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器材評鑑
鮮明的動態、靈巧的氛圍,T+A MP3000 HV多功能音樂播放機與PA3000 HV綜合擴大機


創立於1978年的T+A,無論年營業額或規模都是當今德國Hi-End音響品牌最大者,旗下產品囊括黑膠唱盤、數位訊源、前後級擴大機與喇叭,是極少數涵蓋完整音響產品線的頂尖品牌,由此可見T+A在機械、電子、數位軟體等相關技術領域著實有獨到之處。

如今談到T+A的電子類音響器材製品,頂級旗艦HV系列絕對是眾人目光焦點,而本文主角MP3000 HV多功能音樂播放機與PA3000 HV綜合擴大機,就是HV系列的「開山之作」。猶如T+A是「Theory(理論)」與「Application(應用)」的結合,「HV」型號也有其獨特含意,它是High Voltage的縮寫,意味著此系列機種均採「高電壓」工作架構,這是T+A讓大功率晶體機得以呈現出管機溫潤美聲的獨門秘技。

或許有人會質疑這怎麼可能?發燒友都知道,晶體機的聲音走向與管機迥然不同,但本身就是管機行家的T+A找出關鍵差異,在於晶體機的工作電壓比真空管機來得低,而高電壓正是造就管機好聲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他們開發出獨門技術,提高晶體機放大電路的工作電壓,如此功率輸出就會更順暢、對喇叭的控制力更佳、動態表現也更好;更厲害的是就連失真也大幅降低,即使是應用在數位訊源MP3000 HV上也有「奇效」,原廠表示本機THD總體諧波失真小於0.001%,真的頗讓人驚訝。

T+A何以能達到如此優異的性能?其實在H V系列問世之前,該廠前旗艦V系列除了單聲道後級M10是管晶混血設計外,通通都是管機(詳見本站先前這篇報導)。上圖左側的M10就是該廠以高電壓追求動態、以大電流追求驅動力的得意傑作,H V系列以晶體架構來呈現管機特性的精神,應是承襲這部T+A 25週年紀念機種。
歐洲最權威的EISA(歐洲影音協會)2013-2014「最佳High-End音響」得主,就是這套T+A MP 3000 HV/PA 3000 HV組合,由上方這段得獎影片可看出其獲獎絕對當之無愧。MP 3000 HV集結CD播放、D/A轉換、數位串流播放、AM/FM收音機與網路電台音樂播放等功能於一身,堪稱是全能級音樂播放機;PA 3000 HV則是以智慧型模組設計與「高電壓」工作架構,讓綜合擴大機擁有高達500瓦的龐大功率輸出且兼具管機溫暖又圓潤的好聲音。
本次器評於台北市「DEMO羽辰視聽」進行,其詳細介紹可參閱本站先前這篇報導【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圖中可見T+A MP3000 HV與PA3000 HV的鋁合金機箱相當堅實壯碩(原廠表示就連內部電路板等組件都加裝了厚鋁底座),百分百德國製造的品質確實值得信賴。左右兩側搭配的喇叭為美國 Wilson Audio Sasha W/P,詳細剖析與多篇器評報導可點擊參閱本站【影音終極百科】專屬頁面

 

功能全面、內在考究,T+A MP3000 HV多功能音樂播放機

MP 3000 HV可謂T+A數位技術集大成之作,過去該廠有一部超級數位訊源DAC8,以紮實的用料和高超的性能廣受市場歡迎,T+A沿用其優點加以進化,加裝了CD轉盤,並結合全新HV高電壓工作的類比放大級,讓用家不但能透過網路連結播放電腦內的音樂檔案、聆賞AM/FM收音機與網路電台播出曲目, 還能播放珍藏的CD,而且音質還更進一步強化,就連播放FM收音機或網路電台都很動聽。

MP 3000 HV前面板維持簡潔實用的德式作風,左右兩個大旋鈕分別負責訊源切換與選單操作,中間則是有觸控功能的大型顯示幕,用家可看圖形輕鬆操作。在前面板右下方有一個標示USB 2的插槽,它和背板另一個USB 1插槽可接駁數位流,連結iDecive產品或是智慧型手持裝置,自iPad/iPhone或其它USB隨身碟讀取音樂檔案。此外,從本圖也可看到頂板 T+A圓形標誌兩側設有散熱孔,讓機箱內部溫度維持穩定。

如果不是將光碟承盤伸出來,你可能很難發現它就隱藏在大型顯示幕的中央,這是因為T+A的製作工藝實在太精良了!此一承盤在抑震與機械結構上用了許多心思,光是看它順暢進出的動作,就足以讓人對其性能之優異深信不疑。
咦,一部數位訊源為何要用到兩條電源線,原來T+A為了讓數位與類比供電電路完全分離,徹底隔絕彼此間的干擾,竟然讓兩者各自使用一條電源線,分別設置在背板的左下及右下角。此外,背板左側下方有一個HLink端子是連結自家器材之用的,方便讓所有T+A器材連動控制。本機備有包括USB DAC在內的多組數位輸入,也有無線及有線網路可支援DLNA,直接收聽全球的網路廣播,或者經由區域網路讀取個人電腦或NAS網路硬碟內的數位音樂檔案,真是方便極了!
本機厚重的鋁合金機箱已可避免震動對CD轉盤的不利影響,但T+A還在機箱內部以厚鋁板建構許多隔間,以強化電磁噪訊隔離效果,包括左右兩側的數位與類比供電電路都密封在側面的隔間裡,幾乎等同於電源分體式的架構。上圖所看到的其實只是機箱「下半部」,最靠近前障板被密封在獨立箱體內的,是有關螢幕控制、選單程式等的邏輯控制電路,其後方是CD轉盤結構,T+A還以三點懸掛系統將其安置於堅固厚重的機座上(見下圖)來防止共振效應。在機身後方的是主電路板,包括數位輸入、串流音訊、FM調諧器與USB DAC等。
這是從頂部往下看的機箱「上半部」模樣,其中最顯眼的就是本機的DAC電路板,我們首先要看的當然是那顆具備「電流/電壓轉換架構」的DAC晶片,原廠表示這就是影響音質與類比輸出的關鍵,其最高可支援格式至32bit/192kHz。電路板上有精密時鐘,可以大幅降低時基誤差,確保音樂訊號準確。此外, 本機也配置了SCL網路功能處理器,這個完全針對音樂訊號傳輸而設計的晶片,可輕鬆解決掉網路傳輸所造成的噪訊、讓音質更好。
此為本套系統的FD100遙控器,它以無線方式與兩部T+A器材連線溝通,遙控器最上方有一塊彩色液晶顯示幕,可顯示各類非常有用的資訊,像是MP 3000 HV所播放音樂的樂手、專輯、曲目名稱等,全都可同步顯示在上面。

 

外型典雅卻力大無窮,T+A PA3000 HV綜合擴大機

PA3000 HV厚度高達10mm的鋁合金機箱全使用無感磁材質,結合厚實內在的結果是總重量達38公斤,堪稱是重裝甲級綜擴,避震效果當然一流。它在8歐姆負載時輸出功率為300瓦,4歐姆負載時輸出功率增至500瓦。T+A在前級與後級功率輸出級都使用高電壓電路,那工作電壓到底有多高?原廠表示單是前級的工作電壓就高達80伏特,後級功率輸出級電壓設定在+/- 160伏特,比一般晶體放大電路可足足高出了一倍。
PA3000 HV前面板亦有塊大型顯示幕,其上排可顯示音量大小與輸出功率高低,下排六顆觸控按鍵由左至右分別為總電源開關、平衡或非平衡式輸入選擇、靜音、選單以及喇叭輸出等選擇鍵。顯示幕左右兩側旋鈕分別為輸入選擇與音量控制,按壓音控旋鈕亦可作選單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本機音量控制採用的是許多音響迷心中最佳音控架構——以繼電器加上無電感電阻構成R-2R級進式衰減音控,具有阻值精準、左右聲道音量誤差極低與音量調控線性變化等優點,由T+A選擇如此費事又高成本作法,就可看出其追求好聲的決心。

由於是功率超大的綜合擴大機,本機需使用20安培規格的大電流電源線(而非一般15安培規格者),從背板端子的規劃就可看出本機是左右聲道完全對稱分離架構。背板下半部左右兩側各有兩組純銅鍍銠喇叭端子,可同時連接兩對喇叭或作為Bi-Wire使用,只要在前面板選單設定即可。背板上半部左右兩側在最旁邊的是平衡與非平衡前級輸出各一組,中央區塊則有六組類比輸出,第五與第六組僅有非平衡端子配置,前四組則平衡式與非平衡式介面都有。

其中最特別的是第四組,它是對應家庭劇院系統使用的,一般Hi-End前級在此時都是完全跳過音控與放大電路,但PA3000 HV的「第四組」卻是可獨立設定其音量。換句話說,它不會跳過音量與前級電路,這是由於T+A認為市面上環繞擴大機的音質普遍不夠好,讓本機的前級電路加入放大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音質與整體表現。

PA3000 HV電路架構同樣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為前、後級放大電路,下層為電源供應電路,各部位都是全對稱的內部配置(配重也是如此),且被獨立隔離來防止運作時相 互干擾,如邏輯電路就和MP 3000 HV一樣隱藏於厚度超厚的前障板,以防止微小電磁波汙染前、後級電路。此外,為了極力縮短路徑、降低傳導失真,所有端子也全都鎖固在獨立電路板上。

本圖所示為箱內下層電源供應部分,從中間那顆特大型的環型變壓器就可看出T+A對電源之講究,其甚至以10至15mm厚鋁殼框架包裹住變壓器外圍,來避免電磁噪訊影響到周遭電路元件。此外,本機左右聲道各自裝載六顆容量高達120,000μf的Panasonic雲母介質銀電極電容,可快速供給後級電路源源不絕的電力。

這是PA3000 HV機箱上層的前、後級放大電路。本機前級為晶體分砌式、無負回授、全差動架構,由於T+A認為常見OP晶片放大必須施加許多負回授,所以他們改以JFET電晶體砌出差動放大電路,如此再加上80V高壓放大,聲音無論純度、勁道都會比一般OP晶片放大更好。在後級部分,電壓驅動級由超高效率的MOSFET電晶體負責,左右聲道功率級各有8 顆BJT雙極晶體,可提供高達60安培大電流輸出能力,難怪本機對喇叭的驅動及控制力表現驚人。
看看這機箱及散熱片邊角的加工,您應該也會同意這套T+A系統的製作工藝確實無可挑剔。

 

鮮明的動態、靈巧的氛圍 

簡單地說,這套T+A系統最強之處就是鮮明的動態、靈巧的氛圍,播放The Quiet Band的《Lullabies & Dreams》專輯,第二首《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曲調和緩,但演奏與演唱都蘊含了極大的內勁,爵士鼓、銅鈸的敲擊與薩克斯風的吹奏,全都充滿了活生的能量與律動,尤其音場中央的音像十分扎實。整張專輯的配器十分簡單,但人聲、爵士套鼓、吉他、貝斯、鋼琴都在彼此唱和,可別以為這樣「簡單」的內容就容易應付,以第八首標題曲《Lullabies & Dreams》為例,一開始是女聲的清唱,接著鋼琴伴奏加入,再來是貝斯的彈撥,後段再有爵士套鼓出場。各個音像的發聲點不會因為其他的加入而受到影響,女聲始終在音場中央凝聚地歌詠,而貝斯的牛筋彈性則顯示擴大機的優秀控制力。為了比較,我拿出過去曾多次在Wilson Audio喇叭上聆聽的電影《太陽帝國》原聲帶,第一首表現就非常精彩,小男生獨唱出現在音場中央深處,整個空間的迴響、合唱團和聲的空間感,伴奏管風琴持續的低頻在音場後方綿延,人聲和管風琴在音量增強時一直都很和諧,各自的動靜都可清楚聽到,而且絲毫不會混雜。而第八首《The British Grenadiers》也是很考驗訊源解析及擴大機控制力的曲子,一開始長笛的獨自吹奏要能有豐富的空間迴響,再來是左側的小鼓與右側的銅鈸,定位、形體與質感都要能呈現,接著音場後方的大鼓必須有彈性與扎實的形體。最令我訝異的是,曲末左方的小鼓會朝著音場深處逐漸遠去,這套T+A系統對此做了我未曾體驗過的清晰路徑呈現。

 

古典音樂類的表現如何呢?日本《Stereo Sound》雜誌在2008年由柳沢功力先生選曲製作的《Stereo Sound Reference Record》SACD(編號SSRR1),擷取了Decca、DGG與Philips的十餘首歌劇、交響曲、室內樂等優秀錄音精選曲目,是測試音響不錯的參考。第二軌《飲酒歌》有交響樂團演奏及男女高音的演唱,T+A呈現了動態極大的對比起伏,在高潮片段人聲及樂器都仍有厚實穩定的呈現,暫態與速度都無可挑剔,合唱與伴奏的能量如同海潮般綿密。第七首由內田光子擔綱的Schubert鋼琴曲,雖然僅有短短的兩分半鐘,但結實有力的彈奏卻直入心坎,讓人聽後久久無法自己,每一觸鍵彷彿已經將喇叭催逼到極限了,但這套T+A系統卻又能再以更有力的能量告訴你還能更強。第十三首Berlioz的《幻想交響曲》同樣是T+A有著非凡表現的曲目,過去在一些擴大機驅動力不夠「無限」的系統上,在高潮樂段總是會讓人感到吵雜混亂,但此次透過T+A的演繹,一開頭定音鼓的敲擊就顯得十分沈穩厚實,再猛力的敲擊其定位形體依舊,弦樂組的拉奏及彈撥快速又有力,銅管的吹奏則充滿光澤與穿透力,厚實的質感讓人充分感受其能量。到了最後段斷頭臺的片段樂器不斷加速,T+A將漸變的能量與嘎然而止的動態完整傳達出來。此張SACD最後一曲收錄的是小澤征爾所指揮的2002年「新年音樂會」《爆炸波卡》一曲,在維也納愛樂精彩的演奏之外,更吸引人的其實是全場觀眾的拍掌唱和,T+A將觀眾們鼓掌的動態與細節都絲毫不紊地重現,音樂廳的空間感與迴響即使僅是以兩聲道播放,依舊給人相當完整刻畫的感受,如此表現確實是不簡單!

 

T+A MP 3000 HV主要性能規格
  • 型式:多功能音樂播放機
  • 頻率響應:2Hz-20kHz
  • 訊噪比:116dB
  • 支援音樂檔案格式:MP3、AAC、FLAC、WAV、AIFF、ALAC
  • 類比輸出端子:RCA×1,XLR×1
  • 數位輸出端子:Coax×1,AES-EBU×1,S/P-DIF×5
  • 數位輸入端子:標準同軸端子×1,USB×2
  • 尺寸(寬×高×深,mm):460×170×460
  • 重量:26公斤
  • 參考售價:新台幣64萬元
T+A PA 3000 HV主要性能規格
  • 型式:綜合擴大機
  • 頻率響應:0.5Hz-450kHz,+0/-3dB
  • 訊噪比:105dB
  • 總諧波失真:低於0.001%
  • 後級輸出功率:每聲道300瓦(8歐姆負載時,峰值輸出380瓦)、每聲道500瓦(4歐姆負載時,峰值輸出700瓦)
  • 迴轉率:60V/μs
  • 阻尼因數:大於65
  • 尺寸(寬×高×深,mm):460×170×460
  • 重量:38公斤
  • 參考售價:新台幣78萬元(原廠空間聲學自動量測修正EQ模組另加兩千歐元)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Constellation Audio Inspiration Preamp 1.0前級與Stereo 1.0後級,實現摘星夢想的最短途徑 >>
<< 傳承經典、回到未來的管機,Audio Research GSi75綜合擴大機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