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運用Trinnov Audio高階Plannar WaveForming處理,桃園八德Ben先生建構頂級9.4.13家庭劇院


對於家庭劇院影音玩家來說,建構一間獨立視聽室絕對是朝思暮想的願望。因為,有了獨立的視聽室,不僅可以更加沉浸於精彩影音的氛圍,也能做好遮光與各項聲學處理;不過,也別以為只要建構了獨立家庭劇院,就能高枕無憂地享受優異的影音生活。因為,獨立視聽室只是方便施行各項視聽空間的聲學處理,但一些難以解決的聲學物理難題,並不會有了獨立視聽室空間就迎刃而解,尤其是在低頻駐波的消弭方面。幸運的是,由視聽空間聲學量測處理專家法國Trinnov Audio所推出的「WaveForming視聽空間低頻重整優化」技術,就能夠將超低音的聲波由「球面波」轉為「平面波」,完全不會有來自左右側牆、天花板與地板的反射,從源頭就將低頻駐波問題發生的根源拔除,確實是追求極致的「夢想家庭劇院」之最佳解方。日前造訪的桃園八德Ben吳先生獨立視聽室所建構的頂級9.4.13家庭劇院,就是Trinnov Audio WaveForming居家設置之最佳示範。

 

Trinnov Audio高階版Planar WaveForming效果更卓越

說到Trinnov Audio的WaveForming技術,我曾多次在德國慕尼黑音響展等不同場合體驗過,在台灣整體表現最佳的場地,自然是名展音響新竹旗艦館二樓的「超級英雄廳2.0」,但由於該處空間不小,透聲銀幕後方的前牆就使用了多達6支18吋德國Ascendo The 18 Sub Pro-Passive超低音,構成了Trinnov WaveForming的「低頻發射器」陣列,後牆有另外3支與前牆相同的Ascendo The 18 Sub Pro-Passive超低音作為Trinnov WaveForming的「低頻吸收器」陣列。如此驚人的大陣仗,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認Trinnov WaveForming很難在居家視聽空間(無論是否專屬視聽室)實現。
其實不然,Trinnov WaveForming技術在前牆與後牆所需要的超低音數量,是與牆面的寬度及高度相關的——也就是倘若視聽空間前、後牆的寬度與高度沒那麼大,就不需要如同名展音響新竹旗艦館「英雄廳2.0」那樣前6後3共多達9支超低音的驚人陣仗。本站在去年十月採訪過蘆竹蔡先生的視聽室(詳細請見這裡)就是最佳反證,蔡先生的視聽空間寬度約3.6米、高度約3.3米、深度約4.5米(面積約5坪),就只需要「前2後2」共4支超低音即可運用Trinnov WaveForming技術。
蘆竹蔡先生視聽室採用的是將超低音放置於地板的「圓柱波」(Cylindrical)方式WaveForming,前二後二共4支超低音都是直接放置於地板上,當時我有建議如果使用音響架等物件將超低音架高離地,那麼依據Trinnov Audio的說法,還能將WaveForming處理的效益提高不少(尤其在垂直軸向方面)。而在桃園八德Ben先生這裡,視聽室面積比蘆竹蔡先生的略大一點,座位安排是類似專業電影院的階梯式設計,貼著後牆的兩支Perlisten Audo D212s超低音擺置後排地板上,單體高度就已接近後牆高度中央處,符合Trinnov Audio對後牆超低音陣列的高度建議。
為何說「平面波」(Planar)方式WaveForming比「圓柱波」(Cylindrical)方式更好呢?請看看上面這段Trinnov Audio原廠所公布的示意動畫。可以發現以紅色標示的「吸收低頻」在靠近地面處對藍色標示的「發射低頻」能夠同步,但是在較靠近天花板區域就會有些延遲;不過,畢竟我們在視聽室內主要是坐下來聆賞影音的,在視聽室「下半部」圓柱波方式的低頻重整優化並不會比平面波方式有顯著之落差,但是在超低音牆的設置便利許多,是更適合普羅大眾擁抱Trinnov WaveForming之途徑。
當然,倘若追求極致,Trinnov Audio WaveForming更早期版本的「平面波」(Planar)方式是更全面之對策,因為藉由抬離地面、數量更多、配置更均勻的超低音牆,就能平整地消除一般會來自側牆、地面與天花板之低頻反射,就像是上方影片前半段所呈現者。而上方影片後半段「前3後3」的超低音配置,就可以發現「平面波」是中心較為突出的弧形,顯示超低音的數量與位置並無法形成平整的平面波,至於前後超低音牆的數量需要有多少、需設置在哪些位置?Trinnov Audio當然做了廣泛的量測與研究,稍後再告訴各位。
這是在桃園八德Ben先生視聽室裡,Trinnov Audio WaveForming處理前量測時與處理後的120Hz以下低頻響應曲線(麥克風在十個不同位置),可以看到WaveForming處理前十個位置的曲線非常扭曲,不僅在40Hz以下有超過10dB的激烈起伏,而且從50Hz起就快速滾降。但是,在WaveForming量測處理後,不僅約55Hz以下都變得平直且十個位置差異極小,50Hz以上也不再急速衰減,甚至110Hz、120Hz處的低頻能量還有拉抬。
再來看看時間頻率響應圖,可以發現在 WaveForming處理前約100ms處有低頻駐波(2倍與3倍處也有但依次強度遞減),但是在 WaveForming處理後低頻駐波就消失了,低頻的能量匯聚在約40ms以下,從20Hz到120Hz都很飽滿。這顯示 WaveForming處理有效地提昇了低頻的能量及力度,而低頻駐波的降低除了讓低頻層次更豐富之外,也能降低對中高頻之遮蓋(意味著中高頻的細節會更豐富)。
此外,WaveForming處理後聆聽區域各個不同位置的一致性得以更好,也就是「皇帝位」之外各位置所聆聽到的聲音表現,與「皇帝位」的差距可以大幅縮小。對於喜歡「眾樂樂」的影音玩家來說,WaveForming可以最大幅度地削減視聽空間低頻反射聲波之干擾,讓每個座位都有近似「皇帝位」的聽感,這是其他品牌環繞音效設備較難以實現的。

 

Planar WaveForming處理所需超低音數量與視聽室高度及寬度相關

WaveForming這麼厲害?沒錯,有關Trinnov WaveForming技術的原理、建構細節請點擊查閱本站先前對名展音響旗艦館的「影音特搜隊」剖析前面提到WaveForming處理前後牆超低音的數量和寬度及高度有關,沒錯,牆面越寬、高度越高就需要更多數量的超低音陣列,Trinnov Audio官網就有公布WaveForming所需超低音數量與設置的指引,以最高處理至100 Hz而言,倘若是高度約2.48米、寬度約4.4米的小空間只需前2後2超低音陣列配置,同樣高度以下、寬度約6.7米以下的空間則需前3後3;倘若高度在約4.4米以下(2.57米以上)、寬度在約4.9米以下空間則需要前4後4配置;要是高度超過2.57米、寬度超過5.14米,那就得動用到前6後6的超低音配置了。
桃園八德Ben先生視聽室的寬度與高度尺寸使用前2後2的超低音配置即可,剛剛有看到後牆有2支超低音,那麼前牆的超低音呢?其實這間視聽室配置了116吋的透聲增益銀幕,兩支前牆超低音、前方三聲道喇叭與影音器材都隱藏在透聲後面。
很特別的是,Ben先生的116吋透聲銀幕為固定框形式,轉軸就位於上緣與下緣中央處,因此需要將透聲銀幕轉開方能看到後方的器材群。果然,作為前牆超低音的兩支Perlisten D15s(每支D15s內有兩支15吋單體推挽運作)就放置在特製音響架上,單體發聲高度就遠離地面、約在前牆高度中央處。Ben先生的中央聲道是Magico,左右聲道喇叭是全球限量50對、全台灣第一對的Perlisten S7t LE旗艦喇叭限量特仕版,Ben先生使用極高價的Soulution 511單聲道後級來驅動。至於整套家庭劇院核心的多聲道前級呢?既然要使用WaveForming技術,當然是當前業界最頂尖的Trinnov Altitude32,不過為了方便接線,這部Trinnov Altitude32前面板是對著前牆的,在Magico中央聲道下方滿是接線的就是Trinnov Altitude32的背板。
法國Trinnov Audio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32聲道的Altitude32,技術實力領先業界其他品牌多年,在2021年10月中旬更提供韌體升級讓Altitude32的數位音訊處理能力再增加4個聲道、達到36聲道之多(原本16聲道的Altitude16則擴展到20聲道)。超過十年來,Trinnov Audio每年都為Altitude32提供數次免費韌體升級(請注意都是免費的)來提昇其性能與操作對應,而且即使是2014年最早推出的Altitude32,都能夠以韌體升級對應WaveForming處理,由此可見Trinnov Audio Altitude平台硬體架構之紮實以及軟體實力之堅強。於Altitude32Altitude16的相關特色與器材評鑑等報導,請點擊前句兩者之型號查閱本站【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內之報導連結。
Ben先生視聽室所建構的是頂級9.4.13家庭劇院,下層有9支喇叭、超低音有4支、上層喇叭共有13支,除了中央聲道是Magico之外,其餘揚聲器都是Perlisten Audio的製品。
Ben先生視聽室的喇叭配置以兼容Auro-3D、DTS:X及Dolby Atmos設計,除了天空喇叭、VOG上帝之聲之外,還有Front Wide喇叭、後上方環繞與Front Height、Side Height、Rear Height等高層喇叭配置,投影機是JVC高階機種。
從前兩張照片可以看到所有喇叭都很精準地對準「皇帝位」,包括高層喇叭與天花板下的嵌入式天空喇叭都是。其實這是最符合Dolby Atmos規範標準的喇叭設置要求,本站25.2(11.2.14)參考家庭劇院也是如此作法,因為如此方能讓所有喇叭的發聲相位一致且完全融合。只不過,由於如此精準與大角度的投射設置不易,絕大多數家庭劇院都無法達成,但Ben先生為此卻購買了可以輕易轉動左右角度並精準設定傾角角度的喇叭吊架,上圖所看到的就是右側上方環繞喇叭的安裝,能以約30度的傾角精準朝向皇帝位發聲。

 

Trinnov Audio的Waveforming處理不僅優化低頻,中高頻的細節、動態、包圍能量同步增進

由於採用了幾乎是錄音室等級的「房中房」視聽空間處理,厚厚的隔音牆讓隔音能力達到FSTC-55讓背景噪音低於30dB,Ben先生這間視聽室的內部空間僅有約六坪左右,但卻使用了一對每支各有兩個15吋單體推挽的Perlisten D215s超低音,甚至還可再加上後牆一對每支各有兩個12吋單體推挽D212s超低音,以「加壓模式」得到更強勁的低頻能量。或許您會覺得用這套多聲道系統看電影、聽音樂,肯定會有「超級震撼」的低頻感受吧?其實不然,遠超過視聽室容積的超低音能耐,並非用來擠壓更多低頻,而是讓每支超低音的工作更輕鬆、失真更低,再加上Trinnov WaveForming有效排除了低頻駐波,就使得低頻的細節層次更豐富許多。以《噤界I》(A Quiet Place)片尾女主角捍衛子女、與外星怪物在地下室的對抗為例,外星怪物一步一步走下階梯的腳步聲、在觀眾兩側與後方的形體就更為明確,女主角散彈槍擊發時火藥爆炸的能量與音效細節也更清晰。
《舞孃俱樂部》(Burlesque)這部電影最精彩片段就是結尾俱樂部的歌舞,強烈的鼓聲節拍很容易與居家視聽空間的駐波頻率「共鳴」,但經由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後所聽到的,就是極為凝聚紮實、勁道彈性十足、有如巨大橡皮球彈跳般的低頻能量,十分清晰鮮明又有勁,讓人有恍如真正置身於俱樂部裡觀賞的氛圍。原來在視聽空間低頻駐波被Trinnov WaveForming消解之後,所能聽到此片尾曲的動感是如此讓人感動。
在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後,所得到的並非只是低頻駐波排除所帶來的更好低頻層次解析,也由於原本遮蓋中高頻細節的低頻駐波消失無蹤,使得中高頻的細節與空間感更增進。以《捍衛任務2:殺神回歸》(John Wick: Chapter 2)裡John Wick和旅館管家換用穿甲彈對抗高層派來的殺手時,穿甲彈的射出與打擊盔甲的低頻能量飽滿,但在此同時不同環境的空間感、彈殼掉落地面與上彈匣時的中高頻細節、甚至步槍與手槍在水池內射擊「破水」的音效,在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後都清晰許多。
另一方面,儘管Ben先生約六坪大的視聽室空間並不大,但是在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後很容易可呈現超越牆面與天花板限制的更大空間感。像是《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Furiosa: A Mad Max Saga)裡的這個片段,廣闊場景的環境聲響可以清楚地在視聽室裡感受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音效定位與移動都很清晰,甚至槍聲在廣闊場景裡的迴響也都能清楚分辨其定位與移動,帶來更身歷其境的沉浸感受。
又如《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雙方槍戰的片段,槍枝的連發射擊音效很明確,代表動靜起伏之間的動態能更清晰地傳達,而且即使不是坐在正中央的「皇帝位」,所有細微音效的定位與移動依然毫不含糊,可以清楚感受到Trinnov WaveForming所帶來聆聽區域更寬廣一致性的好處,這是當前其他視聽空間聲學優化處理技術所難以企及的。
可不要以為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只對觀賞電影有效益,音響系統在重播聲音時可不會分辨是電影音效或音樂,Trinnov WaveForming對於視聽空間的低頻重整優化處理,在聆賞音樂時同樣也能感受其優異。其實,在播放許多電影的音樂片段也可清楚體會到,像是《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裡「瑞典夜鶯」女歌手的演唱,Trinnov WaveForming同樣使得高亢清亮的嗓音更靈動,演唱完畢時全場靜默到突然爆發掌聲歡呼的動態也更凌厲。總結來說,Ben先生如此用心打造與集結頂級影音器材的視聽空間,在Trinnov WaveForming處理的加持下,終能發揮並展露整套系統聲音傳達性能之實力,也彰顯了Trinnov Audio這個從2014年開始即引領新一代物件導向音效技術品牌的過人之長。

 

Ben先生的視聽室是精心打造的影音夢想實現

Ben先生能擁有如此影音效果優異的視聽室讓人稱羨,但其實其建造過程並非一蹴可及。Ben先生這個視聽室位於獨棟建築的頂樓後側,各位從上面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到原本天花板是傾斜的(上左圖是由前往後看、上右圖是由後往前看),如此左右傾斜的天花板當然不適合作為視聽空間,於是在天花板下方就另外找平建構了天花板。
這是視聽室下層天花板剛建構好的模樣,上圖所見到的空間就是現在固定框透聲銀幕後面的區域。最早Ben先生是使用掛於前牆的銀幕,後來為了能拉近銀幕與視聽座位的距離以得到更寬廣的視角與視覺沉浸感,才建構了現在的固定框透聲銀幕。
這是視聽室剛建好時的模樣,當時是比較簡單的7.1.4架構,使用的投影機是Epson EH-LS12000B前旗艦,這也是目前《Hi-AV影音網》仍在使用中的參考投影機(詳盡深入器評請見這裡)。上圖也可以看到Ben先生視聽室尚未做「黑化」處理,牆壁的吸音反射材料也沒有現在那麼多樣。
Ben先生視聽室除了使用藍鯨隔音門之外,為了避免打擾家人的寧靜且希望觀影時能盡情享受,視聽室牆面做很仔細的隔音處理,看看這右側側牆光是內部的牆面厚度就超過20公分。
Ben先生視聽室入口處旁邊的牆壁除了懸掛了電影拍片打板牌之外,還有特別訂製的「Dolby Atmos」與「IMAX」燈箱,還未走進視聽室就感受到滿滿的電影氛圍。
其實,我在網路上找到有「Trinnov Audio Waveforming」的銘牌銷售網站https://www.etsy.com/listing/164278688 ... forming-home-theater-sign,高度20公分、寬度30公分是略小了點,但僅約新台幣一千元的價格確實實惠,或許Ben先生也可以考慮自己訂製一面來彰顯這間超級視聽室的特色。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美國Wisdom Audio以PMD平面磁性振膜單體與RTL雙向傳輸線式低音等創新技術稱霸頂級定制安裝市場 >>
<< DALI Rubikore Cinema承繼旗艦技術,兩聲道與多聲道皆宜的新世代揚聲器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三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