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使想要在此刻購入投影機以迎接「真正的4K元年」到來,Sony新近推出的旗艦級家庭劇院投影機VPL-VW520ES,無疑是最佳的選擇。為什麼?它不僅有超越一般「4K2K」定義3,840×2,160定義的4,096×2,160解析度,而且是扎扎實實的真實像素解析,並非其他品牌以Full HD 1,920×1,080透過像素位移來模擬4K影像,更是全球第一部具備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性能的家用投影機,可呈現更大的明暗反差讓更具真實感的畫面接近人眼視覺所見。
-
當Klipsch GiG一開聲唱起歌來,相信所有聽過的人以往對這類產品的偏見都會完全消失無蹤,因為,如果閉著眼睛只用耳朵聽,絕對不會相信這樣的解析力與低頻量感,是出自於一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藍牙喇叭啊!不過,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讓人意外,因為Klipsch這家誕生於1941年的美國號角喇叭名廠,先前就推出過專為搖滾樂迷打造的KMC 3與KMC 1無線音樂系統,當時筆者在做評測時就對其「聲音能量超過其視覺印象」表達讚賞,如今,Klipsch將備受全球樂迷好評的KMC技術精華再濃縮,並打造出更時尚精巧的外型,Klipsch GiG的內外在表現當然令人期待囉!
-
其實PS Audio最早是以「數位訊源專家」之姿踏入Hi-End音響業界的,也是最早推出「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廠家之一。當然PS Audio不會由於在擴大機與交流電源領域的成功,就忘記了他們發跡的源頭,而且歷經三十餘年的持續研發演進,PS Audio旗下的數位音樂訊源製品,其技術內涵在業界仍保有超前的領先地位,本文主角PerfectWave Memory Player與DirectStream DAC這套數位訊源組合,就是明顯的例證。
-
今年八月中旬A.R.T.總代理「仙瑟企業」的黃信先生,到美國舊金山舉辦California Audio Show音響展的A.R.T.展房調整設定並站台,黃信先生的A.R.T.調音錐與L.F.E.低頻效果器調整成果,不但使得該展房榮獲《Enjoy the Music》網站評選為California Audio Show 2015「最佳聲音表現展房」,也讓Jack Roberts在California Audio Show音響展裡發現A.R.T.調音錐與A100低頻效果器之神奇,並邀請黃信兄到他家裡協助調音,之後才有這篇更深入的器評報導。
-
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不少「死硬派」Hi-End音響迷都仍認為超低音是家庭電影院才用得到的器材,而且其功用只是發出「轟隆隆」的音效,來讓科幻動作片裡的槍戰與爆炸等聲響更刺激而已,對於聽音樂而言,超低音喇叭根本就派不上用場,甚至其速度與音質也無法與主喇叭銜接整合妥當,真的是如此嗎?假使您還有以上的誤解,那麼肯定還未曾見識過量感充分、速度快捷、解析明確的優質超低音喇叭,「卡本特國際」日前剛引進台灣的美國Earthquake Sound(大地震)超低音,他家的旗艦製品Supernova MKVII-15P就是優質超低音之佼佼者。
-
Starke Sound品牌的命名,確實與「鋼鐵人」Tony Stark的Stark企業之高科技形象有關,Starke這個與Stark無論字形或發音都極為進似的字詞,在德語的含意是「強烈」的意思,因此Starke Sound就是「強烈之音」的寓意,這正與該品牌喇叭明快的速度、強勁的動態、震撼的衝擊等聲音特色不謀而合。
-
此文原載於美國著名的Hi-End音響評論網站Dagogo,針對義大利A.R.T.的Super SE系列音響線材(包括訊號線、電源線與喇叭線)做全面的評測,英文原版的器材評鑑內容由Ed Momkus先生撰寫,A.R.T.原廠取得授權之後交給李紀恩(Chi-En Lee)先生翻譯為中文,《Hi-AV影音網》編輯部校對後僅更動李先生所下的標題名稱,以及部分名詞用語(例如單聲道後級、訊號線、喇叭線等),Dagogo網站Ed Momkus先生器評的英文原文,各位可點擊
http://www.dagogo.com/r-t-super-se-cable-system-review/1查閱比對。
-
此次評測後送回讓我感到依依不捨的Pioneer N-70A,無疑是該廠在數位流音樂時代的精心之作,竟然連使用DLNA網路傳輸都可播放192kHz/24bit、DSD64(2.8MHz)或DSD128(5.6MHz)高解析檔案,超值到不合常理的平實售價則完全體現松本望先生「讓更多人聽到更感動的聲音」之創業理念。想要以最低的代價體驗Hi-End的數位流音樂重播之聲嗎?這部Pioneer N-70A絕對是當前的絕佳選擇,極度推薦!
-
論氣勢、論動態、甚至論音質,Blue Aura X30都無法突破物理及成本限制,絕對沒辦法與售價數十倍、上百倍的大型音響系統相提並論,但倘若範圍縮小到個人系統的近場聆聽,Blue Aura X30無疑擁有「以小博大」、「越級挑戰」的實力。它有超越體型印象三倍以上喇叭的充沛能量感,而且我朝夕相處近兩個月以來,用它播放過各種類型的音樂(古典、流行、爵士不在話下,甚至搖滾與重金屬也有),開到震耳欲聾的音量時Blue Aura X30也依舊老神在在,沒有絲毫的破音發出。而且,Blue Aura X30高低兩端的頻寬延伸、重播樂器人聲質感實在無可挑剔,聲音的密度及能量超乎預期,鮮明快速的暫態反則使得音樂活生得就如同在眼前,這實在是現代人最棒的音樂聆聽伙伴了。
-
創立於1936年的英國Hi-End廠家Quad推出復古音響Vena,不但歷史底韻十足有說服力,老廠多年經驗打造的扎實內在(詳見後述),也讓用家無需為了滿足數位流的便利性而犧牲了好音質;更重要的是,Vena的價格和外觀一樣漂亮,一部包含數類轉換器、耳擴、前級、後級(每聲道提供45瓦輸出功率)的多功能音響,還具備藍牙無線傳輸功能,參考售價竟然只需新台幣39,900元!如此超高CP值的產品,自然得到不少專業媒體大力推薦,筆者在長達三個月反覆聆賞確認其優異的聲音表現之後,也不例外地給予Quad Vena本站「最佳推薦」的肯定。
-
什麼是UPOCC呢?其實它是兩個字詞的結合,前面的UP為Ultra Pure超高純度,OCC則是「大野連續鑄造法」(Ohno Continue Casting),後者是日本千葉理工學院的大野教授(Astumi Ohno)所發明的技術,以特殊設計的冶金熱模(heated mold)來施行超高溫度的連續鑄造,如此可大幅度拉長金屬的結晶並縮小金屬結晶間的縫隙,降低電流傳輸時的阻抗,就可大幅減少失真、提升音樂信號傳遞的傳真度。UPOCC技術可拉長金屬結晶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超過一百米之多,在家庭音響系統裡就算多聲道的環繞喇叭線使用再長也不過二、三十米,訊號線更通常是在兩米以下,用了UPOCC可以讓整條線都在一個結晶之內,夠厲害吧!
-
精彩的音樂重播表現,固然Audio Physic Virgo 25 plus+喇叭是發聲的主角,也掌握了核心範圍的表現能力,但默默在幕後支持的Trigon前端器材亦功不可沒。基本上,Audio Physic喇叭有著音場寬深、細節與透明度絕佳等優異特性,這是透過音箱的整體架構設計、單體結構製作與抑震處理(例如高音單體特殊的懸浮處理)而得到的,只要搭配本質夠水準的前端器材,以上特質都可輕鬆彰顯出來,再加上Audio Physic喇叭效率不低,擴大機的搭配選擇可說十分廣泛。
-
惡堡音響手工精製的Earlybird Abraham電源線應的結構及製作過程繁複,但惡堡主事者老田做事一向秉持實實在在的態度,使得此款貴為旗艦級的Earlybird Abraham電源線實售價僅新台幣九千元,以其作工之精緻與對於影音表現之提升程度,就算賣兩倍以上的價錢仍然超值,也難怪推出以來幾乎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此次在台北「品樂音響」聆聽評測Quadral Aurum Orkan VIII,在店家審慎的空間調音及器材搭配處理下,確實讓Orkan VIII寬闊深邃的空間感、扎實穩定的音像與明快敏捷的反應等特質得以顯現。不僅如此,Orkan VIII還展露了比過往更厚實飽滿與高、中、低三頻更均衡的音色,倘若您印象中的Quadral喇叭是揮灑陽剛氣息的猛男,品樂這裡的Orkan VIII喇叭就如同其「颶風」之名,充滿了能量、速度與內勁,讓音樂的力度與起伏更扎實明確。
-
歐洲最權威的EISA(歐洲影音協會)2013-2014「最佳High-End音響」得主,就是這套T+A MP 3000 HV/PA 3000 HV組合,由上方這段得獎影片可看出其獲獎絕對當之無愧。MP 3000 HV集結CD播放、D/A轉換、數位串流播放、AM/FM收音機與網路電台音樂播放等功能於一身,堪稱是全能級音樂播放機;PA 3000 HV則是以智慧型模組設計與「高電壓」工作架構,讓綜合擴大機擁有高達500瓦的龐大功率輸出且兼具管機溫暖又圓潤的好聲音。
-
雖然Inspiration系列前後級價位僅有Performance系列的數分之一,更幾乎只有千萬元級Reference旗艦系列的十分之一,但無論機箱的製作、抑震的處理、電路的架構、元件的選用,以及最重要的音樂重播表現,這套Inspiration Preamp 1.0前級與Stereo 1.0後級全都扎扎實實地承繼了Reference與Performance系列的內涵,中性的音色、精準的解析、精純的質感、綿密的厚度、強勁的推力都系出同門,這使得此套前後級實在超值到離譜。
-
儘管外觀看來相仿、也同樣配備13吋低音單體,但它不僅前障板加厚50%達90mm之多,低音單體更是換用過去只出現在千萬元級喇叭(如全球限量39對的Siltech Pantheon萬神殿)的丹麥Audio Technology製品,它就是征宇科技mni-Zenith的新旗艦喇叭mz-L4b!咦,只是更換了低音單體、加厚了音箱前障板、內部吸音材料與分音器重新調整,重播音樂表現就會有很大的分別嗎?沒錯,Hi-End音響的精神就是如此。
-
由「寬穎國際」所規劃內湖H先生的家庭電影院,就是一個絕對會令所有視聽玩家欽羨不已的範例:影像部分為131吋CinemaScope弧形固定框、2.35:1超寬比例Stewart StudioTek 130透聲銀幕,搭配加裝Schneider變形鏡頭的JVC DLA-X90R投影機,使用DVDO iScan Duo增進畫質。聲音部分則是由全套瑞典Procella Audio的7.1聲道喇叭擔綱,前端由Pioneer SC-LX90環擴負責解碼、再交由Primare A30.7七聲道後級驅動喇叭。「寬穎國際」將H先生這套影音系統調整得非常好,但更令人吒舌的其實是在視聽室聲學處理部分,「寬穎國際」為H先生這間視聽室規劃了STC 55-60的隔音處理,共使用了多達七種聲學材料來達成良好的吸音、反射與隔音效果。如此一來,H先生就可盡情在他的家庭電影院裡觀賞電影、享受音樂了!
-
隨著材料與技術的進步,讓小口徑單體的衝程、承受功率與驅動空氣量都增大許多,配合搭載大功率後級的主動式超低音一起發聲,Audiolife F系列這種纖細典雅喇叭不光是外表好看,氣勢及能量不見得比大喇叭遜色很多,反而在音場刻畫、音像凝聚、速度及暫態等方面還更佔有優勢哩!此次,在「家登音響」聆賞評測由F系列領軍的Audiolife多聲道家庭劇院系統,就讓人有大為驚艷之感。
-
多年來,Harbeth不僅型號少有更迭,就算明明單體技術及分音器已有明顯提升,換成別的品牌早就大張旗鼓強勢行銷了,但Harbeth向來都只是將型號略改、外觀甚至完全不變。或許您會覺得Harbeth很傻,但其實Alan Shaw主事下的Harbeth就像是實實在在的好朋友,默默地為愛樂者傳達忠實傳真的音樂重播,在Hi-End音響圈這樣值得信賴的品牌真的不多了!
-
其實Grace Design先前也有m903與m920等兼具高性能DAC及耳擴之製品,基於其專業錄音器材出身的優異品質,以及相對十分超值的價格,有不少愛樂玩家也將它們納入家裡的音響系統之中。事實上,Michael Grace早在創立Grace Design之前的1990年,就已經開始為錄音工程師與音樂人設計客制化的麥克風前級了,正由於所需要處理的是來自收音麥克風的極微弱信號,因此對於電路的頻寬、動態、雜訊隔離等要求都非常高,連帶使得之後Grace Design連m905如此的專業鑑聽前級等器材,也同樣具備超級優異的量測規格。
-
過去,NBS線材由於製作工序繁複,因此價格始終居高不下,儘管專業媒體與音響玩家好評不斷,真正能投下大筆資金購入享受的發燒友實在有限,本地總代理「藝聲」日前專案進口一批NBS Black Label II電源線,NBS原廠特別給予超級超值的「特別折扣優惠價」,原本在美國參考售價6,500美元的這款電源線,此次在台灣竟然將以新台幣四萬元的實售價推廣!換算一下,這可幾乎等同於美國參考售價「兩折」,確實是擁有NBS線材前所未有的最好機會。
-
征宇mini-Zenith喇叭都是以性能優異的Diatone P-610 Signature全音域單體為發聲核心,它是與後級直接連接且不經任何分音電路的,藉此來得到最直接無染的「大中頻」,另外的高音及低音單體只是用來補足Diatone全音域單體的上下兩端。也由於Diatone P-610 Signature全音域單體不經分音處理,因此它往低頻方向的頻率延伸可達相當低的頻率,然而mz-L4a所使用的13吋Scan-Speak低音單體又有極佳的頻寬性能(高頻延伸竟然可達到接近1kHz),如此一來兩者在中低頻段會有太多的重疊,因此陳醫師特別設計了「改良式一階分音」,讓低音單體發聲在數個頻率點向下衰減。
-
先前試聽過的Centaur「白光訊號線」由於運作原理獨特、又需要以外接「i-Pure直流電源供應器」供電,導致其六位數的售價並非一般大眾可輕易接近,實在相當可惜。如今,這個遺憾在Centaur MAV-100訊號線推出後,看來似乎已經相當程度地排除了。Centaur MAV-100的基本聲音走向與「白光訊號線」一致,都有相當乾淨的音場透明感、速度快而直接、音樂的細節豐富、動態起伏頗為順暢生動,但MAV-100訊號線要價只有「白光訊號線」的七分之一,顯然將成為廣大愛樂者的福音。
-
DVDO原屬於美國先進影像處理公司Anchor Bay,現在則是Silicon Image旗下的子公司,Silicon Image是HDMI、DVI、MHL與WirelessHD等影像業界規範的主力推動者,DVDO則是專注於專業影像畫質提升技術的品牌。這部iScan Mini是集4K升頻、影像調整與測試調整於一身的利器,表面上iScan Mini的影像調整參數項目似乎和中高階電視或投影機的差異不大,但實際上它所搭載的核心是專業Studio等級、Silicon Image專利的VRS ClearView技術,同樣是調整「亮度」、「對比」、「色彩」等基礎參數,iScan Mini的參數變動優化能力就是比眾多電視或投影機更優異!
-
一旦換上改機版的BDP-103D SE,它與BDP-103D之間的差異實在太顯著了,第一個感受是聲音純淨非常多,就算盲測都絕對可以輕易聽出。再者,主唱與伴奏的音像拉開,音場的範圍擴大了,音場的邊緣深處與側面的刻畫都清晰許多,而且音像的密度並沒有由於音場擴大而減小,鋼琴彈奏與演唱的起伏表情與活生感不可同日而語。
-
外觀造型脫胎自Audio Research經典製品SP-1A前級與D-79後級的G系列,就算不去注意前面板的「Audio Research」商標,依然看一眼就會知道它們是該廠的製品;然而,當你在腦海的記憶裡仔細搜尋,卻又將意會到這是「前所未有的Audio Research」!因為,雖然G系列外觀的工業設計擷取了該廠的經典元素,但又十分巧妙地將其低調隱藏,這使得G系列的外觀顯得既復古又時髦,成為擁有「Audio Research印象」的新風範。難怪原廠會以「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作為G系列的宣傳主軸,它確實是Audio Research在21世紀的「承先啟後」之重要力作啊!
-
有些玩家會在器材供電前端添加電源濾波器來濾除雜訊,但這就像濾水器是「被動式」的處理,很難真正乾淨地把水裡的雜訊濾除,反觀PS Audio P10是將交流市電先轉為直流,然後再將直流電轉為交流輸出,以得到最純淨的交流電源。這就好比將自來水煮沸,讓水分子汽化成為水蒸氣,之後再收集冷卻凝結的水蒸氣,得到完全去除雜質的「蒸餾水」一般!
-
先前本站曾經評測過A.R.T. Synapsis SE系列的全套線材(包括電源線、訊號線及喇叭線)並給予極高的評價,但事實上Synapsis SE系列只是義大利A.R.T.線材家族裡較為平價的型號,旗下還有Monolith SE系列,往上還有Super SE、Analysts SE與Analysts EVO等多款線材。此次所評測的Analysts EVO系列電源線與訊號線,在A.R.T.線材製品位階僅次於Sensor系列,屬於該廠的「次旗艦」級製品,相較Synapsis SE系列等級高出不少,身價更是數倍之多。但事實上,光是Synapsis SE系列線材的聲音表現就已經相當迷人了,在新台幣十萬元左右價位帶難覓對手,無論用料、結構設計都進階許多的Analysts EVO系列讓人驚艷的程度能高出多少?著實讓人十分期待。
-
本文主角AVR-X5200W名義上雖然「只是」中高階款,但其身價可是和前代旗艦、本站參考環擴Denon AVR-4520CI相同的,儘管機箱尺寸縮減了一些、重量也減輕了2.3公斤,但AVR-X5200W擁有全機在日本製造的精細工藝,更配備了多達四顆的高速DSP晶片做多聲道處理(比AVR-4520CI還多一顆),而在外接兩部立體聲後級之後,本機除了超低音外最多可連結13支喇叭,且最多讓其中11支同時發聲!再加上天空喇叭裝設位置的高自由度,這使得AVR-X5200W對影音迷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
「遠東環球」正式將HA-1與PM-1引進,半年多以來無論專業音響媒體或耳機專賣店都給予一致的好評,不少音樂愛好者更已展開實際行動,親身購入這套組合作為個人聆賞音樂的良伴。由於OPPO HA-1具備USB DAC、耳擴與前級三機一體的功能,而且OPPO HA-1不但有超豐沛的電源供應、全平衡放大架構,其非同步USB DAC最高還可對應384kHz/32bit及DSD 256(11.2896MHz)解碼,在相近價位帶幾乎找不到對手,也有不少Hi-End音響玩家將其納入系統之中。延續近幾年OPPO藍光播放機席捲家庭劇院市場之熱潮,藉由HA-1與PM-1的堅強實力及優異表現,OPPO也成功進軍兩聲道Hi-End音響領域。
-
先前評鑑Advanced Audio Acoustics JM 3/5A SE喇叭時,搭配擴大機有DA&T U1S與YPL-Audio MP5 MKIIs兩部,其實就是總代理「品味耳機音響」精挑細選的兩種推薦搭配。日前,經過半年多的尋尋覓覓,「品味」終於找到契合JM 3/5A SE喇叭的第三款器材搭配,雖然其價位比前兩者略微提高一些,但確實可讓JM 3/5A SE的實力更全面發揮,它就是近期非常火紅、好評不斷的法國Micromega MyAmp!究竟它與AAA JM 3/5A SE喇叭相遇之後,會激盪出怎樣的精彩火花呢?
-
在日系各品牌環繞擴大機裡,Pioneer經常扮演「業界先鋒」的角色。像是率先與英國著名錄音室Air Studios合作,透過創新的MCACC多聲道自動音場補正系統,將專業錄音室的聲學空間校正技術納入家用環繞擴大機,讓使用者在家裡能享受「重現錄音 創作者意圖」的聆聽體驗。又如率先加入數位流音樂播放甚至內建USB DAC,讓愛樂者可經由更短的信號傳輸得到更高音質的數位流音樂播放。還有精心研發的PQLS精準石英鎖定系統,使得搭配自家藍光播放機時,能經由 HDMI連線排除時基抖動誤差失真,讓音場層次與定位大幅提升。此外,Pioneer為了提升環繞擴大機驅動各聲道喇叭的控制力,率先採用簡潔有效率的 「直接能量HD D類放大電路」,並且設計多種「純前級」模式讓音質表現更加提昇。
-
《星際效應》原聲帶對音響系統最大的考驗是其極弱音到極強音的動態差距非常非常大(請注意我用了兩個「非常」),音量開得太小往往聽不到弱奏時的細節,音量開得過大在爆棚樂段喇叭及擴大機則頂不住。Quad 9AS讓我幾乎無法置信之處,就在於它小音量時的平衡及細節刻畫能力相當好,能夠清楚刻畫樂器及音樂家的細膩表情(例如小提琴的輕輕撥奏),但是到了聲浪排山倒海而來的激烈樂段,Quad 9AS以其最高達110dB的音壓輸出又可顯得氣定神閒,並且強弱之間變化的階調又那麼連續流暢,這對小傢伙實在是太不簡單了!
-
雖然C4 Platinum外觀造型如故,但僅僅就細部設計與單體、分音器加以改良升級,就足以令它有脫胎換骨之感。要知道,這對喇叭的核心技術全移植自當家旗艦、研發歷時12年才打造而成的──Evidence Platinum,沿用了獨家創新的DDC技術,並採用先進的Esotar2高音單體與MSP振膜中、低音單體,輔以精挑細選的分音元件打造,幾乎可說它是Dynaudio家族所有喇叭之中「內在」最接近旗艦的成員,相對於Evidence Platinum的高不可攀,價位親民許多的C4 Platinum當然更令音響迷大感興趣。
-
由於當前音響器材的種類與規模日趨龐大複雜,並非以往一件訊源、一部縱擴再加上一對喇叭的簡單架構,一套音響系統有五、六件甚或七、八件器材的比比皆是,但總不可能由電源箱拉那麼多電源專線出來吧?於是,使用「電源排插」把一組電源分流為多組,就成為最合理也最恰當的作法了。當然,音響迷都已經很考究地拉了電源專線,肯定不可能隨便以市面上平價的電源排插,來擔任如此重要之任務,義大利Hi-End音響名廠A.R.T.的電源排插就是可完全符合Hi-End思維的重量級製作。
-
各大環擴品牌裡,Onkyo無疑是對於Dolby Atmos音效推展最為積極者,六月下旬幾乎與Dolby實驗室發佈Dolby Atmos家用版同時,Onkyo就立即公布今年所有新機型都支援(較早上市的TX-NR838/NR737/NR636以韌體升級對應),甚至連HT-S7700和HT-S9700THX兩款HTiB迷你型家庭劇院系統也對應Dolby Atmos音效,可朝天花板「發射」的Dolby Atmos Enabled Moudle喇叭模組也準備好了,Onkyo官網也立即就有「Dolby Atmos問答集」等相關資訊。
-
Atohm目前最高等級的喇叭GT-3.0,就是凝結Thierry心血結晶的精彩之作。造型相當具現代感的GT系列是Thierry費時三年研發的旗艦款製品,包含一款書架喇叭GT-1.0與兩款落地喇叭2.0、3.0。身為旗艦中的旗艦,Atohm GT3.0不到新台幣四十萬元的參考售價相較其他名廠不算高,但這對三音路喇叭從音箱結構、單體到分音器等每個環節的設計都用心到足以大書特書,既明快又扎實的反應帶來豐富的音樂細節,特殊的音箱結構有助於音場的刻畫及描繪,倘若擴大機搭配適當,更能展現超越其體形的氣勢。
-
《2V1G》這張專輯有四首歌是何芸妮與戴麗津雙姝的合唱(加上吉他伴奏),其他八首歌曲都是各自由吉他伴奏的獨唱曲,第一軌《回家》更是由清唱開始,直到將近40秒時才有吉他加入,但透過HiFiMan HE-560聆賞,輕柔的女聲與吉他彈奏確有著鮮明的動態與情緒轉折,HE-560有著逼近靜電耳機的透明感與澄淨質地,在女聲輕聲獨唱時給人就像在錄音室主控台聆聽的直接感動,但又不像靜電耳機那樣過度的空靈及虛無飄渺,確實HE-560在低頻的衝擊感部分不及一些密閉式的動圈耳機,但是其整體的聲音密度則在水準以上,這使得《2V1G》無論女聲或吉他的形體都顯得十分具體真實,有如在小型PUB台下傾聽般地「零距離」,再加上HE-560的強弱起伏刻畫亦相當輕巧靈動,使得這張專輯聆賞起來完全沒有前述平淡、死板或單薄的弊病,而是帶來鮮活、躍動與扎實的感動。
-
我們知道丹麥的Hi-End音響知名品牌相當多,但Tangent顯然和它們有著明顯的區隔,因為它在官網首頁就大大地標示著「DANISH LIFESTYLE AUDIO」,強調是基於丹麥高級設計與製作工藝的生活化音響製品,相對其他那些以一般人難以企及高價為訴求之品牌,Tangent同樣具備出身於丹麥的高品質,但價位卻是可親得多。您說,市面上的多聲道家庭劇院喇叭系統那麼多,有多少能擁有Tangent EVO系列如此高雅俐落的外觀?又有多少能具備Tangent EVO系列的亮麗鋼琴烤漆質感?
-
從規格數據作比較,由S150 II到S300的主要差異,是頻率響應由77Hz-20kHz±3dB拓展到60Hz-22kHz±3dB,最大建議擴大機功率則由400瓦提昇到500瓦。光看數字似乎差異並不大,但藉著音箱及單體的全新設計,實際聆聽時S300的聲音表現提昇,卻遠遠超出量測數據所顯示的表象。如同標題所言,這是音質、細節、動態與能量的全面進化,而其中最讓我訝異的還是在「音質」部分。
-
相信不少人對於體積壯碩擴大機的感受,就是聲音很有厚實的重量,但速度反應難免就不如一些中小功率者,就像是大型砂石車或貨櫃車般馬力十足,但加速及制動就不如小車敏銳;不過,假使您聽過Onix這套OP 101前級與OA 102後級的組合,或許就會對這種刻板印象有所改觀了。因為,這套前後級龐大的體形與驚人的重量,主要是來自超級厚實的機箱與充沛的電源供應,但無論OP 101前級所使用的OP放大晶片,或者OA 102後級的放大電路規劃,全都以最短信號傳輸路徑為考量,所以Onix這套前後級並沒有一些大型擴大機「溫吞」甚至緩慢的弊病,即使速度感並不如一些特別彰顯於此的擴大機,但對於音樂表情起伏的刻畫已十分細膩,再加上充沛電源所帶來的厚實質地,Onix OP 101與OA 102就有如會跳舞的大象或馬力超強的跑車一般,使其播放的音樂充滿律動及重量感。
-
在「李氏」產品線裡,NS是最為平易近人的製品系列,型號分布範圍也最為廣泛,這款NS 81011推出已超過十年,不僅是「李氏」旗下的長青代表作,也印證了他們長久以來對音樂重播表現的堅持。因為,儘管基於成本限制,NS 81011的單體用料無法和較高階的型號完全相同,但是其音色仍有明確的家族風格,而整體特性也與「李氏」所強調的動態、細節與傳真相符,尤其是對「有效頻寬」的擴展更不會因此而放鬆,藉由高低兩端能量轉換率的大幅提高,讓音樂重播的整體均衡度提昇許多,也更能演繹音樂的細節與活生感。
-
WATT/Puppy除了音樂重播性能確實卓越之外,由Dave Wilson領導的Wilson Audio團隊戮力研發、不斷精進,更是使其聲名始終不墬的重要關鍵。別的不說,光是對於極低共振與音染音箱之追求,Wilson Audio這三十餘年來對獨家複合材料研究的投入程度,就十分令人佩服。此外,Wilson Audio也是喇叭品牌裡率先注重時間相位一致性的先驅,而最近這幾年在單體性能突破及開發亦不遺餘力。先前全新改款並賦予Sasha W/P之名的第九代WATT/Puppy,就是該廠各方面技術實力的展現,而在今年年初CES首度露臉的Sasha W/P Series 2,則為Wilson Audio創立四十週年寫下另一頁輝煌的篇章。究竟Sasha W/P 2的內涵有多麼精彩?其音樂重播表現又是如何?就請跟著本文一起深入了解吧。
-
一般而言,300B管機給大家最深刻之印象,就是溫潤飽滿的中頻,由於輸出功率不大,即使搭配高效率的喇叭,也不會讓人對其動態表現有很高的期待;不過,「管迷」的這款溫莎Windsor.300B卻很不一樣,出自設計者Alex的審慎調音及元件選用,即使搭配標準版的Full Music 300B功率管,在保有傳統300B管機迷人音色的同時,整體的個性與速度都鮮活許多,展露既溫潤又活生的現代300B管機特質。倘若改用KR的5U4G整流管與300B功率管,速度、透明感與音場表現都有增進,本次評鑑就以換用KR 5U4G整流管與KR 300B Ballon茄子型功率管的進階版為主。
-
一般訊號線就是以「電流」在各器材間傳遞音樂信號的強弱變化,然而除了傳輸過程的強度損耗之外,還會受到容抗、感抗、磁力等因素的干擾,所以傳統訊號線都必須在導體的材質、線股的編織、屏蔽的處理等方面費盡心思,還是很難達到幾無傳遞損失、傳遞過程幾乎不受污染的最高要求。為此,早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美國Inex Innovation就開發出獨一無二的「光傳輸」類比訊號線技術,近十年來依舊是全球唯一的專利技術。咦,既然如此,那麼Centaur這「白光訊號線」又是從何而來?原來是「伸龍國際」取得了Inex Innovation的本地代理權,於是請後者打造了Centaur版的光傳輸訊號線產品,以求提供音響玩家更接近真實的美好音樂重播。
-
Sony STR-DH750環擴並不只觀賞電影或音樂會的藍光BD過癮而已,獨家HD-D.C.S.技術讓它更擅長於居家客廳環境營造更好的包圍感與現場氣氛,一般的電視節目就不用說了,值此世足賽晉級十六強名單即將逐漸出爐的此刻,只要在家裡建構以Sony STR-DH750環擴為核心的多聲道家庭劇院系統,在未來三週越來越精彩、越來越火熱的世足賽事裡,就可以逃離薄型電視那薄弱音響效果的「殘害」,跟著全場的觀眾一起歡聲雷動,趕快行動吧!
-
Audiolab Q-DAC及M-Power組合對音樂細節與強弱起伏的描繪也很有一套,以本專輯配器更簡單第三首標題曲為例,幾乎就是Lorna Hunt彈著吉他自彈自唱再加上一把貝斯伴奏貫穿全曲,直到尾段才加上銅鈸與一些電子樂器。這樣的曲目倘若音響系統的反應不夠活生,往往會給人乏味平淡的聽感,但是在Audiolab Q-DAC及M-Power的演繹下,卻是顯得生意盎然,Lorna Hunt演唱時所投注的深厚情感,以及吉他彈跳輕撥與貝斯低頻震動的對比,全都毫不含糊。
-
源於「李氏」的家族基因,NS 61081的整體音色及特性,與體型大上一號的NS 5是完全相同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是,NS 61081低頻的飽滿及密度,確實明顯超過同樣使用六吋中低音的它牌喇叭。「李氏」量測的結果顯示NS 61081於65Hz、1kHz及10kHz處的響度幾乎相同,這就是此款體型不大的喇叭在小聲播放時仍有出色均衡性的原因,不會如同市面上不少相近架構喇叭小聲唱歌時只聽得到中頻、大聲播放時又很容易聲嘶力竭之弊病。另一方面,NS 61081快速活生的反應更是一絕,能夠俐落地將隱藏在音樂旋律裡的能量起伏清楚描繪,播放銅管樂器吹奏時那富有光澤與厚度的表現真是迷人!
-
Advanced Audio Acoustics「復刻」LS 3/5A的想法與眾不同,只取其尺寸、外觀與「中頻至上」的精神,採用全新的單體再加上音響與分音器配合調音,來打造它們的JM 3/5A喇叭,並得以平實的價格讓愛樂者擁有,於2012年推出後就以濃郁的中頻特色廣受歡迎。緊接著,Advanced Audio Acoustics就在JM 3/5A中頻特色的基礎上,積極研發第二代版本JM 3/5A SE,並且將研發目標放在拓展其高低兩端延伸、動態性能與效率等特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