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展特報】即將在2025年8月7日至10日於台北君悅酒店盛大舉辦的「TAA 2025國際Hi-End音響大展」,曲奇科技將在11樓1116展房展出「第六元素」旗下所有製品,想要親身體驗包括最新「火星貼片」在內第六元素製品的優異影音提昇效益?參觀TAA 2025國際Hi-End音響大展時請勿錯過良機。 |
「第六元素」製品是由早在1988年就成立的「曲奇科技」所推出的,最早創辦人暨研發總監舒俊銘先生是以代理銷售家用及汽車音響為主,從1996年起則投入「第六元素」(Sixth Element)相關產品的研發,二十餘年來已發展出各式各樣化的產品線,由台灣為起點推廣至德國、奧地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中國與香港等地,也從2019年起接連獲得日本音元出版社《Audio Accessory》與《MJ無線と実験》等專業音響雜誌的年度大獎之肯定。而「第六元素」的諸多製品,也幾乎都先後獲得《Hi-AV影音網》的「最佳推薦」且先後納入本站25.2(11.2.14)聲道視聽室的參考系統,對電源純淨、音響系統抑震與影音表現增進都有極大之幫助。
「第六元素」製品的魅力在於能對應兩聲道Hi-End音響與多聲道家庭劇院的各個層面,舒總監的研發能量則源自於他不自我設限的突破與挑戰。比如榮獲日本《Audio Accessory》2025年度特別大賞的「超級首雷ACXR」,就是過往在汽車音響業界已成經典的「電集棒」之擴展,而「超級首雷ACXR」也是在第一代「ACX首雷」是在2020年推出後,在2024年第一季「火箭貼片」推出之際,運用「火箭貼片」增進性能開發第二代「ACX首雷Plus」,後續再投入大筆成本製作新外殼、增進新結構所得到的第三代製品。從這個發展過程可以看到舒總監對於追求極致的精神。在「量子貼片」部分,從最早「3D量子貼片」所研展出來的一系列產品與後續的進化,也都可以看到相同理念之堅持,本文主角「火星貼片」(MARS Sticker)系列,就是因此而誕生的。
「量子貼片」是第六元素製品運用範圍最廣泛者
![]() |
|
![]() |
|
第六元素「3D量子貼片」最早只有上圖最左側的ST-X(直徑15mm)一種,後來為了應用於寬度只有11mm的Micro SD記憶卡上頭,接著推出上圖中央直徑縮減至10mm且厚度由0.150mm減為0.077mm的ST-P。而上圖最右側的ST-PP則是再後續推出之系列製品,基本上就是最左側ST-X的「縮小版」,除了直徑由15mm減為10mm之外,其0.150mm的厚度與多層複合結構都和ST-X一模一樣。 | |
![]() |
|
![]() |
|
「3D量子貼片」推出主打用家DIY使用,左上角是本站當時貼在OPPO UDP-205 4K UHD BD藍光機背板的HDMI影音輸出端子附近,光是如此就能讓影像的純淨度提升、明暗動態範圍及HDR效果更好,聲音部分也有讓音場更為純淨開闊、極低頻延伸更細膩的好處(貼在HDMI線端子外殼上也可以)。。右上角是曲奇科技建議消費者可運用在電源線線身上,當時我比較撰寫了「小黑電源線」與Siltech Taipei電源線,在使用量子貼片之後的差異,證實無論新台幣兩百元上下的「小黑電源線」或者萬元級的Siltech Taipei電源線,使用「量子貼片」都能有顯著之提昇(詳細報導剖析請見這裡)。左下角是本站參考環擴之一的Denon AVR-X8500H,除了運用第六元素的量子墊與量子球之外,也將量子貼片用於主電路板兩顆SHARC DSP上(「3」)與主濾波電容筒身上(「4」)。此外量子貼片也可以用於喇叭單體發聲之優化,上圖右下角就是我將量子貼片貼在本站參考喇叭單體的磁力機構上(詳細剖析報導請見這篇專文)。 | |
![]() |
|
![]() |
|
前面提到,曲奇科技舒總監以「3D量子貼片」基礎,後續研展出來許多產品,從上圖就可看到(詳細器評報導請點擊下方各品名連結):左上角為HE-R1「八八鎮」、右上角為搭配「#FUTURE量子降噪電源處理器」https://www.hi-av.net/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726的A.I.S POWER-1「八八電源線」、左下角為以量磁效應灌注舒曼波的「QM5量磁5號」內部、右下角則是運用範圍非常廣泛的「A.I.S OP-W31量子網」,以上這些製品都是基於「3D量子貼片」所研發的,其實我很期待它們升級換用「火箭貼片」或「火星貼片」之後還能帶來多大之進化。 |
ST-R系列「火箭貼片」影音提昇效益更上層樓
![]() |
|
![]() |
|
咦,「火箭貼片」與「火星貼片」?沒錯,舒總監在2020年年底時發佈第六元素「PLUS量磁系列」,加入磁力線融合量子效應帶來更大頻寬與低噪訊、高動態、極活生的影音重播,全產品線包括量子墊、量子球與後續的「QAP-255 3D量子管PLUS」都全面進化,第六元素PLUS量磁系列11款製品全數榮獲日本《Audio Accessory》2022年度特別大賞,可說是第六元素製品的新里程碑。當時就只有「3D量子貼片」不在加入磁力線的技術升級行列,不過始終追求進步的舒總監並未忽略提昇「3D量子貼片」效能之研發,終於在2024年初新一代ST-R系列「火箭貼片」通過層層考驗推出了,它們並未如同「PLUS量磁系列」加入磁力線,但透過新製程與高階鑭系元素達成更高之效能,並且一次推出ST-R1、ST-RX與ST-RR三款(直徑分別為10mm、15mm與35mm)。 | |
![]() |
|
![]() |
|
ST-RX與ST-R1分別對應「3D量子貼片」的ST-X與ST-P,尺寸與厚度都一致。要怎麼分辨呢?「火箭貼片」中央的圖案比「3D量子貼片」略小一點,不過更容易分辨的差異是圖案中央的「兩個勾勾」從黑色改為銀白色。 | |
![]() |
|
![]() |
|
由於ST-R系列「火箭貼片」大、中、小三款各有其特性,先前我在評測「火箭貼片」時,曾經將大(ST-RR)、中(ST-RX)、小(ST-R1)各一枚疊合起來測試,意外發現在「大火箭貼片」ST-RR上方多加一張「中火箭貼片」ST-RX能夠讓音場範圍擴大之餘,還能更讓音像更凝聚清晰,接著再多加一片「小火箭貼片」ST-R1,就讓低頻的量感更厚實。將其放置在擴大機的電源線接頭,或者喇叭背面的喇叭端子上面,都有更好的優化效果。 | |
![]() |
|
![]() |
|
比對測試確認後,我實際將大中小三枚「火箭貼片」黏貼在一起。 | |
![]() |
|
![]() |
|
這是本站左右聲道參考喇叭DALI Opticon 8落地式喇叭卸下喇叭線的模樣,高音與中低音Bi-Wire/Bi-Amp端子中央的空隙剛好夠大,我就將「大火箭貼片」ST-RR黏貼在該處、並將一枚「中火箭貼片ST-RX」與一枚「小火箭貼片」ST-R1疊合黏貼在其中心部位。對了,各位可以看到DALI Opticon 8的喇叭端子套著黑色還狀物,它們是第六元素的「小量子環」,同樣對聲音表現有優化作用。 | |
![]() |
|
![]() |
|
為何大、中、小三款「火箭貼片」疊合在一起會有妙用呢?曲奇科技舒總監以同一系統、同一放置位置做了比較,整理列出上面的比較表。上表分別標示了五款製品於「音場」(Sound Stage)、「高頻」(Treble)、「中頻」(Mediant)與「低頻」(Bass)之效益得分,最後再相加得到「總分」(Total Score)。可以發現尺寸最大的ST-RR各項成績最好、高頻部分也最出色,「火箭貼片」也都勝過同尺寸的「3D量子貼片」,出人意表的是其中低頻量感最豐沛者,竟然是尺寸最小的ST-R1!不過,經過在本站的參考系統上比對,確實驗證了上表的差異。最新推出的「火星貼片」雖沒有做上述之比較表,但其實整體差別傾向是一致的。 |
最新推出「火星貼片」價格相較「火箭貼片」約高50%,但影音提昇幅度達兩倍、甚至三倍之多
![]() |
|
![]() |
|
由左至右,分別是最早「3D量子貼片」ST-X、「火箭貼片」ST-RX與最新「火星貼片」 ST-RT的包裝比較,三者都是直徑15mm製品、都以五枚一包為包裝。可以看到前兩者正面圖案是相同的(僅在中央的「兩個勾勾」從黑色改為銀白色),以及「底紙」由白色改為黃色,兩者的外包裝袋沒有差別。不過,最右邊最新的「火星貼片」就換用質感高級很多的雷射亮光包裝袋了,而且「火星貼片」正面的圖案與標示也是全新設計。簡單來說,「火星貼片」是在原有「火箭貼片」的基礎上,全面深入分析聲音特性,針對低頻、中頻與高頻三大頻段進行重新調整,並導入升級製程(特殊的寫印程序處理),在技術與結構上均做出關鍵性突破。 | |
![]() |
|
![]() |
|
曲奇科技也另外製作了透明紗質包裝袋,可容納數包「火星貼片」在其中。 | |
![]() |
|
![]() |
|
如同先前的「火箭貼片」一樣,新的「火星貼片」也有小、中、大三款,直徑分別為10mm、15mm及35mm,型號分別為ST-RA、ST-RT與ST-RS。 | |
![]() |
|
![]() |
|
三款「火星貼片」的包裝內都有一張標示卡,每一款貼片皆根據不同頻段需求設計尺寸與結構:ST-RA(10mm)專注於低頻,強化低音的瞬態響應與深度,讓低頻更紮實有力、層次分明;ST-RT(15mm)著重中頻溫潤感,藉由材質與厚度調整,展現更自然的人聲與樂器情感,使中頻圓潤立體,音樂感染力更強;ST-RS(35mm)優化高頻延展與清晰度,帶來更明亮通透的聆聽感受,讓高頻細節更具空氣感而不刺耳,聽感輕盈自然。 | |
![]() |
|
![]() |
|
ST-RA、ST-RT與ST-RS三款「火星貼片」表面所印刷的文字與圖案都是相同的,在其中一側有「MARS」的型號標記。 | |
![]() |
|
![]() |
|
火星貼片全系列採用專利的三明治結構設計,上面一排是下方有黃色底紙的正面、下面一排是除去底紙之後有黏性的底面(黏貼面),與先前「火箭貼片」一樣,新款「火星貼片」的底面也有防偽造之標示印刷。此外,「火星貼片」的底面在製作時特別提昇了貼合度,確保貼片與器材接觸更密合,以發揮最佳效果。 | |
![]() |
|
![]() |
|
前面提到我在評測「火箭貼片」時曾將大、中、小三枚疊合起來使用,後來舒總監進一步發現再於下方多增加兩枚「大火箭貼片」(中間那枚反向貼合),如此還能有更好的優化效果,於是後來「第六元素」就推出了「客製化3+2火箭貼片」新製品(本站詳細器評請見這裡)。此次,新推出的「火星貼片」也有同樣的「客製化3+2火星貼片」製品提供,三大、一中、一小的疊合方式如上圖所示。 | |
![]() |
|
![]() |
|
這就是「客製化3+2火星貼片」,最左側的正面可以看到最上方中心位置是10mm直徑的ST-RA,其下方是一枚15mm直徑的ST-RT,最下方則是35mm直徑的ST-RS,但其實在這枚ST-RS的底下還有另兩枚ST-RS貼合。中間是黃色底紙的背面,可以看到另外貼覆了一張「SIXTH ELEMENT」的透明防偽貼紙,至於上圖最右側則是撕去底紙之後的「客製化3+2火星貼片」底面,也是它的貼合面。 |
「火星貼片」使用一樣有正反兩個方向的差別,也可交錯疊合運用更佳
![]() |
|
![]() |
|
為何能有「客製化3+2火箭貼片」與「客製化3+2火星貼片」這樣的特殊製品呢?其實那是由於「火箭貼片」與「火星貼片」都有方向性的關係,不同的方向貼覆使用,會有不同的提昇特性表現,上圖就是「正向」與「反向」的不同聲音提昇表現。 | |
![]() |
|
![]() |
|
也因此,不光是「客製化3+2火星貼片」最下層採用三枚35mm直徑ST-RS「正向」、「反向」、「正向」貼合,舒總監也建議15mm直徑的ST-RT與10mm直徑的ST-RA「火星貼片」也能採用類似的方式「組合技」疊合使用。 | |
![]() |
|
![]() |
|
甚至「正向」與「反向」交互作用的方式,還可進一步運用於將兩枚「客製化3+2火星貼片」疊合起來使用,下層反向、上層正向會有更強的作用。 | |
![]() |
|
![]() |
|
「火星貼片」一般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外服」,對於音響與家庭劇院器材來說,用在電源線與HDMI線、訊號線、喇叭線等線材的接頭外殼上,是最容易得到顯著優化效果之處。 | |
![]() |
|
![]() |
|
至於要使用大(ST-RS)、中(ST-RT)或小(ST-RA)哪種尺寸的「火星貼片」,就要看欲貼覆處的面積大小而定。以HDMI端子來說,當然是15mm的ST-RT「中火星貼片」最恰當,我自己個人的偏好是在ST-RT「中火星貼片」上面再加一枚反向的ST-RA「小火星貼片」,而不是使用三枚ST-RT「正、反、正」方式疊合,各位也可以自行嘗試比較選定。 | |
![]() |
|
![]() |
|
像上圖的電源線與訊號線插頭尺寸,似乎是使用「大」(ST-RS)與「中」(ST-RT)「火星貼片」較為合適;不過,依據線材不同的特性,倒也不一定就是如此或許都使用小一號的「中」(ST-RT)與「小」(ST-RA)「火星貼片」在聲音表現上更適切也說不定。 | |
![]() |
|
![]() |
|
各位從照片可能看不出來,但此次評測過程裡,我最終是在本站Perlisten Audio D12s參考超低音的電源線接頭上,使用了上下疊合的兩枚「客製化3+2火星貼片」(下層反向、上層正向)。 | |
![]() |
|
![]() |
|
由於本站參考系統後端的擴大機與喇叭內部過去都用了不少「3D量子貼片」與「火箭貼片」,只有新入主本站作為8K影音訊源的Dune HD Max 8K內部是「完全乾淨」的,因此本次「火星貼片」在「內服」的部分,主要就是以這部旗艦級8K影音播放機作為應用區塊,其實也因為它是整套影音系統的最前端,在其內部使用「火星貼片」提昇效果也會是最顯著的。那麼,要將「火星貼片」用於何處呢?根據過往經驗,「電源」、「電容」與「晶片」是最關鍵的部位,於是在其環形電源變壓器上方就用了「客製化3+2火星貼片」一枚,至於機箱內其他主要的電容、TCXO數位時鐘與核心處理晶片等,就都放上「中ST-RT與反相小ST-RA」的組合或「小ST-RA」。當然,先不要貼合上去,只是放置在內部元件上,先實際觀看影像、聆聽聲音確認。 | |
![]() |
|
![]() |
|
確認最終效果滿意後,就可以撕去底紙,實際將「火星貼片」貼在電源變壓器、電容、TCXO數位時鐘與晶片等元件之上了。總計我在Dune HD Max 8K內部使用了一枚「客製化3+2火星貼片」、「中ST-RT」十三枚與「小ST-RA」十五枚,總價是新台幣28,228元,這已經比Dune HD Max 8K的799美元還高,但以這些「火星貼片」所提昇的影音表現價值,絕對遠超於此。 |
「火星貼片」能與先前的「火箭貼片」、「3D量子貼片」混搭使用,較大的ST-RS與「客製化火星貼片」還有其他特殊用法
![]() |
|
![]() |
|
「火星貼片」當然是能夠與先前的「3D量子貼片」及「火箭貼片」混搭使用的,先前在曲奇科技外燴評測「火箭音響系統」時,發現舒先生在聆聽室的A.I.S AST-8動態超高音,背面增添了不少張「火星貼片」,這款超高音也是本站視聽室參考系統的一部份(詳細評測請見這裡),我也對它施加了同樣的處理,果然極高頻的延伸、厚度與整體音場表現都更上層樓。 | |
![]() |
|
![]() |
|
上圖是本站參考後級Pass Labs X250立體聲後級內部之優化處理,先前在其32顆大鐵殼功率晶體上都各貼覆了一張ST-X 3D量子貼片,至於8顆電源濾波電容則先貼覆一張ST-X再貼上兩張ST-P。此次,並沒有那麼多「火星貼片」可以再去貼覆32顆大鐵殼功率晶體,於是我在8顆電源濾波電容頂部在各自多增添一枚15mm的「中ST-RT」火星貼片,依然可以清楚發現音像實體感的顯著提昇。 | |
![]() |
|
![]() |
|
如果您的預算充裕、器材等級也高的話,舒總監還建議可以使用三枚「客製化3+2火星貼片」在器材頂板的「右前方」,排列方式是最左側「正向」、中間「反向」、最右側「MARS」朝上並朝左或右微調,如此能有更好的音場聚焦及定位表現。 | |
![]() |
|
![]() |
|
對於不同的器材,最右側第三枚「客製化3+2火星貼片」的最佳角度可能不同,像是在本站的參考系統上,在8K影音訊源Dune HD Max 8K播放機以及主要的環擴Denon AVR-A1H頂板右前方的「最佳角度」就不一樣。 | |
![]() |
|
![]() |
|
另外,最大張的35mm直徑「ST-RS火星貼片」或「客製化3+2火星貼片」也可以拿來為第六元素量子管提昇音像的實體感與音場的聚焦表現,將量子管直立放置在喇叭旁、裡面再加一張「ST-RS火星貼片」或「客製化3+2火星貼片」就有效。 | |
![]() |
|
![]() |
|
第六元素量子管做為音響器材的墊材也很好,同樣將「ST-RS火星貼片」或「客製化3+2火星貼片」放置在量子管內,也能讓整體提昇效果再擴張。 |
評測時視聽環境及搭配器材
![]() |
|||
![]() |
|||
第六元素「火星貼片」之評測在本站視聽室進行,上圖就是本站視聽室前半的模樣,此空間寬約4.6米、深度約7.3米、高度約2.4米(面積約10坪),所搭配使用的都是本站參考器材。本站參考銀幕有兩張,分別是包括增益2.7、120吋的OS Screen BU-201(詳細器評請見這裡),以及增益1.3、123吋固定框的Stewart StudioTek 130 G3(詳細請參閱這裡)。 | |||
![]() |
|||
![]() |
|||
影音訊源使用本站的8K影音播放參考機Dune HD Pro One 8K Plus(上圖位於上方器材,詳細器評剖析請見這裡),以及該廠更高階的Max 8K(上圖下方較大器材),兩者的數位核心相同,但Max 8K內建供電更純淨充沛的線性電源,數位電路運作也使用十分精準的TCXO數位時鐘,整體影音表現都比Pro One 8K Plus 更上層樓(本次評測也以Max 8K為主,詳細器評稍後刊出)。此外,兩者在加上功效直逼磁浮架構的HLJ WSSN抑震腳墊之後,音樂重播的細節動態及音場表現都更好、多聲道影音亦明顯更為精進。 | |||
![]() |
|||
![]() |
|||
多聲道影音測試方面,使用《Hi-AV影音網》在8K新世代的旗艦參考環擴、新台幣30萬元級的Denon AVR-A1H(本站的超深入器評推薦剖析請見這裡),以及與該廠前代旗艦環擴AVR-X8500H,雙機合力建構本站的25.2(11.2.14)參考系統(包括各聲道喇叭之配置,詳細請見這裡)。 | |||
![]() |
|||
![]() |
![]() |
||
整套系統所配備的主要線材包括Akurtek手工精製電源線(上方左圖)及喇叭線(上方右圖),該品牌除了電源線與喇叭線之外,也有訊號線等線材與電源排插等製品,在近幾年台灣音響展TAD展房裡都有使用,也對整體的音樂重播表現有顯著之提升,是影音表現優異的線材製品。 | |||
![]() |
|||
![]() |
![]() |
||
影像重播鑑定搭配的投影機是《Hi-AV影音網》的參考投影機、具備4K120p 40Gbps對應能力的Epson EH-LS12000B旗艦(上方左圖),超詳盡的性能特色與影像表現解析,請點擊查閱本站先前的深入器評,有興趣的朋友還可接著參考本站對其WWV111版韌體更新所帶來更優異畫質的「影音實驗室」報導以及【影音實驗室】終於能運用8K多媒體影音播放機,徹底解放Epson EH-LS12000B的4K120p影像實力。HDMI線材部分,使用的是Golden Sound最新旗艦版8K製品GS-2000系列(上方右圖),竟然長達12米都可使用銅線導體穩定傳輸8K60p影像信號,詳細器評稍後刊出。 | |||
![]() |
|||
![]() |
|||
電源處理部分也是本站參考系統很重要的一環,透過澄澈的電源供應及接地處理,更能辨別諸如HDMI線的影音特質差異。在這些部分,第六元素所推出的三大重要里程碑製品,包括凝聚曲奇科技舒先生二十餘年經驗的集大成之作「#FUTURE(福雀)量子降噪電源處理器」(上圖1,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以及接續推出的「GTR量子接地樹」(上圖2,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與作為接地器的「KGT唱片鎮」(上圖3,本站深入器評請見這裡)還有後來推出的「超級首雷ACXR」與「AC-6K量子電源淨化處理器」,都已納入本站25.2(11.2.14)聲道家庭劇院參考系統的電源與接地處理核心。 |
「火星貼片」提升頻寬、拓展音場、凝聚定位並紮實形體,兩聲道與多聲道影音重播表現全面再優化
![]() |
|
![]() |
|
如同先前所言,所有第六元素製品之作用,都是藉由降低雜訊來還原更多細節並帶來更寬廣的動態,「火星貼片」相較過往兩款量子貼片的提昇效益更顯著許多。以近期Netflix平台爆紅的歌舞動作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KPop Demon Hunters)為例,這部歷經四年製作的動畫最精彩之處在於動感的音樂節拍與畫面融為一體,在用上「火星貼片」之後,速度活生感與暫態大幅增進,確實讓「影音動態同步」的感受更上層樓,也更強化了這部《Kpop獵魔女團》音樂和畫面緊密脈動的魅力,讓人有沉浸在演唱會現場的沉浸感受,尤其是女主唱Rumi的高音飆唱顯得更為清澈且厚實。在影像部分,「火星貼片」也讓畫面的背景更澄淨、色彩更飽滿,讓動畫的明暗對比與物件的立體感更為紮實,「魂門」結界的藍色與金色發光線條更鮮明,與聽感相互結合交織成綿密包圍的網。 | |
![]() |
|
![]() |
|
《Kpop獵魔女團》是資料量比實體光碟低許多的串流平台影音內容,能有那麼優異的影音表現實屬不易。不過,在當前眾人都以影音串流平台為主要視聽娛樂內容來源的時候,第六元素「火星貼片」如此對這類節目內容影音表現之提昇尤顯重要。除了在Dune HD Max 8K內部使用的眾多「火星貼片」之外,外用的部分也同樣有效。當我在播放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開場片段時,特別比較了Perlisten Audio D12s超低音電源線接頭上有無「火星貼片」的差別,男主角從觀眾席後方邊唱邊跳入場時,所有觀眾齊步跺腳的低頻,當加上「火星貼片」時不僅低頻能量更豐沛,階梯木板與鞋子的碰觸及後續振動之低頻細節,全都比未使用「火星貼片」時清楚明確非常多,當然就帶來更「如臨現場」的震撼感受。說實話,兩張「客製化火星貼片」的價格已經是新台幣18萬元等級Perlisten D12s的十分之一,但整體提昇的幅度至少在兩成以上,因此仍是非常超值的升級方案。 | |
![]() |
|
![]() |
|
「火星貼片」不只在電影內容有提昇效益,許多人認為多聲道家庭劇院並不適合拿來聽音樂、尤其是注重真實樂器質感的古典音樂,但其實在當前Dolby Atmos Music等多聲道音樂內容越來越豐富的狀況下,是否能夠「更好地重播多聲道音樂」已成為家庭劇院系統必須重視之課題,此時在兩聲道音樂或多聲道影音訊源內部電源、電容與晶片等重要部位使用「火星貼片」就是很好的升級途徑。如此,就能很輕鬆地讓重播音樂的音場更寬深、音像更凝聚、高低兩端延伸更綿延,更重要的是樂器的質感、音樂的活生感都能夠顯著提昇。以《John Williams柏林音樂會》(John Williams: The Berlin Concert) 如此大編制的交響樂團演出,為例,加了「火星貼片」之後對弦樂群、管樂器、定音鼓等眾多樂器的音色、質感、動態,全都有更為細緻傳神的描繪,差異之大足以讓對多聲道重播古典音樂有刻板印象者完全改觀。 | |
![]() |
|
![]() |
|
《捍衛任務2:殺神回歸》(John Wick Chapter 2)的「鏡屋」段落,影像與聲音表現俱佳,是我經常拿來測試比較的片段,但此次Dune HD Max 8K內部使用眾多「火星貼片」之後,提昇幅度之大讓我有接近「驚嚇」的感覺。此片段一開頭是啞巴女殺手護衛著老大緩步走下階梯,兩人皮鞋鞋底輕觸階梯表面的聲響細節,清晰的程度就是過往未曾體驗的,甚至連兩人腳步輕重的不同都可清楚聽見!再來是John Wick在鏡屋內行進時,除了不同區域的空間大小不同,也有不少他踏上地板、觸動開關時,眼前鏡子門開啟的瞬間空間感變化,本片在這些部分的音效製作十分細膩,在使用第六元素「火星貼片」以後,有了更好的音效細節與動態傳達,就很能將玻璃門被觸動打開時的瞬間空間感變化,更具體真切地傳達出來。影像方面,這個段落也是色彩與明暗變化多端的場景,如果能有豐富連續的色彩與明暗階調表達,就能讓此段落的視覺感受更加精彩。運用了「火星貼片」以後,這段場景的影像傳達更俐落,把John Wick行進間各面鏡子對周遭景物之反射清楚描繪,而不是各面鏡子分不出左右遠近的模糊狀態,自然能使得觀影時的投入感更好。 | |
![]() |
|
![]() |
|
會特別注意到這個《蜘蛛人3: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裡男主角與「電光人」相遇的場景,是起於去年底台北首座杜比影院「美麗華影城」開幕前記者會時,杜比實驗室內容及產業合作總監(Content & Industry Relations Director)柯永德(Alex Or)先生選用了這個段落來展示Dolby Vision的「極致黑」(本站深入報導請見這裡),先前評測光輸出強度高達6,000流明的Epson EH-QL3000B投影機時也拿來使用過,本站參考投影機Epson EH-LS12000B的2,700流明光輸出強度只有EH-QL3000B的45%,相對之下明暗對比的表現幅度就有落差,但是在影音播放訊源Dune HD Max 8K內部使用眾多「火星貼片」之後,確實讓視覺感受上的畫面亮度更為增加、四周森林裡黑暗環境更可輕鬆分辨,而蜘蛛人身上「暗黑蜘蛛裝」的細節層次亦更為分明。此外,「電光人」在蜘蛛人背後高壓電線上吸收電能、亮度逐漸增強的畫面,越來越亮的「『動態』光線明暗連續變化」,用了第六元素「火星貼片」之後也更顯著。 | |
![]() |
|
![]() |
|
Netflix平台上的電影《隨身危機》(Carry On),劇情描寫身為男主角的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海關安檢員,因為受到歹徒的恐嚇威脅必須放行一個內有爆炸物的行李。因此,整部電影同樣有很多不同場景之交錯,包括機場內外、海關X光機附近、甚至還有機場內部行李輸送帶空間與客機貨艙等,聲音部分雖是流量低了許多的Dolby Digital Plus,但是有了第六元素「火星貼片」加持以後,就帶來了很豐富自然的音效描繪,也帶來身歷其境感受的空間轉換,甚至讓人有所播放的是4K UHD BD實體光碟的想法。影像部分,目前影音串流平台與實體光碟的差距是比較小的,而在運用了「火星貼片」之後,無論色彩的層次、飽和程度、不同場景的遠近立體感描繪,也都明顯再提昇。「火星貼片」與過往第六元素製品的影音提昇方向是一致的,但「火星貼片」除了延續過往「3D量子貼片」與「火箭貼片」的廣泛用途,其提昇效益卻是倍數增加的,適用範圍更廣、也有疊加或併排等更多樣化的運用方式,確實是想讓兩聲道音樂或多聲道影音重播提昇的最佳升級利器。 | |
![]() |
|
![]() |
|
即將在2025年8月7日至10日於台北君悅酒店盛大舉辦的「TAA 2025國際Hi-End音響大展」,曲奇科技將在11樓有1116展房展出「第六元素」旗下所有製品(將以上圖所示的「火箭音響系統」領銜展出,詳細請點擊這裡瞭解);想要親身體驗包括最新「火星貼片」在內第六元素製品的優異影音提昇效益?參觀TAA 2025國際Hi-End音響大展時請勿錯過良機。 |
第六元素「火星貼片」主要性能規格
|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