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以往筆者在《音響論壇》擔任執行編輯與《新視聽》擔任主編的時期,曾經採訪過的視聽音響玩家不下數十位,就屬這次介紹的G先生最為低調了。不僅不願意入鏡,就連其職業甚至是姓氏都不想公開,於是我只得取其姓氏英文開頭的「G」來稱呼他(剛好G先生用的是整套的Gryphon,真巧)。G先生的CD與黑膠唱片收藏超豐富,但不算是發燒友,在購買這一整套聲優價昂的Gryphon音響系統前,對於高級音響及品牌的認識並不多。那麼,他是如何決定選購這套Gryphon的呢?勝豐群音響的蔣協理回憶道:「G先生可說是音樂世家,從小在家裡就幾乎天天聆聽到Steinway鋼琴的現場演奏,G夫人也精於長笛吹奏。因此,G先生夫婦對音響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播放鋼琴與長笛錄音『要像真的』!」
![]() ![]() G先生的視聽空間兼作書房使用,這是整個視聽室正前方的牆面,設置了一整面軟體櫃與開放式的書架,架子上放滿了LP、CD、DVD與各式書籍,音響系統的發聲主角Gryphon Cantata書架式喇叭就緊貼著櫃子擺放,剛開始我也對此擺法的音場深度有疑慮,但之後實際聆聽證明影響有限。 |
如臨現場?那不是眾多音響迷所追求的極致嗎?話雖如此,但勝豐群蔣協理表示這「簡單」的要求,卻往往是音響店從業人員最不願意遇到的客戶類型,尤其G先生夫婦日常習於聆聽甚至是演奏真實樂器,儘管對高級音響品牌並不熟悉,但以重播樂器演奏音質音色的真實度來挑選,不僅對音響器材的性能是一大考驗,也是業者搭配調整實力的試煉。蔣協理自豪地說幸好G先生遇到的是他這樣勇於面對挑戰的業者,否則應該很難得到賓主盡歡的結果。因為G先生除了對音響重播音色真實度極高的要求之外,空間的處理亦是一大難題。由於G先生一開始就設定音響室要兼作書房,並非專用的音響空間,除了空間的聲學處理受到較大的限制,還必須考慮生活的動線不能受到影響,這使得器材挑選搭配與空間處理調整的難度又更高了。
在多方試聽比較勝豐群音響展示的多款高檔音響系統後,G先生夫婦選定了以Gryphon第一對、也是唯一一對書架式喇叭Cantata為音響系統的主角。在G先生約八坪大的書房兼視聽室裡面,Cantata在視覺上沒有絲毫的壓迫感,搭配Gryphon喇叭獨有的Q值控制器,能讓極低頻延伸達到24Hz-3dB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前端搭配Gryphon自家的一整套訊源與前後級擴大機,固然重播鋼琴的規模感無法達到跟大型喇叭系統一般龐大,但無論是鋼琴彈奏時的觸鍵的力度、琴槌敲擊琴弦的細微震動與活生感,還有鋼琴的音質音色都十分接近真實,給人坐在音樂廳中離舞台較遠處聆聽的聽感。當然,能傳神重現樂器之王鋼琴的演奏,對於長笛、其他樂器與人聲的重播也不會有問題。對G先生而言,這又是另一項必須滿足的要求,理由無他,因為G先生聆聽的音樂類型十分廣泛,除了爵士與New Age較少涉獵收藏外,軟體架上的CD與LP幾乎各式各樣的音樂類型都有。
![]() ![]() G先生的視聽室除了是聆聽空間,也是日常活動的場所,勝豐群蔣協理所做的空間聲學處理都以「不著痕跡」為前提。除了天花板大面積的木纖板與左側一大片落地窗簾之外,就只有在房間的四個牆角各擺放了一個特製的低頻陷阱(木頭材質,四方管的下方是開口的,用以吸收房間特定共鳴頻率的低頻,詳情請參閱這篇報導)。在採訪過程中,蔣協理作了一個實驗,讓我比較前方兩根低頻陷阱有無的差異,結果是非常明顯的,當時播放的是安得烈‧波伽利(Andrea Bocelli)的演唱,一旦前方兩根低頻陷阱移開,安得烈‧波伽利的形體馬上就變得臃腫不堪,聲音的凝聚度與動態活生感都立即大大減損。我當場開玩笑跟蔣協理說,這四根低頻陷阱應該至少另外跟G先生收費六十萬元。 |
G先生音響系統裡各項器材的介紹,筆者留在各自的圖說內描述,在本文中我想著重在喇叭的擺位與整個視聽室的空間處理。在造訪G先生的視聽室前,蔣協理就告知並非專屬的音響聆聽空間,但能將音響空間的聲學處理弄得如此不著痕跡,還真的非常出乎我意料之外。蔣協理為G先生這個空間所做的聲學處理重點,除了天花板輕鋼架上特別挑選的木纖板,就是左側一整面的落地玻璃窗前的厚窗簾,以及擺在房間四個角落特製的低頻陷阱。尤其厚窗簾與木製低頻陷阱更是完全的「客製化」,包括窗簾布的材質與厚度、低頻陷阱的內容積(即整體的長度),都是針對G先生的空間條件計算決定的。
先來說說Gryphon Cantata喇叭的擺位吧,我想那會是各位讀者看到G先生視聽室照片時的第一個疑問之處(老實說,我本人在現場看到時也是)。如各位所見,G先生視聽室正前方牆面是一整片的軟體櫃與書櫃,而Gryphon Cantata喇叭幾乎就貼著櫃子擺放,與一般音響玩家喇叭擺位通常會與背牆有一段距離的常態不同——難道這不會讓音場的深度與層次受到影響嗎?很意外地,縱使抱著略帶懷疑的態度,當G先生將CD放入Gryphon Mikado CD唱盤,樂音由Cantata喇叭流洩出來的那一刻,我的疑慮馬上就消除了。G先生這裡的音場深度是比「正常擺法」稍淺一點,但遠近的層次卻是相當分明,就另一個角度切入思考,以這種擺法音像形體感的大小以及遠近的比例,反倒更貼近符合前述「離舞台較遠」的整體聽感。為何Cantata喇叭貼牆擺放,其深度表現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呢?軟體櫃高低深淺的錯落擺置,並非是一整片光滑平整的牆面是因素之一,Cantata喇叭的高音位於淺號角底部,且兩個中低音單體向高音軸線傾斜距焦的設計,也是此一結果的助力。
Gryphon Cantata是著名的少數能以兩音路書架型小喇叭之姿,卻能展現龐大規模感的喇叭,此特色在G先生這裡又再次得到驗證。以G先生的空間條件與特殊的要求而言,「似小還大」又不需太遠離背牆擺放的Cantata,確實是最為適切的喇叭選擇。單獨將各項音響特性切開來評斷,G先生整套Gryphon系統的聲音細節非常豐富、暫態反應非常快速、活生感非常鮮活、音像形體的飽滿與聲音的密度都很紮實;不過,更重要的是各頻段的平衡性、優美的音質與樂器人聲的傳真度,不僅是G先生所最重視的鋼琴能「聽起來像真的」,G先生豐富的各類音樂軟體收藏都能透過這套系統精彩演出,得到更大的音樂享受與滿足,這不正是以數百萬元的高昂花費建構音響系統,最大的意義與最應該達成的目的嗎?
![]() |
|
![]() |
![]() |
天花板輕鋼架上的木纖板與空間左側大片落地玻璃窗前的窗簾,是G先生視聽空間裡最主要的聲學處理措施,木纖板與窗簾對聲音的吸收頻率與量感,都針對此空間之所需經過詳細的計算。 |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