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發燒影音特別解析
「聲」歷其境的戰慄體驗!經典中的經典《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藍光音效解析


對熱愛電影、追求極致音效的影音發燒友來說,1993年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侏儸紀公園》,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因為這是全球首部DTS音效電影;更正確的說,應該是因為要製作這部電影,所以才誕生了環繞音效王者DTS,我們如今看電影之所以能享受不可思議「聲」歷其境的快感,很大部份要歸功於這部以恐龍掛頭牌的電影。

史匹柏和蘋果公司的賈伯斯一樣都是追求完美的偏執狂,在拍攝本片之前,他的作品無論是驚悚片、科幻片還是冒險片(如《大白鯊》、《E.T.外星人》以及「印第安那瓊斯」系列等)都部部賣座,但他追求極致表現的腳步始終不見停歇。在1990那個「非數位」時代,由於影片膠卷的儲存空間有限,製作上為節省資料量,往往得捨棄許多聲音細節,但史蒂芬史匹柏不願妥協,為了讓暴龍腳步聲造成杯中水紋震波可以被「聽見」,他遍尋新技術,找不到可以做出發燒音效的公司,就乾脆和環球影城共同出資成立DTS,結果音效表現傑出的《侏儸紀公園》成功了,DTS公司也從此在音效技術領域揚名立萬,成為高品質音訊的代名詞。

環球影業日前發行了《侏儸紀公園三部曲》BD,台灣總代理為「傳訊時代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聯絡電話02-2731-1567)。上圖為台灣版本封面,本文所作DTS發燒音效解析為《侏儸紀公園三部曲》BD第一集的部分。

《侏儸紀公園》的成功證實:細節與完美,往往是傑作之所以為傑作的關鍵。從一杯水的低頻震波,到兇狠迅猛龍步步進逼的每一個聲音細節,DTS音效都完美準確地「忠實呈現藝術家心中所想」,但《侏儸紀公園》能成為影史經典,絕不僅只是技術領先而已。放眼當今眾多強調3D特效的恐怖驚悚片,往往只在意對著觀眾狂噴的鮮血、殺人的利器夠不夠多,或是角色死法夠不夠變態,不斷重複的血腥影像與尖叫聲令人生膩且感到噁心;反觀《侏儸紀公園》這部近20年前的電影,每個驚悚環節都處理得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也不見過度血腥,加上DTS音效與影像緊密結合,讓觀眾即使看到一隻消失的手掌或恐龍的大眼都會驚恐不已,這等高明功力可不是如今一味仰賴電腦特效的恐怖片做得到的。

除了傑出影像與音效共譜的身歷其境戰慄感,《侏儸紀公園》最令人讚嘆之處,是它深厚的人文意涵。要知道,拍攝當時史蒂芬史匹柏還同時執導日後贏得無數大獎的史詩鉅作《辛德勒的名單》,所以即使外界看《侏儸紀公園》只是一部以恐龍嚇人的驚悚片,史匹柏也絕對不會讓它「只是」而已,在兇暴的恐龍攻擊與小孩的溫情演出等賣座公式元素包裝的面紗下,隱藏的是導演真正想傳達的意念──對大自然謙卑與尊敬。透過片中唯一從「混亂原理」(蝴蝶效應)看出這場恐龍基因遊戲遲早會失控的角色──數學專家馬康姆博士的經典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我們理解大自然的一切是不可操控的。回顧過往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瘋狂破壞、基因技術被大量濫用在各領域上(連我們喝的豆漿都使用基因改造的黃豆製作),現代化的科技成就蒙蔽了人類的心智,自以為「人定勝天」無所不能,直到大自然以地震、海嘯與冰雪等力量反撲,我們才猛然驚覺「強姦自然界」的無知與愚蠢,由此來看,《侏儸紀公園》不正是一齣早有先見之明、引人省思的科技寓言?

人類以創新為生存本能,但科技可以不是罪惡、不是僅以賺錢為唯一目的,也可以創造幸福。賈伯斯率領蘋果打造的iPod、iPad讓音樂聆聽變得更輕鬆方便,詹姆斯卡麥隆打造的《阿凡達》也以精彩的3D技術大幅提昇電影的影像標準;同樣地,《侏儸紀公園》所使用的DTS音效技術,亦讓家庭電影院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如今許多人都能在客廳全家共享優異的影音娛樂,感受到新科技所帶來的幸福。有誰想得到,這一切可能「只是」源自於一隻暴龍的沈重腳步聲呢?

以下擷取《侏儸紀公園》BD十個片段作DTS發燒音效解析,本片的畫質十分優異,但基於版面大小與傳輸頻寬,製作動態畫面所擷取圖片尺寸及細節皆經過大量壓縮,畫質無法與BD相比擬,僅作為音效解析所搭配影像畫面之參考。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一

筆者家裡收藏有《侏儸紀公園》的眾多版本,包括不同格式的LD影碟與DVD,原本認為DTS編碼的DVD已能忠實傳達史匹柏的理想,但這次一播放《侏儸紀公園》BD就發現我錯了!畫面解析度固然高出DVD甚多,BD所搭載的DTS-HD Master Audio音效顯然更能完整呈現DTS之優勢。見影片初始餵食恐龍片段,從一開頭環球影業地球標誌出現的時候,綿延不絕的蟲鳴聲就來自各方,無論細節豐富的程度或遠近的層次,全都讓人有身在其中的感受。來自前方配樂低沈的鼓聲,厚實的彈性及精準定位,充分顯現DTS-HD Master Audio紮實的力度。

另一方面,前方樹葉的窸嗦聲響,營造出很寬廣的空間感,假使環繞擴大機具備最新的DTS Neo:X音效處理,透過Front Height及Front Wide聲道之加持,不但音場可更加廣闊,前後及高低的層次亦更加分明。當然,較為平價的家庭劇院系統,在細節重現的豐富程度上,就會略微遜色一些。此外,要注意的是來自後方籠子裡恐龍的吼聲,還有來自後方及側面的槍聲,以一般居家的環繞喇叭裝設狀況,通常會有太高的狀況發生,各位可自我檢測一下。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二

一行人來到侏儸紀公園所在的小島,此時本片配樂的主題曲隨著畫面鋪展開來,銅管在右前方遠處響起,聯合左邊的弦樂組,帶來極佳的空間感。本片的電影原聲帶CD錄音極佳,當年也是不少音響迷喜愛的發燒片之一,透過DTS-HD Master Audio更優的頻寬特性,管弦樂團演奏的質感還要更上一層,對於發燒影音迷來說,更優質的藍光播放機、環繞擴大機、喇叭系統與HDMI等線材,就能聽得到更細膩傳神的樂器演奏。

此外,這個片段音效的空間感與包圍感表現亦是一流,當直昇機急速下降時,你能清楚聽見頭頂上方機體的金屬聲及碰撞聲嗎?許多環繞系統為了「強調」環繞聲響,往往會將環繞聲道的音量調得過高,此時「聲響」就會太偏向後方而非頭頂上方,不妨拿來檢測一下系統。再來是直昇機降落到瀑布前的停機坪,主旋翼的聲響在前上方,左側較遠處則有瀑布的水聲,前面深處還有配樂出現,勾勒了極佳的空間感。假使前方聲道(尤其是左右聲道)與後牆的距離太過接近,這前後深度的遠近感傳達,就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三
質感、低頻及空間感是《侏儸紀公園》音效的三大強項,特別是在空間感部分,拜BD高規格的DTS-HD Master Audio音效紀錄之賜,要比過去LD及DVD時代的DTS音效增進不少。以這段眾人乘吉普車進入侏儸紀公園的片段為例,當車子一停下來,一開始原野的靜默及周圍的鳥叫聲就有頗為開闊的氛圍,接著請注意腕龍的出現,其低沈的腳步聲在低處,牠的吼叫聲及咬食樹葉聲則在上方,如果喇叭系統裝設有Front Height聲道,這樣的高低差距會更明顯。另一方面,腕龍前腳舉起再踏下時的低頻震動,量感是否充分、接觸地面傳過來的震波是否清晰?都是超低音調整的好素材。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四
不少人認為電影裡人物的對白都只會從中央聲道出來,或者中央聲道只需要負責對白。其實,兩者都是非常錯誤的觀念,特別是類似《侏儸紀公園》這樣音效製作特優的影片,5.1、7.1甚至9.1聲道系統裡,超低音之外每個聲道的地位其實都是均等的,端看導演所要傳達的感受去發聲。不信的話,請仔細聽聽這個眾人圍觀小恐龍正從蛋裡孵化出來的場景,你可以分辨出每個人說話位置的遠近、高低及左右嗎?以一般居家最常配置的5.1聲道為例,畫面中幾個人的對白都不是僅出現於中央聲道的,偏右側者是右聲道與中央聲道的整合,兩支喇叭都可聽到其發聲,如果右喇叭部分的音量較大就會較偏右、中央聲道部分音量較大定位就會較靠近中央聲道(左側區域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個片段表現的優劣,要看各聲道分離度,以及擴大機與訊源的解析力而定,再者每個人說話的音色差異是否聽得明白,也是可以注意的重點(通常與器材等級有關)。當然,為了拉寬各發聲點的距離並讓影音合一,與「大場面聲音」相符的大投影畫面才是王道。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五
眾人坐上電動車開始園區導覽,剛到暴龍區的時候,來自各個方向的鳥叫蟲鳴聲,高高低低錯落著,你可以分辨得很清楚嗎?一般5.1聲道配置且側置環繞未使用前後雙向發聲設計的話,通常很難兼顧前側面與後方的包圍感,這時在「後場」使用兩對甚或三對環繞喇叭的好處就很能彰顯出來。另一方面,戶外及控制中心內的鏡頭交錯切換,開闊的空間感與室內的感覺完全不同,周遭環境大小與吸音程度有明顯的差異。假使不能清楚分辨,那麼整套系統的解析力大有問題,應該要好好健診一番。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六
接著眾人下車看到生病的三戟龍,低沈厚實的呻吟聲先來自後方,接著鏡頭轉換就變成來自前方(依照三戟龍所在位置而定),三戟龍的呻吟聲包含相當低的頻率,對於一般中小型的家庭劇院喇叭系統,這就是考驗後方及前方聲道與超低音之低頻銜接的時刻。最理想的狀況是,不管出現在後方或前方,都不應該清楚察覺超低音的發聲,這也是檢驗超低音擺位及相位設定恰當與否的好片段。在這個場景之後,緊接著是暴風雨的來襲,你能清楚察覺雷聲來自上方前後左右嗎?雷聲的瞬間動態是否快速明確?還有滂陀大雨的包圍感是否真實?以上這些表現與喇叭系統的能量感,以及環繞擴大機的推力有較直接的關連。假使雷聲聽起來很虛假,雨水沒有打在身上的力度感受,整體系統就還有很大的進化空間。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七
電動車停止於暴龍區,雨水打到車頂上的聲響,是否滴滴答答地很有真實感?同時也請注意高度的表現(請與各位在大雨中乘坐於車內的經驗相比較),假使距離頭頂太遠,可能得檢視一下環繞喇叭是否吊掛得太高?或者有需要將環繞喇叭發聲軸線的角度向下調一些?緊接著就是著名的暴龍腳步震動片段,絕大多數家庭劇院系統左右聲道都無法發出那麼低的頻段,因此這就成為超低音喇叭性能的試煉。以筆者超過二十年的家庭劇院搭配經驗,一般中階或平價款超低音都無法精準重現這暴龍的腳步震動,因為除了要有30Hz左右極低頻的延伸能力,同時還需兼備該頻段充分的量感及快速反應,通常這非身價新台幣十萬元以上的高階超低音才可能辦到,並且還得加上夠水準的調校才行。退而求其次,當看見水杯內的震動漣漪產生時,能夠感受到低頻能量的震撼就算合格了。對了,女孩莉絲質疑山羊到哪去了,暴龍咬剩的羊腿掉落到車頂的瞬間,你是否有被驚嚇到呢?這也是系統整體速度感的考題。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八
男孩丁姆身處卡在大樹上、搖搖欲墜的導覽車裡,葛蘭博士奮不顧身爬到樹上去救他。一開始的水滴聲與四周圍的環境聲很細微,遠處還有恐龍的吼叫聲與鳥鳴聲,營造遠近有致的空間感,假使聆聽環境的背景寧靜度不夠,就很難真切地感受到「風雨前的寧靜」之感;即使刻意將音量加大以求聽到這些細節,過大的音壓也會讓這些應該很微小的聲響顯得不自然,而且之後突然加大的音效會讓音響系統難以承受,因此,視聽室背景寧靜度絕對是達成精彩影音效果重要的一環,這個片段剛好可拿來檢驗。接著男孩從車內逃出來,車子的搖晃聲響,以及開始向下掉落。的驚險畫面,幾次瞬間撞擊的力道,加上緊張的配樂出現,音量瞬間加大,則是可拿來考驗系統大音量解析力與是否不失真的片段。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九
暴龍追擊吉普車也是本片經典且令人驚心動魄的場景。一開始劃破蟲鳴寂靜的暴龍腳印內的震動水波,相較於先前第一次出現在水杯裡的片段,此次在環繞聲道部分低頻的能量明顯較大,如果環繞喇叭的體型與低音單體太小,可能要面臨破聲的考驗。假使能夠過關,接著暴龍向著吉普車追擊過來,當牠的位置在觀眾後方時,其吼叫聲就會出現在後方環繞聲道,這是對環繞喇叭承受力更大的考驗。在沒有把握系統的環繞聲道可通過考驗前,播放這個片段最好先適度將總音量轉小一點測試。
《侏儸紀公園》DTS藍光發燒音效解析之十
《侏儸紀公園》雖然是將近二十年前的影片,但關於音效的製作與安排,就算和當前最新的好萊塢鉅作相比亦毫不遜色。事實上,當初史匹柏導演為本片創新開發DTS音效,還費盡苦心只在膠捲放上時間碼、將音效檔放在光碟裡同步播放,就是由於他將除超低音外的所有聲道一視同仁,不讓環繞聲道如同以往只是擔任「氣氛營造」的特色,當聲音應該出現在環繞聲道時,就必須無壓縮地傳真表現,即使是暴龍的吼聲也不例外。此作法讓環繞音效的資訊量大增,才導引出DTS這種革命性新音效的誕生。這個葛蘭博士與兩名兒童在草原上遇到恐龍群奔跑的片段,就是非常明確的實例,請注意隨著鏡頭角度的轉換,像鳥群般狂奔恐龍的腳步聲與三人的對話,會交錯出現在前面及後方,迎面跑來時擦身而過的移動感也很具體,充分印證各聲道喇叭角色同等重要,以及本片音效製作的用心深入(《侏儸紀公園》席捲當年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與「最佳音效」兩項音效相關大獎,請見這裡),作為影史上傳奇經典絕對當之無愧。

 

更多相關的豐富參考資訊,請點擊參閱:
Copyright© 廖斐森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茂凱MOAudio「調音八寶」——釋放音響系統潛力的全方位調音法寶 >>
<< 榮獲日本《HiVi》雜誌年度大賞肯定,Stewart主動式3D銀幕Reflections Active 170 3D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