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文庫 >>> 影音最前線
PTA顯示器 - 厚度僅1mm、還可以彎曲的新型態電漿電視


隨著技術的進展,液晶電視與電漿電視不僅畫面尺寸越來越大(Sharp的108吋液晶電視將於9月受注生產上市),厚度也越來越薄,確實越來越符合「薄型電視」的稱號。但是,如果現在跟你說,有一種新型態的電漿電視,厚度僅有1mm、畫面尺寸很容易就能達到125吋,甚至還可以彎曲成弧形,你會不會覺得是天方夜譚?不過,這確實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繼去年10月26日公開86吋的機型後,篠田電漿公司(Shinoda Plasma Corp)在今天(5月15日)又發表了更大的對角125吋PTA顯示器。

所謂PTA,就是Plasma Tubes Array,也就是電漿顯示管陣列。其發光原理和電漿顯示器類似,但不同於電漿顯示器在厚重的玻璃基板凹槽內塗佈螢光材料,PTA所使用的「材料」是一根根長1m、厚約1mm、內部塗佈RGB螢光材料的玻璃管,將許許多多的玻璃管並排,前後用兩張電極膠捲包覆組合起來,就成了點陣發光的顯示器。換句話說,PTA可以說是新型態的電漿電視,跟傳統的電漿電視相比,PTA的重量僅有十分之一、厚度僅約1mm、耗電量只有二分之一,還可以彎曲,更誇張的是由於是「組合式」的,生產成本更低、也比傳統電漿電視更容易大型化,今天所發表的125吋PTA,就是用三塊長寬各1m的PTA無縫接合以構成寬3m、高1m的顯示器,廠方甚至表示他們現有技術很容易就能組合出270吋(寬6m、高2m)的大畫面。

篠田電漿公司資本額並不大(創立初期僅5,555日圓),為何會提出這麼有創意的工法來製作大型顯示器?其實該公司是由有「電漿之父」之稱的篠田博在2005年6月創立的,公司就是以他的姓氏來命名。篠田博從1973年就任職於富士通從事PDP研究開發,1983年發明彩色PDP的基本構造,也於1992年開發全球第一部21吋全彩PDP顯示器,說他是電漿電視的催生者也不為過。PTA顯示器有沒有缺點?有,PTA顯像「玻璃管」的點距達3mm, 所以上述125吋的PTA解析度僅為960點×360點,同尺寸若想達到Full HD的解析度,未來精細化的路途還很遙遠。目前PTA將先以其超薄、輕量、低耗電量等特性投入公共場所顯示器市場,預計最快將於2009年上市,以150吋以上的尺寸搶佔LED顯示器的市場,價位相當又有可彎曲的優勢,PTA後勢看來大有可為。當然,影像的進一步精細化與進軍家用大畫面市場,也在篠田電漿公司的規劃之中。

 

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篠田電漿公司所公布的PTA與傳統PDP電漿顯示器的比較,由於將前後兩片玻璃基板替換為兩片膠捲電極,原本在玻璃基板上架設的螢光條由玻璃管取代,成功將厚度由5.6mm大幅降低至1mm、重量也僅十分之一不到,更勁爆的是整個顯示板可以輕鬆用手指彎成弧形。

 

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PTA是「組合式」的設計,越多電漿顯示管排列在一起,畫面就越大。也可以排列為弧形、曲面甚至是接合為圓柱型顯示器,「環境」的適應性非常強。比起傳統PDP電漿顯示器採用前後兩大塊玻璃基板疊合,確實是更「進化」的結構,未來要進軍家用市場,畫面的精細化是當務之急。

  

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傳統PDP顯示器與PTA電漿顯示器的結構比較。除了用兩片電極膜片取代兩片厚重的玻璃基板之外,PTA的玻璃管管壁取代了PDP間隔壁,也將誘電體層直接安排在玻璃管的表面,整體結構大幅簡化。
Open in new window
在開發初期PTA考慮過截面為圓形的玻璃管,但基於電極有效面積、紫外線放射角以及放電位置與螢光體距離等條件的最佳化設計,最終還是採用了截面為四角形的玻璃管,來作為PTA顯示器的螢光管材料。

 

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PTA可以輕易做到大型化、重量輕、容易搬運、又可以彎曲,很適合在展覽會場建構臨時的超大型顯示幕,在公共場所擔任大型電子廣告或車站大型資訊顯示板的角色也很恰當,甚至在牆壁是弧形曲線的人行地下道也可大展身手。

 

更多豐富的相關參考資訊,請參閱:

Copyright© 孫翔雁 & Hi-AV影音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
以下可查閱本文相鄰文章、對本篇文章進行評分
     「雷神之槌」猛力揮舞 - Wilson Audio Thor’s Hammer超低音震撼登場! >>
<< 獨門DSP技術20年功力的軌跡 - YAMAHA DSP-Z11 11.2聲道環繞擴大機    
讀者評分
10987654321

本站推薦閱讀精選文章

器材評鑑測試時所使用的參考器材,對於挖掘受測器材的影音實力有很大的影響,優質的參考系統對受測器材影音實力的評斷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是本站主要參考器材的深入剖析,點擊連結即可深入了解其重要特色與性能。
除了兩聲道Hi-End音響,還跨足到高畫質影像領域、實現多聲道音響重播,並且達到「極致」程度的影音玩家,除曹醫師這個地球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不僅「影音雙修」,曹醫師對於影音重播系統開放與執著的態度,更是最終讓影音重播效果能達到極致的源頭。有能力購入高價視聽器材的玩家不少,但能如同曹醫師一般秉持「Hi-End精神」去挖掘視聽系統重播底限者真的不多。
前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的賴英智主編,他在十餘年前離開該職位之後,就前進中國創辦《新音響》雜誌,現在《新音響》已成為全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專業Hi-End音響雜誌。儘管《新音響》雜誌所評測的器材以兩聲道系統為主,但由於賴英智總編與知名影音達人士林曹醫師交好,每隔一陣子回台灣時總會到曹醫師府上交流,因此受到曹醫師影響在家裡反倒常以多聲道音響系統聆賞音樂。
音響展一向是各品牌發表熱門新製品的場合,也是影音愛好者能花費最少的時間、方便聆賞比較各品牌Hi-End音響及家庭劇院製品的好機會。此處匯集本站開站以來,走遍全台灣每年四大音響展的特色報導,同時匯集了海外重要音響展的展出報導,讀者們輕鬆就可一覽家庭影音的發展趨勢。
全站搜尋

進階搜尋



















網站導航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記住帳號

忘記密碼?

新會員註冊