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燒機深入研究
傳奇經典管機重現江湖,McIntosh C22前級與MC75單聲道後級


成立於1949年的美國Hi-End音響名廠McIntosh,在音響界、音樂史乃至流行文化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旗下從管機到數位流器材都廣受歡迎、經典製品所在多有,就連1969年摇滾史上最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都有McIntosh推波助瀾,1974年「死之華」樂團(Grateful Dead)在舊金山發表《聲音之牆》更動用了28部800瓦的McIntosh後級。基於與音樂界的深厚淵源,McIntosh非常重視高品質的聲音重現,其標誌性的藍色指針,對許多熱愛其產品的發燒友來說,正象徵McIntosh卓越的音響品質。

 

然而,其實早在品牌指標「藍色大眼睛」出現之前,McIntosh就以極發燒的真空管器材名聞天下,尤其是堪稱「經典中的經典」MC275立體聲後級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在品牌60週年慶的2009年時,McIntosh決定推出限量復刻版管機作為紀念,由於MC275多年前已復刻過,因此他們選擇同樣於1961年推出的MC75單聲道後級,搭配同屬黃金年代、於1963年推出的C22前級。當然,這些限量版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向隅者眾,禁不住多年來無數品牌鐵粉苦苦哀求,McIntosh終於決定正式量產C22/MC75真空管前後級復刻新版,尋覓老管機超絕韻味的發燒友,看到本文主角應該都會欣喜不已吧!

上圖就是2009年時McIntosh為了慶祝品牌60歲生日,所推出的C22/MC75真空管前後級復刻限量版。這些限量版有多稀有?據說當年只做了 180套,美國、加拿大各60套,世界各地眾多國家市場只分到60套,比很多標榜限量的超跑還少。因為是60週年紀念版,所以這套組合做工非常精緻,尤其是MC75面板左側就寫著60 Anniversary 1949-2009,三重拋光的鈦金表層不銹鋼機箱也讓它顯得金光閃閃,這可是新款C22/MC75量產版比不上的,我們只能說好羨慕當年搶到限量版之發燒友有這麼值得驕傲的傳家寶物。
在詳談C22與MC75這兩部管機之前,大家一定得先認識這兩位已作古的老爺爺,圖中右邊的是品牌創辦人Frank McIntosh,左邊是該廠天才工程師、後來繼任總裁的Gordon Gow,他倆聯手設計出足以列入電子教科書的「單一耦合放大電路」(Unity-Coupled Output Circuit),可有效把真空管負載阻抗降低到一般真空管後級的四分之一,讓失真大降、頻寬大增,無疑為McIntosh音響王國打下重要技術江山。
1960年代可說是管機的黃金年代,McIntosh也在此時期推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器材C22前級與MC275立體聲後級,當然那時期還有許多亮點器材包括MC225、MC240等,左邊的老照片就是當時工人們正在手工組裝MC240。直到今日,McIntosh依然不放棄傳統手工組裝,右圖顯示哪怕是極微小焊點的焊接工法都一絲不茍、絕不馬虎。

 

性能向新款前級看齊,McIntosh C22真空管前級

最早出現於1963年的C22於1972年停產,1995年McIntosh為紀念已過世五年的創辦人,曾短暫推出C22 Frank紀念版,但三年後又立即絕版。當然,老管機很難應付現代音響迷的需求,因此全新的C22與前兩個版本都不太一樣,而是與60週年紀念限量版完全相同,都是承襲古典外觀(只是換掉了原木外殼),但內在則被賦予新穎科技。

C22電路配備了McIntosh最新技術,使其規格性能向該廠新款前級看齊,擁有完整的MC與MM唱頭放大功能,也多了平衡端子。在真空管部份它用上了六支12AX7(與最早版本相同但排列位置不同),MM唱頭放大與MC唱頭放大各由兩支負責,另外二支則負責高電平放大,內部聲音信號的切換則是數位邏輯電磁切換器運作。更有趣的是,這台外表完全是老管機的C22還可以遙控操作呢!

C22典雅的面板以黑白兩色分開上下兩排操控旋鈕與開關,雖然它們的位置和以前一樣沒變,但負責的功能卻不盡相同,這也算是McIntosh隨時代進化的務實作法。C22上半部四個旋鈕從左到右,分別為左右平衡、輸入切換、喇叭組合(立體、單聲道、左右對調等)與音量控制。下排左邊兩個旋鈕是音調控制,分別負責Bass量感調整(10dB增強衰減)與高音量感調整(10dB增強衰減);其右邊的三個按鍵分別是Tone(控制Bass與Treble)開關、錄音開關、Loudness(小音量下增強低頻量感)開關。

前面板正中央是耳機插孔,再往右是Out 1開關、Out 2開關與電源Standby開關(前面兩個可將訊號輸出暫時關閉),最右邊兩個旋鈕則是MM唱頭的容抗匹配與MC唱頭的阻抗匹配。一般來說,前者對應MM唱頭7組不同容抗可供用家選擇,而MC唱頭的阻抗匹配同樣提供七組選擇,分別是10歐姆、25歐姆、50歐姆、100歐姆、200歐姆、500歐姆以及1,000歐姆,能夠廣泛對應各種不同MM或MC唱頭之使用。

全新C22的背板和以前版本當然有很大不同,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副現代前級的模樣。最左側上方是一組XLR平衡輸出、其下方則有兩組RCA輸出與一組錄音RCA輸出。再來是能與其他McIntosh器材做開關連動的Power Control小孔,以及背板正中央可連接遙控感應器的Ext Sensor插孔。再往右可看到八個Data Ports小孔,兩個標示為Sum(整體)、其他六個則對應不同訊源,使用線材將它們與C22連接的話,就可直接使用C22的遙控器材來操作,十分便利。再往右看,背板右半部上方設有兩組XLR平衡輸入與兩個接地端子,下方則有六組高電平訊源RCA輸入與MM及MC唱頭輸入各一組。這部C22前級的輸出入端子配備,實在比「古早版」多得多,其內部所有輸出入端子都以繼電器與主電路耦合,可避免各輸出入端子間的相互干擾造成雜音與失真,當然也能讓音樂重播之表現更好!

 

足以傳家的絕美管機,McIntosh MC75真空管單聲道後級

MC75的機箱採用不銹鋼鏡面打磨,不但看起來非常耀眼,耐用度也超過鍍鉻,作為傳家之寶絕對沒問題。和C22真空管前級一樣,原廠採用「古典外觀、現代內在」的概念來打造MC75復刻新版。本機頂部後方同樣有輸出變壓器與電源變壓器各一,搭配前方的大小真空管(詳見下方圖說);但在結實的傳統不銹鋼機箱內,MC75電路已做了許多可靠度上的升級改良,更添加了平衡輸入與輸出,以對應現代化的數位訊源。
看看這些晶瑩剔透、表面有McIntosh商標與型號燙印金字的特別訂製真空管,是不是散發著優雅高貴的質感?難怪很多音響迷都為管機之美沈迷不可自拔。本機所使用的兩支功率管為KT88,在2歐姆、4歐姆、8歐姆負載下都有75瓦的穩定輸出。照片左側的三支小管,分別為負責輸入及倒相的12AX7與兩支負責驅動級與電壓增益級放大的12AT7。
在MC75的這一側面是一塊斜板,如同一般器材背板上有各式端子,取代古早版那種得鎖螺絲的形式、本機配備的是一般的喇叭線端子,可對應2、4或8歐姆阻抗的喇叭連接。輸入端子也增加了,不僅有XLR平衡與RCA輸入各一組,還備有一組可將音樂訊號旁通給其他後級的XLR平衡輸出及RCA IN/OUT端子各一組。此外,本機還備有平衡/非平衡輸入切換與輸入靈敏度切換(0.85V/1.7V),電源開關旁的指示燈在異常狀態下還能以閃動方式告知內部保護電路已啟動。
相對另一側的斜版,MC75機身這一側面就簡潔多了,除了品牌與型號等說明文字之外,最顯眼的是最右側有電源插孔與保險絲座,這和古早版配置不同。一般擴大機側面往往都單調乏味不能看,MC75的側面卻是少見的古典雅致,家中如果擁有這麼一套C22/MC75真空管前後級組合,不但能享受極低失真、中性自然的好聲音,更能沈浸於老管機典雅的獨特韻味,無論播放黑膠、CD唱片或數位串流音樂,McIntosh這套經典管機復刻版都能讓人重返昔日美好的黃金年代。

 

McIntosh C22真空管前級主要性能規格

  • 使用真空管:12AX7A×6
  • 頻率響應:10Hz-100kHz(+0/-1dB)
  • 輸出端子:XLR×1、RCA×3
  • 輸入端子:XLR×2、RCA×8(Tuner、CD、DA、DVD、AUX、Record、MM、MC)
  • 輸入阻抗:20k歐姆
  • 最大輸出電壓:16V(平衡)、8V(非平衡)
  • 總諧波失真(THD):0.08%
  • 訊噪比:98dB
  • 唱放增益:60dB
  • 唱頭靈敏度:4.5mV(MM)、0.45mV(MC)
  • 外觀尺寸(寬×高×深,mm):445×152×457
  • 重量:12.2公斤
  • 參考售價:新台幣318,000元
McIntosh MC75真空管單聲道後級主要性能規格
  • 使用真空管:12AX7A×1、12AT7×2、KT88×2
  • 輸入端子:XLR×1、RCA×2
  • 輸出端子:XLR×1、RCA×1
  • 輸出功率:每聲道75瓦(2、4、8歐姆)
  • 頻率響應:10Hz-100kHz(+0/-3dB)
  • 總諧波失真(THD):0.5%
  • 輸入靈敏度:1.7V/0.85V
  • 訊噪比:110dB(A加權)
  • 輸入阻抗:20k歐姆(非平衡)、15k歐姆(平衡)
  • 阻尼因數:大於18
  • 外觀尺寸(寬×高×深,mm):451×216×216
  • 重量:17公斤
  • 參考售價:新台幣440,000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Stemfoort SF-200擴大機,純正英倫血統、控制力出人意表、中頻厚實又迷人 >>
<< DALI Opticon系列喇叭超值絕倫,喚醒內心對音樂的熱切渴望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