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打造前所未見的Hi-End客廳音樂廳」專題快轉列表

 

經過幾個月來與各界發燒友的接觸,普遍都認為這次重新設計的「客廳音樂廳」比筆者過去舊系統有很大進步,主要改變為:

 

(一)    音質更像Hi-End音響器材,甚至有幾位朋友說這幾乎就是德國MBL的質感。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我所說的音質不是在說層次如何、定位如何,而是指這套系統「耐不耐聽」。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美好的音質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很多歐洲Hi-End產品就是好例子),也有可能是後天的搭配與調整(譬如前篇提到的電源結構,請見這裡),總之高貴、甜美、柔和、細緻、平滑、有光澤等等要素結合在一起,就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

 

音質是音響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很高興可以利用平價的器材,調整出具有Hi-End氣質的聲音。相較於很多家庭影院系統的粗聲大氣、硬朗尖銳,我們現在可以聽到優雅綿密,散發著金黃光澤的高貴音質,以及通透如水晶般的音色。聲音如同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音響器材也像樂器一般,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歐美的高價器材賣的就是醇美音質與華麗音色,經過我們的努力,這套系統已經擁有大家對音色之美的共識。

 

有高畫質的4K高解析影像,再加上16.3聲道的音響系統配置,播放拍攝錄製品質優良的大型管弦樂團演奏實況錄影,身歷其境的臨場感真不是兩聲道音響系統所能達到的境地。

 

(二)播放CD也有很自然的舞臺與定位,卻又多了3D立體的空間效果。很多朋友質疑,多聲道系統拿來播放CD行嗎?朋友到家裡來欣賞新的系統,我總會先播放幾張CD,而且就用Pioneer BDP-LX88藍光機播放,透過HDMI線送到SC-LX88環繞擴大機解碼,再以Dolby Surround多聲道模式(天空聲道也會發聲)重現。就算是習慣以兩聲道聽音樂的發燒友,面對從四面八方來的聲音,往往也會驚訝於銜接、連貫性如此自然,不提醒的話根本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支喇叭一起在歌唱。舞臺還是在前面,歌唱者結像與定位仍然在中間,弦樂器還是整片從左到右鋪陳開來,音場效果與兩聲道並無不同。

 

但是再仔細聆聽,就能發現空間的堂音殘響清楚了,音樂廳的高度明確了,錄音場地的大小可以分辨了,Sony唱片在波士頓交響樂廳與DGG唱片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錄音,空間感差異很具體浮現出來。我的環繞聲調整原則是「若有似無」,環繞聲道絕不能搶了主聲道的風采,它們主要提供空間資訊。環繞擴大機把兩聲道音源虛擬成多聲道時,中央聲道的音量很小,但我們有上下兩層的中央聲道,如此就能利用一點點聲音,把歌唱者的嘴型定位在布幕的中間位置,並且把伴奏樂器往後推,構成一幅前後層次非常清楚立體的畫面。

 

欣賞兩聲道音樂時,除了播放音樂CD光碟,主要都使用這部廣州晨方電子的MBox數位音樂播放機。

 

(三)聲音更均衡平坦。一般居家空間最煩惱的是在100Hz以下的低頻駐波,原本我使用的嵌壁式多聲道系統無法調整喇叭擺位,再加上空間聲學處理以吸音為主,所以舊系統在125Hz左右有個比較明顯的突起。目前市場上的訂制安裝,為了在大音壓下控制能量,並且降低高頻的刺激性,普遍都採用吸音軟包進行裝修,這些軟包真正的問題在於「窄頻吸音」。大量使用同一密度的材料,或者同一厚度的軟包,就會使得某一頻率吸音過度,造成聲音聽起來乾澀平淡、缺少活潑張力。

 

這次委請廣州「聲博士」進行的空間規劃,在小空間裡大量採用三維結構的雲擴散器,只在聆聽位置後方側牆與天花板進行局部吸音,再加上一些巧妙美觀的低頻陷阱(紅陶罐花盆),居然有效控制了低頻駐波。利用Pioneer SC-LX88環繞擴大機內建的MCACC Pro技術對空間駐波進行量測,結果大致平坦,只在96Hz、117Hz、179Hz三個地方各衰減了1dB,這種起伏基本可以不考慮了。加上SC-LX88可使用Pioneer獨家聲學技術消除喇叭在視聽室裡所產生駐波之負面影響,並使各聲道喇叭的群組延遲同步一致(各聲道喇叭的各頻段到達聆聽位置的時間相位都可同步,如此方能夠有精準的音像定位及移動表現),最終我們聽到的聲音非常平衡流暢,很難找到明顯凸起或凹陷的地方,資訊可以最大程度還原,音樂細節就特別多。

 

Pioneer SC-LX88旗艦環繞擴大機的MCACC Pro技術對於空間聲學量測處理有極大的功效,詳細可點擊查閱本專題Part 5的完整報導

 

(四)身歷其境的感受。有位前輩聽完後感概說,再傳統的兩聲道發燒友,以後只怕觀念都要調整了。其實不只是CD,有機會還可以玩玩黑膠,把黑膠唱片用多聲道方式重播出來。目前我使用廣州晨方電子的MBox數位音樂播放機,這是我接觸過的數位音樂播放機中最人性化(大型觸控式螢幕遙控連小孩都會用)、功能非常強大(可以直接播放DSD格式的iso鏡像檔)、而聲音又洋溢類比韻味的產品。MBox只有兩聲道類比輸出,我用一組金銀合金信號線連接先鋒SC-LX88環繞擴大機,同樣以Dolby Surround多聲道模式播放,效果仍然令人激賞。既然兩聲道都有不錯的效果,播放多聲道音源自然更加精采!

 

由於多聲道錄音的空間資訊原來就存在於錄音中,而不是「虛擬」出來的,所以真實感更強烈,定位也更明確,包圍感則無所不在,從現場音樂演出的觀眾掌聲我們就能辦別,自己好像坐在舞臺前緣一般。荷蘭STS唱片有張在教堂製作的俄羅斯民謠合唱,以多聲道方式錄音,透過這個16.3聲道系統播放,在黑暗中天花板倏忽增高幾倍,房間的限制真的消失了,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遼闊的玫瑰窗,一絲光線映照在數十名合唱者身上……。如此身歷其境的感受,在兩聲道音響系統中幾乎無法重現。

 

所有喇叭都是向豪樂館Hologram量身訂做的,符合以欣賞古典音樂為主的需求,詳細說明可點擊參閱本專題Part 3專頁

 

(五)速度反應敏銳,細節豐富盈耳。這兩個音響要素相輔相成,速度與暫態反應慢的系統很難重現自然的細節。這套系統不論是Pioneer環擴或NAD多聲道後級,功率放大部分都是D類設計,如此優美細緻的質感,豐富多彩的音色,加上輕鬆滿溢的細節,都很難讓人與數位功率放大聯想在一起。過去數位功率放大不但音質被詬病,極低頻的驅動與控制力也受限,經過調整之後,音質的柔軟溫暖程度雖不像管機,卻也接近頂級的晶體後級,純淨、澄澈、有密度、有控制力、有重量感。不論是兩聲道CD或多聲道藍光碟,現在聽起來都別有新鮮感,以管弦樂來說,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的聲部區隔以前容易被忽略,現在卻是線條清楚地在前面鋪展開來,這樣的細節每天都給予我不斷的驚喜。

 

筆者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音樂廳留影。

 

以下是中國著名音響發燒友「發燒李」先生造訪筆者這間「Hi-End客廳音樂廳」聆賞體驗後,所撰寫的一篇「明智之舉,窮視聽之極」感言,其觀點也與各位分享。

 

凡我輩視聽或純音響發燒圈中者,其職業層面之廣,投放資金差異之大,可謂不一而足,但異曲同工,各得其樂。囊中有物者,而豪情萬丈一擲萬金,大可盡擁時下天價極品之名器,陶醉於「各器之音」風光無限,令人側目。大部分之我輩中人,則精打細算、量力而行,在琳琅滿目之器材中尋覓心中至愛,務求達致「平價好聲」之目的。

 

高價器材只是好聲條件,而非必然。身為圈中主流媒體之中權威地位之賴總編,一直以來都客觀地、不遺餘力地以推介性價比高的器材為己任。在其家中發燒也著眼於性價比高之器材,憑合理搭配,精心調整,盡享「視聽」之愉。所謂「視聽」,其實是早在2011年間賴總編和筆者都曾先後報導過賴總編的影音7+2多聲道的HiFi音響系統,而正是這個非一般的「影音」系統,在賴總編精心打造下,至今幾次上門拜訪的筆者飽享視聽之愉,也從那時開始改變「家庭劇院」只適合看電影,並不能重播高雅的古典音樂之固有觀念。其間在這個多聲道的HiF音響系統,無論流行通俗、爵士搖滾或是古典音樂都大可盡情展現,令人流連忘返。

 

 

深思熟慮,精心打造

去年年末,得知賴總編的視聽空間(餐廳+客廳)重新裝修,器材也有所調整,咦?原來已經不錯了呀,為何還要重整?筆者思想,好一個與時俱進、先知先覺的總編,不來個「春江水暖鴨先知」,何來「點化」芸芸眾生也?月前,筆者興沖沖地步入這不一樣的視聽天地,只見得無論從室內環境、視聽器材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這個被賴總編稱之為「客廳音樂廳」的空間,儘管地方還是從前的地方,但已是今非昔比了!

 

眼前這個更具人性化,也更有現代「客廳」味的空間,已取代原來那種近「專業」的裝修,在說話之間也明顯感到人聲較前明亮、清晰。聽賴總編講,這次房間聲學處理,是由香港聲博士聲學技術公司規劃,同時結合音響器材的修正功能,也就是融合兩者之間優勢的對策,在「環境與成本」允許的範圍內,透過理想的聲學材料配置與安裝,讓頻率響應特性、殘響時間以及隔音條件的三大項目,儘量達到理想數值。

 

只見得,這個以色彩鮮明的粉綠色為基調的客廳,在牆壁兩側和天花的聲音反射點相應鋪上了性能優越的「雲擴散器」,及通過計算出房間的共振頻率,而對應放置低頻陷波來消除,牆角也採用擺放物來打散和吸收多餘的低頻積聚。這個兼顧裝飾與美化效果的「客廳音樂廳」在經過行之有效的「手術」後,最終達致殘響校過在500Hz為0.38秒、1kHz為0.4秒,完全合符事前的電腦模擬演算要求,堪稱為影音空間建造一個極佳的典範(詳細請參閱本專題Part 4專頁)。

 

以上有關賴總編空間的聲學處理報導,其實是筆者在狗尾續貂,因為前面幾篇就有詳細的解說,而且在揚聲器擺位、共振點的計算、聲音反射點的確定、隔音設置等,都有科學的、令人信服的理論與實踐,這些權威指導性的知識尤為珍貴。筆者在此頗費唇舌作簡要複述,只不過在強調音響系統之重播是否理想,空間所占分量非常重要。正如賴總編輯所言:「重整過的空間,多了很多細節,聲音更潤滑、明亮,也不用開很大聲去欣賞音樂,當然也久聽不累。」

 

 

明智的賴總編,搞定了空間當然事半功倍了,接著揚聲器的選擇也同樣重要。閱機無數的他,這次配置時下最先進的Dolby Atmos全景聲重播系統,並結合類似Auro-3D的喇叭方位配置,聲音是從包括上下的360度方位發出,將聽者包圍其中。從而實現更好、更真實的臨場體驗。因此,目前這「音樂廳」為上下兩層7.3.9聲道,也就是共需要16支喇叭和3支超低音。量體裁衣度身訂造的喇叭,尺寸大小和聲音都合乎要求,既有大動態和充實的能量,也有高解析力和優異的暫態反應;既有速度和頻率響應曲線平直,也有綿密精緻和高貴的音質(採用高靈敏度、聲音飄逸、細節豐富的鋁帶高音,詳細可參閱本專題Part 3專頁)。一改上次入牆式喇叭的缺點,新喇叭擺位靈活,體積也不受制於環境,所以聲音之品質和音像三度空間的表現,更能滿足要求,也更發燒,更適合嚴苛的古典音樂重播。

 

作為多聲道系統的擴大機,通常不會採用HiFi兩聲道擴大機,眼下賴總編這裡是16.3聲道,理所當然是採用多聲道環繞擴大機,這無論是體積和實際操作使用都是行之有效的選擇。賴總編的選擇是日本Pioneer的環繞擴大機,主要是日本器材能跟上日新月異的多聲道產品之推陳出新步伐。

 

這裡採用兩部Pioneer旗艦SC-LX88,分別推上下兩層喇叭,連同NAD旗艦多聲道後級M27推左右主聲道及中央聲道,這些後級總輸出連續功率高達4,000W,分別策動10多支喇叭,並由SC-LX88優秀的喇叭群延遲補正技術,以及超低音相位控制系統處理,從而可精確地對賴總編一大堆喇叭進行相位上最優化處理,讓聲音能同一時間進達皇帝位(這可是聲音在聆聽位置上的清晰、通透、細膩、流暢的先決條件),同時LX88還有強大的EQ等化與Dolby Atmos音效處理功能,與同廠藍光機BDP連袂攜手時,還有新一代的PQLS精準石英鎖定系統加持,無論音質、密度、細節、音場及動態都明顯改進,Pioneer雙LX88結合真有如虎添翼之感。

 

 

驚鴻豔影,美妙之聲

這個煥然一新的「客廳音樂廳」,大小喇叭星羅棋佈,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喇叭陣列,皇帝位前面是兩支修長、高挑過人的主喇叭,兩支主喇叭之間是一隻巨大無朋的9單體三音路中央聲道,主喇叭後面是兩支12吋主動式超低音,兩側和後牆都裝有上下兩排的環繞喇叭,這一共近20只喇叭——賴總編精心配製之寵物,正友善地向我這位少見如斯大陣仗之客人頻頻示愛、搔首弄姿,迷死在下了。

 

春風滿面的賴總編先播放純音響,是用多聲道聽CD。首先粉墨登場的是黑人歌手Aaron Neville唱流行歌,一時之間只聽見輕巧的打擊樂如星光似的在眼前閃動,柔打輕敲的鼓聲一下下跳動,綿遠悠長的銅管、活跳生動的彈撥樂器,伴著寬厚自然堪比鵝絨般柔軟的人聲;一眾伴唱如繁星拱月似地,在嗓音寬厚的Aaron Neville後邊輕吟淺唱,眼前是「站」在主喇叭之間稍前而玲瓏浮凸的Aaron Neville。如此令人吃驚的逼真三度空間立體音像展現,讓筆者不禁疑惑地指著兩側上下和後邊的喇叭詢問:「它們都出聲了嗎?」

 

「是呀!」笑容可掬的賴總編回答後,隨手播放了《西班牙愚人節》,轉眼之間,這用古樂器演奏的「愚人節」是別具一格,特別清麗飄逸的彈撥樂、管樂和巧奪天工的打擊樂,以及隨著樂曲進行越來越強勁的鼓聲,和鼓棍互打的撞擊聲,其質感之強烈簡直如影隨形!

 

這個嶄新的系統在細節與動態、暫態等方面的表現,在《金弦天碟》這名滿天下用打擊樂改編演奏的《斷頭臺進行曲》展現得淋漓盡致。眼花繚亂的各種打擊樂如萬花筒般展現,金屬光澤之頻頻閃爍,大小鼓聲之輪番衝擊,音樂或靜如深海、或動如脫兔,往高潮處萬樂齊鳴,堪比群魔亂舞震撼悲壯。

 

接著賴總編播放了收錄於小酒吧錄音的新奧爾良爵士樂,只聽得薩克斯風口水花四濺和幾許滄桑的人聲。之後,播放的是在大教堂裡由Paul Winter演奏的巴哈,一開頭就是張力十足的大提琴彈撥,和抒情悠揚的薩克斯風在大空間裡飄蕩,到後來宏偉的管風琴居高臨下滔滔傾注,令人驚歎不已。

 

 

「白頭佬」史托科夫斯基我輩中人幾乎無人不識,賴總編播放此兄在1961年指揮RCA交響樂團的《黑人靈歌》。這動態駭人聽聞的錄音,在此擁有巨大能量儲備和輸出的系統裡更是長袖善舞、揮灑自如了;其樂隊之豐厚,音樂線條之舒展,合唱人聲之沉重肅穆,都令人屏息恭聽。那洶湧澎拜的場面,強弱變化之順暢令人萬分欽佩,在白頭佬的棒下樂隊展現的音響性之強烈簡直一時無兩,弱音時若清溪細流,強勁時似狂濤巨浪、鋪天蓋地。

 

在一曲收錄於教堂的俄羅斯民謠《黑眼珠》後,便要轉向欣賞這個「客廳音樂廳」的核心部分——視頻播放。當筆者還沉浸於《黑眼珠》宛若天籟的合唱與打擊樂的水乳交融,於大教堂巨大空間四蕩的餘韻中糾纏時,瞬那間,映入眼簾的130吋日本OS BU-201大銀幕出現的畫面已令筆者滿眼生輝、驚心動魄了!那夢幻般絢麗繽紛、清晰精緻和鮮明透徹的立體感簡直匪夷所思。其光度明亮又不刺眼,色彩鮮明又不俗豔,以及層次之豐富、暗部之細節變化……這些都令人眼前一亮,無比賞心悅目。

 

這「驚鴻豔影」的畫面絕非偶然,而是極之前衛的賴總編一番努力打造,究其因是利用時下最先進的4K雙機(2部Sony VPL-VW300ES)投影系統。這個系統為畫面帶來的不只是鮮明的實體感與更清晰的細節,甚至連色彩的階調與濃度都有提升。在占盡先機的藍光BD高容量資訊的播放下,讓這個經賴總編運籌帷幄、更新換代後的「客廳音樂廳」系統更如虎添翼,儀態萬千了(影像部分相關深入剖析請見本專題Part 6專頁)。

 

 

且不說賴總編在這視頻播放中的日本女鋼琴家莎良的秀髮飄飄、青春靚麗,細微到纖手的汗毛和俏臉的眉毛皆歷歷可數,面部神態變化都絲毫畢現的絕佳畫面。而聲音的表現則更上一層樓了,這秀麗可人的女鋼琴家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一時之間飽滿雄渾的史坦威琴音於眼前展現,琴腔共鳴的餘韻若浩蕩春風份外傳神,不費吹灰之力就彰顯出明確有力的觸鍵,在芊芊玉手下鳴發出迷人的氣韻,或動、或靜、或快若風馳電掣爆發出電光火石般駭人動態。

 

接著是俄羅斯鋼琴家登場,在一座偌大的音樂廳裡用Yamaha鋼琴演奏葛利格的《魔王之山》。令筆者大為激賞的是,這個高解析力的系統立馬分辨出Yamaha與史坦威各自的音色取向,前者低沉,後者明亮。在多聲道的包圍下,那種豐富自然殘響籠罩的感覺,是兩聲道重播系統難以望其項背的。

 

隨後賴總編播放了幾首日本歌曲,如《喝彩》裡的女歌手那絲綢般光澤美聲,與一班百鳥和鳴般的伴唱前後呼應。《千曲川》男女對唱中的五木宏,是筆者萬分推崇的偶像,他寬厚深沉和魅力無法擋的傾情演唱,帶給筆者如觸電般感受。《花》裡的森麻季和天童這兩位如日中天女歌手,一位身材修長、一位身材偏胖,一位是豔麗、一位是沉厚,其涇渭分明令人意趣橫生。

 

幾首風格鮮明的日本歌之後,鏡頭出現了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是由祖賓.梅塔指揮的維也納交響樂團2015年新年音樂會《香檳加洛波》舞曲,其時樂隊中的弦樂是何等順滑細膩,鐵琴又是何等晶瑩剔透和清脆活潑,實在膾炙人口、心曠神怡,還有管號之歡騰與合唱之蔚然壯觀,以及整個樂隊聲音之豐滿流暢、層次之分明透徹。這,在重播古典音樂時,那種耗費不少移山心力和資源或可得到的Hi-End極品級器材之聲,而今在這「客廳音樂廳」裡驚豔展現,綻放出令人神往的嬌人貴氣。

 

 

在沸騰的《香檳加洛波》之後,筆者目睹那坐在輪椅上的當代偉大小提琴家帕爾曼,拉奏電影音樂《辛特勒的名單》。一套優秀的音響系統,是以重現演奏家所表達的情緒為依歸,在這「客廳音樂廳」裡所展示的強大吸引力,其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激發聽者的共鳴。帕爾曼身為曾飽受德國法西斯主義者迫害的猶太人,在此透過琴音描述其民族不堪回首的悲慘往事,直教人潸然淚下,淒美的琴音回蕩於「客廳音樂廳」,空氣像凝固一樣,呼吸也不敢用力……。在這哀愁的電影音樂之後,筆者不由自主感慨起來:上天是公平的,老天爺雖然給帕氏一雙殘疾的腿,卻賜予了他一雙超乎常人的手。

 

待愁雲慘霧消散後又是一片無限春光——兩位貌美如花的法國鋼琴家,在一片濃蔭墨綠的樹林裡,正揮動凝脂般的玉手,彈奏著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Buniaishvilt、Khatig這對天使般的姐妹花,和光可鑒人的史坦威鋼琴互相輝映,她們的一顰一笑、一晃一動,四手遊走上下翻飛,秀色可餐令人神往!唉!筆者徒歎,眼前美景稍縱即逝,可惜無緣隨余返家時時享用也!

 

在依依惜別「舞曲」後,一個巨大無匹的露天舞臺出現在眼前,驅趕了筆者「非分」之想。閱歷豐富的賴總編表示,這個「露天舞臺」是近二千年歷史的古羅馬競技場,當時皇帝講話(年代久遠,當然無擴聲設備)全場萬人之眾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如今每年6月此處都會舉辦音樂會。在這個聲學條件得天獨厚,不用擴聲系統的露天劇場所收錄之節目實在精彩,當比才歌劇《卡門》的女主角在放聲高歌時,其聲音之飽滿,中氣之充盈,簡直氣貫長虹,還有樂隊之宏偉奔放、合唱人聲之熱鬧,以及演員陣容之鼎盛、服飾之華麗、場面之壯觀與聲音細節之豐富,又能目睹這天然巨大露天劇場無遮無障的開闊感,此等聽覺享受與視覺衝擊,都是在下這支禿筆所難以言表者。

 

 

接下來,在這個影像與聲音已遠遠超乎尋常家庭影院概念和表現的「客廳音樂廳」裡,用美到難以名狀的畫面,和達致極品Hi-End高質素的全景聲系統,頻頻播放人聲和古典樂。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中暴風雨的風聲大作,大編制的號角齊鳴,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和勁道非凡的鼓聲及洶湧的管風琴,在地動山搖的聲勢下仍然穩如泰山。期間筆者還發現這個「客廳音樂廳」的音壓在大動態時不需要震耳欲聾的巨大聲浪去營造,但沉雄力猛的低頻勁度一樣震撼非凡。

 

又如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斷頭臺》,樂隊在小澤征爾的指揮棒下演繹出深沉悲壯。還有收錄於德國巴登音樂廳錄音的韓德爾《彌賽亞》,由古樂團及合唱團營造出美不勝收、雍容優雅的美聲。這五光十色、七彩斑斕極盡視聽之愉的音樂盛宴,一直到紅日西斜才告結束。與時俱進之賴總編,在日後8K視頻和22.2聲道到來之際,又會如何領先潮流?願吾輩中人也托賴總編之福,亦可先睹為快也!

 

打造前所未見的Hi-End客廳音樂廳」專題快轉列表

頁面: « 1 ... 4 5 6 7 (8)
Copyright© 賴英智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2016高雄音響展黑膠唱片國家演奏廳錄音現場探秘 >>
<< 打造台北秋葉原,三創生活園區開幕巡禮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