彈奏完畢的時候,我心裡想,這架鋼琴應該會作廢。他幾乎要震壞整架鋼琴。他大刺刺地彈奏,藉著琴音直率地傳達許多想法,而這些心靈的悸動隨著他的指尖,消逝在空中。當他彈琴的時候,所有宣洩而出的情感全都藏不住。」

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史特拉汶斯基?沒有任何一場溫布尼音樂會會遺漏「柏林氣息」,保羅林克不朽的進行曲。每位聽眾都享受其中,跟著一起歡唱,他們心裡想著,即使有壞天氣也沒關係,重要的不能有壞心情。

 

名稱:聖彼德堡300週年紀念音樂會演出實況BD
編號:20100203BD

指揮:泰米卡諾夫 Yuri Temirkanov & 阿列塞夫 Nikolai Alekseev

樂團:聖彼得堡愛樂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女高音:安娜.涅翠柯 Anna Netrebko

男中音:霍洛斯托夫斯基 Dmitri Hvorostovsky

大提琴:麥斯基 Mischa Maisky

內容簡介:

一定是因為「白夜」的緣故,使得聖彼得堡(這座城市位於涅瓦河畔,美得令人印象深刻;它曾經改名為『列寧格勒』,後來又改回原名)的居民,自五月底至七月初的這段時間,出現集體夢遊的症狀。日光與黑暗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這個城市不僅令當地居民,也令外來遊客心醉神迷。
這一切都要感謝「白夜」,使得聖彼得堡成為遠東最受矚目的音樂城市之一;也許那麼說比較恰當:聖彼得堡再度回復它原有的聲譽。在這個充滿橋樑與宮殿、充滿劇院與博物館的城市裡,音樂在其超過三百年的歷史中,始終扮演一個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當時世界上每一位重要的音樂家,都紛紛於對這個城市的音樂文化表達極盡讚美之意。舒曼夫婦曾於1844年造訪聖彼得堡,白遼士也於三年後訪問此城,著名的作曲家威爾第,1862年才出現在聖彼得堡,因為當時威爾第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所委託而創作的歌劇「命運之力」在聖彼得堡演出。他的對手之一華格納在隔年來到聖彼得堡,舉行了六場音樂會,其中包括歌劇「女武神」、「齊格飛」、「紐倫堡的名歌手」的選段,還包括「崔斯坦與依索德」。1917年發生俄國十月革命,而最終切斷聖彼得堡與西方歐洲世界所有連結之前的1907年,馬勒在聖彼得堡演出他的第五號交響曲,這場演出也使得當時身為聽眾的史特拉汶斯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列寧格勒這座城市花了一些時間,修補它所遭受的一些有形或無形的傷害,也緩慢而逐漸地回復世界級的音樂演出水準。在1990年初,這座城市已經成功地奪回了自1917年起喪失的音樂地位。
2003年不僅是聖彼得堡建城300週年,也是著名俄羅斯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130歲冥誕,也是紀念他逝世60年的日子,所以安排拉赫曼尼諾夫短小而鮮少被演出、但慶典意味濃厚的「信號曲」,為這場音樂會劃下熱烈而完美的句點。

 

名稱:柏林愛樂125週年BD
編號:20100501BD

指揮:賽門.拉圖

大提琴:莫克

小提琴:巴蒂雅.許薇莉

樂團:柏林愛樂

演出地點:奧伯斯普瑞Oberspree電纜廠

內容簡介:

位處柏林,雄偉無比的奧伯斯普瑞(Oberspree)電纜廠,自十九世紀末起就一直是強盛工業力量的象徵,但在2007年5月1日這一天,這棟建築物搖身一變,舉辦了非凡的音樂盛會,這場盛會的不尋常之處正在於,它是柏林愛樂建團125年的紀念音樂會。這棟建築物從外面看起來不僅壯觀,建築物的音響效果更是出乎意外地好,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歐洲音樂會是再也理想不過的了。當然,優秀無比的管弦樂團勢必搭配重量級的曲子,在現任指揮拉圖的帶領下,柏林愛樂演出華格納與布拉姆斯的作品,這場音樂會不僅在波茲坦廣場的新力中心(柏林愛樂廳旁)架起了大螢幕做同步轉播,它也藉由電視與廣播等媒介,放送至全世界。
華格納的「帕西法爾」前奏曲與柏林愛樂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1882年柏林愛樂創團時,這首曲子正是演出的重點曲目之一;該團演奏布拉姆斯精彩的複協奏曲,則是獻給偉大的大提琴家、指揮家與教師羅斯托波維契(Mstislav Rostropovich),做為對他的回憶,而兩位提琴家──大提琴莫克(Trulus Mørk)與小提琴家巴蒂雅.許薇莉(Lisa Batiashvili)的演奏則相當緊密而清晰:莫克精妙的音色與巴蒂雅.許薇莉的精確與濃郁相輔相成。而這場激勵人心的音樂會,無疑向柏林愛樂每一位年輕與年長的、退休與現役的團員致敬。

 

名稱:2009年諾貝爾獎音樂會~阿格麗希與泰米卡諾夫的音樂讚禮 BD
編號:68910086

鋼琴:阿格麗希 Martha Argerich

指揮:泰米卡諾夫 Yuri Temirkanov

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管弦樂團 Royal 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內容簡介:

每一年,諾貝爾媒體公司(Nobel Media)都會舉辦一場古典音樂會,祝賀當年的諾貝爾獲獎者。音樂會在以新古典風格為概念而建造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基金會以優美的樂聲彰顯每位獲獎者的研究成就;而每一年諾貝爾獎金授獎儀式也在這裡舉行,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獎金給獲獎者。在2009年,當局邀請著名鋼琴家阿格麗希演奏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這正是阿格麗希得心應手的一首曲目;而同樣讓這首曲子顯出朝氣與活力的還有與她合作的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管弦樂團,由俄羅斯指揮泰米卡諾夫(Yuri Temirkanov)率領,他們展現了世界頂尖管弦樂團的一流技巧與素質,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格麗希選擇了蕭邦帶有一些留戀氣息的「C大調馬厝卡舞曲op.24, no.2」做為安可曲,她的彈奏將優雅與感性作完美結合,博得滿堂彩。

 

名稱:馬勒一號「巨人」~王羽佳與阿巴多在琉森音樂節 BD
編號:68910087

鋼琴:王羽佳Yuja Wang

指揮:阿巴多Claudio Abbado

樂團:琉森節慶管弦樂團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內容簡介:

這幾年來,只要是阿巴多指揮琉森音樂節的音樂會,愛樂者無不把它視為樂壇盛事。當然,2009年的夏天也是如此,這位具有領袖魅力的大指揮家以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開啟這個傳統深遠的琉森音樂節。阿巴多為馬勒交響曲帶來生動精彩且富於靈感的詮釋~如同聽眾給予的反應一樣,毫不保留地呈現所有期待。在彈奏了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後,現年22歲的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同樣地也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因為她的彈奏個性十足,而且音色豐富。
這場在2009年夏天的音樂會所選定的曲目是根據「自然的主題」而定的~這個主題也與琉森音樂節息息相關,因為琉森正是整個歐洲具有最美麗風景的地點之一:琉森湖美得令人難忘,而阿爾卑斯山的壯麗美景也同樣迷人。
王羽佳是繼李雲迪、郎朗之後,又一獲得國際唱片公司DG青睞的鋼琴家,王羽佳1987年出生於中國北京,自六歲起習琴,14歲前往加拿大學習音樂,15歲更在寇帝斯音樂學院師從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而她受到肯定的關鍵演出則是2003年她與金曼/蘇黎士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由於她的演出驚艷整個樂壇。2007年3月,王羽佳代替阿格麗希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精彩的彈奏大獲好評。
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當今在樂壇的知名度與地位,都是許多指揮難以企及的。1989年至2002年,阿巴多繼卡拉揚之後,出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一職。另外,阿巴多也致力於開創年輕音樂家的演奏環境,1978年創立歐盟青年樂團、1986年創立馬勒青年樂團。

 

流行音樂現場演唱BD

主題:高畫質藍光BD.音樂盛會.盡在太古

名稱:保羅賽門與好友們真情獻唱BD
編號:66109952

名稱:爵士樂傳說 雷西路易斯 BD
編號:BDWR090005

名稱:聖塔納樂團 - 自由讚美詩蒙特勒演唱會BD
編號:EVBRD33313

名稱:皇后樂團 - 蒙特婁現場演唱會BD
編號:EVBRD33315-9

名稱:雅尼 - 超體感現場BD
編號:EVOB070

名稱:麥可波頓–皇家亞伯廳現場BD
編號:EVOB075

 

發燒音樂CD

主題:挑戰最挑剔的耳朵 TAS絕對的聲音

從1996年開始,極光音樂就整合旗下代理的眾多音樂品牌推出精選輯,曲曲皆旋律動聽、錄音優異,是認識極光音樂旗下音樂軟體的最佳途徑。最新推出TAS 2009精選輯的軟體評鑑,請點擊這裡參閱。

TAS 2009

TAS 2008

TAS 2007

TAS 2006

TAS 2005

TAS 2004

TAS 2003

TAS 2001

TAS 1998

TAS 1997

TAS 1996

 

 

極光音樂/太古國際本次音響大展展房:679及947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 更多【2010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相關報導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