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TEAC Reference 507系列發表會,以更全面的進化帶來更超值的音樂享受


我們知道TEAC是Esoteric的母公司,就產品價格與定位而言Essoteric無疑更為Hi-End,但其實兩個品牌的研發資源有不少部分是共通的;換句話說,儘管TEAC製品相對價格便宜非常多,但其聲音表現卻並非「等比例縮水」,而是讓TEAC製品更為超值。至於在TEAC產品線裡,目前最頂級旗艦製品是最早於2021年年初推出的全新Reference 701系列,當時首批推出的有UD-701N數位訊源兼耳擴前級與AP-701雙單聲道後級兩款製品,從內部照片就可看到全平衡架構、雙單聲道電路與豐沛電源等,把放大後的機箱塞得滿滿——顯然無疑是TEAC主力製品近十年來的重大變革,也讓TEAC產品邁向一個全新的世代。兩年之後在2023年初又推出搭載V.R.D.S機構的TEAC VRDS-701 CD唱盤與VRDS-701T CD轉盤,除了是慶祝TEAC創業70周年之外,也是以Esoteric品牌推出頂級製品、時隔二十年之後才再有TEAC製品搭載V.R.D.S機構。

 

不過,可別以為TEAC如此高端的Reference Reference 701系列是「橫空出世」的,因為在此之前,TEAC早從2013年開始就推出Refence 501系列,接著由Reference 503、505、505-X不斷進化,Reference 500系列一直都是TEAC的當家旗艦製品(直到更高階Reference 701系列之推出),以A4大小的機型、傑出的規格與性能,提供愛樂者最超值的音響系統,無論市場行銷數量或口碑都非常好,也才有機會催生了後續Reference 701系列之出現。基本上,後者是「更趨近Esoteric」的更高階款式、價位也提高不少,因此原本Reference 500系列產品線依然有其發揮的空間,TEAC在發表Reference 701系列之後,還是沒有中斷Reference系列之研發提昇,在去年(2024年)5月推出UDP-507 DAC兼耳擴、去年10月推出HA-507耳機兼前級擴大機、接著在上個月(2025年2月)又發表AP-507立體聲後級。

 

當然,接著TEAC Reference 507系列應該還會有其他新製品,像是NT-505-X網路音樂播放器的後續機種等。不過,眼下已有UDP-507 DAC兼耳擴、HA-507耳機兼前級擴大機以及AP-507立體聲後級,已經能組成訊源(DAC接上電腦或數位轉盤就可解碼)、前級與後級的完整系統,後端只要接上喇叭就能開唱了。趁此機會,日前台灣總代理「勝旗」特別邀請日本TEAC原廠品牌經理吉田穰(Jo Yoshida,上圖左)和海外業務部的海老根陽平(Yohei Ebine上圖右)兩位先生來台對專業媒體舉辦發表會。過往TEAC在台灣的發表會,都以海老根陽平擔綱居多,但是吉田穰先生在TEAC工作超過十年、有七年擔任Esoteric海外業務與行銷企劃,去年才轉任TEAC的品牌經理,此次TEAC Reference 507系列發表會就由吉田穰負責做產品介紹及音樂播放。
三部TEAC Reference 507系列製品集中放置在「勝旗」音響室前方左側的音響架上,最底下的一部是前代的PD-505 T轉盤,在播放音樂CD時由它讀取音樂光碟,將數位音訊送至其上方的UDP-507進行DAC數位類比音訊轉換。再前代的UD-505 X使用的是 ESS 9038Q2M 的晶片,但2024年5月推出的UDP-507則沿用了UD-701N的離散式DAC架構,雖然線路較為精簡,但所配備的 FPGA(包含 delta-sigma 調變器)卻是與UD-701N相同的,以此來建構UDP-507的 TRDD 5(Teac Reference Discrete DAC for 5 series)的 DAC 線路,由此可以瞭解UDP-507的DAC數位類比轉換電路有多麼高級且超值(TRDD 5使用FPGA晶片以自家演算法作64bit/512Fs的ΔΣ調變,控制每聲道各16個、全部共32個離散元件進行數位類比轉換)。
音響架上半部的頂層有HA-507耳機兼前級擴大機,此次在整套系統擔任前級的工作,也可連接耳機做為耳機擴大機使用。此外,HA-507的前級信號輸出與其下方的AP-507立體聲後級相連,後方就可連接驅動喇叭發聲。
HA-507配備新開發的「TEAC-QVCS Advanced」四通道音量控制,採用固定電阻可切換音量,具有左右、正負四個獨立電路(L+、L-、R+、R-) 。將其放置在音訊訊號路徑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訊號路徑,並防止由於訊號線佈線而導致音訊訊號惡化。音量元件內部的電阻器採用最先進的現代半導體製程技術,並執行先進的精密控制,以實現比傳統 QVCS 更先進的音質和精度。音量能以 0.25dB一階精密調節,雙單聲道架構可將串音降至最低,而平衡電路的對稱性則提供精確的音樂描繪。此外,HA-507還配備TEAC-HCLD 2 第二代高電流線性輸出緩衝放大器,其特點是比前代HCLD具有更高的電流轉換速率與傳輸速度,為功率放大器和揚聲器提供強勁功率輸出。
至於AP-507立體聲後級所搭載的核心是由荷蘭 Hypex特製、採用更高階「x」版本NCORE技術的新一代「NCOREx®」功率放大模組,再加上 TEAC團隊自主設計的專用雙單聲道緩衝放大器,並透過對所有元件和電路設計細節的精心調校,來達成細膩的音質與強勁的輸出功率(立體聲或BI-AMP磨是在4歐姆負載時每聲道高達170瓦,BTL橋接模式在8歐姆負載時更可高達350瓦)當然,除非揚聲器特別難以驅動,以一部立體聲的AP-507驅動就已措措有餘,除非特別難搞的喇叭,才需要出動兩部AP-507各自橋接為單聲道驅動。不過,吉田穰先生表示倘若用家的揚聲器能夠Bi-Amp連接、預算又足夠的話,使用兩部AP-507以立體聲模式分別驅動中高音與低音,減少低音單體反電動勢對中高音單體發聲之干擾,確實是能夠得到更優異音樂重播表現的。
TEAC Reference 507系列都放置在「勝旗」音響室前方中央左側的小型音響架上,前面板有琥珀色螢幕的就是AP-507立體聲後級,僅有A4尺寸大小、體型非常迷你,但是它卻可以很紮實靈巧地驅動Tannoy Stirling III LZ Special Edition落地式喇叭,而且顯得十分輕鬆自如。
HA-507是TEAC時隔11年後才再度推出的「純類比」耳機擴大機,也首度在頂部以鏤空設計來加強散熱。在耳擴部分HA-507的設計目標是「要能驅動市面上所有耳機」,就算是低阻抗且低靈敏度的「難搞耳機」也絕對能夠輕鬆搞定。HA-507為耳機對應提供了多達四種接口:4-pin XLR、4.4mm Pentaconn兩種平衡輸出、6.3mm及3.5mm兩種單端輸出。市面上不少耳擴都只有提供6.3mm接口,但其實現在為了攜行方便絕大多數耳機都使用3.5mm端子,因此HA-507特別再增加3.5mm接口,如此就不需要轉接就能直接接續,無論方便性或降低轉接的音訊信號損失都更有幫助。
HA-507內部的耳機放大電路為高輸出類比放大架構,具有極寬廣的頻率響應範圍與極低之失真,共有四組完全相同的放大電路來構成全平衡、雙單聲道之運作,在平衡放大模式時每聲道輸出功率可高達6,700mW(32歐姆負載時),而即使在驅動600歐姆的高阻抗耳機時,每聲道的驅動功率依然可達950mW之多。至於在以非平衡方式接續驅動耳機時,內部電路也可執行主動接地,以得到更均衡之音樂重播。對於HA-507的設計,TEAC同樣對於電源部分非常注重,兩組電源電路分別用於音訊電路與控制電路,兩者完全分開獨立。而專用於音訊電路的大型環形電源變壓器將左右聲道繞組完全分開,每聲道都有18,800㎌(4,700㎌四枚)的濾波電容供電。
除了前面所述左側音響架上的三部TEAC 507系列與最下方的PD-505 T轉盤之外,右側音響架上(由上至下)還有TEAC TN-5BB黑膠唱盤、PE-505唱頭放大器與CG-10M-X數位時脈處理器,它們全都運用在本次新品發表會的發聲展示。
吉田穰和海老根陽平兩位先生帶來許多優美動聽的黑膠唱片(甚至還有Esoteric還未正式發行的「白片」)、音樂CD與數位音樂檔案,來作為此次新品發表會提供給現場專業媒體聆賞的素材。透過整套TEAC Reference 507系列與其他TEAC製品的重播,當場印證TEAC Reference 507系列製品的優異與超值。倘若您所尋覓的是一套小巧精緻又能帶來各類型音樂精彩重播的音響系統,那麼歷經十餘年不斷演進的TEAC Reference 507系列就是最佳選擇了。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2025高雄圓山Hi-End音響大展現場報導 >>
<< Bluesound總代理「韻城」盛大舉辦全新Node系列Node Icon、Node、Node Nano三款數位串流DAC發表會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三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