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探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超越商業電影院的「標準影音」新體驗


看到上面這張照片,可別以為是哪家設備豪華的著名商業影城,它有著201席座位、兼具35mm放映機與高對比RGB雷射投影機與Dolby Atmos音效配置,銀幕寬13.25公尺、高7.17公尺(對角線約600吋),確實看起來就像是一座設備頂尖的影城。不過,這個獨特的影廳是建構在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aiwan Film & Audiovisual Institute)裡的「大影格」影廳(隔壁還有一座略小些、配置約260吋銀幕的「小影格」影廳)。「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大影格」與「小影格」這兩間影廳之建立,主因在於許多小眾的藝術電影或過往經典的台灣電影,由於商業考量很難進到一般商業影城播映,為了讓這些電影能有機會將其美好呈現在社會大眾之前,因此「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耗費鉅資建構了「大影格」與「小影格」,除了日常有固定檔期的各類型電影播放之外,也開放提供這兩個影廳的租借服務,讓台灣電影片商等相關行業有更蓬勃之發展機會。

 

而且,「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以能夠呈現各類型電影「影音原貌」的最高要求去打造,因此「大影格」與「小影格」的打造就邀請到台灣專業影城業界有超過60年豐富經驗的「太順鉅業」規劃建置,「大影格」與「小影格」的Dolby Atmos音效也都通過杜比實驗室原廠認證。在採訪時所體驗的眾多賣座電影預告片段,甚至連「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所製作在開場前提醒觀眾請勿攝影的宣傳影片,都有極佳的Dolby Atmos環繞音效表現,甚至音像的實體感、移動路徑刻畫都勝過不少高階的Dolby Atmos商業影城。「大影格」與「小影格」除了較藝術性的電影之外,也會放映像是《環太平洋》這樣的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注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的「節目資訊」鎖定自己想觀賞的電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大影格」與「小影格」由太順鉅業規劃設計

這是文藝路戶外廣場側的入口,整體外觀設計相當新穎別緻。
刊頭圖看到的是「大影格」內部,上圖就是隔壁的「小影格」。雖說是較小的影廳,但銀幕寬度也有8.88公尺、高度4.8公尺、對角線約260吋,以及54席座位(含身障席次2席)。
這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建築的俯視平面圖,上方突出物就是「大影格」,左上方較小一點的突出物是「小影格」。
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內部二樓走廊的視角,照片左側是「小影格」的入口,靠近中央處則是「大影格」的左側入口。
在「大影格」與「小影格」的入口處,都掛有杜比實驗室認證的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音效標誌。
「太順鉅業」近年在台灣所建構的Dolby Atmos影廳非常多,本站曾深入報導過2013年台灣第一個Dolby Atmos影廳「板橋秀泰影城」,就是由「太順鉅業」所操刀的,之後接續在台北、高雄、彰化、台中、新北接案不斷,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大影格」與「小影格」也是「太順鉅業」於2021年進行規劃設計製作的。
「太順鉅業」擁有完整的專業影廳設計製作能力,包括「建置規劃」、「施工調度」、「完工檢驗」與「維修保養」都能面面俱到。
執行建置規劃的第一步,就是精準量測空間尺寸並畫出詳細的設計圖。
再來是釐清空間的需求,包括首要的需要符合Dolby Atmos認證,以及座位席數、銀幕尺寸、維修空間、第一排與銀幕的相對關係、空間六面材質之需求、座椅寬度與排距等等。
「空間規劃原則」首先要確認銀幕尺寸,再來是放映距離、斜視角、仰視角、放映俯角、最近視距、最遠視距等等。
再來是影廳出入口、無障礙席位、觀眾席間通道、座位寬度、濕度、電力、噪音與RT60殘響時間等考量,可以看到以上只是大項目,各細項數據規格要求都很明確。
相關硬體設備繁多,包括「電影數位放映機」、「電影數位放影伺服器、「銀幕」、「數位音響系統」、「35mm膠卷投影機」、「35mm膠卷投影機相關音響系統」、「自動化燈控系統」、「麥克風廣播音響系統」、「視頻訊號延伸系統」、「電影字幕投影機」、「影院管理系統」等,眾多項目都有各自的詳細規範設定要遵循達成。

 

「大影格」與「小影格」的Dolby Atmos喇叭系統設置完全符合杜比實驗室「標準」規範

到了實際施工的環節,可以看到2019年12月「大影格」、「小影格」與「兩者機房」尚未施工前的「毛胚屋」實況。
再來可以看到「大影格」的詳細平面設計圖,包括「音響系統」、「銀幕系統」、「數位投影系統」、「膠卷投影系統」、「座位規劃」、「舞台喇叭角度」、「環繞喇叭角度」、「CLA區域(中央聆聽區域)」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前方舞台的喇叭、側面與後面的環繞喇叭,都必須對準座位區中央的聆聽區域(也就是家用音響或家庭劇院所謂的「皇帝位」)發聲!
這是「大影格」右側牆的環繞喇叭,可以發現除了照片右側第二支作為廣播使用的喇叭平貼牆壁之外,其他所有環繞喇叭都有不同的角度投射朝向「CLA區域(中央聆聽區域)」。
抬頭仰望,就可看到左右兩排天空喇叭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對了,在天花板也可以看到與側牆近似但長寬比例不同的中央突起三角形吸音板。
這是「大影格」側面的設計圖,包括「膠卷投影機的投影範圍」、「數位投影機的投影範圍」與「各排座位視覺線分析」都一目瞭然。可以清楚看到無論「膠卷投影機」投影或「數位投影機」投影,都不會被觀眾頭部遮擋,而每一排座席的視線也絕不會被前排觀眾的頭部擋住。
這是站在「大影格」右前方銀幕前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每一席座位都不會遮擋到後排,側面及後方的環繞喇叭、吸音板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此外,在後牆左右上緣可以看到兩個各有兩支白色振膜單體的喇叭,那可是超低音喇叭哦!沒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大影格」與「小影格」的超低音喇叭除了安裝在前牆銀幕下方中央偏右處之外,更多支超低音是安裝在貼近天花板處的。
這張「大影格」側面呈現的設計圖,可以看到所有天空喇叭都朝向「CLA中央聆聽區域」,所有前後不同位置天空喇叭的角度都不相同。
這是從頂部向下望的「小影格」平面設計圖,同樣可以看到除了座位排數與數量不同之外,所有的設計都與「大影格」相同,除了超低音以外的所有喇叭(包括前方、側方、後方與天空喇叭)全都精準朝向「CLA中央聆聽區域」發聲。
這是在「小影格」後面中央向左後方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後方的環繞喇叭、側面的環繞喇叭每支角度都不同,也可以看到安裝在左側牆後上緣的超低音喇叭。
往前望,也可以清楚看到左右每對天空喇叭的角度都不相同,全都對準「CLA中央聆聽區域」。
這是在「小影格」左前方銀幕前拍攝的照片,「小影格」空間與座位較少,但仍有54席座位。
這是「小影格」側牆局部的照片,中央的喇叭是廣播用途的,所以平貼在牆面。如果各位仔細看,可以發現它左右兩側的「三層吸音板」不太一樣,左側最頂部外層的吸音板有許多小洞、右側最頂層吸音板則是平坦的;其實,這是在實際量測後,發現「小影格」在某些頻段吸音略多,於是將最頂層吸音板的小洞蓋住。
這是在實際施工前,依據設計規劃所建立的「大影格」、「小影格」與「機房」之3D模型。
這是「前方喇叭吊架」、「大影格天空喇叭」、「大影格環繞喇叭」、「小影格天空喇叭」與「小影格環繞喇叭」安裝施工過程所拍攝的照片。
這裡可以看到「大影格滿堂架拆除」、「小影格滿堂架拆除」、「大小影格銀幕架安裝」與「放映設備安裝」過程的照片。
經過漫長的規劃設計與施工,「大影格」與「小影格」的銀幕終於安裝完成。
這是「大影格」銀幕右下角的特寫,可以看到銀幕幕面上有很細密的小孔能讓後方喇叭的發聲透過,無論「大影格」或「小影格」的銀幕都是弧形的,必須將幕布很平整地「繃緊」在框架上,從上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到這部分的施作相當完美。
放映設備在機房內安裝完成後,必須進行影像的調整設定。
同樣地,音響系統安裝完成後,也必須做精準的調校設定,確保每一個座席都有良好且符合規範的Dolby Atmos音效體驗。

 

Barco投影機、膠卷投影機、Dolby專業全景聲解碼器與後級擴大機皆為頂級配備

「大影格」與「小影格」所使用的數位投影機皆為領導品牌比利時Barco的製品,「大影格」使用DP4K-40LHC、「小影格」為DP4K-20LHC,兩者都屬於6P RGB LHC更高對比度系列,光輸出強度分別為38,000與17,000 ANSI流明,對比度為6,000:1,達到REC.2020色域表現。類比膠卷放映機是有超過100年歷史的Cinemeccanica Victoria 5(由VieShow Cinemas威秀影城贊助提供)。
杜比全景聲環繞解碼器採用Dolby CP850與Dolby CP650。
推動喇叭的後級採用Crown Dci Sereies,以上全都是各領域業界的頂級之選。

 

「大影格」所有喇叭皆為美國名廠JBL的系列製品

「大影格」前方聲道有五支巨大的JBL 4732T落地式喇叭,頻率響應規格為40Hz-19kHz±3 dB、發聲效率高達107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30dB,每支重達84.4公斤。
「大影格」在超低音部分使用了多達9支各配備兩支18吋單體的JBL 4642A,包括前方中央偏右地板處一支、左右側牆各三支與後牆配置了兩支,其頻率響應規格為22Hz-100Hz±3 dB、發聲效率高達100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31dB,每支重達98公斤。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安裝在後牆頂部的兩支巨大的JBL 4642A超低音。
「大影格」的環繞喇叭,在最前方兩對負擔較重者使用配備有12吋中低音單體的JBL 7212,其頻率響應規格為42Hz-18kHz±3 dB、發聲效率達95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3dB,每支重達23.1公斤。其他中後方的天空喇叭使用同樣有12吋中低音單體的JBL 9320,其頻率響應規格為50Hz-19kHz±3 dB、發聲效率達98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4dB,每支重達17.5公斤。
所有環繞喇叭都使用了特製的吊架,可以精準地調整發聲角度朝向「CLA中央聆聽區域」。
「大影格」的天空喇叭,在最前方兩對負擔較重者使用配備有15吋中低音同軸單體的JBL AWC159,其頻率響應規格為80Hz-20kHz±3 dB、發聲效率達98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5dB,每支重達20.6公斤。其他中後方的天空喇叭使用有12吋中低音同軸單體的JBL SCS12,其頻率響應規格為70Hz-20kHz±3 dB、發聲效率達96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2dB,每支重達14公斤。

 

「小影格」所有喇叭同樣使用美國名廠JBL的系列製品

「小影格」的空間大約只有「大影格」的一半左右,自然不需要那麼重量級的喇叭系統,但依然使用全套美國JBL製品,只是略小一些而已。在「小影格」前方聲道有三支JBL 3732T落地式喇叭,頻率響應規格為40Hz-19kHz±3 dB、發聲效率高達104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5dB,每支重達77.9公斤。
「小影格」超低音部分使用與「大影格」相同、配備兩支18吋單體的JBL 4642A,不過數量減為三支,包括前方中央偏右地板處一支、以及左右側牆偏後處各一支,其頻率響應規格為22Hz-100Hz±3 dB、發聲效率高達100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31dB,每支重達98公斤。
「小影格」的環繞喇叭全數使用JBL 9300,其頻率響應規格為60Hz-20kHz±3 dB、發聲效率達96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0dB,每支重達9.53公斤。
這就是安裝在「小影格」後牆的JBL 9300環繞喇叭,也可以看到底下放映室裡的Barco數位投影機與Cinemeccanica Victoria 5類比膠卷放映機。
「小影格」的天空喇叭,在最前方兩對負擔較重者使用配備有12吋中低音同軸單體的JBL SCS12(就是「大影格」用於中後方天空喇叭相同之型號,其頻率響應規格為70Hz-20kHz±3 dB、發聲效率達96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22dB,每支重達14公斤。其他中後方的天空喇叭使用有8吋中低音同軸單體的JBL SCS8,其頻率響應規格為90Hz-20kHz±3 dB、發聲效率達94dB(2.83V@1m)、一米前最高音壓達118dB,每支重達8.2公斤。
獲得無數金馬獎音效大獎的國際音效大師杜篤之先生,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大影格」與「小影格」兩間影廳的設計顧問,「大影格」與「小影格」的Dolby Atmos音效除了通過杜比實驗室原廠認證之外,當然也獲得杜篤之音效大師的認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熱愛電影者的好去處

當然「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不會只有「大影格」與「小影格」具可看性,作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推廣電影的任務,「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也經常舉辦電影主題策展放映,我們造訪時就正好在舉辦韓國電影相關展出,這是設置於大廳的「請回答 .ᐟ 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特設展覽。
大廳往二樓(也就是「大影格」與「小影格」所在處)的樓梯,除了左側設置有電影膠卷外,每一格階梯也有過往從1967年起華語電影具有代表性的發行公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裡面也有許多電影相關的海報等展品,甚至還有積木拼成的「素還真」大海報。
各種電影攝影機與燈光器材,也在展出之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有許多電影攝製器材展示。
在「大影格」入口處旁邊有35mm膠卷的剪接機展示。
在一樓此處有動態互動的多媒體展示,地上白線標有兩個「最佳互動位置」。
「最佳互動位置」正前方都有一部Epson超短焦投影機與偵測前方人物動作的設備。
來賓可以體驗成為電影的「修復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一樓還有個「光影食趣輕食餐廳」。
除了用餐環境舒適優雅之外,還提供多樣化的餐點、甜點及飲品。
當然,一樓也有「大影格」與「小影格」的售票處。
這是採訪當天售票處上的近期播映電影節目表,有興趣的朋友別忘了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的「節目資訊」鎖定自己想觀賞的電影,申辦會員還有非常多的超級優惠,像是一年會籍的「時間證人(基本會員)」只需新台幣300元即可得到一張「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電影兌換券,而五年會籍的「時間旅人(進階會員)」只需花費新台幣1,000元就可得到10張「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電影兌換券,還有其他更多優惠可以享用,甚至新北市民另外還有加入「時間證人(基本會員)」首年免費或「時間旅人(進階會員)」首年可折新台幣300元年費之優惠,各位可點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會員專區頁面瞭解。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BenQ W5800新旗艦家庭劇院投影機,獨家先進LCD分區控光技術讓畫質大躍進 >>
<< Rega AYA×Elicit MK5×Saturn MK3建構「平價Hi-End標竿」,反應敏捷、活生傳神、厚度紮實、動態龐大的音樂演繹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三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