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特搜隊
始終堅持高傳真的最優異音樂重播,Audio Research品牌大使David Gordon細細說明不為人知的調聲奧秘


創立於1970年的Audio Research將在明年歡慶50週年,在Hi-End音響剛萌芽的當時,Audio Research的真空管前級是Hi-End音響業界的領導者,不僅是當時音樂重播表現最為優異者,也在眾多晶體擴大機包圍下鶴立雞群。之後,Audio Research在1975年推出旗下首款大功率後級D150,與該廠真空管前級所帶來的音樂性及活生感,開展了眾人對「如臨現場」音樂重播的視野。究竟Audio Research是如何在這漫長的半個世紀時光裡,始終在業界屹立不搖且聲名不墜呢?而且就算有再多他廠後起之秀打著「最新高科技」的招牌,也無法勝過「手工精製」、主要線路始終如一的Audio Research,究竟它好聲的奧秘在何處?日前,Audio Research品牌大使David Gordon先生專程來台,就此為專業音響媒體及眾多經銷店家細說分明。

 

Audio Research對於音樂重播標準之高令人難以想像

Audio Research總代理「鈦孚音響」聆聽室裡設置了一套該廠的最新製品,搭配Dynaudio Confidence C4鉑金版喇叭發聲。
在Audio Research任職剛好滿三十週年的David Gordon(左)是第一次來台灣,但其實他與鈦孚朱總(右)早在35年前鈦孚代理Magnepan平面振膜喇叭時就已熟識,兩位David(朱總英文名也是David)在鈦孚聆聽室相見歡。
近期Audio Research最新發表的新製品是CD9 SE與CD6 SE兩部CD唱盤數位訊源,但David Gordon此行出人意表地並未對兩部新品的設計細節多做著墨,反倒是從行囊裡拿出兩片Audio Research製品的電路板與一些零件,他要向我們強調的是Audio Research對好聲的堅持與努力,這些是過去我們所不曾知曉的,但卻是Audio Research能始終做到完美音樂重播的關鍵。
David說Audio Research創辦人William Z. Johnson(1926-2011)在1952年開店販售電視機等影音設備,後來在1970年決定投身音響器材設計生產便創立了Audio Research。當時音響業界正是晶體機意氣風發的時候,相較於真空管機不僅成本更低、壽命更長、使用也更方便,但William Z. Johnson認為晶體機重播音樂沒有真實的活生感,於是著重電源變壓器與電源穩壓兩個部分,製作出不同以往既有寬廣頻寬又有活生動態的Audio Research真空管擴大機。
真空管是Audio Research製品的核心元件,David說大家都已知道Audio Research會對進貨的真空管先進行長達48小時的燒機測試,之後才量測所有真空管的特性並配對使用,這是由於全新的真空管要經過48小時工作後才會穩定,因此Audio Research不會像許多其他品牌在真空管進貨後直接量測配對,因為那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David拿起兩個他帶來的薄膜電容給大家瞧,乍看之下兩者似乎就只有大小不同而已,但David說其實這兩顆電容內部有很大的差別,甚至連兩頭接線所使用的焊錫都不一樣,都是為了使用在Audio Research器材的不同部位而做的細緻調整。
一般電容器都會將規格數值標示在筒身上,但Audio Research發現他們所使用的薄膜電容在外表印刷規格的話,竟然也會影響最終的聲音表現(由於油墨內有金屬成分的關係),於是他們要薄膜電容廠不能在筒身上印刷規格,改而在包裝外盒上標示。此外,請注意照片右下角兩根金色外皮直立電解電容頂部,是不是各有兩個小圓黑點?其實那是Audio Research對元件所做的抑震措施,David表示這些抑震材料並非隨意黏貼的,以這兩顆電容來說,黏貼在電容頂部正中央就遠不及現在的位置有效——這其間的差異都是在器材開發階段由廠內的「金耳朵」人員聆聽比較確認的。
David進一步說明大家應該會注意到Audio Research在小真空管上套有抑震環,其實用家如果將抑震環的位置往上或往下移,也會對最終聲音表現有所影響,因為那些抑震環的位置也是經由聆聽比較決定的。
這次David帶來幾種不同的抑震材料,有較軟的也有較軟的,除了可以裁切為小塊使用外,也有製作成圓形的「小豆豆」。
在這塊Audio Research CD唱盤電路板的幾顆主要供電電源電容頂部,就黏貼了幾塊抑震材料。此外,請注意照片裡我們用紅色圓圈圈起的物件,那是電源穩壓晶體,其表面也各自貼了一顆「抑震小豆豆」,除此之外,如果您點擊上圖放大,就會發現這兩顆電源穩壓晶體表面劃有不同色彩的線條,這是做什麼用的呢?
其實仔細看看電路板前方眾多黑色小晶體,表面也都有不同色彩或不同位置的標記。原來即使是同一批號製作的相同電晶體元件,彼此之間的特性還是會有差異,如同真空管元件一般,Audio Resarch對於所有進料的電晶體也都會進行精密的量測配對,依據其不同的特性使用在不同的位置。這麼做除了能讓Audio Research器材能有最佳的音樂重播表現外,當有元件故障需要維修更換時,各地代理商(例如鈦孚音響)維修工程師只要對損壞的電晶體拍照,Audio Research原廠就可依據上頭的「色碼」找出特性完全相同的元件,讓Audio Research器材百分百回復到原有狀態。
直到現在Audio Research器材電路板都仍使用手工插件、手工焊接的手工精製生產,其實幾年前Audio Research也添購過自動錫爐焊接設備,但試做之後發現聲音表現無法達成要求,因此仍堅持手工焊接方式。請看看上面這張照片裡的特寫,各位是否察覺到有些電阻緊貼著電路板,而另外一些則「漂浮」在電路板上方、與電路板之間有點距離?另外還有一些地方使用兩根電阻併聯,難道是找不到數值剛好的電阻嗎?其實,這些都是Audio Research經過聆聽比較所決定的,連電阻與電路板的距離都會對聲音有影響,這亦是Audio Research始終都不使用「搭棚焊接」(不用電路板、各元件接腳直接焊接)的原因;此外,某些廠商宣稱「更為高科技」的電路板材質Audio Research也測試過,沒有使用的原因同樣是並不會讓聲音表現更好。

 

所有能夠提升傳真音樂重播表現的細節都絕不放過

當天下午,David Gordon也對總代理鈦孚音響所邀請來的全台Audio Research重要經銷商,說明Audio Research近五十年來在高傳真音樂重播所做的努力與堅持。
前面提到Audio Research對於電路板的重視,其實他們很早就使用了多層電路板,這在較為複雜的數位電路很常見,但相對簡潔許多的真空管放大電路就很少有了。David表示這是為了讓接地處理更為完善,進一步降低背景噪訊讓動態範圍加大,David接著在沒有播放音樂的狀態下,將整套音響系統裡的Audio Research前級音量轉到最大,竟然幾乎完全聽不到任何嘶嘶聲噪音,這對於使用全真空管電路前後級擴大機的音響系統而言,確實非常不可思議。不只如此,David還在系統開機的狀態下,直接插拔前級接到後級輸入的訊號線!一般來說,這會讓喇叭發出極大的波波聲,甚至有可能損害喇叭單體,但在場的我們卻是完全沒聽到任何異聲,由此可見Audio Research擴大機工作狀態之穩定。
當天鈦孚音響聆聽室所使用的Audio Research音響系統,前面板全都是由集團工業設計總監Livio Cucuzza操刀設計的新面貌,既維持了過往Audio Research器材的高辨識度,還賦予了更簡潔但更高科技感的形象。
這是單聲道後級Reference 160M,前面板有非常漂亮的透明功率表,Audio Research預計將在下週德國慕尼黑音響展發表立體聲版本。
Reference 160M側面及頂板的模樣,David Gordon說他們的工程師發現不罩上蓋子時整體聲音更純淨透明,但考慮到安全及法規又不能不裝上蓋,因此就將Reference 160M的上蓋設計為金屬網,如此既好聲又好看又安全。
音響架上層是Audio Research最新數位訊源CD9 SE,其下方是Reference 6真空管前級擴大機。各位有注意到了嗎?Reference 6前級的頂蓋是透明壓克力(其實底板也是)!這同樣是基於讓聲音更好的考量。
Audio Research器材機箱一向堅持以鋁板製作,其目的是為了排除鐵板磁性對於內部電子元件之影響。上圖所看到的是同為最新製品CD6 SE的機箱側面,可以看到其頂板遠比一般音響器材更為厚實;此外,前面板所使用的鋁板也比過往Audio Research器材厚實許多。
Audio Research CD9 SE與CD6 SE除了是一部參考級CD唱盤,也可做為頂級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透過USB端子可連接個人電腦或數位音樂伺服器,內建V3.0最新版韌體已可直接對應iOS、Windows 10或Linux作業系統,直接連接USB線就能使用,不需要在電腦端安裝驅動程式,操作使用非常便利!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Hi-AV編輯部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樂林音響整合Monitor Audio Gold多聲道喇叭、Epson EH-TW8400投影機與OS WF302銀幕,精心調整建構影音超優的音樂廳及電影院 >>
<< BenQ W5700色準導演機稱號名符其實,展現平價投影機少有的精準色彩性能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