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名廠大搜密
德國Clearaudio原廠專訪:以創新及研發引領黑膠的文藝復興


2014德國Clearaudio原廠專訪報導內容快轉列表

 

2014年9月中旬,在品牌總代理「亞柏利」的安排下,本站與《高傳真視聽》雜誌、《音響論壇》雜誌與《U-Audio音響共和國》網站等四家專業音響媒體,一起前進德國中南部的艾朗格(Erlanger)採訪德國Clearaudio工廠。其中,《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及《U-Audio音響共和國》郭漢丞總編先前曾於2006年到訪過,《高傳真視聽》蒲鴻慶總編與我則是第一次造訪;不過,儘管這八年間全球經濟遭逢2008年金融海嘯等衝擊,一些歐美Hi-End音響品牌先後易手經營,但Clearaudio卻是逆勢成長,廠房面積擴增為三倍、員工數也由約三十名擴增到七十多名。由於近五年來黑膠唱片「由黑翻紅」、銷售量持續上揚,產品線由入門款到最頂尖製品,包括唱頭、唱臂、唱盤、唱頭放大器、附件工具甚至黑膠唱片全都包,已經建立全球Hi-End音響工業最大黑膠王國的Clearaudio,未來發展看來顯然不可限量!

 

「艾朗格」早在西元1002年就建城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幸運逃過盟軍大轟炸(只有一顆炸彈落在艾朗格),因此市內舉目四處可見歷史達數百年的建築,這張照片右側是市中心的老教堂。此外,艾朗格市內創立於1742年的Er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艾朗格-紐倫堡)大學在德國排名第五,而且是少數德國文科大學卻擁有傑出工程學院者,可見艾朗格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

 

Clearaudio為何會落腳在艾朗格?這要從創辦人Peter Suchy的經歷開始說起,1945年Peter在捷克出生,擁有物理及電磁博士學位的他原本在布拉格附近的核電廠工作,但1968年發生「布拉格之春」事件,他遂離開捷克到德國科隆繼續擔任工程師,後來轉職到西門子,才搬遷到距離西門子總部所在地紐倫堡很近的艾朗格。至於正職為核電廠工程師的Peter Suchy為何會創立Clearaudio呢?過程其實和不少Hi-End音響品牌很類似,喜好音樂的Peter是位發燒音響迷,下班後的休閒時光都是在聽音樂(他現在擁有超過十萬張黑膠),當時Peter所使用的Klipschhorn號角喇叭效率極高,將他系統內擴大機的雜訊都毫不保留地挖了出來,於是Peter開始動手修改甚至設計喇叭,結果竟然大受朋友同好歡迎甚至進而量產,也因此踏入Hi-End音響的領域。

 

距離慕尼黑約一小時車程、到紐倫堡約二十分鐘的「艾朗格」土地面積76.9 平方公里,總人口只有十萬出頭,對比於台北市面積271.7平方公里、人口數約270萬人,艾朗格的人口密度大約只有台北市的76分之1,大多數的建築都是兩層或三層而已,氣氛顯得十分幽靜。不過,可別小看「艾朗格」這個小城市,它是西門子醫療相關部門的總部,而且Adidas和Puma也將總部設在此處,居民平均收入為全德國第二高,法拉利與保時捷等高檔名車的數量極多,在歐盟國家裡「艾朗格」也是申請專利數最多的城市(當然Clearaudio就有不少,超過50項以上)。

 

在此同時,Peter音響系統的黑膠唱盤使用Audio Technica唱頭,他也動手修改它,換上錋針桿以及Weinz博士所研發的Parco鑽石針尖(其特色是「與黑膠溝槽接觸面積最大」,因此可挖掘出更多的音樂細節),Peter發現經過如此的修改,讓他的Audio Technica唱頭性能大幅增進,於是思考是否投入唱頭的設計製造,畢竟音響系統重播音樂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如果一開始傳送到擴大機的音樂信號就不夠好,放大之後經由喇叭放出的音樂當然無法傳真,要是他能做出更好的唱頭,就能讓音響系統的性能提昇「從頭開始」。1974年當他與當年4歲的大兒子Robert玩蹺蹺板時,突然靈機一動想到要是將MC唱頭左右聲道的線圈分開在針桿前後兩側,就可以讓針桿前後的荷重平衡,不僅可提高左右聲道音訊的分離度,還可免去傳統MC唱頭兩聲道重疊或十字形繞線所需固定磁鐵的鐵軛,讓磁力損失大為降低。Peter Suchy稱呼這種創新的MC唱頭為「Symmetrical對稱式架構」,其與Parco鑽石針尖直到今日都是Clearaudio MC唱頭的兩大特色和利器。

 

艾朗格市區一家音響店面向街道的櫥窗,就擺放著Clearaudio的Concept黑膠唱盤做展示。

 

當時Peter Suchy經過幾年的研究,完整了全對稱的MC唱頭架構,確認這是最佳的設計之後,在1978年申請專利並成立Clearaudio公司,此種舉世獨一的MC唱頭成了Clearaudio的黑膠開山之作,直到現在都是該廠所有MC唱頭的設計基礎,只不過由於價位高低不同而有用料的差異。不過,當時Peter擔心將這空前的MC唱頭架構公開後會被他人模仿,因此直到1981年全對稱MC唱頭架構的專利取得後,才開始大力宣傳,也由於Clearaudio MC唱頭的大成功,Peter在1982年決定停止銷售已達三千對的喇叭產品,全力推展MC唱頭設計製造與銷售。

 

這在當時對Clearaudio可是個立於分水嶺的重大決定,因為那是音樂CD推出的時候,音響業界普遍都認為黑膠將很快被「先進的雷射CD光碟」取代。然而,Peter Suchy在仔細比對之後,認為就「真實重播音樂」而言,音樂CD遠遠無法與黑膠唱片相比,因此毅然將Clearaudio全面導向黑膠領域,並在1986年取得直切唱臂領導廠牌Souther的所有專利權、零件材料與製造設備,之後更逐步發展到唱盤、唱頭放大器與相關附件的全方位黑膠王國(有關Clearaudio在這些產品的獨特技術,在本次專題後面的篇章都會有深入剖析)。

 

Perter Suchy(中)與他的兩個兒子Robert(右)與Patrick(左),Peter已經退休並將CEO棒子交給大兒子Robert,但依然每天都會到公司走動,也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是什麼驅動Peter不斷努力、讓Clearaudio不斷前進?各位有注意到Clearaudio商標底下所強調的「Loving Music」嗎?沒錯,「對音樂的熱愛」就是源源不斷的動力,追求錄音現場真實音樂重播之「音樂的真理」(musical truth)就是Claearaudio永久的目標。
Perter的大兒子Robert九歲時跟著他去參加美國CES展幫忙,16歲時更授命前往美國Souther研習正切唱臂技術,並完成將Souther「內化」到Clearaudio的重大任務,較年長之後Robert也負責國際行銷業務推廣,近二十年來(1970年出生的Robert今年44歲)Clearaudio業績的持續大幅成長,Robert居功厥偉。至於Peter二兒子Patrick則負責工廠管理及產品設計的工作,Clearaudio在2011年推出、獲獎無數且極為暢銷(美國市場每年銷售超過一千部)的Concept黑膠唱盤,就是由Patrick操刀設計的。照片裡兩兄弟中間的漂亮姑娘是Peter的小女兒Veronika,原本在西門子工作,前幾年也加入Clearaudio掌管財務,三兄妹各司其職,一起接手Peter所建立的黑膠事業。
這是Clearaudio全體員工幾年前在工廠內「博物館」所拍攝的合照(當時牆面是黑色的,現在已改為明亮的橘黃色),拍照時Clearaudio員工總數約三十人,現在已大幅成長到七十多人,無疑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Hi-End黑膠產業公司。而且,由於Peter堅持Clearaudio由Suchy家族完全持股,因此可以充分掌握產品的發展以及對品質的要求,Peter認為這是Clearaudio不斷成長最大的關鍵。
旗艦黑膠唱盤Statement重達350公斤,搭配Statement TT1直切唱臂與Goldenfinger Statement唱頭,是當前Clearaudio也是舉世黑膠唱片重播系統的極致。Clearaudio Statement黑膠唱盤的磁力懸浮唱盤與重達80公斤的平衡錘,都是業界極為少見的獨特設計,在後面的篇章會有詳細說明。
這就是Patrick Suchy所設計、當前Clearaudio最暢銷的Concept黑膠唱盤,現在已衍伸出更多不同材質外觀的款式。
我們一到工廠,Peter Suchy就迫不及待地向我們展示由他所發想的新產品Absolute Phono。這是全世界第一款搭配「主動式唱頭蓋」的唱頭放大器,藉由將第一段放大電路裝在唱頭蓋裡面,讓唱頭所拾取的微弱音樂信號,在最短的距離內做放大處理,之後才送到機箱內做RIAA等化與放大輸出。
在透明的「主動式唱頭蓋」原型(最終外觀顏色還未決定)裡面,可以看到只有指尖大小的電路板,上面的放大晶片只有米粒大小,藉由將第一級放大電路縮短到幾公分,相對過往傳統1至1.5公尺的傳輸長度,大幅降低訊號損耗及干擾的Absolute Phono可提高訊噪比與動態達10dB以上,這真是唱頭放大器空前的突破!(更詳細的介紹將在後面「唱頭放大器」篇章裡說明)
艾朗格市區綠地極多,Clearaudio的工廠就被樹林所環繞,這一長排建築的右半部屬於另一家光學公司,左半部就是Clearaudio的廠房,請看看左側建築物後方的林木有多麼高。
不包括多部CNC電腦控制機具在內,Clearaudio光是廠內所使用量測儀器的總價就超過三百萬歐元,常備零件庫存價值就達六百萬歐元,但廠房外觀卻是如此樸素,大門只有遮雨簷上方小小的四方形招牌標示這裡是Clearaudio的廠房。
一走進小小的大門就可見到高音譜號的立體雕塑,Clearaudio字樣則嵌在入口處的暖氣罩上,這真是一家以音樂為本的音響公司。通道前方的白色門扉後面,就是Clearaudio的廠房。
向左側看,沿貼著木皮的樓梯通往二樓,就是Clearaudio的辦公行政區域以及「博物館」,工廠生產實況在後面的篇章介紹,讓我們先上二樓參觀。
樓梯旁的金屬扶手也鏤刻了Clearaudio商標字。
二樓走廊牆面都以音樂相關的大型油畫布置,這張照片中央是二樓樓梯口,上到二樓右側(照片左側)就是「Clearaudio博物館」,向左轉打開門(照片右側)就是Clearaudio的行政辦公空間。
打開門左側有可懸掛外套的吊架,右側佈告欄與白板後方的房間就是Robert Suchy的辦公室,右前方角落則是Patrick Suchy的辦公室,不過採訪當天Patrick因公外出,並沒有與我們會面。
其餘行政人員在這個開放的區域裡工作。
Clearaudio製品在德國國內銷售量只有10%,其餘90%全數外銷全球五十餘個國家(請見這裡),由於代理商遍及全球,辦公室牆上掛了七個時鐘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
窗外一片綠意,高聳的樹木幾乎觸手可及。
這是Robert的辦公桌,可以發現他的筆記型電腦外接兩個大螢幕、右側有iPad、手上還拿著智慧型手機,同時面對四個螢幕,工作超級忙碌。Robert會說德語、捷克語、英語、法語及義大利語,個性開朗、活潑風趣且富幽默感,是天生的超級業務人才,也在專門學校研習過精密機械三年之久,對 Clearaudio產品、技術及生產瞭若指掌。
Robert辦公室角落擺放著一部高倍率顯微鏡,方便即時檢視自家產品的細節(廠內另有放大倍率可達2,500倍的電子顯微鏡)。
這裡就是Clearaudio的「博物館」,除了靜態展示他們的眾多重要產品,也有一整套架構好可聆聽音樂的系統。
「博物館」右側的模樣,這是一個挑高的空間,上方以精緻的畫框展示Clearaudio產品的大型海報,下方展示台上則有一部部Clearaudio的黑膠唱盤。
「博物館」左側的模樣,高處牆面以五線譜及音符來裝飾。咦,為何角落擺放著一部重機呢?原來Clearaudio廠內有許多CNC電腦控制金屬加工機具,這部改裝重機上面有許多金屬配件是由Clearaudio製作的,因此放在這裡展示。
這三組Clearaudio高階唱盤是展示室的主角,中間的旗艦唱盤Statement是特殊版本,它所使用的防彈木外觀是黑色的,那是經過九道鋼琴烤漆的成果。
房間右側展示架上的黑膠唱盤群特寫。

這是裝著兩支唱臂的Innovation唱盤,旁邊還有兩個它所使用的精密軸承做靜態展示。Clearaudio旗下的九款黑膠唱盤,除了最平價的Concept之外,全都使用了這種Clearaudio專利的CMB(Ceramic Magnetic Bearing)陶瓷磁力懸浮軸承,作為承放轉動黑膠唱片的轉軸。這種CMB軸承的軸心是摩擦力極低的陶瓷材料,至於磁力懸浮則是在上下兩個軸套突出的圓盤處都安置磁鐵,如此一來藉由同性磁力相斥的原理,上面放了承盤(Platter)壓下來之後,上下兩個軸套在內部除了軸心圓周之外就沒有接觸,可避免將震動傳到承盤與黑膠唱片上。

Clearaudio的磁浮技術不只用在黑膠唱盤上,這款Clarify唱臂也使用了磁力軸承的磁浮技術,以磁力保持和C型懸臂分離懸浮的狀態,如此唱盤的震動就不會傳遞到唱臂上。
為了給黑膠玩家最佳的音樂享受,Clearaudio有多款洗唱片機,專用洗唱片液也是在廠內自行調配的。
Clearaudio也有黑膠唱盤相關的各種調整附件,這是用來協助精確安裝唱頭的調整規。
Clearaudio也有推出精密的水平儀,讓用家量測調整黑膠唱盤的水平,這是黑膠唱片精準重播的重要基本功夫之一。

 

2014德國Clearaudio原廠專訪報導內容快轉列表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頁面: (1) 2 3 4 5 6 »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傳世經典再進化!Dynaudio Confidence C4 Platinum喇叭 >>
<< DALI Rubicon系列喇叭,集30年功力於一身的超值戰將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