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人物誌
影音合一的超寫實現場感,士林曹醫師建構全球唯一13.2聲道影音系統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九篇已經刊出!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是的,沒想到上次報導士林曹醫師的主影音系統竟然已時隔將近三年,而揭開曹醫師副系統「秘密基地」的神秘面紗更已有四年!其實,在過去這三、四年間曹醫師主、副兩套影音系統的變動還真是不小,主系統部分在三年前報導之後不久就將投影機更換為Sony VPL-VW5000ES旗艦雷射光源投影機,之後又增加了兩支側前方環繞喇叭,也把驅動前方三聲道之外所有環繞喇叭改以三部ATI AT6700七聲道後級驅動,在今年初則將4K影音訊源更新為Panasonic DP-UB9000日本版(副系統也是)。不過,相對於主系統,這四年來曹醫師副系統「秘密基地」變動幅度還要更大,報導全文可點擊這裡查閱。

廖斐森  2019.10.21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八篇已經刊出!

此次曹醫師主系統之更動,最主要的部分並非再增加了四支喇叭,而是曹醫師對他視聽室的電力系統施作了二十年以來的最大工程,從主電源箱、器材的供電到主系統所有喇叭的喇叭線,全都都換成6.5mm平方線徑、每米長度內只有3至5個結晶的PCOCC高純度單晶銅線。我 必須說這是二十年來我在曹醫師影音系統所體會到最大幅度的跳躍式變化,影像與聲音都像吃了大力丸一般,彷彿充滿了無限的精力與內勁,色彩的濃度與聲音的密 度都有過人的重量感,影像的透明度與明暗對比顯著增加,色彩的階調豐富許多。聲音部分,明快的反應又兼具無比綿密扎實勁道的能量感,就像是超大馬力、超大扭力賽車般讓人興奮不已。這篇達八千一 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6.10.30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七篇已經刊出!

本篇是曹醫師「副系統」的首度深入報導,由於每天使用四、五部BS錄放影機同時錄製日本衛星各頻道的音樂節目,曹醫師都在這裡篩選及剪接。不僅曹醫師耗費在副系統的時間不會比主系統少,因為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判定錄下節目影音品質的優劣,因此曹醫師對於副系統的要求並不會低於主系統,甚至在精準重播與細節剖析方面的標準還要更高。所以,位於主系統後方的這間參考級個人影音剪輯室,儼然就是曹醫師的秘密基地,連經常往曹醫師家跑的筆者有幸造訪次數都屈指可數,此處的影音效果完全不遜於主系統,而是另有一番更為精準與鮮明的美感。這篇達七千一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5.10.05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六篇已經刊出!

這次曹醫師更換Gryphon Mephisto後級的升級行動,原本筆者只預期在音質、中低頻的能量感、解析力與層次等方面,會有相當程度的明顯提升,但萬萬沒想到,不但這些部分的進化幅度遠大於預期,樂器的質感及光澤、音場整體的透明、由高至低的音像密度與實體感、動靜起伏的收放及靈巧之程度,全都有巨幅的增進。Gryphon Mephisto後級為曹醫師的17.3聲道系統注入滿滿的活力,就有如全盛時期的「空中飛人」Michael Jordan一般,既靈巧又充滿爆發能量,這篇達八千五百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3.11.26


曹醫師超重量級家訪第五篇已經刊出!

在建構了全球唯一的13.2家庭劇院影音系統之後,由於「後場」的聲音密度相對顯得不足,因此曹醫師另外添購了一部Denon POA-A1HD十聲道擴大機,並且再增加了Side Height與Back Height兩對環繞喇叭,之後還在主要視聽區域左側再增添一部Velodyne DD-15十五吋超低音,構成包圍感與能量密度更驚人的17.3聲道系統。在此同時,曹醫師也正式購入了全球第一部家用真實4K2K投影機Sony VPL-VW1000ES,畫質也同步向上躍進。關於上述項目,這篇接近九千字的詳盡剖析報導,請點擊這裡參閱。

廖斐森  2012.07.09


前言:
本文為本站對士林曹醫師的第四篇超重量級家訪報導,其內容乃延續第一篇「開放‧執著‧極致,舉世無雙的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 、第二篇「朝完美不斷邁進的『影音指揮家』士林曹醫師」與第三篇 「兩聲道、多聲道自在悠遊,士林曹醫師的超幸福影音空間」而來,假使您尚未閱讀過前三篇報導,建議您先依序點擊上方文章標題查閱,之後再回來觀看本文。

 

 

還記得筆者在去年七月對曹醫師的第三篇超重量級專訪,最後一頁所提出的幾項「影音系統再進化」建議裡,有關多聲道音響系統之進化對策,第一項就是曹醫師所使用Denon AVP-A1HD多聲道前級的升級計畫嗎?沒錯,當時會將它列在首位,除了預期它絕對可發揮極大的音響效果提升之外,日本Denon原廠早已在去年2月18日就發佈將於10月底推出付費升級服務,眼看再過幾個月就可實現,也是重要的理由之一。很快地,日本Denon原廠官網在10月28日發佈了AVP-A1HD及AVC-A1HD最新「3D Edition」升級服務的正式通告,新增機能除了原本年初所表示的HDMI 3D對應、可提升32倍解析度的Audyssey MultiEQ XT32聲學環境等化、Dolby Pro Logic IIz與Audyssey DSX音效處理,更令人驚喜的是還多增加了DTS Neo:X機能;不過,在這之前,環顧全世界環繞擴大機,只有Denon AVR-4311與AVR-4810可同時輸出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四個聲道,原本以為A1HD 3D Edition「理所當然」也可同時輸出,但迫於背板原本9.3聲道的端子規劃,Denon此次新旗艦之升級在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之間只能切換選擇其一、不能同時輸出,而且新增的Front Height或Front Wide聲道,還要通過原本的「B環繞」聲道輸出。換句話說,新升級後的A1HD 3D Edition跟原來一樣是9.3聲道,雖然可選擇切換新增Front Height或Front Wide,但原來曹醫師所精心調整由三對環繞喇叭所包圍的「後場」,就得縮減為兩對環繞喇叭。

 

由於曹醫師多聲道系統以聆賞古典音樂演奏為主,基於整體音質及操作調整設計之完成度,曹醫師多年來一直使用Denon作為多聲道系統核心。目前曹醫師所使用的AVP-A1HD是Denon旗艦多聲道前級,無論供電系統、機箱架構、電路規劃或零件用料,都是當前業界之最。此次Denon為它推出3D HDMI對應及新音效處理的付費升級,同樣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不過,受限於升級成本考量,Denon只更動主電路板、其他電路及背板端子規劃並無更動,因此3D Eition新版本並無法同時輸出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四個聲道。

 

如此一來,假使曹醫師仍希望同時添加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四個聲道的話,似乎就只能選擇AVR-4311或AVR-4810了。不過,依舊有幾個問題要考慮:其一是這兩部舊機少了A1HD 3D Edition新配備的DTS Neo:X音效處理,其二是它們都沒有各聲道的全平衡類比輸出(這對曹醫師的系統配置很重要),再來最重要的是它們的環繞聲道仍然只有兩對,也同樣無法滿足曹醫師在原有的9.2聲道系統之上,再同時增加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共四個聲道的期待。左右思量,Denon原廠才剛剛大手筆推出A1HD 3D Edition升級服務,短時間內再推出全新旗艦的可能性非常低,然而新升級3D Edition功能與預期有落差,基於音質與整體表現的考量,曹醫師也不可能由旗艦A1HD系列「降級」到兩部中階4系列之一。所以,曹醫師只能「含恨」放棄Denon此次的升級行動,讓兩年來的期待成為泡影,再默默等待幾年後Denon新旗艦的面市囉?

 

不料,當我在第一時間以電話告知曹醫師這個「噩耗」,沒想到才經過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曹醫師就擬定了非常驚人的新「戰略」——他打算保留原來Denon AVP-A1HD的9.2聲道,同時另外新購一部AVP-A1HD 3D Edition來建構全球獨一無二的13.2聲道系統!咦,新的AVP-A1HD 3D Edition不是僅能輸出Front Height或Front Wide其中之一嗎?曹醫師要怎麼讓它同時驅動這四個聲道?曹醫師這全球獨一無二的13.2聲道系統,會有怎樣的聲音表現?新加入的四個聲道,要怎麼與原有的9.2聲道密切融合?曹醫師此一13.2聲道是否有再進化的空間?……以上種種疑問,接著就讓我一一為各位作解答。

 

持續進化、聲道數不斷拓展的家庭劇院音響系統

1980年代以來,家庭多聲道音響系統的發展,從最早中央及環繞採矩陣方式編碼的Dolby Surround開始,接著是超低音獨立出去且環繞進化為立體聲的5.1聲道系統,再來是加上後方環繞的7.1系統,以及具備側環繞與兩組後環繞的9.1 聲道系統(超低音部分高級機種後來進化為兩組甚至三組),持續朝著更多聲道數的方向發展。為何如此?我們知道,一般居家絕大多數都只裝設5.1聲道,採用 7.1聲道配置者已相當稀少,以筆者將近二十年影音媒體的採訪資歷而言,士林曹醫師更是唯一建構9.2聲道系統者。

既然使用者稀少,為何環繞擴大機廠商還要持續增加聲道數?完全是基於商業的考量嗎?當然並非如此,事實上,聲道數越多,來自各個方向的包圍感、遠近高低的定位以及各種路徑的移動,全都可以更為綿密精確,也是達成與現場「更進一步」的重要因素。上圖是Yamaha於2007年所推出旗艦機DSP-Z11的 11.2聲道配置,其架構是「下層」一般的7.2聲道配置,再添加「上層」前後各一對「效果聲道」(Presence Channel),來提升上方音場及前方音場遠近層次的表現(進一步的深入解說,請點擊這裡查閱本站先前的報導)。

家庭劇院喇叭系統的最新進展,是2009年初CES展與3D話題同步登場,由Dolby實驗室、DTS公司與Audyssey Laboratories三者不約而同所展示的「更多聲道數」相關技術,其中Dolby的Pro Logic IIz只增加「Front Height」聲道,Audyssey DSX與DTS Neo:X還加上了「Front Wide」聲道(請見上圖有橘色光芒包圍的四支喇叭),其中「Front Height」聲道可提升垂直方向的聲音定位及移動,也可拓展前方音場的遠近層次,至於「Front Wide」聲道則能夠拓展前方音場寬度,也能讓前方聲道與後方環繞聲道的連貫性更好(更深入的說明請點擊參閱本站先前這篇「DTS全球應用工程總監藤崎賢一專訪」)。
雖然Dolby Pro Logic IIz、Audyssey DSX與DTS Neo:X是在2009年CES同步發表的,但前兩者在2009年年中及年底推出的新款環繞擴大機就有配備了,而DTS Neo:X卻晚了將近兩年才正式推出。不過,等待是值得的,DTS公司表示DTS Neo:X是當前唯一可將兩聲道LPCM音訊拓展為11.1聲道的技術(7.1聲道+Front Height+Front Wide),此次曹醫師新購的Denon AVP-A1HD最新3D Edition版本,也添加了DTS Neo:X音效處理對應,實在是個大驚喜(不過,Denon原廠的AVP-A1HD 3D Edition升級說明,只標示可對應到9.1聲道效果,應該是由於其9.3聲道配置只能在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擇一使用的緣故)。
這是Audyssey原廠對Audyssey DSX音效處理如何「超越5.1」之說明,上圖是Audyssey DSX「火力全開」的11.1聲道配置,針對5.1或7.1聲道系統,Audyssey DSX都可分別加上Front Height或Front Wide或四聲道都添加,以構成7.1或9.1聲道系統。事實上,Audyssey DSX或DTS Neo:X的最尖端配置,都是架構在7.1聲道之基礎上,再添加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四個聲道,以構成11.1聲道系統。這也是本文稱曹醫師剛建構完成的13.2聲道系統為「全球唯一」的理由,因為除非後續有更新穎的音效處理技術推出,否則日後具備Audyssey DSX或DTS Neo:X處理的新機推出,除超低音以外都只能擁有11聲道處理能力。

 

為何曹醫師堅持「後場」一定要用三對環繞喇叭?

既然市面上現有器材的技術及性能僅止於此,曹醫師為何不「乖乖地」使用11聲道就好,為何堅持「後場」一定要用三對環繞喇叭、再加上前方三聲道與 Front Height及Front Wide(以及兩支超低音),來構成全地球獨一無二的13.2聲道系統?難道就只為了「標新立異」?當然不是,曹醫師在我眼中,一向是十分理性的影音玩家,「更接近真實、甚至更美的影音效果」就是系統配置調整唯一的方向及準則,曹醫師堅持「後場」環繞喇叭不能由三對減為兩對,事實上是迫於視聽環境條件的結果。

唔,曹醫師不是有個令人稱羨的廣闊專用視聽空間嗎?為何我會這麼說?沒錯,曹醫師位於地下室的視聽室具備完全遮光、十分寧靜、寬闊且延伸縱深長十餘公尺(可完整重現20Hz極低頻)等優點,但同時也有高度較低、左右側牆極不對稱等先天缺陷。不相信嗎?看看上面這張照片,它是站在主要視聽位置左前方朝視聽空間右後方拍攝的,有看到中央白色三角形的巨大物件嗎?那是從一樓下來的階梯,佔據了視聽區域右後方的大部分空間。

將照相機鏡頭轉到主要視聽座位的右前方拍攝,可以發現視聽室左側面不僅不像右側那麼侷促,甚至還向外延伸了一大塊空間,曹醫師視聽空間的「後場」就是如此極端地不對稱!在這張照片裡可以看到「左後方」所使用的三支環繞喇叭,假使採用「正規」的7.1聲道+Front Height+Front Wide配置,就是要移去照片正中央的Pionner S-1EX落地式喇叭,如此一來左後側方的包圍就會出現空洞,這當然是無法接受的選項。
再換個角度,由主視聽座位右後方往視聽室左前方看,照片中央拉門處進去是個面積很大的儲藏室,左側環繞喇叭(在照片左方單人沙發後側方的櫃子上)與照片右側左聲道TAD Reference One距離頗遠,中間又有儲藏室牆面的突起阻礙,因此在兩者之間添加Front Wide聲道(照片中央偏右處),對前方聲道及「後場」的連貫性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Front Height喇叭對曹醫師的視聽環境也同樣不可或缺(原因後述),「後場」三對環繞喇叭不可少、Front Wide與Front Height聲道都有需要,這就是曹醫師必須排除萬難、建構全球唯一13.2聲道系統的原因。
在主視聽座位後方向右側望去,為盡量減少階梯下斜面的反射音影響,右側環繞喇叭緊貼著階梯下緣,雖然就在主聆聽沙發右側「觸手可及」之處,但透過精確的擺位及調整(還有與其他環繞喇叭的配合),在主聆聽位置並不會特別察覺到該喇叭的發聲,而是與其他聲道無縫銜接在一起,這也是曹醫師「後場」需要有三對環繞喇叭的理由之一。由於曹醫師的音響櫃是在視聽座位前偏右擺設的,右喇叭與右側環繞聲道間有較多的障礙物,因此右側Front Wide喇叭的加入,對右側面的聲音連貫性也很有幫助。

 

曹醫師建構全球唯一的13.2聲道家庭劇院系統

這是主視聽座位後上方較高處看過去的景象(Kikuchi PG 120吋銀幕上的畫面為合成效果),可以清楚看到由TAD Reference One旗艦喇叭與全球唯一TAD Reference Center中央聲道原型機所構成的前方三聲道、銀幕下方中央聲道左右各一支Velodyne DD-18與DD-15主動式超低音、左右兩側牆的Front Wide聲道與銀幕兩側天花板下方的Front Height喇叭。
這是坐在主視聽位置正中央所拍攝的照片(銀幕畫面同樣為合成效果),可以注意到左右兩支Front Height喇叭大致上就在左右喇叭中軸的延長線上,懸吊在天花板下方,但是與天花板及側牆都留有一段距離。此外,前方三聲道及兩支Front Height喇叭的發聲軸線,全都是對準主視聽區域中央的。由於整體視聽環境一些條件之限制,曹醫師的銀幕下降後之高度其實略高,從這張照片可清楚發現左右聲道TAD Reference One最上方的中高音同軸CST單體,其高度大約是在銀幕畫面下緣算起大約三分之一高度位置;換句話說,相對於左右聲道的發聲高度、銀幕所呈現畫面的高度是略高一點的,再者,為避免太靠近Kikuchi 120吋銀幕造成強烈反射音的負面影響,曹醫師的左右聲道TAD Reference One前面板離銀幕大約有1.2米之距離(後文的照片可清楚看出來),在原本9.2聲道的配置下,嚴格來說聲音位置是略微偏前且偏低的,並無法與銀幕上的影像完整疊合。不過,這樣的狀況,卻在Front Height喇叭的加入後,有了神奇的轉變……

剛剛提到前方三聲道與Front Height喇叭的發聲軸線,全都是朝向主聆聽位置的,事實上除了位置太接近的右側環繞喇叭有略向後偏轉外,所有的環繞聲道也都「瞄準」主聆聽位置,新加入的Front Wide喇叭自然也秉持此原則。不僅其發聲軸線要對準「皇帝位」,連高度的一致性同樣要注重。有注意到喇叭架下方還有一個原木腳座嗎?那是曹醫師特別訂製的,為的是讓其中高音同軸單體發聲軸線的高度,能夠與左右聲道TAD Reference One的中高音CST同軸單體軸線高度一致,剛好與主聆聽位置的耳朵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

對了,原本我以為擔任Front Wide聲道的Pioneer S-2EX書架式喇叭,是曹醫師新購的,沒想到竟是先前左右聲道換用TAD Reference One之後退下的。曹醫師先前以Pioneer頂級Excellence系列建構9.2聲道,TAD Reference One進駐之後,原本左右聲道Pioneer S-1EX移作側後環繞,就這麼多了一對Pioneer S-2EX,現在剛好可派上用場。不過,TAD Reference One曹醫師是在2008年底購入的,該不會早在Audyssey DSX與DTS Neo:X剛發佈的2009年初,曹醫師就已經如此「預謀」了吧?

再退回到右喇叭的前方瞧瞧,在左側的Front Wide聲道加入後,TAD Reference One左聲道(就在照片右側畫面外)與「後場」左側三支環繞喇叭,就不再有那麼遙遠的距離,透過照片右側這支Front Wide左聲道,能夠將視聽室左前方的聲音密度及連貫性作得更好。
站在主視聽座位的左側,朝著視聽空間的右側望去,右側Front Wide聲道的加入,同樣讓相隔約四、五米的右聲道與右側環繞之間,得到發聲能量與包圍感的強化。在這張照片的左上角,則可看到曹醫師所使用的Front Height喇叭,相對於右聲道、右側Front Wide與右側環繞發聲軸線與耳朵在同一水平面,「高高在上」的Front Height喇叭能夠提升垂直方向的聲音定位,並營造更寬廣明確的空間感,對於曹醫師視聽空間不算高的高度來說,當然是一大利多。
儘管現在高階環繞擴大機都有各聲道音色等化調整機能,但各聲道喇叭音色的一致性對多聲道喇叭系統仍是最重要的要求,能有原廠整套設計的搭配最好,要不然至少也得要「系出同門」(例如曹醫師的TAD Reference系列與Pioneer Excellence系列)。不過,由於Front Height喇叭必須吊在高處,體型及重量都不小的Pioneer S-2EX並非很恰當,曹醫師最終選定的是TAD以TAD PRO品牌所推出的第一款小型鑑聽喇叭TSM-2201-LR。從側面為Σ形狀的特殊音箱、具備特殊DECO導波結構的高音與中低音單體、手工搭棚製作的分音器,還有極為精準的相位與聲道分離度性能,在在顯現延續自TAD Reference系列的鑑聽風格,這對喇叭擔綱Front Height聲道可說相當稱職。有關TAD PRO這款TSM-2201-LR喇叭,本站先前已做過詳盡的火熱新品研究室報導,請各位點擊這裡參閱。
為了讓TAD PRO TSM-2201-LR喇叭精準瞄準主聆聽區域發聲,曹醫師特別訂製了專用懸吊架,尺寸完全契合的底座下方有螺絲可鎖緊喇叭,堅固的圓管吊架可調整底座高度與傾角。由於和TAD PRO TSM-2201-LR搭配的高度和諧,最早我還以為這是TAD PRO原廠所推出的專用懸吊架哩!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TAD PRO TSM-2201-LR喇叭發聲面只比銀幕略往前一點,並且與銀幕、側牆及天花板都有相當的距離,這是為了降低這些物件的聲波反射。當然,曹醫師更不會將 Front Height喇叭「埋在」反射音強烈的牆角裡,這點請有意裝設Front Height聲道的玩家們千萬留意。

 

超乎想像的音樂重播表現大躍進!

前面提到,曹醫師以原本的Denon AVP-A1HD處理已調整妥當的9.2聲道,另外再添購一部新款的Denon AVP-A1HD 3D Edition來新增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聲道。不過,各位應該也已經想到了,不是說AVP-A1HD 3D Edition只能在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兩者擇一輸出嗎?曹醫師要如何以它來負責這四個新增聲道?當然,我相信在新的主機板上AVP-A1HD 3D Edition很可能是可以同時處理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的,只不過受限於背板9.3聲道的端子規劃,才「削足適履」地縮減為只能兩者選一。如果曹醫師找改機高手審視一下,或許有可能改為可同步輸出 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的特殊版本(反正這部新機曹醫師只需使用四個聲道輸出)。不過,曹醫師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讓AVP-A1HD 3D Edition處理輸出Front Wide,至於Front Height聲道喇叭的音源呢?曹醫師將其視為左右聲道「向後」及「向上」發聲的延伸,於是由AVP-A1HD 3D Edition的左右聲道送出音訊給它們,再經由音色等化等調整使其與TAD Reference One和其他聲道的發聲一致。換句話說,新增的Front Height部分,可說是曹醫師完全憑聽力「手動」調整出來的!

從上面這張Front Height、Front Wide、右聲道與中央聲道相對位置的照片,可以清楚觀察到Front Height喇叭將原本較為偏低、偏前的前方聲道發聲,增添了向後、向上「拉抬」的力道,前方音場的構成也由原本的三支喇叭,增加為「覆蓋範圍」更大的五支喇叭。至於Front Wide聲道,除了可讓超出TAD Reference One左右聲道「外側」的聲音定位更精準,也使得整體空間感更寬廣,前後的連貫性更綿密。以下,就讓我用幾段在曹醫師視聽室所實際聆聽體驗的片段,說明這 13.2聲道系統的驚奇表現(由於在播放途中很容易可使用遙控器將AVP-A1HD 3D Edition新機靜音,所以可隨時動態切換比較13.2與原本9.2聲道聲音表現的差異)。

13.2聲道系統建構完成後,我所觀賞聆聽的第一個曲目是左圖日本女聲樂家演唱的詠歎調片段。很明顯地,13.2系統能比9.2系統有更精準的發聲定位,像是歌者在中央偏右處歌唱,其方位就是要比前方只有三聲道時明白許多。再者,有了Front Height聲道的加入,歌者歌唱的發聲點也向後、向上移動到銀幕處,「影音合一」帶來更真切的臨場感。另一方面,無論是歌者的歌聲或鋼琴的伴奏,13.2系統在更精準發聲定位的同時,也有更堅實的密度與更飽滿的形體。
諸如右圖威爾第《安魂曲》那超過百人的超大合唱編制,13.2系統超越9.2系統之處更為鮮明,整個音樂廳的寬度、高度、深度以及遠近的層次都描繪得十分清晰,來自牆面及天花板(我指的是音樂廳而非曹醫師視聽空間)的反射音都非常明確,連曲目之間現場觀眾的鼓譟及鼓掌都豐富許多。然而,先前這段現場演出片段,我在曹醫師9.2聲道系統上聆賞已經感到十分震撼了啊,手中切換著新加入四個聲道的AVP-A1HD 3D Edition靜音鍵,耳朵聽到那麼明顯的差異,但腦海裡卻迴盪著無法置信的疑惑。
(左圖)合唱團每一聲部相對位置與高低遠近錯落的發聲點,加上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聲道之後,明顯有了清楚精確許多的定位。
(右圖)不只合唱團的人聲如此,管弦樂團各個弦樂組、各種不同管樂器的「區塊」都有更清楚的判別。13.2聲道模式時音場的寬度向外擴展、深度向後延伸,但聲音的密度不減反增,這正是眾多發聲點(人聲、樂器等)變得更為鮮明的緣故。
其實,以上的變化雖然幅度超乎預期,但大致上還在曹醫師與我的理解範圍之內(二十年前我就經常體驗Yamaha DSP-A1000的Front Effect前方喇叭效果,先前也聆賞過Audyssey DSX處理的系統),最出乎意料的是加上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之後,竟然讓高頻的光澤感、中音的厚實度、低頻的彈性量感與解析力,都有全面的進化!舉例來說,銅管樂器的吹奏、銅鈸或三角鐵的敲擊、甚至《2012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指揮楊頌斯以小鐵鎚指揮並敲擊鐵鉆的聲響,13.2系統都有更清澈且綿延的殘響。不只如此,儘管新加入TAD PRO TSM-2201-LR(Front Height喇叭)與Pioneer S-2EX(Front Wide喇叭)的低頻延伸都只到50Hz左右,但13.2聲道模式時,定音鼓、大鼓甚至管風琴所發出的極低頻頻段波動,全都變得更為凝聚、快速、有彈性且動靜起伏更清晰!
強弱起伏與動靜暫態的表現更明確,也是曹醫師13.2系統所帶來的另一項驚喜,像是小鼓的快速敲擊(左圖),或者是大鼓猛力搥下立刻用左手掌止住鼓皮震動的音樂表情,有了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的加入,全都更為活生躍動。
弦樂組擦弦的質感或手指彈撥的瞬變力道,在13.2聲道模式下同樣更為迷人。我再三向曹醫師確認原本9.2聲道部分,包括擴大機與超低音所有參數以及喇叭擺位,完完全全都沒有更動過。只是加上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聲道,為何會有上述這些如此神奇的變化?我個人推測Denon A1HD新款3D Edition的Audyssey MultiEQ XT32聲學環境等化,對於細節刻畫及微小動靜起伏應該很有幫助,儘管所連接的四支喇叭低頻延伸都只到50Hz左右,但中高頻段聽感的變化連帶影響到極低頻的感受。是否確實如此,有待曹醫師再詳細比對確認。
以上所描述的是在主視聽位置(紅棕色皮沙發)的聆聽感受,在其後方貼近後環繞喇叭處曹醫師還擺了一張黑色皮沙發。以往,這張黑色皮沙發都是「陪客」的座位,當有比較多賓客到訪聆賞時,曹醫師會在紅棕色皮沙發後面擺幾張座椅,並會要求坐在上面的賓客盡量將頭部往前靠,以得到較精確的聆賞體驗。換句話說,以往即使經過曹醫師的精心調整,9.2聲道系統下聆賞區域仍是相當侷限的;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加入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拓展為13.2聲道系統後,曹醫師發現「理想聆賞區域」竟然也隨之擴大了,現在即使坐在後方黑色沙發上,整體聽感也比以往好上許多。我個人推測, 這是由於新加入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聲道,讓整體的聲音密度、連貫性與包圍感都紮實豐富的結果,各聲道喇叭以更低的負擔發聲,就可得到同樣的聆聽音壓感受。

 

環環相扣的多聲道音響系統搭配調整

關於曹醫師的13.2聲道系統,前面只描述了喇叭與視聽空間的關係,當然前端器材搭配調整也很重要。這是曹醫師主要聆聽區域右側音響架的照片,除了一部兩聲道系統使用的soulution 721前級以外,主系統上幾乎所有視聽相關器材都集中在這裡。音響架左側下方是原有的Denon AVP-A1HD,右側中央是新購入的新版AVP-A1HD 3D Edition,最頂層則是Denon DVD-A1UDCI通用型播放機(左側)與Sony BDZ-AX1000及BDZ-EX200等兩部BD錄放影機。對了,你有注意到AVP-A1HD 3D Edition並沒有擺正、而是微微向內側傾斜嗎?還有右邊座椅上那兩塊吸音棉有什麼作用?原來在「正常聆聽」時,必須使用一支遙控器同步增減兩部 AVP-A1HD的音量,因此才將右側的AVP-A1HD 3D Edition略向內傾,以方便同時遙控,至於吸音棉的用途,則是想單獨讓AVP-A1HD 3D Edition靜音作比對時,拿來遮住原有AVP-A1HD的紅外線遙控信號接收窗之用。

本站的老讀者都知道曹醫師的9.2系統,前方三聲道是用三部Pass Labs X600.5單聲道後級推動的,另外六支環繞喇叭則使用Denon POA-A1HD十聲道後級驅動,雖說剛好剩下四個聲道可拿來推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但曹醫師也有其電源供應是否夠「火力全開」的顧慮,於是還準備了幾部Hi-End品牌多聲道後級的備案。不過,實際以Denon POA-A1HD推動前方三聲道以外的十個聲道之結果,播放各種不同類型音樂及電影,都能輕鬆過關,於是就直接這麼用了。

事實上,假使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使用其他後級驅動,這部份的音色絕對與Denon POA-A1HD有些差異,必須以線材及AVP-A1HD 3D Edition對這四個聲道的音色調整因應,畢竟不如全以Denon POA-A1HD驅動減少變數來得好。說到這個,在前後級之間的聲音訊號平衡線部分,既然曹醫師先前9.2聲道都清一色使用Oyaide最頂級銀導體 FTVS-910(詳細介紹請見這裡),此次新增的四個聲道也同樣採用,便是基於盡量減少各聲道差異性的考量。

喇叭線部分,由於手邊剛好有長度恰當的SUPRA Sword 3.0喇叭線,曹醫師就直接拿來用於兩支Front Wide喇叭。至於兩支Front Height喇叭由於所需長度較長,曹醫師使用與前方三聲道配備Telos Gold Reference「系出同門」的Telos Black Reference系列喇叭線(詳細介紹請見這裡)。不過,曹醫師說先前剛上陣的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喇叭,整體聲音顯得較為細瘦,於是他在喇叭線尾端都加上了磁環,並且透過AVP-A1HD 3D Edition環繞擴大機對各聲道音色的等化調整,讓新加入的四支喇叭能與先前的9.2聲道系統順暢銜接。
Front Wide喇叭的喇叭端子,也使用Telos的「喇叭釘保護蓋」等調音物件作調音處理。
看看曹醫師音響櫃的背面,或許是原來系統就已經夠複雜了,即使增加了一部多聲道前級與四個聲道所需的接線,遠遠望去和先前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在HDMI線材部分曹醫師使用的是影像及音質都讓他相當滿意的Golden Sound,此品牌是全球唯一能以30米長度傳輸3D高畫質影像的HDMI線材技術領導者,曹醫師所使用的主要為Golden Sound Master Z-II頂級純銀線,本站目前也以Golden Sound HD-V6000與二十週年紀念HD-Z1S做為參考HDMI線材。

 

13.2聲道會是曹醫師多聲道系統進化的終點嗎?

您覺得11.2或曹醫師的13.2聲道喇叭太多嗎?偷偷告訴您,日本NHK所規劃下一世代、預計從2020年試驗放送的Super Hi-Vision電視廣播,除了具備8K4K(7,680×4,320)影像解析度,聲音部分則為22.2聲道配置(請看上圖)。除了.2的超低音(上圖標示為LFE)外,22聲道部分與耳朵同高的「中層」有十個聲道,前方銀幕中央有五個聲道一字排開,側面有兩個聲道,後面則有三個聲道。「上層」部分有九個聲道,分別是銀幕上方有三個聲道,聆聽位置頭頂左中右各有一聲道,剩下的三個聲道則在後方。至於剩下的三個聲道呢?它們被安排在銀幕下方的「下層」,這確實可讓觀眾被來自各方的聲音所包圍。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的幻想嗎?其實,今年七月底開始的倫敦奧運,NHK就會在日本秋葉原、涉谷、大阪與英國及美國等地的公共大螢幕,進行此一次世代電視廣播規格的首次大規模公開測試!

 

當然,NHK這下一世代的22.2聲道系統要走入家庭,還有蠻長一段時間要走。不過,曹醫師Denon AVP-A1HD 3D Edition新機是在去年12月上旬進駐的,我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中旬各造訪一次,時隔一個月曹醫師所調整出來的聲音表現,就又有相當程度的進步,其實這對我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的體驗了,我也相信即使器材沒有變動,曹醫師影音系統依舊可持續進化。個人認為本次曹醫師建構13.2聲道所得到的重大進展,其中新購入AVP-A1HD 3D Edition主機板「可提升32倍解析度的Audyssey MultiEQ XT32聲學環境等化」,很可能是個不可忽視的關鍵,但目前曹醫師13.2系統這部新機只負責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四個聲道而已。如果曹醫師接著聆聽驗證這「Audyssey MultiEQ XT32」確實對聲音表現有極大的提升,原本我想建議曹醫師把原有的Denon AVP-A1HD也送去升級,但轉念想想茲事體大,而且一經升級Surround B聲道就會被取消掉。比較可行的想法(而且是可回復的)應該是曹醫師將新舊兩部Denon AVP-A1HD的角色互換,也就是只讓舊機負責Surround B環繞聲道與Front Height,其他九個聲道都交給新機處理,這樣便能得到新機「Audyssey MultiEQ XT32」的最大好處。當然,真要這麼做,曹醫師整套系統都得重新調整過,或許就等曹醫師過一陣子想「再進一步」的時候再來執行了。

 

筆者在本站對曹醫師的第一篇專訪裡就曾提過,曹醫師是極少數悠遊於兩聲道Hi-End音響與多聲道家庭劇院的玩家,兩聲道部分曹醫師現役的TAD Reference One喇叭與過去的Genesis One、IRS V四件式喇叭系統,他都是全台灣甚至全亞洲第一位購入者,你我想得到的眾多知名音響器材,各代理商幾乎都會在第一時間借給曹醫師試用。儘管如此,曹醫師很早就體認到數位及多聲道是極致家庭影音娛樂的未來,調整妥當的多聲道音響系統,不僅能營造更像現場的氛圍,所需的花費還遠低於兩聲道Hi-End音響系統,此次由9.2聲道進化為全球唯一13.2聲道的突飛猛進,更印證了曹醫師的高瞻遠矚,而隨著數位音響科技及晶片運算處理速度的不斷提升,多聲道影音的未來只會更加美好。只要能將各聲道喇叭的音色及發聲確實緊密地連結,更多聲道數確實可帶來更精準紮實、更綿密包覆、更「如臨現場」的音樂還原感動。您府上環繞擴大機是否有「空置」的聲道呢?不妨好好規劃一下,讓它們有「火力全開」的機會吧!

 

同場加映:曹醫師試用全球第一部真實4K2K家用投影機Sony VPL-VW1000ES

本站去年九月於第一時間,就在「海外新品搶鮮報」單元裡詳細介紹了全球首部4K2K家用投影機Sony VPL-VW1000ES,二月中旬到曹醫師家裡再次體驗13.2聲道時,剛好本地總經銷提供剛正式引進的本機給曹醫師試用,機會難得,當然也趁機體驗了一下。日後若有機會,本站將對本機的畫質作更進一步的評測,不過以在曹醫師那裡觀賞的心得,可確認這部當前身價最高的家用投影機(參考售價近新台幣八十萬元),其2K1K上轉4K2K的影像確實超級精細,色彩的層次階調亦十分豐富,觀賞一些畫質原本就夠優異的BD影片,超精細的物件線條與明暗描繪,讓立體感及遠近層次表現極為出色。另外,在觀賞3D BD影片時,本機也是當前唯一可將3D BD影片轉化為4K顯示者,這也讓本機播放3D BD可帶來更寫實的3D立體感。
光看照片很難體會,本機的投影鏡頭尺寸超大,鏡頭周圍有如宇宙戰艦「波動砲」般的金黃色放射狀柵格,其實是本機冷卻系統的進氣口。
Sony VPL-VW1000ES的體積也比絕大多數家用投影機大上兩號,右側Denon DVD-A1UDCI通用型播放機尺寸已相當於一般中階環繞擴大機,從這樣的比照就可看出本機碩大無朋的程度。
曹醫師對於線材的防震等處理一向十分重視,送入投影機的HDMI線材也不例外,這張照片可以看到端子及線身下方都墊了泡棉與Acoustics Revive的「PSA-100避震用棉花」,線身也包了磁環處理,這些作法在本站視聽室驗證,確實發現對整體畫質之提昇有相當助益,使用中高階投影機的視聽玩家不妨親身嘗試看看。

  

曹醫師主系統於本篇採訪報導時所使用的主要器材
◎兩聲道Hi-End音響部分

◎多聲道家庭劇院部分(全球唯一13.2聲道家庭劇院系統)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JVC DLA-X90R投影機:無出其右的純黑對比、令人驚異的4K超高解像 >>
<< 平價不平凡的超值7.1聲道環繞擴大機Sony STR-DH520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