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McIntosh歡慶75周年,展露傳真音樂重播的創新思維與先進技藝


成立於1949年的美國Hi-End音響名廠McIntosh,今年正好是建廠75周年,值此值得紀念的時刻,McIntosh特別推出多款「75周年紀念製品」,其中有近年所開發推出的注目機型、也有今年新上市的款式,但都只有在今年內才能買到有「75周年LOGO」的製品,某些款式甚至還有限量。我們知道,McIntosh是Hi-End音響業界極少數「全能型」的品牌,不僅產品線橫跨真空管放大與電晶體放大,從黑膠唱盤、SACD/CD唱盤、數位串流音樂訊源、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到揚聲器全都涵蓋,甚至連家庭劇院多聲道環繞處理前級與環繞擴大機都有!那麼,此番McIntosh所推出的「75周年紀念製品」有哪些呢?其中MHA200真空管耳擴、RS150及RS250無線主動式喇叭都只在美國與原廠網路商店銷售,其他還有多款後級擴大機、前級擴大機、綜合擴大機與SACD/CD唱盤,就讓我們透過本文一一瞭解。

 

剛於今年八月TAA圓山音響展205房展出

剛於八月中旬在台北市圓山大飯店舉辦的「2024 TAA台灣國際Hi-End音響大展」,總代理「環球知音」將McIntosh安排在205房內間展出,以「75周年紀念製品」的C12000前級與MC1.25KW單聲道後級驅動Sonus Faber Serafino G2落地式喇叭,前端還有McIntosh MPC500電源處理器,數位音樂訊源則是Linn Selekt DSM。
TAA 2024音響展期間「環球知音」也邀請到McIntosh Group的集團副總Winky Tse(謝文華)先生來為專業媒體解說介紹McIntosh 75周年紀念製品的諸多特色。

 

獨家原創的六件式單聲道旗艦後級MC2.1KW

在McIntosh 75周年紀念製品裡,最具特色的當然就是單聲道旗艦後級MC2.1KW。上圖可看到三件器材,但其實這只是一個聲道!一套立體聲放大音響系統,需要用到兩組MC2.1KW單聲道後級,也就是總計多達六個機箱的龐大陣仗!為何驅動一個聲道的單聲道後級要劃分為多達三個機箱呢?每個機箱各自有什麼功能與作用?這個讓我們稍後再談,先讓我們看看MC2.1KW外觀上的特色。
首先,是前面板左右把手上緣會有「75 years」的75周年紀念鏤刻。
接著,「75周年紀念機種」的機箱頂部也會有「McIntosh 創立於1949年的75周年LOGO圓盤」。
再來回到單聲道三件式的MC2.1KW後級,有著McIntosh著名「藍眼睛」超大功率表的這部是最主要的核心,外觀也與過往McIntosh的後級最接近,前面板左下角的旋鈕是「藍眼睛」背光與指針狀態的切換,右下角的旋鈕則是電源開關與輸入切換。在前面板下緣中央的McIntosh商標下方之標示,可以發現本機是MC2.1KW的Output Module。
在MC2.1KW的Output Module背面可以看到8歐姆、4歐姆與2歐姆輸出的喇叭端子各三組,背板下緣正中央是有RCA與XLR的輸入各一組,其左右兩側各有兩組標示著「To Power Module」的特殊接頭端子,是與MC2.1KW另外兩個機箱連接的。
近看Output Module的特製喇叭端子,可以看到基座的側面有McIntosh商標之鏤刻。
原來MC2.1KW每聲道除了Output Module之外的兩部器材就稱為「Power Moudle」。
每部「Power Moudle」前端有4枚67000㎌/80V的超大型電容,其實MC2.1KW的單聲道有三件式架構,是將由前級送來的信號在「Output Module」分為正、反兩相,分別送至兩部「Power Moudle」執行放大處理(一部正相、另一部反相),分別負責平衡信號的正半波與負半波放大,放大功率各自為1,000瓦。之後兩部「Power Moudle」放大之後的信號再送回至「Output Module」,以雙線繞製的McIntosh Autoformer輸出變壓器合成為2,000瓦功率。
這是「Power Moudle」背板的模樣,可以看到每部「Power Moudle」各有與「Output Module」連接的一組輸入與一組輸出。
McIntosh為MC2.1KW隨附了兩對專用連接線,輸入端與輸出端的PIN腳數是不一樣的,不會有接錯之虞。
整體來看,MC2.1KW是將一聲道後級的全平衡放大切分為三部份,為何McIntosh要如此做?首先是不一分為三的話,MC2.1KW單聲道的重量將超過180公斤,無疑會讓運送或安裝設置的難度提高很多,再者單機耗電量也會非常高,有用電安全之疑慮。

 

同時兼有真空管放大與電晶體放大兩組獨立輸出的C12000前級

McIntosh C12000前級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其一是其兩件式架構並非一般電源分體式的設計,而是將放大電路與電源/控制/顯示分成兩箱,另一方面則是C12000的放大電路同時兼有真空管與電晶體兩組完全獨立配置。
從背板觀察,可以看到電源線輸入在下部的控制箱,與上方的前級放大機箱左右聲道各以一條DB25排線接續,包括電力與操控顯示都以其傳輸。至於RCA及XLR的輸入與輸出端子群,當然就全都是安排在前級放大機箱的背板上。
C12000的「McIntosh 75周年LOGO圓盤」安裝在前級放大機箱頂板前緣的中央處。
在C12000前級放大機箱前面板除了左右聲道的輸出電平表之外,前面板中央也可以看到內部的真空管,那是本機前級放大電路的真空管部分。
C12000前級放大機箱的頂板上可以看到4支真空管,它們屬於本機的PHONO唱頭放大電路。在頂板後半部,還可看到本機的電路方塊圖(這也是McIntosh器材常見的配置),顯示本機在真空管放大之外還有另一組完全獨立的電晶體放大電路。我們知道,McIntosh創立於1949年時正是真空管音響的輝煌時代,Mcintosh自然對真空管放大技術瞭若指掌;然而,到了1970年以後電晶體元件登場後,McIntosh也同樣投入相關研究,自此就成為橫跨真空管放大與電晶體放大的專家,C12000正是這麼一部極為難得、同時提供「一箭雙雕」選擇的頂尖前級。

 

輸出功率高達1,200瓦的MC1.25KW單聲道後級

在McIntosh 75周年紀念機種裡,既有超級旗艦後級MC2.1KW,當然也要有適合更多音響迷及愛樂者的「一般後級」,畢竟MC2.1KW的六件式架構著實龐大。不過,也別小看這部MC1.25KW單聲道後級,其每聲道功率輸出可是高達1,200瓦!
MC1.25KW有著McIntosh後級的經典外觀,而身為75周年紀念機種,當然在前面板把手頂端會有「75 years」字樣。在前面板下緣的McIntosh商標下方,除了MC1.25KW型號之外,還可以看到「QUAD BALANCED POWER AMPLIFIER」字樣。沒錯,儘管MC1.25KW沒有MC2.1KW單聲道三件式那麼龐大的身軀,其內部依然秉持著McIntosh一貫的全平衡放大架構特色。
在MC1.25KW的頂板,當然也有「McIntosh 創立於1949年的75周年LOGO圓盤」。
MC1.25KW單聲道後級的背板有RCA非平衡與XLR平衡輸入端子,很特別的是竟然還有RCA非平衡與XLR平衡輸出端子各一組,可用來串接傳送信號到其他後級擴大機。至於在喇叭端子方面,既有McIntosh著稱的輸出變壓器把關,當然配備了2歐姆、4歐姆與8歐姆喇叭端子各一組。

 

同時兼具真空管放大與電晶體放大的MA12000綜合擴大機

在McIntosh 75周年紀念機種裡,也有一部型號為MA12000的綜合擴大機,每聲道功率輸出為350瓦。
在前面板左右聲道功率輸出表頭之間,可以看到內部顯露的真空管,但其實MA12000綜擴內部電路除了真空管放大之外也有電晶體放大,同樣能給予用家真空管放大或電晶體放大的不同音色選擇。
MA12000綜擴背板有四組XLR平衡輸入與多組RCA非平衡輸入,另外還有一組左右聲道的XLR平衡類比輸出,當然下方有跳線棒接起的兩對RCA端子,就是其前級輸出與後級輸入端子了。同樣地,搭載有輸出變壓器的MA12000綜擴也備有2歐姆、4歐姆與8歐姆喇叭端子。
MA12000綜擴最讓人感到出乎意料的,當然是背板還插有一張DA2數位音訊模組。其上有兩組同軸、兩組光纖、MCT與USB Audio數位輸入,此外還有一組對應ARC的HDMI輸出端子。

 

同樣兼有真空管放大與電晶體放大的MCD12000 SACD/CD唱盤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75周年紀念機種」裡最後一款MCD12000 SACD/CD唱盤。
MCD12000不僅型號和MA12000綜擴很接近,連外觀也相當近似。
除了兩組同軸、兩組光纖、一組AES/EBU、一組MCT與一組USB等數位輸入之外,背板下緣還有同軸與光纖數位音訊輸出各一組。此外,最特別的當然是左右聲道的類比音訊輸出,全都是電晶體放大與真空管放大各一組。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為發燒串流音樂重播而聲,EAhibrid創新發表Integrated Cyber Filter整合隔離濾波裝置 >>
<< FiEPA福爾摩沙沉浸式體驗推廣協會,以NuPrime-X驅動日本Rey Audio揚聲器建構7.1.4系統展示Dolby Atmos Music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